張國榮,驚豔了歲月的巨星,自殺,也許是他向生命告別的最好方式

2020-12-05 粉紅色的喬治

2003年4月2日,我正在單位上班,那時的我剛剛畢業分配到單位,負責收發打字的工作。

早上八點多,郵局送來了報紙,按照每天的慣例,我需要將這些報紙分發給各個辦公室的領導。

在我分發的過程中,刊登於參考消息上,整整佔了一個版面的文章,震驚了我,也讓我們單位從一樓到四樓的人很快有了共同的談資——香港著名歌手、影星張國榮於2003年4月1號愚人節晚上18時43分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二十四樓墜樓,緊急送往瑪麗醫院,經醫生檢驗入院前於18時45分已死亡,瑪麗醫院於19點06分宣告搶救無效,終年46歲。

這一則消息,震驚了全國上下,更加讓全球的華人陷入了對生命的思考中。

一位名利雙收事業正處在上升期的巨星,緣何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即使是自殺,一生以美好形象示人的張國榮,為何要選擇這樣殘忍的方式去結束生命?要知道從24樓墜下會是一幅如何的慘狀!

我想,他當時已不去考慮這些身外之事了,或許他心中對於名利容貌的虛榮心早已不復存在了,他對於生命已經看淡了。

碰巧的是,今天寫下這篇文章之時的我剛好也是46歲。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而更多的情況是四十已知天命,而卻還有很多人有很多的疑惑。

有的人,活十幾年就能參透生死,而有的人活到死的那一刻也沒活明白。

私以為,張國榮是活明白的人。名利二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從本質上來講,無可留戀。

有人說他死於人言可畏,對這一點喬治並不贊同,不一定自殺就是逃避,有時自殺,是一種華麗的完成。

常常聽到一句話:願化作一個句點呆在你腳邊。

如果張國榮之於唐鶴德的愛情是出自真情,那麼他的自殺,就是將自己真的化成了一個句點呆在了他的腳邊,因為結束而獲得了永恆。

然而如果僅以此來判定張國榮的死是為著和唐鶴德的同性愛情不被世俗認可的反抗行為,顯然是單一的,他在世時的性格及為人處世並不是一個偏激的人,他的人生意義也不只是愛情,他有他熱愛的演藝事業,他有熱愛他的影迷,他還有父母親人……

更多的說法是他拍完《霸王別姬》無法出戲,他將自己活成了程蝶衣,這種說法更加站不住腳。

張國榮出身於富裕家庭,如果喬治沒記錯的話,他的父親是一名頂級的服裝設計師,他超前的服裝美感想必是來源於從小耳濡目染的薰陶,張國榮在演唱會上的著裝,時尚眼光至少提前了十年,他的女裝男穿,成為現在的潮流,現在看都不過時。他從小接受著最好的教育,而且程蝶衣之於段小樓的感情是沒有回應的,中間有個菊仙,是單方面的同性之愛,但張國榮之於唐鶴德他們是兩情相悅。

寫到這裡,一定有非同性戀者出來噴這段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同性戀情,喬治不支持同性戀,但也不反對,如果真是發自內心的,而非譁眾取寵、追趕潮流為了標新立異而搞同性戀的,喬治並不反對,因為一切忠於本心,硬把一個同性戀的人逼迫到異性戀的婚姻裡,傷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人。

很多時候,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所以不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張國榮,他只是愛我所愛,與他人無關,也未傷及他人,喜歡的可以支持,不喜歡的繞道而行,沒必要進行無端的謾罵,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情感和生活的權利。

看過他拍的《霸王別姬》,因為他演的過於傳神,故而觀眾將他和程蝶衣合而為一,而其實對於張國榮來講,那只是他眾多角色當中的一個,只不過跟他自己的真實情感世界有貼合之處,斷不至於拍個戲,就搭上自己的性命,他的心智也沒有差到歷經多年無法從戲中走出來的地步,他成長的經歷,也並沒有那麼悲情。

我記得參考消息的那篇文章寫的很好,對於張國榮更是讚賞有佳,清晰的記得作者說張國榮是唯一的陰陽一體的美人,他扮男人陽光俊朗,風度翩翩,扮女人又千嬌百媚顧盼生輝……

程蝶衣的自殺,是因為遇到了假霸王,而張國榮的自殺,則是功成名就後對於生活和生命的了結。

也許有人說他傻,放著名利金錢不享受,但我們的人生縱使達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最終也不過歸於塵土,早走晚走都得走,我們在戀戀風塵中來去,放不下牽掛,放不下愛恨,放不下怨念,放不下人生的種種,到生命終結之時,縱使你再不想走也一樣得走,再捨不得也得放下,何不趁自己能主宰生死時自行了結呢?

一個對於人生已看透的人,我想他可能無欲無求了,我們眼中難捨的東西在他的眼中輕淡如風,名利他都達到了頂峰,愛過女人,也愛過男人,他的人生,其實沒有什麼遺憾,只是他的自殺對於我們來講至今都是最大的遺憾。

而張國榮,或許真的能放下一切,以自己自主的方式和生命做一次告別,只是這種告別的方式太過慘烈!

今天小編寫下這篇文章,是為了懷念他,也是借他自殺的事件重新思考生命,這麼多的紛紛繞繞利益糾葛,到頭來都是一死,那又何必去計較呢?

他是那樣真誠、真實的一個人,也正因為如此,可能他厭倦了這個虛假的世界和複雜的演藝圈罷。

他從24樓跳下時,也許是想讓自己的靈魂飛到另外一個世界,沒有紛雜,沒有喧囂,一切安靜如深夜的街道,他的自殺,也許像一顆流星,在夜空中划過的美麗弧線,耀眼而又短暫,那樣的猝不及防,那樣的燦爛奪目。

相關焦點

  • 張國榮告別樂壇的經典之作《風再起時》,歌詞、旋律太動人了!
    89年紅磡體育場告別演唱會,張國榮事業如日中天,突然告別讓所有人猝不及防。他坐在鋼琴上,跟現場的觀眾聊天互動,跟觀眾吐露心聲。臺下的吶喊聲此起彼伏,他眼神溫柔,那是一種用力愛過才換來的一種溫柔。那一晚有太多精彩的瞬間。
  • 揭秘:電影《異度空間》竟隱藏張國榮自殺真相
    2003年4月1日亞洲演藝界頂級巨星張國榮在香港逝世,終年46歲。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整個華人社會,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坊間也流傳著他自殺的種種說法,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部電影《異度空間》也許我們從中能找到答案!
  • 覺真長老在獲悉張國榮自殺後的開示
    編者按:2002年7月31日,香港影星陳寶蓮在上海跳樓自殺,年僅29歲。2003年4月1日,香港巨星張國榮從頂樓縱身跳下,享年46歲。覺真法師獲悉二人自殺,感喟不已,寫下這篇短文。2015年3月16日,覺真法師安詳示寂,世壽83歲。
  • 絕世巨星張國榮 ,「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名優」,一個高貴的藝術家
    那晚的紅館承載了太多心碎與淚水  1989年,事業如日中天的張國榮宣布告別歌壇,因為他當年33歲,故在紅館連開33場告別演唱會,那年的紅館承受了最多的心碎與淚水,封咪的那一刻,所有人經歷了一場肝腸寸斷的生離。
  • 張國榮的《異度空間》,不僅僅是恐怖片那樣簡單
    由於是一部恐怖片,又是張國榮的遺作,因此不少人猜測他是因為這部電影才留下了心理陰影。而導演羅志良也曾否認過這一猜測。據他所說,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張國榮從未有過拍完戲之後情緒低落的情況。他中學時的女友因為不想和他分手,割腕自殺。在把她的遺物都找出來之後,羅佔再次陷入了與女友鬼魂之間的糾纏。
  • 《異度空間》,張國榮選擇和影片中一樣的方式了結性命
    2003年上映的異度空間是張國榮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也是第1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電影。當然這部片子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導致張國榮自殺的一大誘因,我不置可否。更不盡人意的是,電影中的主人公終於走出來了,和女友度過了漫漫長夜,迎來了新生,而哥哥卻選擇了以跳樓的方式結束生命,不過他在這部影片中也確實用自己的生活去演繹並獲得了成功。在這一點來看,哥哥卻是讓很多人關注到了抑鬱症,關注到了社會的弱勢群體。
  • 17年,他從未真的離去|陳凱歌|蝶衣|張國榮|程蝶衣|霸王別姬|李碧華
    朱迪福斯特曾經說過,我想最好的男演員,是帶有一種脆弱感,透露出我能被傷害,我很敏感的氣質。這句話用來形容張國榮,想來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他扮演的人物時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敏感與脆弱,像極了漂泊在浮世中小人物的命運。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天賦,他被人們記住的熒幕經典形象,往往是恰如其分地突出這一特質的作品。
  • 他對張國榮見死不救,罵鄧麗君罪有應得,76歲去世半個娛樂圈為他
    無論是曾經,還是現在,張國榮和鄧麗君這兩位巨星,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據悉,當年張國榮在自殺前,去見過一個人。可是,對方卻因為覺得張國榮起數將盡,所以根本不願意出門見他。這個人,還曾經表示鄧麗君是罪有應得。也正因為這樣的"壯志狂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 紀念張國榮去世十三年 盤點哥哥經典歌曲(圖)
    他風華絕代,卻隨著2003年4月1日的縱身一躍與世人告別。十三年來,他的歌不斷被翻唱,他的影視劇不斷被翻拍,紀念他的活動一直在進行,甚至圍繞他的話題亦從來沒有停歇。他,就是哥哥張國榮。  懷念的最好方式,不是痛惜、不是哀悼,而是讓他「復活」,重溫和感受他的作品,讓精神穿越時空的界限與之發生共鳴。張國榮一生經典歌曲無數,曾和譚詠麟長期稱霸香港樂壇。今天,我們打開音樂盒子,再次聆聽張國榮那些歌詞驚豔、旋律動人的經典歌曲,用最好的方式懷念他。  「寂寞也揮發著餘香,原來情動正是這樣,曾忘掉這種遐想,這麼超乎我想像。」近期我循環播放的歌。
  • 懷念張國榮:無腳的鳥,只能不停的飛翔
    每年的4月1號,既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也是傳奇巨星張國榮「哥哥」的紀念日。今天想到了哥哥,想起了他主演的電影《阿飛正傳》。影片中張國榮成功塑造了一位孤傲叛逆的浪子形象,精彩傳神的表演讓他成功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桂冠,實至名歸。
  • 他是張國榮眼裡的巨星,把鄭伊健罵到狗血噴頭,曾把成龍攆出病房
    他就是羅文,羅文在香港樂壇的地位不容置疑,他是一位專業的影視劇主題曲製作人,與黃沾、顧嘉輝並稱當年的鐵三角。  在屬於羅文的歌唱時代,他拿獎拿到手軟,甚至因為領獎太少而懶得去領獎,也不去參加頒獎禮,而同時期的張國榮去領獎卻顆粒無收,當時的張國榮看著羅文唱歌,感到有一種無法逾越的鴻溝,無論何時他都是超級明星。
  • 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為什麼大家還在懷念他?
    而2003年以後,每到了4月1日這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愚人節,而是香港影視巨星張國榮離開的日子,由此可見張國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大家對他的思念沒有減退,從2003年開始,每到4月1日這一天,香港文華酒店門口就會擺滿祭奠張國榮的花圈和相片。還有不少人發文上傳照片追憶他。或許現在有些年輕人不明白,張國榮當年有多紅?
  • 2003年,張國榮求見白龍王被拒,一個月後,他從酒店24樓一躍而下
    娛樂圈就有這樣一位,信徒不少,據說非常靈驗,包括:成龍,曾志偉,劉偉強,梅豔芳,舒淇,任賢齊等這些人都是他的信徒,據說是香港娛樂圈中向氏兄弟首先向他求教。這位就是白龍王,找他求教過的藝人都對他讚不絕口,據說可以預知未來,趨吉避兇。而且白龍王的指點不收取費用,隨緣樂助,只是捐點小錢以做慈善。
  • 張國榮當年看中的「雙古一鄧」,雙古紅成巨星,一鄧卻被人遺忘
    2021-01-03 17:45:02 來源: 建成搞笑話語 舉報   當年被張國榮力捧的
  • 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的幕後故事
    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原裝大碟1988年, 我幫王菲的首張大碟鋪路搭橋的同時,那邊的哥哥繼續他如日中天的事業。在紅館演唱會結束之後,我們又為哥哥在年底將推出的新專輯 Hot summer籌備著。
  • 張國榮逝世17年,為何卻沒人見過他去世時的照片?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霸王別姬》中至情至性,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最後為情拔劍自刎於戲臺上,而在2003年4月1日的愚人節,姿容絕世、才華橫溢的張國榮,也因不堪抑鬱症的折磨,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頂樓一躍而下,結束了他年僅47歲的生命!
  • 17年過去了,他並沒有被忘記
    17年過去了,他並沒有被忘記。朱迪福斯特曾經說過,我想最好的男演員,是帶有一種脆弱感,透露出我能被傷害,我很敏感的氣質。這句話用來形容張國榮,想來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他扮演的人物時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敏感與脆弱,像極了漂泊在浮世中小人物的命運。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天賦,他被人們記住的熒幕經典形象,往往是恰如其分地突出這一特質的作品。
  • 哥哥張國榮逝世十六周年,被大家追憶的不止有他的演技和唱功!
    今天是「哥哥」張國榮離世16年的日子,粉絲們依舊保留了在文華酒店向哥哥獻花的習慣。從2003年的4月1日到如今,儘管哥哥已經離開大家16年了,可大家對他的思念並沒有因為時間而變淡。跟往年一樣,生平摯愛唐先生在零點發文紀念「哥哥」:「過去多少快樂記憶,何妨與你一起去追。」配圖依然是跟哥哥的合影。
  • 想念張國榮,就來重看他的畫,和他喜歡的畫吧
    前天深夜,畫童儷歌的媽媽突然發了幾條語音微信給後臺,聊起張國榮。她以前還做版的年代,寫過一篇關於哥哥的文章,關於他和他的母親,關於他生命巔峰的驕傲,關於另一種苟活人生的韌性訓練。那番感慨過後,我突然想知道,張國榮有沒有畫過畫?
  • 所有的相遇,都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神奇之處,在於黛玉也有同樣的感覺,其中緣由,說不清也道不明,也許他們之間在靈魂深處早已有了某種美的契合。相遇究竟是什麼,我想,這是最詩意的回答。相遇,是沒有事先約定,也並非苦心的守候,是不經意間的邂逅,一語成歌,淺笑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