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他從未真的離去|陳凱歌|蝶衣|張國榮|程蝶衣|霸王別姬|李碧華

2021-01-15 騰訊網

前些日子,有一條消息上了微博熱搜,為紀念張國榮去世17周年,韓國將重映經典影片《霸王別姬》高清版修復版。

點擊播放 GIF 0.0M

17年過去了,他並沒有被忘記。

朱迪福斯特曾經說過,我想最好的男演員,是帶有一種脆弱感,透露出我能被傷害,我很敏感的氣質。

這句話用來形容張國榮,想來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他扮演的人物時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敏感與脆弱,像極了漂泊在浮世中小人物的命運。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天賦,他被人們記住的熒幕經典形象,往往是恰如其分地突出這一特質的作品。

他演過面露怯色的小警察、柔弱的書生、離鄉的遊子,但唯有演戲子時,他演的是自己的行當,更能體會那般心境那與處境。

《霸王別姬》拿下了1994年的坎城大獎,成了導演陳凱歌的代表作,而他塑造的程蝶衣也成了經典。可以說,是張國榮為程蝶衣這一角色注入了靈魂。

在選角時,陳凱歌飛去香港,在文華酒店的咖啡廳裡見到了張國榮。他不知道對方能夠理解多少,便一個人一口氣講完劇情,沒想到對方站起來和他握手,說:「謝謝你給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很久以後,陳凱歌回憶:「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這樣的經驗只有這一次。」

期間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劇中的紅角名旦應當由有京劇底子的演員來飾演。不過,當張國榮第一次扮上虞姬時,陳凱歌先是一驚,接著便毫無疑問地打消了換角的念頭。

「最有意思的是,他扮上以後不怎麼抬眼,眼帘就那麼垂著,本來京劇的化妝和箍頭都使眼角稍稍往上,而他又不怎麼抬頭,那真是千嬌百媚。」陳凱歌回憶起來,仍舊曆歷在目。

點擊播放 GIF 0.0M

* 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蝶衣自小被母親拋棄,從此在戲班裡摸爬長大,憑著忍耐和天賦,成了一代名角。如果不是師哥段小樓庇佑,可能早已在師傅的嚴苛教訓和同門的欺負之下沒了活路。因此,他對師哥暗生超越師兄弟的情愫,在風雨飄搖的時代裡,這份情可以超越生死。

情真至此,自然容不下任何第三個人插足於其中。蝶衣執著地沉溺在他和小樓二人的理想世界裡,他數著,我們在戲臺上做了二百三十八場夫妻。二百三十八場了,可以看作真正的夫妻嗎?

當然不可以,因為「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能算一輩子」。他算的這樣清楚,卻忘了,浮世裡的人,怎能算得出自己的命。

不僅他不可以,他的師哥小樓、菊仙,一樣不可以,他們不過是亂世裡隨波流去的浮萍罷了。「霸王」和「虞姬」終究逃不過一別,而且是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咫尺天涯。

在電影裡,蝶衣揮劍自刎,不願再行屍走肉地活著,然而李碧華原著中的結局卻更殘忍。自殺未遂的蝶衣和小樓都老了,兩個老人重新相遇,在澡堂氤氳的水汽裡話著當年,轉身便永遠告別。

導演陳凱歌回憶,為了這個角色,張國榮毫不猶豫地離開香港。在北京學戲,一學便是大半年。拍戲的時候也沒有架子,話很少,一遍遍地琢磨,再一遍遍地演。他不僅傳神地還原了程蝶衣,還在細微之處,悄悄為角色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點擊播放 GIF 0.0M

在一場北京街頭的戲裡,蝶衣被逐出舞臺多年,如路人一般走在街頭,他穿著領口扣得緊緊的灰色中山裝,戴著副老派眼鏡。

在滿地煤渣子的恭王府夾道上,他走著走著突然站住了,提起腳輕輕地抖了抖灰塵,再接著往前走。這一處細節是張國榮即興之舉,卻讓蝶衣在這破敗凋零世界裡不改的氣節自然流露。

何以演得如此切真?也許是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了自己。

蝶衣染上鴉片癮,段小樓來看他,半瘋半清醒的蝶衣打碎了滿牆的照片,在片場導演喊停,哭成淚人的張國榮久久無法平靜。陳凱歌勸而不止:「真是人戲不分啊」。

不知道為什麼,悲傷總是如影隨形。《最冷一天》裡,他唱「如果苦笑比眼淚更真,但願笑聲像一滴滴吻」,他是那個總溫柔微笑著的哥哥。

大家都願意與他相處共事,然而他自己卻最終沒有找到那麼一份心中寄託,可以「茫茫人海取暖度過,最冷一天」。

* 老地方等你。如花*

2003年,在那個同樣是疫情肆虐的春天,他選擇了和程蝶衣一樣的歸途。那一年,香港隕落兩大巨星。摯友梅豔芳也在當年去世。

他們的感情親如兄妹,在歌壇與影壇攜手並進,惺惺相惜。兩人貢獻了一曲經典合唱《風華絕代》,也共同演繹出另一部改編自李碧華原著的經典影片《胭脂扣》。

他在片中飾演了一個為了愛情離家出逃的十二少。為了與一見傾心的頭牌妓女如花相伴終老,他放棄了家業,卻忘了自己除了這份父輩的家業,並無長處。為了維持二人的生計只好去學戲,然而出頭的希望渺茫,終日沉淪於煙榻上。

他最終沒能按照和如花約定一般去殉情,而是辜負了她。娶了家人安排的妻子,晚年潦倒,碰上從陰間來尋他的如花。

十二少的風流多情從眼神、姿態裡一望便知,為愛情孤注一擲的勇敢和面對現實的懦弱畏縮在同一個人的身上毫無矛盾之處。

張國榮沒有去「演」一個戲劇中的人物,他選擇放大了一個普通人。這份真實,讓這一部如夢似幻、人鬼繾綣的《胭脂扣》像極了人世間的愛情,也賺足了眼淚。

在一次採訪中,曾經是記者的作家金娜舉起手,問張國榮:」你會為愛情而死嗎?「

當時滿場鬨笑,他回答:「你問得好,但電影是電影,人生是人生。「

採訪結束後,張國榮特地找到金娜,跟她說:不要在乎他們的笑聲,你問了今天最好的問題。這便是張國榮即便在去世後這麼些年,依舊被大家深愛、緬懷的原因吧。

他哀憫,且擁有毫無保留的真誠。也正因為如此,他被人愛,卻無法快樂。

若是他還活著,如今應當是64歲了。然而,他與活著似乎也沒有什麼分別,有無數人,在重新愛上一個逝去的人。

「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的只有思念」。

李碧華經典作品《霸王別姬》,以梨園師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生經歷和情感糾葛為線索,講述了一段哀豔悲烈的伶人往事。文學虛構與國粹經典、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巧妙融合,曲折動人,華美詩意,讀來極具張力,發人深省。

收入李碧華的成名作與代表作《胭脂扣》,及《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滿洲國妖豔——川島芳子》三個中篇。以三個女人的悲劇命運串聯起三個痴情故事,在對史實及經典文本演義和解構中描繪出一段段痴男怨女的曠世奇戀,情節曲折奇詭、幽怨纏綿,文字哀婉動人。

李碧華經典作品系列

--

THEEND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的那些臺前幕後:張國榮有沒有搶尊龍的角色
    1981年,導演羅啟銳看中了《霸王別姬》的劇本,並想要改編成電視劇。 當時的李碧華因為十分欣賞張國榮,便竭力嚮導演推薦:"程蝶衣一角非張國榮莫屬。 1991年,陳凱歌的《邊走邊唱》上映,蘆葦和李碧華看過電影後,兩人都沒明白陳凱歌在電影裡想要表達什麼,便達成共識:陳凱歌做導演可以,千萬不能讓他碰劇本。 面對蘆葦"不能碰劇本"的要求,陳凱歌只能爽快:"那太好了,我省事了。"
  • 霸王別姬:段小樓用一根菸斗,把程蝶衣從男兒郎變成了「女嬌娥」
    《霸王別姬》於1993年上映時,當時的電影票才四塊錢,卻斬獲了四千五百萬的票房戰績,夠得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的榮譽,算導演陳凱歌自己亦難以超越的扛鼎之作。電影中張國榮的程蝶衣實在令人驚豔,在文字的想像之外,款款而來的,不就是這樣煙行媚視的程蝶衣麼?
  • 17年過去了,他並沒有被忘記
    17年過去了,他並沒有被忘記。朱迪福斯特曾經說過,我想最好的男演員,是帶有一種脆弱感,透露出我能被傷害,我很敏感的氣質。這句話用來形容張國榮,想來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他扮演的人物時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敏感與脆弱,像極了漂泊在浮世中小人物的命運。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天賦,他被人們記住的熒幕經典形象,往往是恰如其分地突出這一特質的作品。
  •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陳凱歌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
    喜歡張國榮的人都知道,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中,張國榮付出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很多情感。原來張國榮不是首選,成龍才是的首選。首先,成龍是學京劇出身的。其次,無論從身材還是其他方面,成龍都比張國榮有優勢,但成龍拒絕了這部戲。因為成龍拍戲有三條規矩,第一條就是他必須是主角。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霸王別姬》中精彩對白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是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影片一經上演,便獲得了無數好評和榮譽。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同時也是中國影片首次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此外還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現今電影上映已經27年了,但是該影片在豆瓣依然是9.6高分。
  • 網傳的《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父親陳懷皚代拍,到底可不可信?
    這部集結了我們熟悉的「哥哥」張國榮、女神鞏俐以及為人熟悉的張豐毅,這個三個人以高完成度出演的自己角色,張國榮更是真正表演出了程蝶衣的「不瘋魔不成活」,這樣一部水準極高的電影斬獲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而且是中國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影片,導演陳凱歌也被推上巔峰。
  • 俞灝明《聲臨其境3》配音程蝶衣粉墨登場,搭檔胡軍再現《霸王別姬》
    其中,備受矚目的胡軍和俞灝明組成「軍號」組合,現場重現經典電影《霸王別姬》片段。胡軍一襲黑色唐裝配音段小樓,俞灝明更是戲妝造型亮相配音京劇名角兒程蝶衣,二人一開嗓便驚豔全場。其實,這是胡軍和俞灝明提前前往後臺化妝——為了更好地呈現《霸王別姬》的舞臺效果,俞灝明畫上了旦角的面部油彩,還不忘視頻電話連線京劇老師詢問扮相是否妥當,可見他對於這次舞臺的態度十分嚴謹。裝扮造型結束後,胡軍建議二人不再返回演播室,直接帶造型登臺「放大招」,卯足了勁兒要贏上這一場。
  • 張國榮三部經典電影《流星語》、《阿飛正傳》,《霸王別姬》
    (1977年剛出道的張國榮。)(八十年代早期的張國榮鴛鴦舞王造型,風格相當前衛。)一,1999年是香港電影最蕭條的時期,人才外流,盜版泛濫,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當年的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經典之作《喜劇之王》,其票房僅有2984萬。
  • 張國榮逝世17年,為何卻沒人見過他去世時的照片?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霸王別姬》中至情至性,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最後為情拔劍自刎於戲臺上,而在2003年4月1日的愚人節,姿容絕世、才華橫溢的張國榮,也因不堪抑鬱症的折磨,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頂樓一躍而下,結束了他年僅47歲的生命!
  • 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為什麼大家還在懷念他?
    而2003年以後,每到了4月1日這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愚人節,而是香港影視巨星張國榮離開的日子,由此可見張國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大家對他的思念沒有減退,從2003年開始,每到4月1日這一天,香港文華酒店門口就會擺滿祭奠張國榮的花圈和相片。還有不少人發文上傳照片追憶他。或許現在有些年輕人不明白,張國榮當年有多紅?
  • 電影《霸王別姬》中有幾個小細節體現出很多東西,你發現了嗎?
    電影《霸王別姬》在很多人的心中是一部經典之作,甚至許多網友表示,隔一段時間就要再看一次。甚至有網友評論講,《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不可超越的一部電影。其實看完這個,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京劇的逝去與那個時代一部分戲子對於這門手藝的堅守。還記得裡面的小四嗎?
  • 讀《霸王別姬》: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粉墨登場,黯然落幕
    鬼使神差地抽出書架上的《霸王別姬》,放一曲《當愛已成往事》,讀著讀著,腦海中不由得就浮現出張國榮扮演的那個風華絕代的程蝶衣。李碧華的這部《霸王別姬》,差不多濃縮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場景浮華縹緲,主題直刺內心。李碧華以一個民族史詩般的歷史典故作為基礎架構,通過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三個鮮明特色的人物,上演了一出愛恨情仇的人性預言。
  • 張國榮少年輕狂堪稱經典,性感帥照流出,能長得好看的都是奇蹟
    最近看喜劇片都沒啥感覺啦但是今天看花田喜事真的笑死哦難道現在臺詞汙汙的我才有感覺?時不時就開車哈哈哈哈哈哈哈毛毛這部戲裡的扮相好漂亮啊笑起來的酒窩真迷人哥哥穿亮色衣服真的吼吼看女裝時候bgm倩女幽魂真的我也好想被哥哥泡哦 星星眼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哥哥曾經做過的那些流弊的事情,全程高能,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張國榮!大家讓一讓,張老司機要開車了!@王欠男:歲月能饒過誰。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
    17年對你鍾情不忘只怪你過分美麗。逝世15年時,唐先生在ins上,引用了《春夏秋冬》的一句歌詞: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哥哥一直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唐先生就比較低調,他們之前同性的愛情都受禁令,但是卻是很美好的,儘管張國榮離開了,但是唐先生一直都不忘對張國榮的愛情,並和他的朋友一起聚會,一起緬懷故人,互相安慰對方。
  • 張國榮星盤分析: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又是一年的4月1日,那個被稱為哥哥的男人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他演的「霸王別姬」和「阿飛正傳」在臺灣的影院重映;眾位名人紛紛在微博發文悼念他;他全球的粉絲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他致敬……他早已離去,卻又仿佛從未離去。
  • 風華絕代的張國榮,唱功和演技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
    「張國榮的演技是相當高的,演什麼像什麼,以至於後來的角色都說是他的本色出演,在那個時代,一個導演拿到劇本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張國榮,他是一個有品味的人,他走紅後籤了新藝寶,自主權多了,他的品味越來越流露了出來,所以他的歌非常受歡迎,因為他的演繹實在是很好。"
  • 張國榮,驚豔了歲月的巨星,自殺,也許是他向生命告別的最好方式
    有的人,活十幾年就能參透生死,而有的人活到死的那一刻也沒活明白。私以為,張國榮是活明白的人。名利二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從本質上來講,無可留戀。有人說他死於人言可畏,對這一點喬治並不贊同,不一定自殺就是逃避,有時自殺,是一種華麗的完成。
  • 《霸王別姬》對中國歷史的3個隱喻,你真的看懂了嗎?
    一、《霸王別姬》是一部時間跨度非常大的電影,從1924年說到1977年,而且裡面的細節和隱喻特別多,屬於中國電影的珠穆朗瑪峰。我前幾天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意猶未盡,那麼就借《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聊聊橫跨53年的中國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