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2021-01-10 少禾君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霸王別姬》中精彩對白

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是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影片一經上演,便獲得了無數好評和榮譽。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同時也是中國影片首次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此外還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現今電影上映已經27年了,但是該影片在豆瓣依然是9.6高分。

影片述說了兩個京劇名角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他們在不同時代背景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境遇,從而展示了影片的深刻內涵,詮釋了傳統文化的內蘊,對於傳統文化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大段敘事過程中穿插了京劇片段,用戲劇的象徵意義深刻地解讀了影片的內涵。

01影片採用了臺下敘事與影戲相結合的敘事方法,並將人物置身於宏大的歷史背景中,逐步推出影片的深刻內涵

影片《霸王別姬》採用了特殊的敘事方法:臺下敘事和影戲結合,形成了片中有戲、戲中有觀眾複雜敘事結構,同時影片人物、戲劇人物以及觀眾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舞臺和銀幕的有機結合又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

這樣的敘事結構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令觀眾耳目一新,戲劇在影片中儼然成為了電影語言的一種,它不斷地推動劇情發展,同時通過影片和戲劇中形成的各種反差,演繹和刻畫出人物命運的悲劇性,最終引出影片的深刻內涵。

①穿插的戲劇名字和影片的名字不謀而合,但是兩者蘊含的主題意義卻大相逕庭

影片和其穿插戲劇的名字都是:《霸王別姬》,戲劇講述的是秦朝末期的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邊與虞姬告別的場景,是一段歷史故事濃縮並進行藝術加工而成,其內在的主題就是塑造了一個英雄形象:西楚霸王。

而影片中的主角程蝶衣和段小樓,他們雖然成為了名角,可是卸完妝後,在別人的眼裡,他們依然是一個戲子的身份,段小樓非但成為不了英雄,最後連做人的尊嚴都難以保全,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無法保護。

在影片中,段小樓是人性懦弱的代表,在臺上他是氣宇軒昂的英雄,到了臺下的他就是一個俗人,為了生活和活下去,他逐漸失去了抗爭意識,以至於最後失去本心,活成一個軀殼,而另一個男主角程蝶衣雖然做出了反抗,但最終還是落得個悽慘下場,改變不了舊時代戲子的悲慘命運,他想要從一而終的事業和師兄都與他漸行漸遠。

舞臺上《霸王別姬》的主題是 「英雄」,而影片卻一直試圖在竭力消解「英雄」這個概念,這其中我們不難看出導演的用意,其實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英雄,現實生活中有的只是平常百姓,在面對生活困境中,不得不無奈做出一些違背內心,違背良心的舉動。

這種強烈的反差,不僅令人物的命運更加跌宕起伏,使觀眾產生了同理心,內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視覺感官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同時也反映出影片的主題之一:我們都是平凡之人,成為不了英雄,誰都無法阻擋時代的洪流逆流而上。

②在不斷變化的歷史時代背景下,而穿插的戲劇不變一直是《霸王別姬》

影片講述了三個主人公經歷的四段歷史時期,他們經歷的都是真實發生的生活環境,而戲劇卻是演繹的一個虛幻場景,整部影片在不斷變化的歷史時代背景下,穿插著一成不變的戲劇,在這變與不變之中,在各種矛盾交織中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和悲劇根源。

導演是用真實的生活環境來映射段小樓的真實性,雖然他是戲劇中的主角,但他一直處在清醒實在的生活中,他能夠分清戲劇和真實生活,戲劇在他的眼裡就是一個「活」,臺上他是西楚霸王,臺下便是一個普通的段小樓,他在酒足飯飽後會去逛窯子,後來還娶了菊仙,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他的內心思想以及對於外界的一些反應,都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年齡的增長,發生著各種變化。

可是影片中的程蝶衣,無論處於何種時代,他始終痴迷於戲劇中,用生命在演繹戲劇中的人物,戲曲中的虞姬就是他,他就是戲劇中的虞姬,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他把自己不自覺地融入戲曲的人物命運中,導演用不變的戲劇來映射程蝶衣的不真實感,一種戲劇人生。

文革前有段關於京戲的討論中可以看出兩人的處世態度, 段小樓為了保全自己,昧著良心默認了質量低劣缺乏藝術價值的工農兵京戲,而一貫圓滑世故見風使舵的戲園子老闆更是旗幟鮮明地支持工農兵新戲,所有的人或是為了生存,或是在利益驅動下都站在了同一立場下,這時只有對於京劇事業執著的程蝶衣卻義無反顧地站到了眾人的對立方,力爭京戲的重要地位。

通過兩個人的處世哲學和對戲劇藝術的不一樣追求,兩個主角人物在時代背景的烘託下,以及兩人的相互反襯之下,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具體,變得有血有肉,令觀眾深陷其中。同時反映出影片主題表達的另一個核心思想: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③戲劇中的一對好搭檔在現實生活中卻分道揚鑣

戲劇《霸王別姬》講述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可是影片中的兩個共患難的師兄弟最後卻決裂了,走上了分道揚鑣的道路。

其根本原因就是兩人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於戲劇的態度,在段小樓看來,唱戲只是一種謀生手段,他想過的是一種普通人的生活,而程蝶衣卻將戲劇和人生混為一談了,在他眼裡,戲就是人生,人生如戲,所以一廂情願地想和師兄就這樣一輩子在一起,唱一輩子的戲。所以兩人分道揚鑣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戲曲中和影片中的人物命運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這種反差和反襯更突出了人物的悲劇性,同時還在暗中隱藏著一絲諷刺和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讓觀眾在矛盾和反差中品嘗著劇中人物的辛酸和無奈,同時影片的深刻內涵也在劇情發展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深入人心。

0202、用戲文中的一句話,深刻刨析了人物的悲劇命運的緣由

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主人公程蝶衣的悲劇根源就是性別的錯亂,程蝶衣在戲曲中承擔了旦角的角色,尤其是在戲劇《霸王別姬》中成功地扮演了虞姬這個角色,隨著他演技的日漸精湛,他的性別錯覺也日益增加,性別問題在臺上臺下一直困繞著他,讓他始終難以走出性別模糊的怪圈。

程蝶衣對於自己性別感到模糊,繼而發生困惑的一系列變化的根源在於戲劇對他的影響,影片是通過一句戲劇中的臺詞來體現:「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

影評開端,小豆子(程蝶衣)儘管被打得死去活來,他內心中仍然是一個真正的男孩,他不願意在臺詞裡說自已是女孩,他總是倔強地把臺詞:「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

。」因此被師傅毒打了幾次,最後在大師兄段小樓的提點下被迫說出了:「我本是嬌娥娘,又不是男兒身。」

至此,他的命運陡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的潛意識中他的性別意識變得模糊,當然在這屈服的過程中,還隱隱透露出他對於師兄的一種仰慕之情,這也許是因為他遭到師傅多次毒打都沒有屈服,卻在師兄面前轉彎的原因吧。

其實從整部電影來看,戲劇成就了程蝶衣,同時也是戲劇毀掉了程蝶衣。民國初年的小豆子就是後來的程蝶衣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名角,吃盡了苦頭,「要想人前風光,就得人後吃苦」一直伴隨著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日軍侵華時期,為了救段小樓,程蝶衣為日本軍官青木大佐唱《牡丹亭》和 《貴妃醉酒》,國民黨時期,程蝶衣差點被判死刑,幸好因為國民黨高級軍官要聽他的戲,機緣巧合得以虎口脫身,最後在那段特殊時期被趕下臺甚至被批鬥,每一次時代的巨大變遷,不斷扭曲著他人性中的堅守與美好。

影片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事情敘事完整,並且把人物命運在劇情中展示出來,那麼必然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而這部影片用這麼一句戲文中的話來闡述程蝶衣內心對於性別概念變化的根本原因,這樣不僅使得其變得更加具體化,還更加具有震撼效果。

影片中多處重複出現了這段戲文,不僅起著前後呼應的效果,這種重複一再衝擊觀眾的內心,一再強調了人物命運的悲劇性,同時影片的主題也得到了彰顯。

0303、戲劇中虞姬「從一而終」的人物形象,徹底改變了主人公程蝶衣的命運

影片中的程蝶衣小時候曾經逃跑過一次,因為割捨不下大師兄又跑回了劇院,他的師傅狠揍了他一頓之後,訓誡他:「做人和學戲,都應當像虞姬那樣從一而終。」從此虞姬的人物的這種形象便深入了程蝶衣的內心。

①對於師兄的感情從一而終

自從小豆子自願扮演虞姬的那一時刻起,他就真正成了「虞姬」 。 程蝶衣是性情中人,他不滿足於舞臺上「虞姬」那短暫的感覺, 而是要求現實生活中和「霸王」(段小樓) 從一 而終」。當然不能僅僅把這種感情理解成男女之間的那種感情,從小就失去親情的程蝶衣心目中,師兄段小樓既是保護他的兄長,同時又是給與他無限關懷和溫暖的愛人。

所以,無論臺上還是臺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動蕩,都不能改變他要與段小樓從一而終的決心。

也許程蝶衣在一般人看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戲劇和真實生活混為一談,可是觀眾會通過劇情的不斷鋪墊和推進,逐漸認同程蝶衣對段小樓的那種感情,其實影片就是就把思考和評判的權力留給了觀眾,讓觀眾在觀影中得到一些感悟和思考,而不是直接將結論灌輸給觀眾。

②對於戲劇的熱愛從一而終

程蝶衣對於戲劇痴迷是無以倫比的,所以影片中段小樓不止一次說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

從程蝶衣這個人物身上有一種與他外貌極不相稱的倔強和頑強,自從程蝶衣開始在臺上飾演虞姬這一角色,他意識到自已與虞姬有了不解之緣,他不僅完美地演繹了「虞姬」這一歷史人物,並且在演繹的過程中,被戲劇中「虞姬」這一人物形象所打動,被虞姬的從一而終所感染,「從一而終」最終成為了他的一種信念和生活理念。

程蝶衣在事業方面的悲劇是他對藝術窮盡一生的痴迷追求,但卻無奈地看到它在歲月的洪流中凋零衰落。悲劇不是毀滅,而是那種寧願被毀滅也要抗爭的悲情。

程蝶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藝人,是一個「為了藝術而生,為藝術而癲狂,為藝術而毀滅」的殉道者。程蝶衣的一生所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藝術家對京劇文化的痴迷和追求,他把京戲視為生命中的光,就像飛蛾一樣義無反顧地追逐和呵護著那點光亮。因為痴迷,他毫不猶豫、拼盡全力地與時代巨浪抗爭,有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他事業上的毀滅也就成為令人扼腕嘆息,同時又令人嘆服,觀眾從中感受到崇高的美學意蘊。

04結語:

影片結尾之處,二人演罷最後一場《霸王別姬》後,程蝶衣用自己贈送給師兄的劍結束了生命,也許這對於他來說,是個完美的結局,

「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華麗的情死只是假象」 李碧華的《霸王別姬》

所有隱隱約約浮現在時間和生活中的不甘和愛恨糾葛,此時都隨著他的倒下而煙消雲散了,但是曾經的美好和善良卻依然打動著我們的內心。

相關焦點

  •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接下來,我們就從敘事結構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扣人心弦的《我腦中的橡皮擦》。一、 敘事結構1、倒序的意義:扣人心弦的開始,引起觀眾極大好奇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或者影片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的手法在電影及小說創作中比較常用,而《我腦中的橡皮擦》就是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 牡丹故事:牡丹深刻的文化象徵意義
    作者在該書的《導論》中引用一些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國人的象徵語言,以一種語言的第二種形式,貫穿於中國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於它是第二層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語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達意義的細微差別以及隱含的東西更加豐富。」「他們形成了一個運用象徵形式的社會。這種表達方式由於習慣而得到加強,並且將個人與公共秩序和道德結合在一起。」這是外國學者對中國象徵文化的概括性認識。
  • 肖戰的一場對談,關於戲劇與人生。深刻理解痛苦的積極意義!
    一場對談,關於戲劇與人生、當下和文化。青年演員@X玖少年團肖戰DAYTOY 真摯對話,致敬經典。熱愛是底色,真誠歷千帆。有網友表示:有幸在人藝看過濮存昕先生演的《雷雨》,觸動很大。每個人物角色刻畫深入人心,故事之間的牽扯環環相扣。好的作品會經典詠流傳,越嚼越有味兒。
  • 《22英裡》|他終於在好萊塢影片中被打敗了
    影片於2018年8月17日公映。《22英裡》這部影片呈現出了一種極為難得的反主流態勢,影片打破了好萊塢經典敘事的一切為樂觀主義服務,規避了好萊塢影片中常見的大團圓結局,正如我們所熟知的,大團圓結局正是美國保守主義的極致表現,好萊塢電影熱衷於在每部電影的結尾用大團圓結局彰顯回歸秩序的意義,這也是經典好萊塢體系的必備一環。
  • 豆瓣評分8.9《7號牢房的禮物》|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解析
    導演細膩的描繪了智障父親與可愛女兒之間動人的父女情,下面我就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以及現實意義四個方面,來解析為何一部喜劇電影會讓人哭到痛側心扉。1 色調龍九話不多,導演有意用色調給龍九的內心備書。凡是涉及龍九被冤枉、打壓的場景時,畫面就會變成陰鬱、冷靜的藍色調。而其他時候,哪怕是父女別離,即將行刑時,影片也是柔和的暖色調。
  • 東歐戲劇,進來了解一下
    因此東歐戲劇中也常會有傀儡戲的元素。這些作品不是將傀儡戲與話劇進行生硬的結合,而是將玩偶元素作為道具或者象徵引入到戲劇的表演模式中。當代的東歐戲劇的確有它的特殊魅力。揚·克拉塔導演的《人民公敵》劇照。 (烏鎮戲劇節組委會提供)「Mirror」即「鏡像」,它有兩個含義。
  • 張火丁京劇《霸王別姬》:美梅派之美,實現美美與共
    5月25日,飾演虞姬的張火丁(左)和飾演項羽的高牧坤在京劇《霸王別姬》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王鵬)當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首次全新演繹的《霸王別姬》25日晚登上長安大戲院,在廣大觀眾中及京劇界引起強烈反響。「張火丁演繹的《霸王別姬》展示了一條繼承發展京劇文化的道路,在保留經典的同時,又對其進行了新的解讀。」
  • 他是《霸王別姬》背後的男人,年輕時被通緝,後成為電影大師
    1993年,法國坎城紅毯上走上了三位中國人,一旁的記者用相機記錄了他們的形象,他們陳凱歌、徐楓和張國榮。他們此次來到坎城,是因為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的提名。而這一行為也註定了《霸王別姬》會有一個不凡的收穫。最終《霸王別姬》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而張國榮以一票之差錯失坎城影帝。但這並不影響張國榮的受歡迎程度,相反越來越多的人為他不平。《霸王別姬》在坎城的獲獎,傳到了祖國,在歡呼聲中,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頭坐在北京的家中,笑了。他就是中國的第三代導演,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
  • 《星際救援》:一部「跑偏」的科幻片,一部深刻的文藝片
    不過在我看完影片之後,有一些不一樣的體會。接著,咱們就來細品這部《星際救援》。影片「跑偏」導致口碑平平《星際救援》口碑不好是事實,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跑偏」了。從《2001太空漫遊》到《火星救援》,以太空冒險為題材的電影並不罕見。這些優秀作品無論是在特效上還是立意上都令人回味無窮,即便是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也無法掩蓋影片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 《繡枕》: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凌叔華小說的魅力
    作者用委婉,細膩的筆觸道出了無數個女子的命運——在男性社會中,女人永遠是男人眼中的一件物品。為了更好理解《繡枕》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小說意蘊主旨這三個方面,由淺及深為大家進行解讀。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在希臘兩年的教育戲劇專業研究生學習即將告一段落,希臘老師和朋友們紛紛來祝賀,既是為我不錯的學習成績和論文答辯成績,也是為我將作為第一個把希臘的教育戲劇帶回中國的戲劇教育者而高興。了解戲劇的人都知道戲劇起源於希臘,並且直到今天的希臘,戲劇仍然是最流行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也只有希臘仍然有那麼多古劇場仍然會用於戲劇演出。雅典僅四百萬人口,但擁有大大小小几百個劇場,幾十所戲劇學院,每天都有戲劇演出,希臘人極少有沒有現場觀看過戲劇演出的。
  • 程小純:每個漢字都有它很深刻的意義
    漢字是幾千年來中國的官方用字,並對韓國、越南、日本等國的文字影響很大,尤其是日本,今天日語中還有部分漢字。作為迄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漢字雖被簡化了許多,卻仍具有極其深刻的含義。陰與陽這兩個字是"神"一般的存在。陰的本義是山北水南,陽的本義是山南水北。
  •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不只有《妖貓傳》和《霸王別姬》,還有這幾部
    說到陳導最出名、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當數《霸王別姬》了。可是這部電影是陳導出道後9年才拍出的一部力作。那麼他的處女作是哪部電影?評價又怎樣呢?會不會一出山則一鳴驚人?陳凱歌的處女作是在1984年拍攝的《黃土地》,並且由此片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說到這部電影大家或許會陌生一些,那麼它怎麼樣呢?小編覺得這部電影拍的很深刻!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安哲羅普洛斯將其豐富的人生經歷融入到希臘獨有的地理位置和人物角色心理之中,不斷用詩歌的形式探尋生命的內涵和外延,啟發觀眾反思生命的意義。儘管影片採用了很多插敘、象徵和隱喻的方式,讓觀眾產生嘆為觀止、眼花繚亂的感受,但本文並不想過多解析這些表象的啟示作用,而想從故事背景、流浪情結、珍貴親情和孤獨救贖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這四個方面都與導演的經歷密不可分,既互相獨立又彼此影響,成為影片主題關於時間和生命意義最為重要的內涵。
  • 探討《水形物語》中「水」的多種內涵
    誠如影片的名字所指的一樣,水是該作品中最為突出、意義最深刻的主導意象。女主早晨煮蛋時沸騰的水、洗澡的沐浴之水、窗外的雨水、實驗室溼淋淋的環境、放置人魚的充滿水柱狀裝置及泳池裝容器、河水……水是貫穿影片始終的元素,串起了創作者對生命的深沉思考。
  • 《小王子》: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影片中主角的心路歷程
    周國平在序言中曾經寫道:「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樸,如此深刻又如此親易近人。從內容到形式都幾近於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由此可見,《小王子》是一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優秀作品。
  • 2020鼠年賀歲金銀幣上市啦,鼠年金銀紀念幣圖案及象徵意義
    然而,在我國生肖文化中,生肖之鼠有著自己特殊的象徵意義,它既是靈性的象徵,又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在生肖文化中鼠代表機靈、聰慧,同時也是財富的象徵,民間有「金鼠開運」之說,人們對鼠生肖賦予了特殊的感情,充滿了美好的想像。
  • 抓住依米花的象徵意義是寫作的關鍵
    且不管依米花是不是真實的存在,它的象徵意義是明確的,是可以推斷的。寫作畢竟不是科學考證,即使依米花只是文學作品中虛構出來的花,也不影響我們去關注它的象徵意義。寫作,就是要考查考生對現象的認知和參透,考生應該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高爾基寫《海燕》,用極大的熱情,對文中的海燕進行了謳歌。
  • ——《霸王別姬》
    喜歡張國榮的人都知道,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中,張國榮付出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很多情感。原來張國榮不是首選,成龍才是的首選。首先,成龍是學京劇出身的。其次,無論從身材還是其他方面,成龍都比張國榮有優勢,但成龍拒絕了這部戲。因為成龍拍戲有三條規矩,第一條就是他必須是主角。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從宣傳思想工作需要遵循的規律這個認識高度  把握「九個堅持」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