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枕》: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凌叔華小說的魅力

2021-01-15 蘇米愛猜想

文|蘇米

說起凌叔華,就不得不提及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凌叔華出身於高門大戶,被稱為「高門巨族的蘭花」。是上世紀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大才女「之一,她雖身為」大小姐「,卻接受新思想,寫盡了當代女性的無奈境遇與命運起伏。

凌叔華當年僅以薄薄一冊《花之寺》舉世聞名,小說題材多取自於女性的生存、愛情、婚姻等現狀,從而贏得了 「閨秀派」的美譽。今天就以《繡枕》為例談一談凌叔華」閨秀派「小說的魅力。

小說《繡枕》是以「繡枕「為線,描寫了一位深閨小姐精心繡出一對靠枕,完工後將其送給白總長家,可是在送出去的當晚靠枕便被糟蹋,最終兜兜轉轉流落到家中傭人手中,從而暗示當代女性悲慘命運的故事。

凌叔華在小說中並沒有大力去描繪女性命運的曲折,而是通過場景的轉換,人物的語言、神態刻畫出這樣一個溫順女性苦悶的心境和壓抑憂鬱的靈魂。

作者用委婉,細膩的筆觸道出了無數個女子的命運——在男性社會中,女人永遠是男人眼中的一件物品。為了更好理解《繡枕》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小說意蘊主旨這三個方面,由淺及深為大家進行解讀。

1、純客觀敘事大量留白、場景並置的「快慢」節奏直擊人的內心

敘事策略是小說的精髓和靈魂所在,「閨秀派」小說就很注重故事的建 構 、情節的曲折 、效果的出人意料 。而《繡枕》雖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將多種敘事方法相交叉,尤其是對心理的多角度描寫形成了小說獨有的魅力。

凌叔華作為女性作家,在其代表作 《繡枕》 中展示了其獨具一格的心理敘事藝術。她通過「外聚焦式」 純客觀敘事,通過大量 「空白」暗示人物心理;以 「繡枕』』和 『『看枕」的場景並置 ,將「慢節奏」和「快節奏」相對比,呈現出人物的狀態,甚至還以 「夢境」來展示人物內心。

讓人感受到凌叔華溫婉清淡的敘事風格。

①「外聚焦式」的純客觀敘事,大量留白引人深思

視角是作品中對故事內容的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最為常見的就是第三人稱敘事,凌叔華在《繡枕》中就採用的純客觀敘事的手法,我們可以跟隨著作者的視角了解過去,預知未來,並且可以隨意的進入主人公「大小姐」的內心深處,挖掘她不為人知的私密。

我認為,在這裡作者使用純客觀敘事,是想與主人公保持一定的距離,從而用一種冷靜的筆觸,讓人感覺不到作者對大小姐的感情,這不動聲色的敘事,令人感到大小姐的處境更加的悽涼。

凌叔華自始至終沒有直接來寫大小姐的心理活動,而是通過張媽,以及張媽的女兒的旁白和人物細微的表情來暗示人物內心的波瀾。

比如,張媽稱讚大小姐。

「這樣一個水蔥兒似的小姐,還會這一手活計!這鳥繡得真愛死人!」大小姐嘴邊輕輕的顯露一 壺笑窩,但剎那便止。

在這裡,大小姐在聽見張媽的稱讚後想必心裡還是很開心的,為自己有這般好手藝暗暗欣喜,可是這種欣喜卻只是一剎那的。畢竟,對於大小姐來說,高超的女紅技藝並不是令她最開心的事情,她想要通過繡枕來實現她隱秘的夢想——嫁一個好人家。既然願望還沒有實現,這時候高興為時過早。這不禁令人感到一種心酸,大小姐此時的情緒是節制的但又是無處言說的。

而當張媽話興不斷,點破父親叫她繡靠枕的用意,說大小姐是紅鸞星照命主,她嘴上責怪張媽胡扯 ,同時 「臉上微微紅暈起來 」。這個細微的神態也恰當地表現出大小姐的心理狀態——她內心多麼希望通過這個繡枕成就一樁好親事,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幸福的,為人稱羨的生活,然而有多大的希望,便有多大的失望。這也為後文夢想的破碎做好了鋪墊。

陳平原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說 「在五四作家中真正掌握純客觀敘事技巧的,大概只有魯迅和凌叔華。」

凌叔華巧妙地運用了這種純客觀敘事技巧,通過人物的語言和神態間接體現人物內心的波瀾,心緒的流動,從而引發讀者的想像。

②場景並置的「快慢」敘事節奏

一部好的小說,它的內在節奏是有起伏的。而凌叔華就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巧妙地把握對時間的控制,時而「減緩」,時而「停頓」,時而「概略」,以此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從而表現出舊時女子的心理和命運。

《繡枕》這部小說分為兩個場景,一個是「繡枕思春」,另一個是「看枕傷懷」。作者將這兩個場景並置,並且以一種「慢節奏」的敘事來呈現。

第一個場景下,作者就極力渲染天氣的悶熱,開篇就寫著「天氣悶熱,小巴狗只有躺在桌底伸出舌頭的份兒」,「白細夏布褂汗溼了一背脊」,以及「咯吱窩汗溼了一大片」,可即使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大小姐還依然低頭繡著靠枕,不肯歇一會兒,可見大小姐對於這個繡枕的重視程度,其實也是大小姐對於婚事的一種熱切期望。

第二個場景下,大小姐看到自己先前費盡心思繡的靠枕如今卻汙穢不堪,一時間百感交集。「大小姐只管對著這兩塊繡花片子出神,小妞兒末了說的話,一句聽不清了。」此時,時間瞬間定格下來,而把讀者帶進大小姐的紛亂的思緒中,這裡對於之前大小姐如何花費心血繡靠枕做出了細緻的描寫,白天繡不完,晚上繡,以至於後來害了十幾天的眼病。作者把讀者的視角拉到了那些日日夜夜秀靠枕的夜晚,給出了一個慢鏡頭,那種「無處言說」的無奈,讓人不禁陷入沉思中。

這兩個場景並置,相同的地方,卻體現不同的心理,從而構成小說最大的衝突。令人於寧靜中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痛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場景間空間未曾變化,但時間已過了兩年。前面的慢節奏場景,作者筆鋒一轉,「光陰一恍便是兩年,大小姐還在深閨做針線活。」而讀者此時只從小妞兒口中了解到繡枕被糟蹋的事實,作者將這兩年一筆帶過,在 這兩年中大小姐 的生活怎樣 , 心理是如何心灰意冷小說沒有描述 ,形成了文本的空白。

不難想像當初大小姐把繡枕歡喜地送到白府,肯定也是滿懷期望,不知有多少個夜晚都做著甜蜜的夢,可是兩年過去了,大小姐卻仍然待字閨中,那個繡枕並沒有為大小姐換來希冀已久的婚姻,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失望,到了最後,恐怕也是心灰意冷了。

短短八個字,卻揭示舊時代女子的人生境況:無論多溫柔賢淑,心靈手巧,都無法獲取幸福。命運也始終不得不依附在男人的主意間。真是無奈!

③直擊內心的「夢境」敘事

凌叔華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女作家,不僅善用留空白的客觀敘事風格、場景並置的「快慢」節奏敘事來暗示人物的心理,她還借用「夢境」來揭示人物的命運。

佛洛伊德說:「 夢是願望的表達 ,是潛意識願望的假想滿足 。夢境是心理活動的間接反映」。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文中寫到,「當她把繡枕送給白府後,她夜裡曾夢到她從未經歷過的嬌羞傲氣,穿戴著此生未有過得衣飾,許多小姑娘追她看,很羨慕她,許多女伴面上顯得嫉妒顏色。」

這個夢境就揭示了大小姐一個隱秘的感情:用心繡好的靠枕既然已經送到白家去了,那自己的心也隨之而去,仿佛自己已經嫁入白府,過上了令人稱羨的幸福生活。

作者在這裡將夢境作為創作的素材,仿佛將這個夢不斷拉長,可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夢想破碎的悲哀,畢竟這一切都只是幻境。在大小姐的潛意識中,希望自己能夠嫁得好,因為那是當時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出路!然而,夢想破碎了,終究沒有實現,此時大小姐的」心「也如」繡枕「一般遭到踐踏,這是作者對就是女子命運不公的一種吶喊,然而這種吶喊卻也是沉默的,寂靜的。隨著夢一起消散了。

小說的最後,大小姐也只能「搖搖頭」,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命運的安排。

2、事物的象徵意義:繡枕、蒼蠅、擦不幹的汗漬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品味

在很多小說中,象徵性意象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隱喻式地表現了作家對某一問題的立場 ,是小說思想深度的支點。

凌叔華是以「繡枕」作為象徵載體,《繡枕》實際上寫的就是婚姻,而一提到枕頭也會讓人想到那句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以用繡枕來隱喻婚姻,再合適不過了。

在我看來,除了繡枕,還有閨房、蒼蠅、擦不幹的汗漬等貫穿小說中的細節也是值得品味的,這不是凌叔華隨機的描寫,而是作者的巧妙構思。下面一一來解讀。

①「繡枕」其實兼具三種含義,並且三種含義層層遞進

首先,繡枕象徵著女性對婚姻的嚮往,是一種隱蔽的情感,是女性無聲的「語言」。

大小姐身處深閨之中,即使身世不錯,但是在當時也是一種「隔絕環境」,女性無法為自己發聲,對婚姻的嚮往以及對進入男性社會的渴求都隱藏在這個「繡枕」當中。那麼,繡枕就成了大小姐一種無聲的表達,成為她宣洩內心情感的一種工具和載體。

在我看來,繡枕它本身的特性是家居用品,常擺放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它用途的局限性其實也是暗示著大小姐的'語言"也終究得不到回應,野心與欲望也終究得不到排解,從而讓人感受到大小姐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其次,繡枕代表著當時女性唯一的出路。

以當時的社會背景,五四時期,新舊社會的交替時代。舊的傳統禮法依然束縛著那些號召「女性解放」的人們,在我看來,《繡枕》是凌叔華在「女性解放」問題上做出理性思考以後,對女性的出路問題做出的回答。

《繡枕》中的大小姐不僅美貌「一個水蔥兒似」的楚楚動人,而且還精通女紅,心靈手巧。然而,這個大小姐卻終日深藏閨中,除了一首漂亮的針線活以外,什麼也幹不了。她沒有什麼生存技能,當時的社會也不允許她從事什麼工作,所有吃喝用度都得依附父母,而「針線」此時成了大小姐唯一的出路,這個出路便是婚姻。

但是女人通過婚姻,也只是從一個家庭跳到另一個家庭,始終依附於別人的女人,命運的走向該如何,可想而知。

最後,繡枕象徵著當時女性的命運。

當大小姐費盡心思繡好靠枕後,繡枕被當做「媒物」被送到白家,大小姐期待它能給自己帶來良緣,然而,究竟能不能成了這番親事,也只有白家說了算。

然而,這個繡枕在送到白家的當天晚上,就慘遭踐踏。作者巧妙地用僕人的口吻道出了真相:

「頭一天 ,人家送給他們老爺 ,就放在客廳 的椅子上 ,當晚便被吃醉了的客人吐髒 了一大片;另一 個給打牌 的人擠掉地在上 ,便有人拿來當作腳踏墊子 用 ,好好的緞地子 ,滿是泥腳印。」

小姐心裡清楚 ,她交出「繡枕」的那一刻 ,她就等於將自己命運的決定權交給了男人。凌叔華的答案,我們也由此可見。女人即使表面裝潢得再精緻 ,或內裡填塞得再充足 ,即使本人富有良好的教養 ,娘家有著殷實的家底 ,但只要處於男權文化框架之內,都無可避免地將會遭受來自男性強權的壓迫和歧視 。女人永遠是男人眼中或手中的一個 物件。

在那個時代,女性的命運終究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作者對當時女性地位的不滿同時也是一種哀嘆。

②閨房、蒼蠅、擦不幹的汗漬背後的象徵意義也值得人深思

「閨房」的象徵意義:小說中,兩個場景都發生在深閨當中,所謂的閨房即寄存了大小姐的希冀和夢想,但也成了大小姐命運的羈絆,成了當代女性的牢籠。為何叫做」深閨「,大抵是,女性永遠只能身居其後,沒有話語權,不能拋頭露面,所有的夢想的產生與破滅也終究在這個閨房當中。蒼蠅的象徵意義:小說開頭,在描述夏日酷暑時,寫到「蒼蠅熱昏昏的滿玻璃窗打轉」,熱昏昏是蒼蠅的狀態,顯得沒頭沒腦,一點主意也沒有,想飛也飛不起來,就只能在玻璃窗打轉。這其實就暗示大小姐的命運回如蒼蠅一般,即使費勁心機,也依然躲不過在原地打轉的命運。汗漬的象徵意義:如果你稍加留意,小說中有三處描寫了的有關汗漬的細節先是張媽,臉上一道道的汗漬,她不住的用手巾擦,可總擦不幹。

接著是大小姐,這是以張媽的視角來看的,「她瞧著主人的汗雖然沒有她那麼多,可是臉熱的漿紅,白細夏布褂溼了一背脊」。

最後還寫了張媽的女兒小妞兒,這次是以大小姐的視角來寫。小妞兒想看大小姐的針線,但是大小姐嫌棄她髒,張媽讓小妞兒去洗一洗。大小姐抬起頭往窗外看,「只見小妞拿起前進額頭上的汗,大半塊衣襟溼都溼了」,「她低頭看見自己的胳肢窩,汗溼了一大片。」

三個人的出場都有著關於'"汗漬「的描寫,在我看來,從這個小細節我們可以再次看到凌叔華的細膩,大小姐汗漬沒那麼多,小妞兒溼了一大片,而張媽的汗漬卻總擦不幹。用汗漬其實也暗示同為女性,卻也有著不同的命運。

對於大小姐來說,畢竟出身好或許還能找個出路;對於小妞兒來說,命運的弓箭正在朝她射去,而她卻仍然不自知,未免讓人擔憂;而張媽作為更年長一輩的女性或許命運會更加悲慘,身為奴僕,終身只能聽別人使喚。

張媽,大小姐,小妞兒則暗涵當代女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凌叔華為女性的吶喊,為女性命運的憂慮由此可見!

3、女性為主角的「閨秀派」小說:巧妙反諷下對女性精神獨立的呼喚

在凌叔華的小說《 繡枕》中塑造了一個待字閨中的「大小姐」形象,與「五四」時期追求獨立的女性相比,顯然這個「大小姐」是中國舊社會的縮影,凌叔華身為高門大戶的大小姐,用當時知識女性特有的眼光對「大小姐」這一形象進行審視,在巧妙的反諷下是對女性精神獨立的呼喚。

①用大小姐的眼光審視「大小姐」

讀凌叔華《繡枕》 我們不難把握何為 「閨秀派 」小說 。「閨秀派」小說往往以女性為主角,真實地再現舊時代女性的生存、愛情、婚姻之悲哀。表現舊時代女性不知反抗,甘願承受禮教束縛的悲劇。

凌叔華不像張愛玲那樣,犀利冷峻地書寫女性命運的悲涼,她是以一種細膩的傷感貫穿故事始終,沒有明顯的控訴和反抗的痕跡,但是讀者卻能從主人公的命運走向中感受到那種內心的掙扎。

凌叔華本身作為大小姐,深知舊時千金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身處新時代的凌叔華給予了這些「大小姐」們同情的同時,又多了一絲溫和的嘲諷。

在凌叔華的眼裡,大小姐是可笑的。她會因為一句「紅鸞星照」命主「而在悶熱的天氣裡,日復一日,繡一對滿載希望期待的靠枕。

在凌叔華眼裡,大小姐是可悲的。大小姐精心繡制的靠枕最終卻被無情的踐踏,內心最深處的情愫宛如空中樓閣隨之倒塌。

在凌叔華眼裡,大小姐也是無奈的。當大小姐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繡得靠枕被糟蹋後,她才懂得這就是一個關於女性命運的語言,這是那一輩子女子普遍的命運。

凌叔華以大小姐的身份來審視「大小姐」,這部《繡枕》細細讀來,沒有義憤填膺的悲戚,卻是在無言中隱藏悲涼,委婉含蓄,回味無窮。

②以「大小姐」為切口,呼喚女性精神的獨立

難道凌叔華借著《繡枕》這篇小說,只是想要嘲諷舊時女性的無能與懦弱嗎?不是的。出身於高門大戶的凌叔華其實比大多數人更了解當時女性的困境,對於舊時上層階級的女性們安逸、枯燥、攀比的生活已然不滿。

在我看來,凌叔華是想要通過《繡枕》來含蓄地表達,女性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應該有個清醒的認知,最好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莫要痴心亂付,妄想一步登天,而是應該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繡枕》通過兩年前後場景的對比,揭示了女性對家庭、對男性的依附,其實更深一層的含義,是凌叔華作為一個女性要求發聲的強烈欲望。

文中的末尾「大小姐沒有聽見小妞問的是什麼,只能搖了搖頭算答覆了。」身為大小姐尚且把一切無奈與悲哀打碎咽到肚子裡面,更別說當時更廣大的女性,有多少苦楚訴說無門。

我認為,這篇小說或許不是要求女性非得經濟獨立,非得擺脫家庭的專制,而是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她有權利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一個女性,對於愛情,對於婚姻的看法或許會隨著人生經歷而有所改變,但是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卻應該是早已經內化於精神、靈魂的一部分,這才是伴隨一個女人一生最大的精神財富。

我認為,以「大小姐」為切口,呼喚女性精神的獨立,這才是凌叔華通過《繡枕》最想發出的聲音吧!

結語

《繡枕》不僅僅是一篇為女性獨立吶喊的小說,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凌叔華讓大小姐的一切努力和期待都變的虛無,充滿了荒誕悲劇的意味。

正如尤奈斯所說,荒誕就是人「一切行為變得沒有意義。」為了更好的體會這其中的深刻哲思,本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的主旨精神由淺入深地展示了這部小說的魅力。

小說的開頭大小姐在炎熱的夏季無言地刺繡,無聊又枯燥,而末尾則陷於無言的痛苦之中。由此可見,人生不就如叔本華所說的,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嘛,懂得了這些,或許內心也就成長了許多吧!

我是蘇米愛猜想,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種出生命的小花來!

相關焦點

  •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接下來,我們就從敘事結構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扣人心弦的《我腦中的橡皮擦》。一、 敘事結構1、倒序的意義:扣人心弦的開始,引起觀眾極大好奇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或者影片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的手法在電影及小說創作中比較常用,而《我腦中的橡皮擦》就是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諷刺小說,小說呈現了別具一格的風格,是錢鍾書先生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修訂本,1990年導演黃蜀芹將小說搬上了電視屏幕,由此這部小說更加得到了世人的關注和矚目。
  • 《蝴蝶效應》:解讀電影中獨特的敘事方式帶來的魅力
    這部影片雖然已經上演了十幾年了,但是如今在豆瓣依然有著8.6的高分,其魅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嘗試從電影的敘事結構、劇情的設定、敘事視角以及影片的主題和現實意義,來解讀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但是由於影片採用的是一種懸疑式的開頭,使得觀眾心中疑竇頓生,不知道開頭敘事的時間和空間,處於一種混沌感覺,增添了影片的懸疑味道,同時這個開頭也是謎底,當影片將故事敘事完後,觀眾就會恍然大悟,並且為這樣的開頭兒拍案叫絕。這就是懸疑式開頭的魅力所在,讓我們被影片的故事牢牢掌控,無法自拔並深陷其中,謎底揭曉之時,觀眾猶如從迷宮中走出,卻難以從故事的情緒之中走出。
  • 《紅樓夢》中對於古典小說的敘事創新以及對後世的意義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敘事小說的巔峰之作,憑藉著它的縱橫交匯的敘事結構,以人物限知的敘事為模式做基地實則運用全知敘事的敘事策略以及多變的敘述視角構成了其獨具一格的敘事審美體驗。一部融合寫實與寫意、社會現實與神話傳說於一體的小說,小說中的敘事時空是建立在現實世界的,但又大膽超越了具體現實。
  • 青繡:繡針下綻放的生命之花
    繡有傳統圖案的肚兜如今成為收藏品。針扎本身就是一件小繡品。風格稚拙的枕頂圖案。作為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湟刺繡和門源補花繡的傳承人,在她從事刺繡工作近20年的時間裡,陳玉秀有一個習慣,就是收集民間不同式樣的枕頂與其它各種傳統繡品。走進陳玉秀的中國青繡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展廳,這裡展出了一萬餘件枕頂繡品和600餘雙鞋,然而這也僅僅是她所收集的所有枕頂中的一半,由於場地限制,還有一萬餘件枕頂沒有展示出來。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霸王別姬》中精彩對白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是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影片一經上演,便獲得了無數好評和榮譽。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大段敘事過程中穿插了京劇片段,用戲劇的象徵意義深刻地解讀了影片的內涵。
  • 蕭紅小說中的空間性敘事結構:《生死場》的鏈條型結構
    《生死場》具有鏈條式結構,小說中後一章的內容不是前一章內容的延續,章節之間沒有時間承接和因果關係,小說中的人物、情節與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十七章內容因主題被緊密地勾結在一起,形成鏈條式的空間形式。《呼蘭河傳》形成了桔瓣型結構,不同的章節像是各自獨立的桔子瓣,每一部分都可以作為一個小的整體,但是這些桔子瓣又都圍繞著中心形成整體。
  • 從《勇敢的心》看蘇格蘭風笛的獨特風採,解讀電影音樂的魅力
    時隔25年,再看史詩巨作《勇敢的心》,我們將通過對其音樂藝術元素進行分析,尤其是蘇格蘭風笛的運用,透過音樂元素淺析影片抒發人物情感、升華主題的作用和意義。與時隔多年後長大成人的華萊士取出幼時梅倫送的紫薊花,再到紫薊花被繡到潔白的手帕上。這朵紫薊花傳遞著愛情訊息,是梅倫和華萊士之間美麗的愛情象徵。梅倫被英國貴族軍隊殺害時,沾滿了鮮血的手帕冉冉飄落。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但在我看來,僅從故事本身去解讀這個動畫影片,會很難深刻地體會到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視覺美感、故事結構、情感呈現」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這部動畫影片能讓觀眾嘆為觀止、並稱之為「藝術佳作」的原因。
  • 從創作風格、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電影《時空戀旅人》的魅力
    比如,電影所展現的主題思想往往體現著編劇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體會的暗示。電影的故事主線很簡單,講述了提姆在21歲生日那天得知自己家族的男人擁有時空旅行的神奇能力,可以回到過去。他知道後,將信將疑的試了一下,結果成功了。
  • 《聖經》類型意象:福克納小說象徵中的人性拯救隱喻
    《聖經》類型意象:福克納小說象徵中的人性拯救隱喻 2018年04月27日 22:33 來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王鋼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網絡小說為何受年輕人熱捧?你知道它的敘事策略嗎?
    網絡文學之所以受到年輕人熱捧,是因為它有區別於傳統文學的敘事策略。作為傳統文學的補充,網絡作家不滿足於傳統文學的過於嚴肅和呆板,他們要創造一個有別於傳統文學的文學體系,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傳統文學就像一個老大哥,充滿責任和擔當,它總是要履行一個大哥的責任,把正義理想傳遞給世人。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在一個颱風來臨的夏末,良多重新審視了親情和生活的意義,與自己的內心達成了和解。《比海更深》這部影片,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而平淡的風格,延續著屬於「是枝電影」的家庭哲學。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角度來賞析解讀這部影片的魅力。本文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 網絡敘事的生成機制及其群體傳播的互文性
    與神話、詩歌、小說等傳統敘事形式相比,網絡敘事發生的歷史雖然比較短,但與整個社會生活的符號化趨勢密不可分。能指的豐富性、所指的多樣性、能指與所指的約定俗成關係被顛覆。多種敘事策略的同構等使得網絡文本成為了資訊時代最為複雜的語義系統之一。作為一種如「生活切片」的敘事樣式,網絡敘事趨向於文本能指的延伸以及所指意義的延伸與變異。
  • 蕭紅小說中故事空間的呈現:東北大地的物理空間
    蕭紅小說的空間包括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字面上的空間,小說文本佔據的書本的空間;其次是小說文本中描述的空間,這種空間是作者對現實空間的一種模仿或者再創作,是需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想像來建構的;再次是通過文本生成的深層次的空間,這種空間表現了蕭紅的創作目的,具有重要的意義。
  • 《城南舊事》的兒童敘事策略:家園是永恆的誘惑和心靈的歸宿
    20世紀初,隨著被譽為「中國第一篇現代意義上的兒童視角小說」魯迅《懷舊》的出現,蕭紅、凌叔華等一批作家開始了兒童視角小說的創作。他們以兒童視角鋪寫文本,呈現的依然是成人的故事,觀照的是成人世界的滄桑苦難。林海音帶有自傳性質的回憶性小說《城南舊事》,就是用英子澄清、純真的雙眸定格那遙遠的故都的記憶。
  • 解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的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最近熱播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既無流量明星,更無高調宣傳,卻憑藉精良的內容逆勢而順、以隱而顯,備受好評。從紫金陳的原創小說《壞小孩》,到改編劇《隱秘的角落》,故事主線都可以表述為「三個小孩在一個暑假目睹了一起殺人案」。
  • 豆瓣評分8.9《7號牢房的禮物》|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解析
    導演細膩的描繪了智障父親與可愛女兒之間動人的父女情,下面我就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以及現實意義四個方面,來解析為何一部喜劇電影會讓人哭到痛側心扉。>象徵意義往往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耐人尋味而又意味深長。
  • 王建科:《金瓶梅》與明清家庭家族小說的敘事模式
    二、《金瓶梅》家族敘事的藝術成就如果說中國古典戲曲在宋元時已出現了成熟的描寫家庭家族的作品的話,那麼《金瓶梅》則標誌著中國古典小說中家庭家族類作品從內容到敘事結構的成熟。《金瓶梅》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以寫家庭為中心的長篇小說的典範之作,它的敘事結構在中國長篇小說史上也具有開創新結構模式的近代意義。
  • 土狼的象徵意義,揭開它在動物界的神秘面紗
    土狼是自然界中的小丑,許多美洲原住民部落認為土狼的象徵意義是騙子,變形者和變形者。傳說納瓦霍人從不殺死土狼,因為他們相信它伴隨著第一個男人和女人進入第一個物質世界的入口。此外,在同樣的神話中,土狼帶來了生命的種子,以便在新世界中創造新的增長。這個傳說描繪了土狼作為生命的使者和新生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