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的首次火星任務剛剛於日本成功發射

2020-08-26 展示最新科技



本周一,第一個前往火星的阿拉伯世界太空飛行任務在日本的火箭上發射。

發射現場直播顯示,運載未加改造探測器的火箭從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起飛,用阿拉伯文叫做「Al-Amal」。

火箭製造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在發射後不久發表聲明稱:「我們在6:58:14(JST)(21:58 GMT)號運載阿聯火星飛行任務(EMM)HOPE太空飛行器的第42號H-IIA運載火箭(H-IIA F42)。

在發射五分鐘後,運載探測器的火箭開始飛行,進行第一次飛行分離。

阿聯項目是三場火星賽之一,包括從中國來的天文一號(Tianwen-1)和2020年從美國來的火星(Mars),利用地球和火星最近的時期。

據美國航天局稱,今年10月,火星離地球僅有3,860萬英裡(62070萬公裡)。

「希望」預計將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標誌著由七個酋長國組成的阿聯統一50周年。

火星軌道年

與今年計劃的另外兩個火星項目不同,火星不會登陸火星,而是繞地球軌道運行一整年,即687天。

雖然火星任務的目標是提供紅色星球大氣層天氣動力學的全面圖像,但這個探測器是一個更大的目標的基礎,即在未來100年內在火星上建立一個人類定居點。

阿聯還希望該項目成為阿拉伯青年靈感的源泉,該地區經常受到宗派衝突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望」探測器預計將在發射火箭發射約一小時後發射。

當真正的興奮開始時,UAE火星任務的副項目經理薩拉·阿米裡在發射前告訴AFP。

「在我心中,我期待分離後的最初24小時,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成果,」同時也是高級科學國務部長的阿米裡說。

本月早些時候,她告訴法新社:「當我們第一次得到信號時,當我們知道飛船的每個部分都在運轉,當太陽能電池板被部署時,當我們撞擊軌道並朝火星方向時。」

整體觀

自1960年代以來,已有幾十個探測器——其中大多數是美國探測器——開始登上「紅色星球」。許多人從未到達過那麼遠的地方, 或未能著陸.

探索火星的動力直到不到10年前確認水曾經流過火星的表面。

該任務的項目經理奧姆蘭·夏拉夫(Omran Sharaf)表示,「希望」探測器將為這個難以捉摸的紅星球提供一個特殊的視角。

沙拉夫在發射前的簡報中稱:「這次飛行任務的獨特之處在於,世界上科學界首次對不同季節的火星大氣進行整體觀測。」

「我們有一項戰略,可以為全球開發技術和科學工作的努力作出貢獻,如果人類決定把人類送上火星,總有一天會有幫助的。」

阿聯已有9顆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並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再發射8顆衛星。九月,它派出了第一個阿聯人前往太空站執行任務。

但是阿聯的野心遠不止於此,目標是在2117年之前在火星上建立一個人類定居點。



註:本文原文來源於法國新聞社(西梅新聞)

相關焦點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功發射其第一個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
    隨著阿拉伯世界首次火星飛行任務的成功發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離成為一個星際國家又近了一步。在三菱火箭助推器的幫助下,"希望"號(即 "阿邁勒"號)探測器已從日本種子島起飛。對於阿聯而言,這次發射是歷史性的,甚至在倒計時上也有突破:距離發射還有10秒的時候,第一次用阿拉伯語進行了廣播。這次任務並非沒有小插曲,早前日本的天氣迫使團隊兩次推遲。
  • 阿聯的首次火星任務將在周五發射
    定於本周五發射的「酋長國希望」任務,是阿拉伯國家首次嘗試抵達這顆紅色星球的太空探索任務「希望」號宇宙飛船本應於前幾日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但惡劣天氣將發射推遲到7月17日星期五。這艘重達3000磅(1350公斤)的飛船(本質上是一顆火星氣象衛星)將被送入太空,而運載任務由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執行。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巡視勘測。這次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行星探測的序幕。當天中午,坐標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最後一聲倒計時完畢,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火箭發射直播】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Space X Starlink9任務直播
    火星學會 x 《中國航天》將繼續給大家帶來連續兩天的火箭發射實時直播: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於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5:58前後進行發射。SpaceX 發射韓國軍星任務推遲一天發射,於北京時間7月21日凌晨5點左右發射。任務介紹: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阿聯和印度:阿拉伯和亞洲的驕傲而印度和阿聯都先後發射了自己的衛星型火星探測,印度的「曼加裡安」火星探測器於2014年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並發回所拍攝的火星照片,從而成為繼蘇聯、美國和歐洲之後世界第4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或組織,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發射成功!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先行一步
    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實際上,原定於7月15日發射的「希望號」,因為天氣不佳推遲到7月17 日發射,隨後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現在。那麼,「希望號」發射為何一推再推,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探測器,此行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但全球火星探測成功率僅約為40%,約三分之二的探測器,尤其是早期發射的探測器,幾乎都未能成功完成使命,火星亦因此有了「太空飛行器墳場」之稱。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專家介紹,國際上對於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截至今年6月底國際上共發射了44個火星探測器,但任務成功概率只有50%左右。
  • 成功!多次推遲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升空
    H-2A火箭將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視頻)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計劃2021年阿聯成立50周年時進入火星軌道。阿拉伯世界的希望「希望號」是阿聯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美國科研機構包辦了3個載荷和探測器的總裝,而探測器發射則選中了日本的H-2A火箭。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專家介紹,國際上對於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截至今年6月底國際上共發射了44個火星探測器,但任務成功概率只有50%左右。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今,國際火星探測以發展新技術和獲得科學發現為主要驅動力,催生了又一個火星探測的新高潮,並在技術發展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
  • 阿聯「希望號」由日本發射升空,為建火星基地首次測大氣層全貌
    經過兩次發射時間推遲,當地時間7月20日6時58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阿聯成為首個進行行星間探索的阿拉伯國家。「希望號」將首次探測火星大氣層全貌,為阿聯於2117年建立火星移民基地做準備。
  • 阿拉伯探測火星:玩大貓當寵物已過時,土豪開始玩科技
    阿拉伯世界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星期一(7月20日)由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該探測器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
  • 阿聯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 西媒:太空競賽有了新競爭者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日搭乘H-2A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西媒對此評價稱,太空競賽有了新的競爭者。據西班牙《世界報》7月20日報導,在因發射場氣候不佳而多次推遲後,阿聯終於成功啟動了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這項任務的目標是對火星大氣展開全新探索。
  • 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標誌著全球深空探索時代的到來
    這次任務名為&34; ,意思是&34;。這是中國首次嘗試登陸這顆紅色星球。這個重達5000公斤的宇宙飛船載有著陸器、軌道器和漫遊者,於當地時間7月23日下午12點41分由中國長徵5號火箭從海南航天發射場空間站發射升空。大約36分鐘後,飛船成功地進入了火星軌道。位於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 David Flannery 說: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