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標誌著全球深空探索時代的到來

2020-07-25 EdgingCatalysis


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標誌著全球深空探索時代的到來

一艘中國宇宙飛船從中國南部的海南島成功發射後,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這次任務名為&34; ,意思是&34;。這是中國首次嘗試登陸這顆紅色星球。

這個重達5000公斤的宇宙飛船載有著陸器、軌道器和漫遊者,於當地時間7月23日下午12點41分由中國長徵5號火箭從海南航天發射場空間站發射升空。大約36分鐘後,飛船成功地進入了火星軌道。

位於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 David Flannery 說: &34;。他表示: &34;。

中國官員對天問一號的許多細節守口如瓶,包括成本和發射準備工作。&34;前中國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季武表示。2011年,中國曾試圖搭乘俄羅斯太空飛行器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但失敗了。季是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34;。

天問一號是今年三次大膽的火星探測任務之一。本周早些時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射了希望號衛星,美國的6輪漫遊者毅力號很可能在下周發射。

總部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火星協會(Mars Society Australia)主席、地質學家喬恩•克拉克(Jon Clarke)表示,&34;。此前,中國、印度和日本曾向太空發射過探測器,包括月球、火星、金星和一些小行星。

長途旅行

&34;目前正在太空中滑行,將於2月份抵達目的地。然後飛船將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為著陸做好準備。在四月,軌道器將釋放著陸器和漫遊者進入火星大氣層空間站,這些將降落在 Utopia Planitia 的某個地方-- 一個廣闊的平原散落著火山巖在一個大盆地,美國宇航局的海盜2號著陸器在三十多年前著陸。如果著陸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軟著陸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弗蘭納裡說。這輛六輪太陽能漫遊車將探索科學界感興趣的領域。

這個軌道器將在火星上環行一整年,並作為火星車的通訊線路。火星車的壽命約為90個火星日,相當於地球上的93天。

中國此次任務的目的是對這顆行星進行全球調查,包括研究其地質結構、表面特徵和氣候。軌道器上裝有七臺科學儀器,探測器上還有六臺。這些包括幾個照相機,地下雷達和分光計。

弗蘭納裡說,探測器上的磁場探測器可以獲得對火星過去磁場的有價值的洞察力,這種磁場可以保護火星免受輻射。他說,它的透地雷達將有助於辨別地球表面下的一些地質結構。

克拉克說,軌道器和月球車的設計似乎借鑑了中國幾次成功的月球探測任務,但是比以前的探測器大得多。他表示,這次任務&34;。&34;

新的太空力量

火星一直是美國宇航局太空探索的重點,澳大利亞珀斯科廷大學的行星科學家 Katarina Miljkovic 說。她表示: &34;。

更小更新的太空能力也可能為科學創造機會,弗蘭納裡說,他曾幫助建立了美國宇航局的毅力漫遊者。探測器將收集有朝一日會帶回地球的巖石。&34;他說。例如,從火星上取回樣本的費用將極其昂貴,而且技術上也很複雜。他補充說,這些巖石應該由世界各地的專家來研究。中國計劃在2030年之前從火星帶回樣本。弗蘭納裡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天問一號正在測試執行這一任務所需的一切必要技術。

他希望中國航天局能與科學界分享天文一號的數據。中國已經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它的月球數據集,火星也應該遵循這個方向,他說。&34;


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標誌著全球深空探索時代的到來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邁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屈原老先生就對世間很多怪事大事、日月變化、天空星辰等有了濃厚的興趣,表達了對傳統觀念的懷疑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兩千多年後,我們的科技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天空的探索不在只限於想像。2008年9月27日太空人翟志剛實現我國首次太空行走,標誌著中國繼美蘇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 全球深空探索走進新時代
    中國的火星任務旨在火星表面放置著陸器和火星車。圖片來源: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北京時間7月23日,重達5000公斤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升空,大約36分鐘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英媒《衛報》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並不容易,在完成發射之前,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裡,期間出現多個變數。2017年,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一度給火星探測項目的推進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功夫不可有心人,在我國航天人員的努力下,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
  • 中國首次火星探索點燃科幻界「深空想像」
    ,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新華社記者 胡喆 攝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何曦悅 許曉青)再次抬頭仰望那顆紅色星星時,中國科幻作家房澤宇心中湧起了不一樣的情愫。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對大量中國科幻作家、文藝工作者來說,這片越來越近的無人之境,點燃了全新的想像空間。
  • 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今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天問」來了!中國深空探測踏上新徵程
    ◎龐丹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踏上新的徵程。
  • 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 探索火星徵途知多少
    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探索火星徵途知多少 2015-09-28 23:38: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此次美國宇航局公布重要發現,是否意味著人類「殖民」火星的時代已經到來?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探測器!阿聯?!沒錯,它們昨天成功發射了
    據外媒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從日本南端成功地發射了一個汽車大小的探測器前往火星。此次發射標誌著阿聯第一個星際任務的初步成功,也標誌著該國最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開始。據悉,該計劃旨在研究火星全年的天氣變化。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啟火星之旅,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
    近日,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箭飛行了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偉大旅程。據《環球時報》報導,我國的火星偵測計劃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高、跨越大。從最初有此想法的時候就明確表示在國際上首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如果該目標能在此次行動中實施成功,那麼中國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天問一號」的順利發射升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聲稱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火星探測器。同樣是航天大國的俄羅斯專家卻認為,「天問一號」的最大難點是登陸火星,真正的考驗在7月之後才會到來。
  • 與美國差距縮小,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意義為何重大?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