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條「火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直奔蒼穹,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按計劃,這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要同時實施火星環繞探測、登陸探測和巡視探測,探測車將會在火星活動90天時間,一旦成功就會創造一個世界紀錄。
「天問一號」的順利發射升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聲稱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火星探測器。同樣是航天大國的俄羅斯專家卻認為,「天問一號」的最大難點是登陸火星,真正的考驗在7月之後才會到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能做到環繞、著陸一步到位絕無僅有,絕對是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但是太難了。其最大的難點是登陸火星,一旦成功就證明中國加入了火星大國之列。
米特羅法諾夫強調:「火星探測計劃最嚴峻的挑戰都是火星表面著陸,進入火星軌道只是一個常規的任務。蘇聯在1971年曾經發射過探測器在火星著陸,但是並沒有進行表面探測活動,這項探索工作後來只有歐美在繼續。我們很感興趣的是,中國同行們如何能做到火星著陸,使用的是那一種先進技術,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如果中國真的在火星著陸,還能進行長時間的陸地探索,那麼將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需要注意的是,火星著陸才是這次探索任務的最難階段,將決定著任務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如果中國成功了,將是人類深空探索的一項最高榮耀。」
俄羅斯專家還指出,不清楚中國是否在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前對探測器進行了滅菌消毒處理。他指出:「對火星探測器進行過消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火星真的適合細菌繁殖,火星探測器就會很容易把地球細菌帶過去,再要區分地球細菌還是火星細菌就不可能了。」
中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離成功還有多難呢?發射成功也只能算是萬裡長徵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將面臨著越來越難的考驗。首先,天問一號要去的火星太遠了,在火星離地球最近時還有1.93億公裡,地面發射的通信信號要傳輸過去就要11分鐘。天問一號現在才剛剛從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軌道就需要近7個月時間,這期間會受到太陽風、空間輻射幹擾,探測器要不斷調整自身的姿態與位置,這一路上要平安到達本身就非常難。印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在深空走了9個月,能成功主要還靠美國宇航局的幫忙,中國想成功就得完全靠自己。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0.7%,問天一號到達後還要進行的剎車,剎車早了就會墜入大氣層,晚了就會迷失在太空,準確進入火星軌道只有一次機會。
接下來,問天一號將要在火星軌道上進行2-3個月環繞飛行,要通過這段時間的測繪對著陸區進行詳細的了解,接著就要迎來最為兇險的著陸階段。火星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正是這個階段讓人類多個探測器未獲得成功。火星車和著陸平臺與軌道探測器分離後就面臨著無法幹預的8分鐘,探測器要把下降速度從每秒4.8公裡下降到0。整個降落過程要靠探測器自己完成1000多個工作,完成減速和姿態控制,在距離地面100米時還要實現空中懸停。然後要在地面規避障礙物,找一個更適合的地方平穩落地。這個過程雖然只有8分鐘,卻是這個任務中最難的,也是火星探測的巔峰考驗,人類總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就有7次在這個過程中失敗了。
如果火星和著陸平臺成功著降落,火星車仍然能接受地球指令展開科學探測,火星車上攜帶的6種載荷都能穩定運行,這才證明問天一號獲得了圓滿成功。總之,火星著陸探測是一項極為困難的太空探索,中國距離最後的成功仍然有很遠的路要走。基於中國探月工程的成功,相信這次火星探測也能一切順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