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2020-07-24 強國新武器

7月23日,一條「火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直奔蒼穹,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按計劃,這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要同時實施火星環繞探測、登陸探測和巡視探測,探測車將會在火星活動90天時間,一旦成功就會創造一個世界紀錄。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天問一號」的順利發射升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聲稱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火星探測器。同樣是航天大國的俄羅斯專家卻認為,「天問一號」的最大難點是登陸火星,真正的考驗在7月之後才會到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能做到環繞、著陸一步到位絕無僅有,絕對是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但是太難了。其最大的難點是登陸火星,一旦成功就證明中國加入了火星大國之列。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米特羅法諾夫強調:「火星探測計劃最嚴峻的挑戰都是火星表面著陸,進入火星軌道只是一個常規的任務。蘇聯在1971年曾經發射過探測器在火星著陸,但是並沒有進行表面探測活動,這項探索工作後來只有歐美在繼續。我們很感興趣的是,中國同行們如何能做到火星著陸,使用的是那一種先進技術,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如果中國真的在火星著陸,還能進行長時間的陸地探索,那麼將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需要注意的是,火星著陸才是這次探索任務的最難階段,將決定著任務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如果中國成功了,將是人類深空探索的一項最高榮耀。」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俄羅斯專家還指出,不清楚中國是否在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前對探測器進行了滅菌消毒處理。他指出:「對火星探測器進行過消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火星真的適合細菌繁殖,火星探測器就會很容易把地球細菌帶過去,再要區分地球細菌還是火星細菌就不可能了。」

中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離成功還有多難呢?發射成功也只能算是萬裡長徵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將面臨著越來越難的考驗。首先,天問一號要去的火星太遠了,在火星離地球最近時還有1.93億公裡,地面發射的通信信號要傳輸過去就要11分鐘。天問一號現在才剛剛從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軌道就需要近7個月時間,這期間會受到太陽風、空間輻射幹擾,探測器要不斷調整自身的姿態與位置,這一路上要平安到達本身就非常難。印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在深空走了9個月,能成功主要還靠美國宇航局的幫忙,中國想成功就得完全靠自己。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0.7%,問天一號到達後還要進行的剎車,剎車早了就會墜入大氣層,晚了就會迷失在太空,準確進入火星軌道只有一次機會。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接下來,問天一號將要在火星軌道上進行2-3個月環繞飛行,要通過這段時間的測繪對著陸區進行詳細的了解,接著就要迎來最為兇險的著陸階段。火星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正是這個階段讓人類多個探測器未獲得成功。火星車和著陸平臺與軌道探測器分離後就面臨著無法幹預的8分鐘,探測器要把下降速度從每秒4.8公裡下降到0。整個降落過程要靠探測器自己完成1000多個工作,完成減速和姿態控制,在距離地面100米時還要實現空中懸停。然後要在地面規避障礙物,找一個更適合的地方平穩落地。這個過程雖然只有8分鐘,卻是這個任務中最難的,也是火星探測的巔峰考驗,人類總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就有7次在這個過程中失敗了。

如果火星和著陸平臺成功著降落,火星車仍然能接受地球指令展開科學探測,火星車上攜帶的6種載荷都能穩定運行,這才證明問天一號獲得了圓滿成功。總之,火星著陸探測是一項極為困難的太空探索,中國距離最後的成功仍然有很遠的路要走。基於中國探月工程的成功,相信這次火星探測也能一切順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絕版現場圖!人類離太空到底有多遠?
    生命有多長,未來有多遠?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探測宇宙深空,這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時代使命。從脫離地球,到造訪月球,再到探測火星,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在哪?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這些想法一直困擾著我們。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人類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我想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7月23日成功發射升空。俄專家米特羅法諾夫說:&34; 言外之意是,中國在探索火星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34;號火星探測車預計將於本月30日發射升空,只比中國的&34;晚了一周。而日本火箭搭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34;火星探測器已於7月20日發射升空。和中美等相比,俄羅斯的火星計劃由於資金短缺而陷入了擱置狀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俄專家米特羅法諾夫說:"我們應為中國感到高興,他們是好樣的。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直接決定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著陸平臺和火星車,環繞著陸一步到位。中國完全有機會加入火星大國之列。" 言外之意是,中國在探索火星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
  • 「天問一號」上天 俄專家:中國有機會加入火星大國之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圖片來源:中新社)【俄羅斯龍報網】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23日成功發射升空。「我們應為中國感到高興,他們是好樣的。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就直接決定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著陸平臺和火星車,環繞、著陸一步到位。這絕對是野心勃勃的計劃。」他分析道,進入火星軌道,只是一個常規的任務。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則是嚴峻的挑戰。「我們很感興趣的是,中國同行利用哪一種技術實現火星著陸。如果中國成功在火星著陸,那麼這將是巨大的成功。」
  •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7個月長途跋涉奔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中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俄專家:中國已向世界證明其技術地位
    7月23日,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由此,中國的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開啟。對此,俄羅斯專家莫伊謝耶夫表示,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不僅具有科學意義,而且還有政治意義。
  • 美國最遠探測器有多遠?2020年7月傳回三種字符,代表了什麼?
    一條好消息傳來,7月23日,載著天問一號的中國長徵胖五火箭成功升空,再次激起人們對外太空的探索熱情,中國天問一號藉助著胖五火箭超快速度直接衝破地球引力枷鎖飛向火星,如果2021年1月能成功登陸火星,那麼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個著陸火星的國家,作為中國人相信都為此而感到自豪,中國民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為啥在海南文昌呢?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航天專家表示,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新京報訊 中國2020年「探火」,這一計劃已非首次披露。去年9月,在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分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李國平就曾「官宣」,我國將在2020年和2028年左右進行兩次火星探測,後一次將採樣返回。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繼印度之後中國也進軍火星!2020年起飛發射!7個月抵達7分鐘降落
    徵服星辰大海才是現代人孜孜以求的遠大理想,而古人苦於技術限制只能通過記錄和研究來解釋一些地外現象,但現代人完全有能力將人送到月球或者火星上。如今隨著人類登月成功後,凡是有點實力的航天大國都想登陸火星,那麼怎麼才能實現呢?
  • 火星,中國天問來了!7個月後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春山/攝立項4年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7 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 7 月23日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 全球7個國家或地區共計發射了47個火星探測器,都探測到了啥
    截止到2020年7月20號,加上剛剛發射成功的阿聯探測器希望號,全球共7個國家或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著陸任務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相對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成功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這麼低的成功率下,為什麼人類還對火星探測這麼感興趣呢?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升空,7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社會發展至今,人們已經開始了對外太空的探測,我國也是不甘於「屈居人下」在全體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在2020年的7月23日也就是近日,在海南島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首次執行火星勘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指責俄在太空測試反衛星武器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順利升空 未按計劃變軌
    升空後,「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上的主發動機將開始工作,並通過3次點火將兩個探測器送入環火星軌道,全部飛行過程將歷時300天左右。由中國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兩側太陽帆板展開近8米,質量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探測器上攜帶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儀、掩星探測接收機等4類有效載荷。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