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鱸出魚期刮魚硬骨,掌握這些出魚要點,可以減少損失

2020-12-06 騰訊網

到9月份仍然會有持續的高溫天氣,這將給加州鱸刮魚帶來巨大的障礙。經驗不足的養殖戶賣魚時出現硬骨、死魚等現象十分常見。如何才能將眼前的「金元寶」安全地收入囊中呢?小編與加州鱸養殖地佛山市勒流鎮尾批魚的加州鱸養殖戶深入接觸、交流,總結出如下高溫期加州鱸安全出魚技術要點,給廣大養殖戶借鑑。

(開足增氧機,迎豐收)

佛山市勒流鎮加州鱸尾批魚的養殖模式主要為:6至8月份投放50-100口/斤的朝魚,或在10-11月份購入4~6兩/尾的小規格魚,養殖至次年6至8月份,在新魚上市前的高魚價期出售。由於養殖周期長,池塘底部沉積有機物多,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積累,拉網攪底會引起底物上泛,造成水質急劇惡化;儘管已經過了排卵期,但加州鱸的體質尚未完全恢復,加上高溫,拉網等強應激給魚體生理機能帶來沉重的負擔;再次,高溫期池塘中的微生物、浮遊植物、浮遊動物等大量繁殖,代謝迅速,夜間耗氧量大,造成清晨池塘水體溶氧量較低;再次,高溫期多數加州鱸成魚塘的氨氮、亞鹽等指標偏高,也會造成應激;這些應激源的疊加效應,其結果可能導致高溫期加州鱸刮魚硬骨,嚴重時甚至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

(8月高溫期白天水溫均超過30℃)

做好以下這幾個方面,可以確保養殖戶安全出魚,成功把錢賺到手!

1、加強保肝護腸,增強魚體體質

出魚前15-20天,需要加強保肝護腸,增強魚體體質,避免出現肝臟疾病和腸胃疾病,連續拌餵護肝型飼料伴侶,龍昌膽汁酸(主要成分:膽汁酸等)、高溫潑灑Vc(主要成分:維生素C等)等增強體質的產品,如果肝臟、腸胃出現問題,拉網出魚時可能導致大量死魚,甚至無法上車。

2、及時調水改底,保持水質清爽

出魚前10-15天,需要及時調水改底,為加州鱸營造一個優良的水環境,保證魚體健康,魚吃料吃的爽,出魚出得順。

(1)加強水質監測,避免氨氮、亞鹽超標

出魚前要特別加強水質監測,使氨氮、亞鹽等水質指標維持在正常水平,一旦超標,需要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儘快降指標。氨氮、亞鹽超標,出魚時容易導致死魚。

(2)淨化水質,保持水質清爽

加州鱸喜歡清爽的水環境,濁水容易造成加州鱸食慾減退,水質老化,滋生細菌,且出魚時容易出現蒙眼,影響出魚質量。因此,出魚前2-3天,需要淨化水質,提高出魚質量。

(3)及時改底,防止拉網出魚時反底

魚的殘餌和糞便長期堆積在塘底,如果平時不注意改底,造成塘底有機質含量過高,且易轉化成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拉網出魚時攪動底泥,很可能引起反底,造成魚體中毒及過強的應激反應,導致出魚過程中及出魚後損耗過大。因此在出魚前10-15天,需要改底1-2次,使水體持續保持穩定。

3、採取抗「硬骨」措施,提高出魚成數

由於加州鱸養殖戶沒有拉網煉魚的習慣,在拉網出魚時,由於魚體應激過強,可能導致魚體發硬抽筋而死亡(就是人們平時說的「硬骨」現象),造成不同程度的損耗。因此,為了預防出魚時「硬骨」魚的出現,在拉網出魚前的3-5個小時,用應激靈全池潑灑,可有效防止「硬骨」魚的出現,提高出魚成數。

4、出魚後及時消毒,調理肝腸促加料

(1)及時消毒,避免魚體發炎致病

出魚時,由於拉網、挑魚,對魚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機械損傷,因此需要及時消毒,避免魚體傷口發炎感染,引發其他疾病。可在出魚的當天下午,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全池消毒處理。

(2)調理肝腸,促進加料

出魚後,大規格的魚已被挑走,沒有大魚的幹擾,中小規格的魚吃料會增加。因此需要餵食優質飼料,再服用有利於保肝護腸的膽汁酸,調理好肝腸,提高魚體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魚體免疫力,促進加料,為早出第二箍魚保駕護航。

(優質飼料+定期護肝的加州鱸打樣觀察)

加州鱸捕撈期間注意以下幾點,養殖過程已經投入了一定量的苗種,飼料,管理成本,做好最後的保養,收穫季節減少死魚就是增加純利潤,出魚工作不容忽視。

1、餓捕魚前2天減少或者停止投餵飼料。過多的攝食增加了魚蝦新陳代謝,增加魚類對溶氧、環境要求,拉網應激反應明顯。其次,大量糞便在運輸途中排出汙染運輸水體,增加耗氧。

2、調加強拉網前水質調節,尤其是底質改良。大量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存在於池塘底層,拉網捕魚攪動水體,讓有害物質遍布全池,極易造成水質迅速惡化,讓魚蝦短時間應激、中毒。建議拉網前3-5天提前使用芽孢桿菌、EM菌、底質改良劑等微生態製劑,改善水體環境。很多養殖戶認為賣魚前還花錢買藥物不值,其實如果拉網時減少死魚數量,仍然比較合算。

3、保拉網前5-12小時使用抗應激產品,特別是膽汁酸,溫和而且沒有藥物殘留問題。魚蝦在拉網時受到驚嚇,應激反應明顯,容易造成組織出血,機械損傷等。

4、補拉網後在網箱裡再次使用抗應激產品可有效增加魚體粘液、收縮鱗片,增強抗應激能力。

5、淨拉網後立刻施用水質淨化劑。由於拉網整個水體被攪動,沒有拉完的魚很容易生病,迅速施用化學類水質淨化劑如:三氧化二鋁、聚合氯化鋁、沸石粉等淨化水體。

6、第1次拉網前一晚,潑灑粗鹽,以40~80斤/畝·米為宜

潑灑粗鹽,能夠沉澱懸浮的有機物,提高水體溶解氧;其次,增加水體中的離子濃度,改變水體的滲透壓,提高魚體的抗應激能力及運輸成活率;再者,粗鹽中的氯離子能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的毒性,促進魚體對溶解氧的吸收與運輸,從而降低了魚的應激,同時增強了魚的抗應激能力。

7、拉網後適當吊養再上車,以0.5-1小時為宜,視實際情況而定

在高溫時間刮魚,即使抗應激措施到位,在拉網後有時也難免會出現輕微的硬骨現象。這時不必慌張,在充分增氧的基礎上適當吊養一段時間,魚體會自然恢復。這是因為魚體具有一定的抗應激能力,能夠調節自身的生理機能以適應拉網等引起的環境劇變。即使拉網沒有出現硬骨現象,也建議吊養半小時左右,能夠提高上車成活率。

加州鱸出魚用藥及硬骨現象統計表

簡而言之,做好「調好水,強體質,長停料,足增氧,強抗應激」這五個方面,即使是高溫期加州鱸也可以安全出魚。當然,由於不同地區的氣候及養殖模式均有所差異,在實踐中需因地制宜,靈活應用。

相關焦點

  • 池塘加州鱸如何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一、養殖模式  池塘養殖加州鱸有混養和單養兩種模式:混養模式池塘可以與羅非魚、鯽魚、四大家魚的養殖池塘套養加州鱸,利用鯽魚和羅非魚容易過度繁殖的特性,可為加州鱸提供更多的天然餌料;池塘單養模式,魚種的規格要放大一些,加州鱸一般在6cm互相殘殺非常嚴重,故投放規格為8~10cm的魚種。
  • 加州鱸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目前養殖的主要為「優鱸3號」二、加州鱸市場分析 2018年,全國淡水加州鱸產量432058噸,廣東省產量為258421噸,佔比59.8%,湖南省產量為3742噸,佔比僅0.8%,2019年,全國淡水加州鱸產量477808噸,其中廣東產量279952噸,佔比58.6%,而湖南省加州鱸產量為7591噸,佔比1.6%,說明湖南省淡水加州鱸養殖潛力大。
  •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
    加州鱸飼料技術的突破,使得加州鱸的養殖區域更加廣闊,目前已經可以全程用膨化飼料投喂。佛山市作為加州鱸養殖的核心區域,養殖量佔到了全國總量的50%左右。加州鱸水花培育是加州鱸養殖的第一關,只有培育出足夠多且優良的苗種,才能保證市場的需求,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從剛下塘的水花(全長約0.5cm/尾)算起,培養成10朝魚苗(全長約9cm/尾)的這個階段稱之為加州鱸水花培育階段。
  • 加州鱸養殖想獲得更高的利潤,優良的苗種是成功的第一步!
    加州鱸魚因為其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養殖周期短、肉嫩味美等優點,現在已成為全國各地普遍養殖的特種水產品之一。今年加州鱸的行情也比較好,不少養殖戶因此賺了一筆,而養殖成功才開始賺錢的唯一保證,加州鱸水花培育是加州鱸養殖的第一關,只有培育出足夠多且優良的苗種,才能保證市場的需求,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 年產加州鱸7500噸,以酸菜魚爆紅的太二,現在也開始養魚了
    文/水產前沿陳曉慶  只做老罈子酸菜魚的太二  談起加州鱸餐飲,不得不提到太二酸菜魚,這是一家火爆於華南,並正向全國迅速擴張的連鎖餐飲。  太二酸菜魚主打一道老罈子酸菜魚,且堅持只用加州鱸這一條魚。加州鱸成本要比黑魚、草魚、龍利魚、巴沙魚都要高,但他們在經過各種對比之後發現,鱸魚肉質緊、密度高,口感更加細嫩彈牙,油脂少且不油膩,魚刺少,特別適合做酸菜魚。太二在處理魚時去骨、去尾、去魚腩,只留下了最精華的魚背肉。
  •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近年來加州鱸作為特種淡水養殖品種發展迅速,根據《2020中國漁業統計年鑑》記載,2019年全國加州鱸養殖產量達到477808噸,較2018年增長10.6%。
  • 成長快速的鱸魚家族—美洲大口鱸,一分地最高產六噸
    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一般成熟體型在25-35公分之間,可作為垂釣及食用魚。美洲大口鱸於1975年引進早在1975年時,美洲大口鱸就已經被引進我國臺灣地區,當時是屏東麟洛蔡仁峰透過美國大使館的管道取得8尾種魚,然後繁殖出一些魚苗,並養成第一代成魚。中華生技謝清輝得知蔡仁峰在做這條魚後,隨即向蔡買入200尾成魚,與劉船長合作進行繁殖。
  • 進入冬季,加州鱸都水黴病及爛身病頻發,怎麼處理?
    據養殖戶反映,進入冬季,他們存塘的不少加州鱸都出現水黴病及爛身病。加州鱸水黴、爛身病有著流行廣、發病快、死亡率高等特點,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加州鱸大面積死亡。
  • 廣東順德何炳東:加州鱸魚養殖畝純利近萬元經驗分享
    近幾年,他看中加州鱸生長快、易起捕、周期短等優點,將9畝原來養殖黃顙魚的土塘騰出來養殖加州鱸,投放了6萬尾規格為2公分長的魚苗,苗價為0.2元/尾。何炳東告訴記者,加州鱸3月投苗,半年的養殖周期即可出魚,時間短、回本快。
  • 五月份加州鱸車輪蟲該如何防控?
    五月到來,水溫和氣溫都非常適宜,五月適宜的水溫不僅適合加州鱸的生長,同樣也非常適合車輪蟲的繁殖和生長。車輪蟲是危害加州鱸比較嚴重的一種寄生蟲,主要侵襲加州鱸的鰓部和體表,少量寄生在魚體身上危害不大,也不容易發現;大量寄生時,可導致鰓部粘液分泌過多,導致魚體呼吸困難,消瘦不攝食最終導致死亡。
  • 加州鱸放苗後寄生蟲頻發,面對殺不絕的寄生蟲如何有效防控?
    進入春季,很多產區的加州鱸養殖戶都已經清塘放苗了,放苗後寄生蟲病頻繁發生,尤其是車輪蟲,指環蟲,此外杯體蟲,小瓜蟲,斜管蟲等也是比較常見的,嚴重影響魚苗的成活率,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塘覆沒。
  • 畝利潤過萬元又好養的寶石鱸 為什麼還不能全面推廣開來?
    「寶石鱸不是從小養到大,主要是在池塘裡養到1斤的規格後,再放到車間裡面用循環水暫養。循環水車間每20天暫養一批,一年總共可以暫養50噸的寶石鱸。陳輝崇表示,「池塘養殖的成本稍微要低一點,一斤魚的養成成本8元左右,工廠化最起碼要貴兩塊錢左右,但是工廠化養殖品質要好一點。因為寶石鱸比較溫順,馴化完的魚苗可以全程攝食人工飼料,不像其他鱸魚那麼兇猛,適合工廠化車間養殖。」
  • 秋季加州鱸魚幾種常見病害的防控攻略
    不管怎樣,在這個階段,加州鱸養殖基本上比較順利。&nbsp&nbsp&nbsp&nbsp然而,到了9月中下旬,秋風乍起,天氣稍涼,晝夜溫差加大,冰鮮投餵量猛增,水質變差,加州鱸寄生蟲病、爛鰓病、潰瘍病、諾卡氏病、腸炎等病害呈多發的態勢(以冰鮮投餵為主的魚塘發病較多,以飼料投餵為主的魚塘發病較少),給部分養殖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 特種魚價格還是漲不過常規魚?湖北收購商都喊缺草魚了,特種魚何時...
    最近特種魚的價格和常規魚相比,稍微遜色一些了,特種魚只能說穩中微漲,但草魚這些常規魚需求量非常旺盛,尤其是大規格的草魚價格很帶勁,連一些湖北的老闆都喊缺魚了,你完全可以想像一下這個魚價的。有的大市場裡老闆特種魚也做常規魚也做,「之前一陣子下去抓黃顙魚加州鱸什麼的,感覺還很有幹勁,現在感覺搞草魚更有幹勁啊」。
  • 繁衍麗麗魚並不算難,這些要點都做好了,基本上都不出啥事!
    體色豔麗的麗麗魚在魚友中的人氣是比較高的,觀賞效果不錯的它們飼養起來並不算難,對於魚友們來說是比較友好的觀賞魚了。在飼養的過程中,光是餵養它們是不夠了,當它們到了年齡也會進入繁衍期,這時候就需要魚友們多費心了。繁衍麗麗魚並不算難,這些要點都做好了,基本上都不出啥事!
  • 《科學大家》|我們能否培育出既美味又無小刺的魚
    頭疼的是,魚中的小刺卻讓你很受傷。那你是否有被魚刺卡住過,你對此是不是又愛又恨?有人說魚刺卡住會傷害食管甚至會扎在心臟上。本想美美地吃一頓,一不小心卻受了傷。你是否覺得很沮喪?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要是有一種魚沒有小刺那該多好呀。問題來了,我們能否培育出既美味又沒小刺的魚呢?  吃魚卡住怎麼辦?  我小時候有兩次被魚刺卡住喉嚨。
  • 水產養殖名優新品種推薦:墨瑞河真鱸
    水產養殖名優新品種推薦:墨瑞河真鱸2014-06-01 09: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瀏覽量: 2998 次 我要評論 ,俗稱墨瑞鱈、河鱈、東洋鱈、鱈鱸、澳洲淡水鱈鱸等,中國大陸稱為澳洲龍紋斑、蟲紋鱈鱸或蟲紋石斑。
  • 論文解讀--鰤魚諾卡氏菌重組HRP1對加州鱸的保護作用
    論文解讀--鰤魚諾卡氏菌重組HRP1對加州鱸的保護作用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 作者:陳國權 水產養殖網 2020-04-17 11:37:00在&nbspHRP1序列比對中,與其他鰤魚諾卡氏菌物種的序列比對顯示出100%的同源性,並顯示出與其他參考諾卡菌科物種(在10個諾卡菌科物種中有56.2-73.9%的同源性)和結核分枝桿菌HRP1(47.8%的同源性)相對較高的同源性和相似的結構特徵。系統發育樹分析表明,該種的HRP1與N.&nbspcrassostreae的親緣關係較近,可信度為83%。
  • 太陽魚(黑莓鱸)實用養殖技術精要
    因此,對於選好的母本親魚,要單獨精養,不要和其他同食性的魚混養在一起。特別是在繁殖季節,要切實防止其他魚混入池中,以免流產。&nbsp&nbsp&nbsp(1)親魚的來源&nbsp&nbsp&nbsp&nbsp用來進行人工催產的黑莓鱸親魚,一般選用人工飼養的黑莓鱸。在水體中收集親本時,可以在秋、冬季或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