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免疫細胞居然協助乳腺癌細胞擴散,還降低藥物療效

2020-12-03 騰訊網

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乳腺癌已成為當前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而乳腺癌亦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據估計,2018年國內乳腺癌新發生人數超過30萬,因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數超過7萬。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項對「瘤微環境」(TME)的新研究揭示了巨噬細胞在某些形式乳腺癌的生長和轉移過程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瘤微環境是指腫瘤的發生、生長及轉移與腫瘤細胞所處的內外環境有著密切關係,它不僅包括腫瘤所在組織的結構、功能和代謝,而且亦與腫瘤細胞自身的(核和胞質)內在環境有關。

各種類型的腫瘤都積極地與微環境相結合,從而進行擴散。微環境強烈地影響著腫瘤的發展和轉移。

巨噬細胞是一種位於組織內的白血球,在脊椎動物體內參與非特異性防衛(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防衛(細胞免疫)。主要功能是以固定細胞或游離細胞的形式對細胞殘片及病原體進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並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細胞,令其對病原體作出反應。

然而,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卻不再行使免疫的職能,相反,其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並已成為乳腺癌的潛在預後因素。

對大多數正常細胞來說,往往會通過糖酵解來獲得能量,從而實現更複雜的氧化磷酸化。但癌細胞僅依賴糖酵解來產生能量。糖酵解是一種原始的能量生產形式,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產生能量的方法。

研究人員斷言,這種能量攝取方式效率很低,但貴在不需要氧氣,氧氣在腫瘤中十分有限,這或許是腫瘤嚴重依賴糖酵解的原因。

在一系列實驗中,研究小組發現,抗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TGF-β減少了琥珀酸脫氫酶的濃度,琥珀酸脫氫酶是乳腺癌細胞氧化磷酸化的關鍵酶。這種代謝酶的損失促進了糖酵解的增加,從而促進了腫瘤的生長、血管的生長和免疫抑制。

在小鼠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減少抗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或阻斷TGF-β抑制了動物瘤微環境中巨噬細胞對腫瘤的支持作用。這些發現揭示了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促進腫瘤生長作用的代謝機制。

此類的研究意義重大,揭示了癌症治療失敗和腫瘤本身對治療產生耐藥性的新原因。

巨噬細胞通過影響腫瘤內的中樞葡萄糖代謝、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避來促進癌細胞的擴散,其存在可能部分解釋了抗溶糖治療的療效有限的原因。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瘤微環境研究對某些癌症,如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十分有益。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一種侵襲性病程,其遠處轉移風險較高,目前還沒有特有的針對性的治療指南。而靶向瘤微環境中特定成分的新療法正在開發之中。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turncoat-macrophages-tumor-micro-environment-underlie.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tumor-microenvironment.html

相關焦點

  • 電磁場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研究者指出,低強度的電磁場能夠通過抑制癌細胞遷移擴展物的形成來阻礙特殊乳腺癌細胞的運動,目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細胞進行了相關研究,並未進行動物或人體臨床試驗。癌細胞具有毀滅性的標誌之一就是其會遷移到機體其它區域,而利用特定級別的電磁場似乎就能夠有效阻斷癌細胞的擴散。
  • 為了防止乳腺癌細胞擴散,科學家把它轉化成了脂肪細胞
    研究人員將人類乳腺癌細胞注入老鼠中,並用一種叫作羅格列酮的糖尿病藥物和一種名為曲美替尼的抗癌藥物來治療它們。 多虧了這些藥物,當癌細胞使用上述提到的過渡途徑之一時,它們並沒有不斷擴散,而是轉成了脂肪細胞——這個過程稱為成脂分化。
  • 乳腺腫瘤的免疫療法
    儘管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一直在尋找並摧毀癌細胞,尤其是T細胞,但不幸的是,癌細胞發現了逃避免疫系統的方法。他們通常會戴上口罩以躲藏起來,或者分泌抑制免疫反應的化學物質。 乳腺癌的免疫療法 儘管在轉移性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具有挑戰性的癌症中使用免疫治療藥物可提高生存率,但人們認為這些藥物對乳腺癌的療效較差。
  • PNAS:缺氧誘導因子介導乳腺癌細胞RhoA-ROCK1表達
    2013年12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家發現,腫瘤細胞處於低氧條件下,足以引發分子事件鏈,將乳腺癌細胞從「僵化」狀態轉化到移動和入侵狀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PNAS雜誌上,強調了缺氧誘導因子在促進乳腺癌轉移的重要性。
  • 突破性研究揭示運動如何幫助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
    我們知道運動對身心有益,多年來,研究人員發現體育鍛鍊與降低癌症發病率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研究人員對運動究竟是如何直接幫助身體對抗癌症的一直不清楚。現在,由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如何能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殺癌能力。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Oncogene:科學家有望成功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發生擴散;相關研究有望幫助開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 癌細胞從68跌至2,患癌歌手首階段免疫細胞治療見效!
    在眾多好友以及藝人朋友的幫助下,近日成功籌集到了善款進行「免疫細胞」治療法。上個月初該歌手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個療程。 11月21號這位歌手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布了一則讓人十分興奮的事情,她說道:「休養了一個月!驗了血液循環腫瘤細胞(CTC)醫生說在我體內活躍的癌細胞已由初次的68跌至2!
  • 新的納米藥物候選物殺死侵襲性乳腺癌細胞
    赴美看病機構和生元了解到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藥物,可以殺死三重陰性乳腺癌細胞。 三陰性乳腺癌是最具侵襲性和致死性的乳腺癌之一。這項研究將有助於臨床醫生直接瞄準乳腺癌細胞,同時避免化療的不良毒副作用。
  • 超級癌細胞如何擴散
    癌細胞當地時間12月2日,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部分癌細胞更易擴散的關鍵原因。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某些癌症更具攻擊性,甚至可能在未來幫助醫生們在「超級癌細胞」擴散之前進行靶向治療,從而為癌症患者創造更大的康復機會。研究人員結合進化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技術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以更詳細地研究癌細胞的運動和形狀。這種計算機視覺分析新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場合,例如測量血凝塊的形成或跟蹤精子細胞的運動。
  • 新研究:癌細胞初期具有「意識」,能根據環境改變形狀加速擴散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三大特點,能夠無限增殖並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癌細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能進行無限分裂),還會局部侵入周圍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但是,癌細胞在擴散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除了人體免疫系統追殺外,還必須通過血管壁、薄膜等障礙物。
  • 癌細胞擴散到肝臟會更糟糕,鄒偉平團隊揭示背後原因,並提出治療手段
    界時,患者的癌細胞的附著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與此同時,其遷移能力增強,導致癌細胞從原生部位隨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最終形成新的腫瘤。更可怕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就如同被宣判死刑,幾乎無法治癒。其中,肝臟是癌症轉移的常見部位,且臨床研究表明,癌細胞擴散到肝臟的腫瘤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更糟糕的預後,但這一現象背後的具體機制卻一直的不到解釋。
  • 新研究:癌細胞初期具有「意識」,能根據環境改變形狀加速擴散
    ,癌細胞通過開啟和關閉感知周圍環境、移動、隱藏和生長新腫瘤的能力進行擴散。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三大特點,能夠無限增殖並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癌細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能進行無限分裂),還會局部侵入周圍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但是,癌細胞在擴散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除了人體免疫系統追殺外,還必須通過血管壁、薄膜等障礙物。
  • 「超級癌細胞」,是如何做到輕鬆擴散的?
    癌細胞當地時間12月2日,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癌細胞可以感知周圍環境進行移動、隱藏,並形成新腫瘤,而且,它們可以靈活「開關」這種感知能力。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部分癌細胞更易擴散的關鍵原因。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某些癌症更具攻擊性,甚至可能在未來幫助醫生們在「超級癌細胞」擴散之前進行靶向治療,從而為癌症患者創造更大的康復機會。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借「力」療法  2007年9月,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崔徵博士在劍橋大學舉行的抗衰老會議上發布了他在免疫細胞研究方面的新發現。  該發現的思路是,有些人的粒性白細胞抗癌能力很強,如果向癌症患者體內注射來自捐獻者的粒性白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就能幫助癌症患者抗擊癌症,甚至可以治癒癌症。
  • 原來免疫細胞還能這樣?治療癌細胞 它的作用這麼大!
    我們都知道,免疫細胞主要負責識別和殺滅衰老細胞以及各種變異細胞,其中就包括癌細胞,但是癌細胞非常狡猾,一方面它可以將自己偽裝成正常細胞,讓免疫細胞無法識別;另一方面它還有抑制免疫細胞功能,從而降低免疫細胞殺傷作用而保護自己。
  • 美國人終於承認手術、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
    找出刺激癌細胞擴散物質〉為題報導了為什麼手術及放化療方法治療癌症是失敗的,而且以手術及放化療治療癌症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而科學此次研究顯示,TGF-be-ta就是這樣一種既能抑制腫瘤生長,也能刺激癌細胞擴散的物質。 主持研究的卡洛斯.。啊特亞加博士補充說,可能還有其他物質與TGF-be-ta一樣最癌症的治療有類此的影響。他們希望通過對TGF-be-ta的研究得出更多結論。
  • Cancer Res:蛋白ROR1調控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
    2013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穆爾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在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中也存在,並且該蛋白作為一個「開關」調節癌細胞的擴散、轉移,研究結論發表在2013年6月15日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藥物是否有療效,腸道微生物有發言權!
    但有時我們會發現,對別人有效的藥物對自己似乎沒有什麼療效。醫生常常會這樣解釋:「每個人的個體情況不同,藥物療效會有差別」。那麼,個體情況不同究竟是指什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藥物是否有效,或許與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有關。小小的微生物真的有如此大的能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神奇的腸道微生物。
  • :惡性循環促進癌細胞擴散
    2013年9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期發布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的文章稱,產生粘液的"惡性循環"能夠保護子宮和胰腺癌細胞,促進其癌細胞增殖。該研究為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方向。液能夠附著於諸如肺、胃,腸道等內臟器官上皮細胞表明,保護器官不受細菌侵染。
  • 蜜蜂毒液可殺癌細胞?
    澳大利亞哈裡·珀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蜜蜂體內提取的毒液在實驗室中能快速殺滅三陰性乳腺癌的癌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精準腫瘤學》雜誌上。三陰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6%左右,這類乳腺癌侵襲性強,轉移風險高,治療難度大,死亡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