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Sasha 國際科學
代謝症候群(MetS)是腹部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血壓升高等一系列症狀,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壽命縮短密切相關。
目前,全球的MetS發病率有所上升,據估計,在2010年,有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患有MstS。而在亞太地區,MetS的患病率也很高,約有31.3%的韓國成年人患有MetS。
導致MetS發病率增高的原因除了目前我們的運動方式和運動時間的改變外,飲食結構的改變也是重要的原因。
之前幾項流行病學研究探究高植物性食物和低動物性食物是否與MetS發生有關,但研究結果各不相同。
一些研究發現,限制動物性食物(肉類、家禽、魚類)攝入的人具有良好的代謝特徵(較低的體重指數[BMI]、較低的血壓、較低的空腹血糖),但也有研究報告稱兩者之間沒有關聯性或者呈負相關。
圖片轉自Pixabay
相比歐美國家,亞洲國家的飲食結構中植物飲食佔的比重可能較多,但是近年來也逐漸偏向了更多的食用精緻穀物,含糖果汁飲料,且中國和韓國的部分傳統飲食中含有很多醃製蔬菜,這些食物雖然也屬於植物性飲食,但並不健康。
2020年11與18日,韓國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Plant-based diets and incident metabolic syndrome: Results from a South Korea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為我們展示了不同的類型的植物性飲食對MetS發病風險的影響,中文譯名為《韓國前瞻性隊列分析結果:植物為主的飲食結構和偶發代謝症候群關聯性分析》。
韓國研究人員通過對「韓國基因組和流行病學研究(KoGES)隊列」的分析,對其中2583名參與者的飲食進行長達8年的隨訪調查,通過含有106項半定量問題的調查問卷對參與者的飲食進行分析,並將參與者的飲食結構進行分類。
hPDI(健康植物性飲食評分):高hPDI評分說明健康的植物飲食較多(如全穀物、水果、蔬菜、堅果、穀類、豆類、茶葉、咖啡等);
uPDI(不健康植物性飲食評分):高uPDI評分高說明不健康的植物飲食較多(如精製穀物、土豆,加糖果汁、水果罐頭、醃製蔬菜等);
PDI(整體植物性飲食評分):PDI評分與是否健康無關,PDI評分高說明各類植物性飲食較多,與植物種類無關。
與之前其他的研究結果相似的是,研究都證明了uPDI(不健康飲食)評分高的參與者體重增加,發生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高。
實際上從營養成分上來分析,uPDI評分高的食物中鈉鹽的含量較高,而纖維素,微量營養好抗氧化劑的含量都比未加工的食物原材料要低。其中的纖維素在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體重的增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工食物中的糖類的攝入也會對血糖控制和脂質代謝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我們日常常見的水果罐頭中雖然含有水果,但添加的糖類可能也會為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劑(如鉀、維生素A、維生素C)的攝入減少會造成機體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從而加重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
之前的研究也表明,飲食結構中脂肪含量高,微量維生素(維生素A、C、E、葉酸)含量低或高鈉飲食會增加MetS發生風險。然而uPDI評分高的食物中還會出現這些營養素之間的協同作用,更加加重了這些疾病的發病風險。
圖片轉自Pixabay
雖然研究沒有發現hPDI評分高的食物的攝入與MetS各疾病之間有統計學關聯,但是先前西方的研究已經表明,只要嚴格遵循這種植物為主的飲食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也說明在日常的飲食中僅僅增加植物性飲食並不能達到減肥或者健康的效果,還需要注意食物的加工過程是否破壞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
參考資料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med.1003371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代謝症候群,吃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