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對環境破壞越大的食物對健康也越不利!

2020-10-18 壹素界

最近,明尼蘇達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對於健康越有利的食物,對於環境也越友好。

如果人們多攝入健康的飲將會顯著減少人們健康的風險以及食品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研究題目:食物對於健康與環境的多重影響

什麼是健康的飲食?有朋友肯定要搶答:素食!

不過這話,還是要科學家們來證明,才算靠譜。

「植物性食物能夠降低人們患病風險」

不同於以往的研究調查,這次研究,科學家們並不是籠統地從植物性飲食、非植物性飲食出發,而是選取了15種日常的食物,研究了它們對於健康與環境的影響。

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將食物對健康與環境的總體影響聯繫在了一起。

圖片 | 研究報告內

翻譯 | 壹素界

在健康方面,科學家們研究了這些食物對於四種疾病風險率的影響,這四種疾病分別是:冠心病、二型糖尿病、結直腸癌、中風。

順便說一句,全球發病率最高的15種疾病,有9種是飲食問題造成的,這四種疾病就被包含在其中,佔據了全球死亡率的40%。這驚人的死亡率,還真是嚇人一跳。

小於1表示降低風險,大於1表示增加風險

圖片 | 研究報告內

翻譯 | 壹素界

通過收集、整理與分析了全球權威專家、學者的實證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15種食物中的大部分植物性食物,如全穀物、水果、蔬菜、堅果、橄欖油等,對於這幾種疾病都有降低風險的作用。


儘管每種植物性食物對於不同疾病能降低的風險率各不相同,但是能降低一種疾病風險的食物往往也會降低其他疾病患病的風險。即使不降低,也不會增加風險。(除土豆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外)

圖片 | google

紅肉( 尤其是加工紅肉)和含糖飲料往往會增加這些四種疾病的風險。

同時,研究人員也調查研究了這15種食物攝入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發現每天多攝入加工紅肉(約兩片火腿)的人死亡風險增加41%。在許多人看來對健康有益的雞蛋,也同樣會增加死亡風險率。 

圖片 | google

「紅肉對環境的破壞力是蔬菜的35倍」

在環境方面,科學家們也同樣研究了這15種食物對於環境惡化5個方面的影響。

圖片 | 研究報告內

翻譯 | 壹素界

除了在稀缺加權用水這一方面所有種類食物沒有顯著區別外,所有肉、蛋、奶類食物對於環境的其他四個方面的都非常顯著。

其中,一份100g的紅肉會比相同質量的蔬菜至少多排放10的溫室氣體,而對土地的使用量則是蔬菜的50。根據作者使用的所有生態指標的平均值,紅肉的破壞力要比綠色的蔬菜高出35倍。

少吃一碗肉,大自然都得感謝你!

圖片 | google

「天人合一」

當兩方的內容結合起來的時候,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就如同開頭所說:能夠改善人們健康狀況的食物,往往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最小。

圖片 | 研究報告內

翻譯 | 壹素界

你說這次研究的數據沒有例外嗎?當然有啦。

含糖的飲料,雖然對於身體健康危害較大,但是對於環境的影響卻很小。而雞肉與魚肉生產對於環境的破壞較大,但對研究提到的幾種疾病致病風險率卻並不高。

只是這些例外,恰恰凸顯出了植物性食物的優越性。在健康與環境方面,只有植物性飲食達到了雙贏。

圖片 | google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也強調了聯合國和其他國家最近關於人類飲食對環境影響的建議:人們需要多吃植物性食物,以此來適應和限制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

這個建議,大家並不是第一次聽到。但是這個研究,卻是剛發表沒多久的。你看,隨著人們對於環境、對於健康的重視,一項項最新的科學研究都在不斷驗證著植物性飲食勢在必行。

圖片 | google


這也難免會讓人想起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天人合一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裡,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圖片 | Vegnews

當我們攝入過多的動物性食物的時候,不僅大自然的環境在受到破壞,我們的身體也同樣承擔了疾病的風險。


當現今科技發展與中國五千年來的智慧走向一致時,我想大家也該做出改變了,至少從減少紅肉的攝入開始!


願我們的環境與身體都能越來越健康!


參考來源:

研究報告題目

Multipl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ods

研究報告原文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46/23357

—End—

壹素界原創出品

歡迎隨手轉發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轉載,請於後臺回復「轉載」獲得授權 

文&編者 | 遊客與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支持原創,關注壹素界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糖會破壞腸道屏障,而生酮飲食會使腸道更健康
    於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懷疑,結腸炎是不是糖在作怪,也得出了越來越多糖與結腸炎相關的確鑿證據。 最新研究:糖破壞腸道屏障 最新猶他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飲食中的糖分,尤其是葡萄糖,會破壞腸道屏障,可能誘髮結腸炎。
  • 值得我們警惕:身體越胖,肚子越大,腦容量越小,記憶力就越差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腰圍經常被當作是一個衡量「健康」的尺度,因為它可以預測未來的健康問題和死亡率;你的腰圍越粗,你身患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就越高。內臟脂肪產生的激素分子和炎症分子會直接進入肝臟。內臟脂肪獨有激發體內炎症通道和破壞身體正常的激素作用過程的信號分子的能力。這反過來又會使消極影響的級聯反應阻止內臟脂肪消散。
  •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太平洋有島礁反而越變越大
    由於氣候的原因,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將太平洋低洼環礁淹沒,但是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有的島嶼正在不斷變大。根據上周研究Jeh島的演變,發現這個島嶼是一個人口比較少的環礁,是由夏威夷和菲律賓之間的環礁和火山島構成。
  • 中美科學家發現石墨烯或可沿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健康風險
    中美科學家發現石墨烯或可沿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健康風險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科研團隊與中、美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對新材料石墨烯的潛在環境影響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自然界中的石墨烯能隨食物鏈傳遞,原本鮮有機會直接攝入石墨烯的高等生物
  • 只要吃菜就健康?研究提醒:有些吃法越吃越不健康
    研究提醒:有些吃法越吃越不健康 2020-12-01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全球1/3食物被浪費 嚴重危害環境
    (圖片來源:BBC)中國日報網4月8日電(信蓮)據英國廣播公司4月7日報導,科學研究發現,當前供人類食用的食物,多達1/3被浪費。學者呼籲節約食物,拒絕浪費,減輕農業生產壓力,降低由此導致的環境汙染,同時促進食品安全。
  • 原始人飲食更健康?科學家發現,6000年前人類食物有大量的汞
    以食物為例,與過去只追求溫飽不同,現代人對品質和健康的要求也更高,這是因為在更加精確的數據分析下,人們發現有機食品更加安全有營養。於是不少人思考,如果我們像原始人一樣吃飯,是不是會更加健康呢?人們之所以這麼認為,主要是因為原始人的生活環境更加天然,他們很少受到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這樣的問題,所有的食物都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採摘野果、捕捉野獸,都成為他們最基本的食物來源,既滿足了身體所需的能量,也更加乾淨健康。然而,問題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原始人的飲食也不健康,雖然沒有了加工食品,但是他們也無法保障食物的安全性。
  • 吃素也破壞環境、傷害動物?科學畜牧業,才是可持續的生態農業
    1971年,研究世界飢餓問題的美國人弗朗西斯·摩爾·拉普(FrancesMooreLappé),在長時間的研究後,驚訝地發現,飼餵動物所需的糧食數量,是肉類產量的14倍,他覺得,這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 最新研究結果揭開答案
    1、精子的特性一般帶Y染色體的精子活動力強,但耐力差,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存活時間較短;而帶X染色體的精子雖然活動力較差,可是對不良環境耐力好,存活和保持受精能力的時間較長,因此越接近排卵期同房,懷男寶的可能性大,精子在輸卵管停留的時間越久,則女孩的機率越大。
  • 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黃石火山越見活躍,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文/仗劍走天涯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黃石火山越見活躍,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境內黃石火山群越見活躍,如果爆發起來,可能會毀滅一切。而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需要密切注意黃石火山群的活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的火山噴發,並且還有著超級火山的論述,高級火山的含義非常的明確,就是那些比普通火山爆發的威力更加巨大的火山。
  • 睪丸越小嗓門越大
    最新研究表明,吼聲越大的雄性吼猴,它們的睪丸長得越小。據nextshark網站報導,目前,依據最新一項研究,叫聲越大的雄性吼猴長著較小的睪丸,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該研究報告指出,叫聲越大的吼猴是一種「虛張聲勢」的表現,它們大聲吼叫是為了吸引雌性,壓制求偶競爭者,以及嚇退掠食者,通常這樣的吼猴睪丸較小,體內缺少精子。
  • 研究發現:雌鳥外形越漂亮 其後代越健康
    新研究發現對於鳥類而言,雌鳥外形越漂亮,雛鳥更健康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成年雌性大山雀的外觀可以作為其後代體質健康與否的標誌。  捷克帕拉茨基大學(Palack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以兩隻外觀不同的母山雀作為實驗對象,並將它們的幼崽進行了互換,如此一來,實驗人員就能夠對幼山雀的生長健康狀況以及它們母親的裝飾行為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將兩隻幼山雀的體重、大小以及免疫能力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了幼山雀體重與母山雀腹部條紋大小的相互聯繫。
  • 香菸酒精究竟如何破壞大腦健康?復旦最新研究來了
    原標題:香菸酒精究竟如何破壞大腦健康?復旦最新研究來了,轉給菸酒上癮的親友看!「吸菸有害健康」、「小酒怡情、大酒傷身」、「一醉解千愁」,此類俗語在現代社會早已耳熟能詳。然而,香菸與酒精究竟如何影響人的大腦和健康?
  • 科學家發現:越懶的物種,越可能存活下來,網友:有被冒犯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越懶的物種,反而更有可能存活下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堪薩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了大西洋中的軟體動物化石和現存軟體動物的數據,發現懶的物種組成的群落反而更可能發展壯大。懶讓這些物種不需要多少能量代謝,因而能適應更惡劣的環境。相反新陳代謝越高的物種,滅絕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 美最新研究發現魚翅藏神經毒素 或致老年痴呆
    魚翅藏「毒」可能致痴呆美最新研究發現鯊魚鰭和肉含神經毒素可能導致老年痴呆該成分保健品中也有別吃魚翅了,因為它不但不能給身體增加營養,還有可能傷大腦。據美國《赫芬頓郵報》今晨報導,一項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製作魚翅不僅讓大量鯊魚瀕臨絕種,而且還因為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症。報導稱,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海洋藥物》雜誌上,美國邁阿密大學科學家經過分析佛羅裡達州海域的鯊魚鰭後發現,鯊魚含有高濃度的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這是一種與腦退化症和葛雷克氏症有關的神經毒素。
  • 研究發現:吃糖有損健康和生殖能力
    研究發現:吃糖有損健康和生殖能力 2013-08-15 08:10:48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新的研究顯示,即使是中等水平的糖分也會毒害你的健康,至少會影響你的性生活。美國猶他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即便只攝入中等劑量的糖分,也會對老鼠的健康和繁殖產生不利影響。
  • 研究發現四種破壞臭氧層新氣體
    英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四種破壞這個大氣保護層的新氣體,但尚不清楚它們從何而來。 最新一期《自然-地學》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對空氣成分(這些空氣有的採自上世紀70年代)進行多次分析後發現了新的物質,它們在大氣中的積累讓人擔憂。
  • 淡水環境中發現微塑料,影響的不僅僅是水生生物
    經過降水、徑流、以及城市汙水等途徑,微塑料在各種環境介質中遷移、聚集、累計。圖1 微塑料的來源水體環境中微塑料的特徵如今,科學家幾乎在所有環境水域裡都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與傳統的環境汙染物不同,微塑料形狀、大小、密度、顏色和化學組分非常多樣。微塑料的形狀取決於微塑料原始形態、塑料顆粒表面的降解過程以及在環境中的存在時間。
  • 吼猴用聲音彌補生理劣勢:睪丸越小嗓門越大
    那就是,睪丸越小的吼猴,越能吼!!!畢竟名字都已經叫吼猴了。。。關於這類略帶喜感的猴子,科學家專門研究了一番,它們的吼叫。吼猴們的吼叫聲是有音量大小的區別,其中音量越大的雄性吼猴,睪丸就越小。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那些蛋蛋小的吼猴,越需要努力去吸引!雄性吼猴們聚在一起吼叫的的時候,可以壓制競爭者!還能嚇退捕食者!
  • 冰箱數字越大溫度越低嗎 冰箱使用方法【圖文】
    那麼冰箱數字越大溫度越低嗎?   冰箱數字越大溫度越低嗎  1、夏季溫度調節的時候因為冰箱在使用過程中,其工作時間和耗電量受環境溫度影響很大。夏季環境溫度高時,應該將溫度調節在1-2檔之間。  2、目前大多數的冰箱冷藏室 溫控器 的數字所代表的溫度是相反的。也就是說溫度越低數字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