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為神舟十二號定製一顆「新大腦」

2020-12-03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韓阜業、王超、符馬林

前 言

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的宏偉目標正式開啟,作為飛船「大腦」的設計者,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正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在新起點上發起衝鋒——

為神舟十二號定製一顆「新大腦」

●王超、符馬林、軍報記者韓阜業

「今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圓滿完成預定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前兩步已經完成,中國航天邁入空間站時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一號總設計師白明生說,載人航天工程步入新起點,下一步將按計劃建設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和高性能的太空運載飛船。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飛船GNC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是航天領域的一項前沿引領技術,它就像支配人體四肢的大腦一樣,控制飛船姿態、軌道和太陽能帆板。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飛船工程組是負責我國神舟飛船、天舟貨運飛船GNC系統設計的單位。在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航天強國的使命召喚下,他們正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爭分奪秒開展攻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所需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定製一顆「新大腦」。

「我國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使命如山、時間緊迫,我們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飛船工程組組長劉宗玉說,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地面控制下,進入大氣層燒毀,順利完成了5個月的「太空快遞」使命。飛船工程組設計的貨運飛船GNC系統,不僅完成了交會對接、姿態和軌道控制等一系列常規動作,還成功實現了在軌加注、快速交會對接等多項新技術。

「建設空間站,要解決有較大規模、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這對GNC系統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副組長李明明告訴記者,此前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實現了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把交會對接時間從以往2天縮短到6.5個小時。現在他們需要把這一技術從貨運飛船移植到載人飛船上。

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系統平臺不盡相同,想要取得關鍵性突破,需要應對更多挑戰。李明明介紹,整船在初樣測試和正樣測試的基礎上,增加了鑑定飛船測試。所以,測試戰線更長、難度更大。這是一個痛苦的迭代過程,因為總會發現問題,然後進行設計改進、再測試。

航天人的追夢之旅雖然坎坷,但總有喜悅相伴。能參與建設空間站這樣的大國工程,對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來說無比榮耀。回顧起十九大召開當天,習主席點名「天宮」時的情景,副組長任焜的內心激動不已:「這既是對我們前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航天工作者的一種激勵!」

在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太空之吻」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認為,全程自主交會對接技術,我國在全球範圍都是領先的。現在,他們對這次技術移植的要求是「開局就衝刺,再次領跑全球」。而領跑意味著創新與突破。

于欣欣在GNC系統設計中主要負責加電測試。以前做一次測試,光數據參數表就有600多頁,需要關注的參數有3000多個,其中每個參數的變化都有可能反映出系統中的隱藏問題,測試工作量非常大。如今,這種情況得到有效改善,他們根據需要設計出虛擬測試平臺,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太空之路,無比廣闊;神舟徵程,無限華美。建成中國空間站的夢想離我們越來越近。」採訪結束後,劉宗玉仰望星空,信心更足了。

▋作者:韓阜業、王超、符馬林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相關焦點

  • 新消息!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2020-03-26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黨委發起了「衝鋒舟」行動,各黨支部黨員爭做神舟團隊先鋒,架起「衝鋒舟」,共克時艱,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載人航天任務攻堅戰的雙勝利。「衝鋒舟」行動中,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採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神舟十二號首次實現與航天員中心遠程測試,天舟二號有新進展
    神舟十二號首次實現與航天員中心遠程測試,天舟二號有新進展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03-27 15:40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辦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歡迎儀式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剛剛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經過一天舟車不停的奔波,於17日晚上回到了它的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五院在航天城玉琮廣場隆重舉行歡迎活動。五院院長張洪太、院黨委書記趙小津等院領導,院綜合管理層部門及京區各單位領導、員工代表等共500餘人參加了歡迎儀式。
  • 新消息!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改革,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五院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主承包商,現擁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剛於7月31日正式開通,是我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裡程碑。本次五院宇航系統總體重組,或將對五院旗下單位及產業鏈公司產生影響。本次重組改革具體怎麼做?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專場招聘會
    所B2四院7416廠B3四院中天火箭B4五院錢室B5五院總體部B6五院物資部B7五院總環部B8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B9五院西安分院B10五院502所B11北京軒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B12北京軒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B13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B14五院508所B15五院510所B16五院512所B17五院513所C1五院514所
  • 航天科技五院502所世界首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在軌驗證
    日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1.5千瓦級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在實踐十七號衛星上完成全部在軌飛行驗證工作,這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成在軌飛行驗證工作的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截至目前,該系統已經按照飛行驗證目標,圓滿完成了所有在軌驗證的試驗項目。
  • 長徵二號F火箭再出徵,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近日中國航天官方發布了一張長徵2號f火箭的組裝照片。並表示該火箭會用於發射神舟12號飛船。神舟十二號目前世界在役和在研的飛船總計有8款。如此盛況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首次。當然了我覺得「如此的盛況」只是新常態。
  • 仰望最亮「星」 勿忘造星人——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科研人員在確認新型高功率太陽翼狀態(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仰望最亮「星」 勿忘造星人——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新華社記者白國龍近年來,中國在通信衛星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與進展,讓廣袤的太空中閃爍著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 「神舟」「天舟」「天宮」的「最強大腦」由他們打造
    他們著眼長遠,提前布局後續太空飛行器GNC通用技術,助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取得首飛即圓滿,特別是以「10.8環」精準著陸的佳績,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他們在航天系統中率先提出「雁陣」團隊理念,充分調動每一名成員的戰鬥力,形成強大的合力,如今已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範圍內全面推廣,讓更多班組乘勢起飛。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航天精神 薪火相傳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了解到,幾十年來,西安分院幾乎參與了我國迄今為止的所有重大航天活動,見證了我國空間技術與航天事業發展的進程,航天精神在這裡生根、發芽,激勵著西安分院的一代代航天人勇敢追夢。 據西安分院院長李軍介紹,西安分院的發展與國家空間事業發展同步,記載著幾代航天人奮鬥的艱辛與輝煌。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聚焦「雙一流」目標...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所長王小軍表示:「高質量完成了『十三五』任務目標。」在本次任務中,510所共為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備了12類產品,它們各司其職,為探月新徵程保駕護航。王小軍總結:「『十三五』時期510所發展站上新臺階,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形成了對發展規律的創新認識,對發展路徑有了清晰的指引。未來,510所以航天需求為先的發展目標也將始終不變。」堅持自主創新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20年1月5日,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進入工作軌道。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取得成功。
  • 揭秘神舟十一號「黑科技」
    今天清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二次應用性飛行。那麼,神舟十一號作為改進型的神舟載人飛船,究竟有哪些改進之處?又有什麼「黑科技」?
  • 給月壤開箱的航天五院,到底什麼來頭?
    給月壤開箱的航天五院,到底什麼來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任院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老。航天五院成立於1968年2月20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誕生地。
  • 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裡。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裡,比過去高了50公裡,為何要高出50公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GNC分系統指揮羅谷清說,主要是為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間站做準備,因為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也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
  • 科技日報:2021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大戲?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設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空間站各艙段研製工作。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宇航系統總體重組 集團改革加速
    8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召開宇航系統總體重組暨改革單位成立大會,將重組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總體設計部、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組建遙感衛星總體部,打造「一個創新中心+兩類總體單位」的頂層架構。華創證券指出,五院全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主承包商,北鬥三號系統剛剛在7月31日正式開通。本次五院宇航系統總體重組,是航天科技集團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五院旗下上市公司中:中國衛星專業從事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研製、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及設備製造和衛星運營服務。康拓紅外已將應用於衛星姿態控制的紅外線探測技術引入鐵路車輛安全領域。
  • 我國將發射帕拉帕-N1通信衛星、高分九號02/03星
    近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帕拉帕-N1通信衛星等試驗隊發射場工作有序開展,高分九號02、03星等試驗隊前往發射場執行任務,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型號研製試驗工作取得新進展。各型號隊伍嚴格按照集團公司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誓奪疫情防控與型號任務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