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省28個城市被環保部糾察督辦,廢電池回收行情雪上加霜!
給你有用、有趣、有料的新鮮資訊!
▼
近日環保部部長李幹傑指出:大氣汙染形勢仍然嚴峻。京津冀仍然是大氣汙染治理的主戰場。截至目前,環保部已經向京津冀28個城市發出322封督辦函,並附有督辦清單。
環保部強調,眼下距督察結束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違法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而地方政府不及時對違法企業進行處罰,對清單問題進行整改的話或將被問責。
據央視報導,2018年開始環保還要嚴查3年。這次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和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西安、鹹陽等地)將首次被納入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最徹底、最嚴厲的環保風暴仍未結束,2018年環保更嚴厲去產能、抓環保。環評限批、限產、限排、關停、整改、搬遷入園。
新一輪環保風暴對鉛價造成了長期走弱:
1、鉛精礦:國內礦企逐步恢復,但煉廠檢修較多,當前鉛精礦供應略顯寬鬆,部分地區加工費已上升至1400-1600元/噸。
2、原生鉛:原生鉛煉廠於3月份多數進入檢修狀態,加之北方重霧霾天氣限產,預計影響近3萬噸,但同時如新凌、志成等煉廠將於3月中下旬逐步恢復生產,但整體供應增量有限。
3、再生鉛:節後大型煉廠多數恢復生產,但因利潤微薄,加之對後市消費的擔憂,小型煉廠復工積極性偏低,此外,如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環保又起,北方地區重霧霾限產不間斷髮生,且部分地區或延遲供暖季限產,以致煉廠出貨挺價情緒不改,再生精鉛成交價對SMM1#鉛平水附近。
而對廢電池回收行情也非常不利:
河南、河北和安徽作為三大廢鉛回收地,此次都在重點預警名單之列,很多中小電池回收企業由於生存都出現問題,只能躲一天算一天,正常開展回收加工工作基本不可能了。
另外,即便是擁有環保資質的大企業也被限產,尤其是廢電池回收業務已經成了雷區,再加上原生鉛的下遊採購都明顯乏力,對再生鉛的生產積極性難以恢復。
今年恰逢國家新一任領導班子上臺,新官上任三把火,環保和問責已成為新官們立門戶、樹威信、做政績的重頭工作,哪怕就算犧牲GDP也在所不惜!所以,無論是電池企業還是鉛企都做好了過冬的準備,而電動車和電池經銷商們的心裡也要有所打算才行!
▼
空的話,不妨一起來看看各地的環保風暴都刮到哪兒了:
四川
四川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通知決定自2月26日起,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岷、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到4月30日結束。每到一個點位督查組針對整改問題仔細核對整改情況;每一項內容都現場核實,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並對發現的環境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
同時,四川省經信委聯合省安監局公布了《關於下達四川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工作任務的通知》,目前正向社會徵求意見。通知提出:四川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工作共涉及48家企業,其中異地遷建37家、就地改造2家、關閉退出9家。
異地遷建類企業包括成 都新炬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精細化工研究設計院、昊華鴻鶴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瀘州富邦化工有限公司、四川省金路樹脂有限公司等企業或生產線。
就地改造企業有雙流九江耐力樹脂製品廠、自貢鴻鶴製藥有限公司。
關閉退出企業包括自貢市今鑫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四川岷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飛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綿陽市三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
安徽
安徽省史上最大規模大氣督查即將開始!!3月5日,安徽省環保廳召開2018年-2019年度大氣汙染防治督查工作培訓會。3月6日,第一輪督查組趕赴各市開展工作。目前已發現大量問題。
督查內容包括:
(一)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安徽省藍天保衛戰2018-2020年實施方案》《安徽省2018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以及《2018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情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的實施方案和細則,領導機構、職責分工及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落實情況;督查交辦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二)督查工業企業等大氣汙染源汙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同時,安徽省環保廳發布了《關於暫停亳州、阜陽、淮南、池州4市新增涉氣項目環評審批的函》,決定自3月13日起順延三個月,省、市、縣(區)環保部門暫停審批亳州、阜陽、淮南、池州4市涉氣項目(民生項目與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環評審批。
黑龍江
2018年3月13日,黑龍江省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第十三輪次強化督查持續開展,省環境保護廳派出6個督查組,在哈爾濱、大慶、綏化三市開展強化督查,在雙鴨山市開展重點督查。
對照環境問題整改清單,各督查組對前期督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覆核。共覆核36家企業環境問題54件,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問題42件,其中,11家企業的19件環境問題和42件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問題完成了整改。自強化督查進入整改階段至今,已覆核企業492家、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區域337處;覆核前期發現的環境問題980件,其中,774件已完成整改銷號。
督查發現,哈爾濱經開區基礎設施開發建築總公司未落實整改,自動監控設施未驗收,未與環保部門聯網。哈爾濱航宇建築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辦理環保手續問題依然存在。
下一步,省環境保護廳將堅持問題導向,責成屬地環保部門依法懲治環境違法行為,堅決清除危害大氣環境質量的「毒瘤」。同時,敦請地方政府加大督辦力度,落實監管責任,保障群眾環境權益,為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河北
在河北,春節伊始環境執法工作就進入持續加碼態勢,為有效降低大氣汙染物排放,全力打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收官之戰,2月25日省環保廳統一組織全省各級執法力量,持續開展第五輪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以異地執法、交叉執法,夜查突檢的形式,嚴厲打擊各類涉氣環境違法行為。此次行動中,河北全面強化責任落實,全力推動問題整改,不斷創新執法方式,人力與科技「雙管齊下」,行動取得良好成效。截至3月6日,各執法組已檢查企業(點位)2401家(個),發現並督促整改各類涉氣環境問題898個。
此次行動統籌省、市、縣三級環境執法力量,抽調執法人員1300餘人,組成195個執法檢查組,全面加大執法力度,加密現場檢查頻次,將各汙染通道城市主城區及周邊區域、各縣(市、區)重點行業企業汙染防治設施設置、運行情況,錯峰生產、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無組織排放管控情況,工業下腳料、垃圾、秸稈禁燒情況作為執法檢查工作重點,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企業持續開展全面排查,全部問題均責令違法企業立即整改,對突出環境違法問題依法高限立案處罰。
天津
據有關媒體報導,天津環保特別行動組由環保領導帶隊對天津進行夜查。3月13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三家軋材企業正在生產,拒不執行重汙染天氣應急方案,已被環保部查封。
山東
近日,山東化工專項行動辦專題會議要求:
在化工園區認定、企業評級評價、涉化搬遷等重點工作中,認真把握好「嚴」、「減」、「轉」、「遷」四個字。化工專項行動工作要在總體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和細化工作目標:
2018年9月底前完成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和重點監控點認定的所有工作。
將全省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認定數量控制在100家以內,重點監控點控制在300家左右。並且組織各市2018年6月底前完成評價摸底工作,2018年9月底前制定本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紮實有序推進搬遷改造工作,確保2025年底前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任務。
強化安全、環保、節能、質量四個倒逼,對新一輪評級評價中安全、環保評級為「差」或總評為「差」的企業,整改後仍不能達到要求的,依法責令關閉,力爭實現化工生產企業戶數在各市公告的7595家基礎上減少20%以上。
山西
山西發布應對重汙染天氣調度令,調度令要求各市加大巡查和執法力度,嚴格落實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等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措施和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加強重型柴油車管控。
未落實應急響應措施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將被嚴肅問責。
河南
生產過程中排放大氣汙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各類工地等,自覺調整生產工期,減少塗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可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提高汙染治理設施效率,調整有大氣汙染物排放生產工藝的運行時間,主動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量。
鄭州也倡導企事業單位可根據重汙染天氣實際情況、應急強制響應措施,採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福建
福建突擊檢查合成革企業環保設施 整改落實情況,福建寧德環保局組織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前往龍安工業項目區,針對合成革企業生產線集氣收集、DMF精餾殘渣洩料口密閉等防治措施整改落實情況以及二甲胺廢氣處置設施運行情況等,突擊檢查國泰超纖、正裕利合成革、華夏合成革等3家企業。
海南
截至3月9日,海南省受理邊督邊改交辦群眾舉報環境問題2427件中,已辦結2124件,辦結率為87.52%,責令整改責任主體1793家,立案處罰648家,罰款3922萬餘元,立案偵查19件,拘留49人;約談416人,問責2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