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時間效應與空間效應

2021-01-08 知行天下喜多王曉波

管理的發展史是怎樣的,沒有考證過;但我相信,在人類群居時就已存在,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百萬年。只是在近百年來得以飛速發展,並融合了諸多科學。應該說管理,在近百年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發展中起著重大作用;管理工作者在社會、企業的地位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對於一個組織和一個個體,在學習與應用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和理解管理的兩個效應:時間效應與空間效應。

管理的時間效應

管理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任何一種管理都有它的時間效應;管理的時間效應,在於管理的內涵和形式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而不能因循守舊。

理解管理的時間效應,從企業的角度有兩種不同的應用;這與企業的類別有關,一類企業歸納為管理先行者,一類企業歸納為管理後起者。

對於管理後起者的企業,如何理解與應用管理的時間效應?

後起者企業,追求企業管理的進步與發展最好是學習,學習先行者是最快捷的途徑。很多企業都在學習華為的管理,為什麼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我認為根本原因之一是,忽略了管理的時間效應。對於後起者學習先行者的時間效應理解與應用,關鍵在於要有歷史觀:要研究與學習先行者的發展歷史和階段特點,識別與確定自身的切入點與做法。後起者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縮短發展時間;但規律是不可以改變的,階段是不可以跨越的。

對於眾多學習華為的企業,不應是學習華為的今天;而是要學習華為的歷史和階段方法。好多企業可能還處於華為的初級階段,卻在試圖學習與引進IPD、HRBD等,所以失敗是必然的。以IPD為例,華為當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引進IBM團隊盡力數年,才形成華為的IPD管理。我見過成功的引進華為IPD的「笨企業」,他們引進了華為的團隊,建設自己的IPD體系;我也見過失敗的引進華為IPD的「聰明企業」,自學自悟多年,依然一事無成。不是每個企業都要像華為,通過引進標杆企業團隊來獲取成功;但你要知道,你的現所在的時間維度。

對於管理先行者的企業,如何理解與應用管理的時間效應?

先行者企業,競爭對手可能不再是關注對象,能否順應時代趨勢可能才是生存的根本。企業發展史上,諸多企業的沒落,不是被對手淘汰,而是被時代拋棄。管理亦然,今天造就企業成功的管理,也許就是明天導致企業消亡的原因。對於先行者的時間效應理解與應用,關鍵在於要有發展觀。企業失敗的原因一定與其最初成功的因素有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華為為什麼要提倡與推行「自我批判」,源於他們的歷史觀與發展觀。有人說,華為最強的能力是糾錯能力;我的理解是,華為的糾錯能力就是強調發展觀,不能因循守舊。華為的成功,是管理的成功;對於類華為這樣偉大的先行者,能走多遠,依然取決於其管理的時間效應。

對於個人來說,如何理解與應用管理的時間效應?

對於從事管理的人員來說,需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管理知識與技能要與時代同步」;需要做好一件事「不斷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管理知識,拋卻部分老的經驗,形成新的管理技能。

管理的空間效應

管理帶有明顯的空間特徵,任何一種管理都有它的空間效應;管理的空間效應,在於管理的內涵和形式都要隨著空間的變換而變化,而不能生搬硬套。

自然界的空間是三維的,管理的空間更是超多維的。地域、行業、文化、組織、業務等諸多因素,都會對管理。

企業,如何理解與應用管理的空間效應?

企業管理要因地制宜,符合自己的空間特性進行管理活動。很多企業學習華為之所以不能成功,除了時間效應外;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沒有適合華為管理的管理空間。學習打造狼團隊,卻給員工吃的是草;學習建立「鐵三角」,卻沒有匹配的組織;學習人力資源「三支柱」,卻沒有足夠的投入;等等。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效應是管理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強調的是匹配性。空間效應是管理工作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時間對了,空間不對,管理可能依然無效;強調的匹配度。

個人,如何理解與應用管理的空間效應?

個人要對症下藥,根據企業的空間特性開展管理工作。很多管理人員進入新的企業工作,工作開展困難或失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管理的空間效應。世界上,沒有管理空間完全一樣的企業;同樣的管理內容,在不同的企業,形式也會不同。

對個人來說,空間效應更是管理工作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了解企業的管理空間,「入鄉隨俗」,是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理解企業的管理空間,「量體裁衣」,是管理工作能夠成功的基礎。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管理不能忽視時間與空間的效應;不管你如何對待,它們是客觀的存在,並發揮著它們應有的效應。

相關焦點

  • 物質對周圍空間的時間效應
    物質對周圍空間的時間效應 物質對周圍空間的時間效應是如何的?我們通過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任何物質都會對周圍空間產生影響,產生時空效應,即時間和空間效應。我們在這裡不談空間效應,只談論時間效應。物質的時間效應與什麼有關,我通過對圓周運動的徑向動量的計算和史瓦西半徑的思索,可以得出;物質對周圍空間的時間效應與物質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物質的距離(半徑)成反比,這是一個多麼簡潔的公式,T=M/R。
  • 通俗理解時空效應,感受質量、空間與時間的關係
    任何物質(質量)都可以在其本身和周圍空間甚至整個宇宙產生時空效應,就是任何物質都可以在其本身和周圍甚至整個宇宙產生時間和空間,或者說產生時間或空間的影響,都是一個意思。當然,毫無疑問,任何物質對周圍時空產生的影響與距離有關,距離越遠產生的影響就越小,同理,自然是對其本身產生的時空影響最大。大質量天體有明顯的時空效應,小質量天體也有時空效應,這是自然而然的結論。
  • 電解槽效應管理
    ,於是陽極效應發生。三、效應管理效應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建立電解槽達標的基礎之上的。效應是否受控,是電解生產工藝控制與操作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應,是物料平衡和熱平衡管理的結果效應異常主要有熱平衡因素和物料平衡因素,同時設備故障、陽極質量和操作也是引起效應異常的原因。
  • 企業管理十大常見效應
    企業管理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大到在圖書館一個書架都放不下關於它的書籍。但概念雖複雜,卻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所謂規律,從十個常見的效應中可窺見一斑。鯰魚效應 (Catfish Effect)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離開海水後很容易死掉。
  • 讓團隊管理如虎添翼的六大心理學效應
    這一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 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你是會有辦法的」、「我想早點聽到你們成功的消息。」
  • 時間和空間並不存在,只是相對於物質的運動產生的觀測效應
    揭示時間與空間的本質,推導出「體縮鍾慢」效應,修正狹義相對論。關鍵詞:等效原理,絕對靜止空間,絕對絕對靜止參考系,原子模型,光子模型,波粒二象性,時間與空間,體縮鍾慢效應。一,等效原理拓展弱等效原理:局域內,慣性場和引力場中一切力學效應不可區分。
  • 時間膨脹效應
    稍微了解過相對論就知道相對論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時間膨脹效應,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時空會被扭曲,時間流速相對這個天體引力場之外的地方較慢。在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有過這種場景的描述,主角在黑洞附近的水星球呆了一個小時,飛船上的船員卻說他們去了7年。
  • 企業管理/木桶效應
    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木桶效應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對一個企業來說,最短的那塊"板"其實也就是漏洞的同義詞,必須立即想辦法補上。
  • 《時間的本質(四、鍾慢效應的時間錯誤)》(論文)
    時間開始被重新理解,是以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鍾慢效應開始,t=t₀/(√(1-(v/c)²)),時間與物體速度關聯了。牛頓力學體系,是以地球所處空間,以此空間觀察時間、質量、長度,是絕對的,除此「絕對」之外觀察不到它們相對性,這相當於牛頓力學是以地球空間做為宇宙中心建立的體系,絕對觀察系,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類居於地球,人類觀察自然是以自我為中心。
  • 中科院:通過空間濾波,擴大記憶效應範圍!
    散斑自相關成像的前提是光記憶效應,光記憶效應的大小決定了成像視場。記憶效應範圍與介質厚度成反比。對於生物組織等實際散射介質,當厚度大於1 mm時,記憶效應範圍趨近於零,有限的視場限制了散斑自相關成像在厚介質中的應用。
  • 時間膨脹效應是否存在?
    這原本可能是為了向人們表明天宮的神秘,也能夠更好的區別天上和人間的變化,然而放在現代科學的角度,這完全就是古代版本的時間膨脹效應。時間也會相對變慢。但是有很多科學家相信,放在宇宙的巨大尺度下,這種數值可能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導致不同空間的時間出現巨大的偏差,人們的認知也因此而被徹底顛覆。
  • 管理心理學之統計(9)效應與效能
    如果研究者一開始就預測特殊管理將使體重增加,那麼虛無假設H0就會變成≤12,備擇解釋H1變為>12。當α=.05時,對應的z分數為z=+1.65。單尾檢測與雙尾檢測的差異在於單尾檢驗允許樣本和總體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小時拒絕虛無假設,並且差異被規定了方向。2.
  • 職場效應之:青蛙效應、首因效應、鳥籠效應
    青蛙效應——避免溫水煮青蛙,在舒適中死去職場青蛙效應:指把一隻青蛙扔進開水裡,他會因為疼痛立刻跳出,但是如果扔進溫水裡,他會很享受不願跳出來,最後被溫水慢慢熱死。對於企業而言,如果一味沉寂在往日的輝煌,而不是去緊跟市場,奮力拼搏,最後就會被市場淘汰。
  • 看到你暈倒 親授空間穿越效應製作寶典
    當然,如果這個不夠形象,大家可以拿著一個鏡子(鏡子A),站在另一面鏡子(鏡子B)前,然後透過鏡子B觀看鏡子A裡面的影像,就會看到筆者描述的這個無限遞歸的顯示效果了,就像是空間穿越一樣。這個現象,在攝影界有個學名叫做德羅斯特效應,但是這個名字太難記,筆者自己叫它「空間穿越效應」。
  • 效應:Acousto-optic Effect(聲光效應)
    效應:Acousto-optic Effect(聲光效應)圖1 [1]
  • 研究揭示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
    中空納米反應器由於其具有獨特的空間限域效應,在催化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在催化過程中,影響催化性能的因素較多,尤其是在液相加氫反應中,催化劑結構以及反應條件等都會對催化性能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如何明確地闡明和評估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仍具挑戰。
  • 第三者與媒婆:調節效應與中介效應的解析
    1.3 中介效應與間接效應辨析依據路徑分析中的效應分解的術語, 中介效應屬於間接效應, 但間接效應不一定是中介效應。實際上, 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首先,當中介變量不止一個時, 中介效應要明確是哪個中介變量的中介效應, 而間接效應既可以指經過某個特定中介變量的間接效應(即中介效應, 也可以指部分或所有中介效應之和。
  • 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區別
    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區別:規模效應是規模經濟,因規模增大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規模效應是一個經濟學上研究的課題。替代效應是指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響。例
  • 暗物質與多維空間在三維空間中的影子效應
    我們很清楚三維空間的影子,不過我們不清楚多維空間的其他非三維維度在三維空間中也是有影子的。這個影子通常被我們忽視成是三維的一部分,以至於我們只是覺得我們的世界的空間只是三維的。科學家從間接的引力透鏡效應能確認暗物質的存在,為何卻無法直接檢測到暗物質呢?只能通過間接影響才能認識暗物質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我們認為的暗物質存在於其他維度,而不存在與三維空間中。我們已知的檢測物質方式都基於三維空間中的變化。我們所定義的物質,都是完全與能量相關的。而我們定義的能量,就是改變物體三維空間中的運動狀態的量。
  • 時間膨脹效應被發現,科學家無法辯駁,愛因斯坦的預言又中了!
    時間是整個世界上最簡單的東西,它是年月日,有了時間我們才分得清白天和黑夜。它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作為一種時間單位,我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與時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時間看似是一種簡單的刻度單位,但它也可以直接上升到與空間聯繫,並組成高級的時空概念,那麼時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