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瑞安警方通報稱,他們已徹底摧毀這個網絡,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並全部移送檢察院起訴,繳獲相當數量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初步統計,涉案金額超過500萬元。
「生猛」微商賣起熊掌
今年1月初,市民小黃(化名)發現一個很「生猛」的瑞安籍微商,別的微商多是賣些衣服、水果類的東西,可他竟然賣起熊掌、鷹爪、羚羊角類的「稀罕物」,還標榜都是野生的。
這名微商的「大膽」震驚了小黃,他馬上向瑞安警方報案。
瑞安警方接警後立即展開調查。辦案民警說,那名「生猛」微商曬出的照片裡有一隻熊掌、一對鷹爪和若干的熊爪、羚羊角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經警方鑑定核實,這些圖片並非「網絡盜圖」,這背後很可能存在非法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犯罪行為。
經深入偵查,民警發現,這個微商是瑞安人葉某,他今年30歲,這幾年在自己親戚開辦的鞋廠裡幫忙。
2月26日,民警趕到葉某家中把他抓獲,還在現場搜出熊爪7個、羚羊角2根。
葉某交代,前幾年他在外省打工的時候想賺些「外快」,從朋友那裡打聽到一條可以獲得珍貴野生動物製品的渠道,他知道在老家,有些人認為野生動物的某些部位可以「入藥」,這些人還願意為此付出高價。
2017年,葉某跟河北的上家搭上線,開始做起微商,一個熊爪進價只要一兩百元,可最高能賣到600元,利潤可謂豐厚,直到葉某回到家鄉也沒放棄這項「外快」。
葉某還說,為擴大銷量,他常在朋友圈裡曬圖,雖然知道這肯定違法,但他以為只要不直接標價,等有人來問再發銷售信息,這樣就能避開警方的調查,沒想到還是失算。
有人買三顆熊膽泡酒
辦案民警說,按照葉某的供述,他只是一個中間商,這麼多野生動物是哪裡來的,他也不清楚。為揪出幕後「大佬」,瑞安警方聯合當地農林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專案專查,初步查明葉某的下家和上家。
2月8日以來,專案組開展收網行動,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阮某(女,32歲,瑞安人)、吳某(女,45歲,瑞安人)、黃某(男,41歲,溫州市區人)等人,同時查獲羚羊角62根、熊膽4顆等涉案物品。
其中,被捕的黃某一人就花了6000來元,以每克40元左右的價格,從葉某那裡買走三顆熊膽。黃某說,他全家都有高血壓,聽說喝用熊膽泡的酒,降血壓有奇效,他就想嘗試一下,可剛拿到熊膽還沒來得及泡酒,民警就上門了。
葉某交代,這些熊膽,他一般每顆能掙400元,羚羊角的銷路更好,據說它的養生作用很好,每根的進價不到1000元,大一點的羚羊角能賣出1500至1800元。
至於更受關注的熊掌,辦案民警介紹,葉某沒承認自己曾賣出過熊掌,但如果真有人想買,葉某可以向上家要貨。
一頭熊只有一顆熊膽,光是民警查獲的熊膽就有四顆,這些熊到底來自哪裡?
或來自東北和俄羅斯
為查清野生動物的來源,徹底摧毀這個犯罪網絡,3月1日,專案組遠赴河北香河縣抓獲犯罪嫌疑人宮某(男,40歲,山東蓬萊人)和吳某(女,43歲,河北保定人)。
辦案民警說,宮某和吳某是一對夫妻,他們就是為葉某供貨的上家,但宮某夫婦上面還有個叫趙某的吉林籍上家。
宮某夫婦交代,他們曾在俄羅斯工作過,主要做一些代辦護照類的活,有時也賣一些動物類飾品。宮某說,在2014年,他在一個「俄羅斯中國老鄉群」裡看到吉林人趙某發的一則廣告,趙某可以提供一些野生動物製品,他想到國內有不少人偏好這類東西,就跟趙某搭上線,這些年一直從趙某那裡拿貨,然後通過網絡渠道轉賣牟利,交易網絡涉及全國多個省市。
宮某回憶,趙某跟他說過,這些「野貨」大多來自東北和俄羅斯。
民警介紹,由於趙某尚未落網,所以宮某等人對貨源的說法,還有待核實。
目前,警方已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7人並全部移送檢察院起訴,具體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辦案民警提醒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均構成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將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要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