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2020-12-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芬蘭土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所有最重要的生命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

這些是在從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內彗核心中收集到的。這顆彗星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歐空局「羅塞塔號」飛船上的彗星二次離子質量分析器(COSIMA)採集了這些樣本。該太空飛行器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距離彗星幾公裡的地方跟蹤該彗星。

這是第一次在彗星中發現生命所必需的磷元素

在彗星附近,該儀器收集了塵埃顆粒。它還拍攝了三張1c㎡的雙靶板照片。科學家們從圖像中選取粒子並用質譜儀進行測量,之後他們在試驗中檢測到磷離子和礦物或金屬磷中含有的固體顆粒。

研究人員發現,磷灰石礦物並不是磷的來源,這一發現意味著磷以某種更低的、可能溶解的形式存在。研究人員還指出,這是首次在彗星物質中發現生命必需的CHNOPS元素。生命必需的元素包括碳、氫、氮、氧、磷和硫。

碳,氫,氮,氧和硫在COSIMA小組之前對彗星的研究中已經報導過。而磷——或稱P,是生命必需CHNOPS元素中的最後一種元素。

此前研究人員已經證實,磷灰石礦物不是地球上磷的來源。也就是說,最新這一發現表明,生命所必需的所有重要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

這一發現表明:彗星元素的傳遞,是年輕地球生命必需元素的一個潛在來源。

來自彗星塵埃的CF+次級離子中,也最新檢測到了氟。第一次發現CF氣體是在2019年星際塵埃中。

CF+離子目前又在彗星上被發現,但它在彗星環境中的特徵是未知的。這項研究是由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物理和天文系領導的,並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NRAS)上。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相關焦點

  • 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每6.5年繞太陽...
    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Evelyn Zhang • 2020-12-03 18:24:49 來源:前瞻網
  • ...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 ...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Evelyn Zhang • 2020-12-03 18:24:49 來源:前瞻網 E2104G2
  • 集齊6大元素!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芬蘭土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所有最重要的生命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這些是在從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內彗核心中收集到的。這顆彗星每6.5年繞太陽公轉一圈。歐空局「羅塞塔號」飛船上的彗星二次離子質量分析器(COSIMA)採集了這些樣本。該太空飛行器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距離彗星幾公裡的地方跟蹤該彗星。
  • 集齊所有生命元素!這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集齊所有生命元素! 這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亮點追蹤主持人:本報記者 張 曄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這顆彗星名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繞太陽公轉周期為6.5年。
  • 集齊所有生命元素!第一次在彗星中發現磷元素
    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這顆彗星名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繞太陽公轉周期為6.5年。2016年9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追上了這顆彗星,其與彗星的距離僅為幾千米。
  • 外媒:科學家在一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外媒:科學家在一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2020-12-03 09:10:16 來源:科技日報 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
  • 科學家在從一顆彗星收集的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
    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從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科學家是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內部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
  • 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內部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磷和氟
    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內部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磷和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從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科學家是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內部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該彗星每6.5年繞太陽運行一次。這些樣品是由歐空局 "羅塞塔 "太空飛行器上的COSIMA儀器收集的。該太空飛行器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以幾公裡的距離跟蹤了那顆彗星。在靠近彗星附近時,該儀器收集了塵埃顆粒。
  • 研究人員從彗星中發現固體磷
    芬蘭圖爾庫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從彗星上收集到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這一發現表明,生命所需的所有重的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研究人員在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門科彗星內部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
  • 科學家從67P彗星的塵埃顆粒中檢測到了磷 被認為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顆彗星上檢測到了磷----從而完成了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的清單。這一發現是幾年前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獲得的數據,加強了生命成分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觀點。
  • 太陽每2.5億年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 與地球生態大滅絕有關嗎?
    地球近6億年來,已經經歷了5次生態大滅絕,現在正值第6次大滅絕時期,這些與太陽公轉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時空通訊認為地球物種大滅絕與太陽公轉沒有什麼關係。太陽50億歲了,地球也有45億歲了,不過這都是按照地球年來計算的,太陽一年應該怎麼計算呢?
  • 36億年前生命誕生!發現一氧化二磷,是生命起源之謎的關鍵!
    正如你所知的,磷存在於DNA和細胞膜中,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但磷是如何到達早期地球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謎。天文學家現在已經利用ALMA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探測器的綜合能力,追蹤了磷從恆星形成區到彗星的旅程。
  • 彗星上發現第六種缺失元素,難道地球早期生命成分源於外太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星球科普科學家在一顆彗星上終於發現了生命體中第六個缺失的元素,這就是被我們的細胞用來儲存和轉移能量的稀有元素磷。事實上,彗星是冰和塵埃的混合體,像小行星一樣,它也會圍繞太陽運行。
  • 生命起源於哪裡?彗星上發現生命關鍵成分!或與地球生命形成有關
    在2004年3月2日,科學家發射了一個名為「羅塞塔」號的彗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羅塞塔探測器及菲萊登陸器組成,探索任務是為了尋找在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的起源之謎,以及地球生命起源之謎。經過近10年的飛行,這個探測器來到了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附近,然後在2014年11月釋放菲萊登陸器登陸到了這一顆彗星的表面。
  • 地球生命源自外太空?生命必要元素「磷」,或由彗星撞擊帶來!
    現代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萌芽約在35-40億年前,其中「磷」是DNA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這種元素在宇宙中極為罕見,因此地球上的磷是哪裡來的呢?而生命是在地球上創造的嗎?還是從我們周圍的更大的宇宙抵達我們的星球?這些問題在學界眾說紛紜。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造成了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未解之謎系列」,那麼有沒有可能,物種大滅絕是由太陽繞銀河系公轉引發的呢?
  • 自從它被發現,到現在還沒有繞太陽公轉一圈,冥王星的有趣事實
    天文學家早在2006年就對這顆行星進行了重新分類,這意味著每個行星都必須滿足3個不同的標準才能被分類為行星。 要被命名為行星的三個條件是:一、每個天體都必須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運行;二、有足夠的質量使其具有圓形(科學家稱其為靜水平衡);三、最後需要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天體。這意味著在它的軌道上,它是主角,並且在它的軌道內沒有其它天體。
  • 科普: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
    科普: 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 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在天文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普遍都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我們的太陽是銀河系的一顆恆星!在引力磁場的作用下,小的圍繞著大的轉動,而大的圍繞著更大在轉動,就像衛星圍繞行星,而行星圍繞恆星轉動,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和自轉,形成白天黑夜以及四季交替!
  • ...標、臂旁核微環路、跨座式單軌列車、磁渦環、彗星、植物化學記憶
    該院高克林研究員團隊經過10多年努力,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出24億年不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車載光頻標。該車載光頻標經過1200多公裡的長途搬運後,完成了16位有效數字的鈣離子光頻標鍾躍遷絕對頻率測量。車體寬3098毫米,6編組最大載客量為1400人,整車使用壽命長達30年。列車可以通過60‰的坡道和50米曲線半徑的線路,對複雜地形地質的適應性強。——《人民日報》4新研究首次發現磁渦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