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不夠用?科學家說那就收集靜電吧

2020-12-08 EDN電子設計技術

讓我們溫故知新,聽他們的話。Dq7ednc

我腦子慢,你可別蒙我Dq7ednc

唱衰靜電的常見理由為:Dq7ednc

日常靜電,電壓雖可高達萬伏,但電流很小,連人都電不死,發什麼電?!Dq7ednc


日常靜電:爆炸的羽絨服和氣球貓Dq7ednc

話是這麼說,細想卻有疑竇:Dq7ednc

1、為啥電壓那麼高?Dq7ednc

發電站累死累活燒火用核,才造得出高壓電,我們脫個秋褲就高了?Dq7ednc

2、如果電壓那麼高,為啥電流那麼小?Dq7ednc

中學物理我們基本忘光了,不過歐姆定律(I=U/R)還記得:人體電阻(R)一定的話,電壓(U)越高,電流(I)不也應該越大嗎?而且,既然電流小,為啥還能閃火花,蟄疼我們?Dq7ednc

3、如果電壓那麼高,為啥電不死人?Dq7ednc

家用電壓不是220伏嗎?成千數萬伏靜電加身,我們閒庭信步,摸個電門就慫了?Dq7ednc

有請中學老師,幫我們撣撣理綜真題上的灰。Dq7ednc

秋褲上的「高壓電」

先看日常靜電產生。Dq7ednc

都說摩擦起電,其實起電的不是摩擦。不同材料表面只要接觸,一方的部分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方上,讓前者帶正電,後者帶負電,所以,嚴格說是接觸起電。當然,摩擦、施壓可讓更多電子轉移。一個電子有一定量的電荷,電荷總量叫電量(以「庫侖」為單位,與日常用電以「度」為單位的「電量」含義不同)。Dq7ednc

日常摩擦,材料間轉移的電子數有限,所以,日常靜電電量很小,只有幾微庫侖(10-6級),但是,電壓卻不小。這又為什麼呢?Dq7ednc

兩個物體表面帶上電荷,離得不遠,中間隔著空氣,形成電壓,這像個什麼電氣件?電池?發電機?不,它們像的,是容納電荷用的電容器。Dq7ednc


平行板電容器示意圖Dq7ednc

我們知道,電容器中的電壓(U)等於其所帶電量(Q)的絕對值除以其容納電量的能力電容(C),即U=Q/C。Dq7ednc

換句話說,即使電量很小,但如果電容更小,小得多,電壓就會很高。Dq7ednc

簡單說,在冬季空氣乾燥、摩擦衣物絕緣等日常條件下,人體與周邊環境(如地毯)近似構成的電容器,其電容只有一千到一百皮法(10-9至10-10級),被電量一除,電壓就會高達成千數萬伏了。Dq7ednc

所以,誰說電量小,電壓就不能很高啦? Dq7ednc

電流真的小嗎?

再看日常靜電放電。Dq7ednc

在上述日常條件下,我們有成千數萬伏靜電加身,但身體表面電壓基本相等,並沒形成電流穿過我們,這時根本用不上歐姆定律。Dq7ednc

現在,我們去摸金屬門把:它可不絕緣,是導體,算零電位,與人體間就有了電勢差,電流形成,放電了,火花一閃--注意:火花出現在我們摸到門把之前,在二者的間隙裡。Dq7ednc

微觀上看,我們與門把離得近了,1毫米3000伏左右的高電壓,電場很強,就能擊穿二者間的空氣,把絕緣的空氣在那一瞬變成導體,形成火花。Dq7ednc

擊穿空氣的電流峰值並不小。根據Richman等人1986年與Pommerenke等人1996年的論文估計,這種電流瞬間最高可達1至3安左右。Dq7ednc

Dq7ednc

持小金屬物的手釋放的靜電電流值,論文認為徒手的電流值會低一個數量級Dq7ednc

什麼概念?若是插座的交流電,0.15安的電流穿過人體1秒以上,多半就會導致心室纖顫,人就要死了。Dq7ednc

然而,還是因為日常靜電的電量太小,雖然電流峰值很高,但在瞬間放電後,在穿過人體前,電流就沒了。Dq7ednc

所以,到底為啥電不死人?

電死人的究竟是電壓、電流、電量、電阻、電功、電能……?這個話題網上特別常見,各執一詞,眾說紛紜。Dq7ednc

其實,紛紜的根源在於:電死人是件很複雜的事兒,所有一言蔽之均屬一言堂。這取決於你摸什麼(電門?閃電?)、怎麼摸(倒立?劈叉?)、在哪兒摸(沙漠?泳池?)、用哪兒摸(指肚?手背?直接用心臟?)……Dq7ednc

Dq7ednc

國際電工委員會提供的電流、時間與導致心室纖顫概率的關係圖。Dq7ednc

至於日常靜電為什麼電不死人,就很簡單了,還是因為電量太小。Dq7ednc

電量小,即使電壓高,電流峰值大,但放電時間實在太短(納秒級),摩擦轉移的那點電荷瞬間跑掉,電壓、電流驟降為零。小火花釋放的電能,據估算,每次才約0.5焦,或者更少,才0.06焦。Dq7ednc

發電廠累死累活、閃電一驚一乍,它們提供的電量和電能,都比這大太多太多。Dq7ednc

當然,這點電只能蜇你一下,卻足以引爆可燃氣體,炸個羽絨服事小,在工廠就相當恐怖了。Dq7ednc

滿足家庭用電?取代三峽電站?

下面做些可笑的計算:Dq7ednc

假設冬季北方人民每人每天「蟄」20次,即製造20朵可見可聽的靜電小火花(這是不確切的)。Dq7ednc

再假設其釋放的能量還能百分百收集起來(這是不可能的)。Dq7ednc

那麼,按每朵小火花0.5焦算,人均日靜電發電10焦,每月發電則為0.0000833度。Dq7ednc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計算,2017年城鄉居民每月人均用電是多少呢?Dq7ednc

53度。呵呵。Dq7ednc

眾志成城怎麼樣?Dq7ednc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估算,2010年中國北方人口為5.6億。那麼,全體北方人民日靜電發電56億焦,每季度平均發電則為14萬度。Dq7ednc

據三峽集團數據計算,2017年三峽電站每季度平均發電是多少呢?Dq7ednc

244億度。呵呵。別做夢了!Dq7ednc

除非你是它Dq7ednc

Dq7ednc

但見碧海磨納米

日常靜電電能這麼小,要你何用?!Dq7ednc

請注意,以上玩笑性計算只考慮了人體摩擦形成的可感小火花,然而,日常生活與大自然中的摩擦,還有太多太多。要是更高效地利用,沒準真能取代三峽電站。Dq7ednc

這話,是中科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教授說的。Dq7ednc

王老師是造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的,開山掌門,據說已瀕臨諾獎。Dq7ednc

這種號稱「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善於採集小規模、不規則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Dq7ednc

如果該技術得以長足發展,往大了說,可讓大海摩擦發電。200公裡×200公裡×5米深的海水,摩擦納米材料,不必驚濤駭浪,也能採集出三峽電站的發電量。Dq7ednc


概念圖:數以百萬的摩擦納米發電機網狀連結,採集低頻海波能量Dq7ednc

往小了說,可做自驅動可穿戴的小型傳感器。用人體脈搏振動,摩擦納米材料可以採集電能,監控血壓、心電、心音等。2017年,北京兩所醫院已據此展開合作研發。Dq7ednc


基於摩擦納米發電機的自驅動高靈敏脈搏傳感器Dq7ednc

往中間說,前文提到的各種日常靜電,配以納米材料,也許未來都能採集轉化。Dq7ednc

鋒芒初露,前路修遠,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翹盼用眨眼兒、打嗝兒和嘚啵嘚發電的機器早日產業化。Dq7ednc

(來源:科普中國)Dq7ednc

Dq7ednc

相關焦點

  • 收集靜電,能不能取代三峽電站?
    在讀完又一篇如何防靜電的科普文之後,你肯定想過: 就不能積極一點,收集靜電,變廢為寶?讓一兩個人用噼裡啪啦,撐起一個費電的家,讓全北方摩擦摩擦的人民聯合起來,取代南方發電的三峽? 古有中學物理老師告訴我們:別做夢了!
  • 教你幾個竅門,對冬季「靜電」說拜拜
    這就是靜電在冬季乾燥的天氣裡無處不在實在讓人煩躁別急,往下看:當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再分離,即可產生靜電,而產生靜電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電。材料的絕緣性越好,越容易產生靜電。比如化纖衣物、羊毛地毯、坐墊、鞋底等。它們產生的靜電會在你身體裡積累下來,直到你接觸到金屬等導體,就會產生靜電衝擊,於是你便悲劇的「觸電」了。
  • 科學家揭示摩擦如何導致靜電的長期謎團
    9月10,據外媒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開發了一種模型,該模型顯示通過彎曲材料表面上的微小突起,將兩個物體在一起摩擦會產生靜電或摩擦電。這一新的認識可能對現有的靜電應用,如能量收集和印刷,以及避免潛在的危險,如由靜電火花引發的火災等產生重要的影響。
  • 發展核電那不...
    【記得之前有看過植物蔬果發電的小實驗】 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大國建核電站?能源不夠用啊,你去燒煤吧。核廢料都埋在沒人的海島上暫時影響不到有人居住的環境。
  • 冬天靜電很煩人!靜電的產生只是摩擦摩擦這麼簡單?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靜電的呢?關於靜電的研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泰勒斯·米勒都斯是第一個描述靜電的人,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回答這個基礎性問題,近期,研究人員在探索靜電產生原因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
  • 高壓線距離房屋11米農戶家牆壁帶電擔心輻射省電力部門:系靜電感應...
    強先生拿出一份檢測報告說,這是電力部門送來的。記者看到,這是一份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出具的,對樂武線44#-45#塔強先生家附近工頻電磁環境現狀的監測報告,送檢單位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監測選取了三個點位,監測結果顯示,三個點的檢測均在低於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規定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值。
  • 都知道富蘭克林發現了電的存在,那麼是誰將電力應用於生活的呢?
    你可能會覺得電力發現的時候和我們離得非常遠,其實電力的使用只是過了200多年而已。這個時間對於中國的歷史來說非常短暫,直到現在,我們的能源都是以電力為主。那麼究竟是誰發現了電的存在。不知道大家在課本裡面有沒有學過,第一個發現電力的人就是富蘭克林。估計很多小夥伴看到這裡會想起來,這個人曾經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出現過。
  • 科學家開發微小的可穿戴式風力發電機 從扇動的塑料條中收集能量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可穿戴式電動發電機,它可以在人們行走時從風中收集能量。研究團隊表示,它的成本低,效率高,足以為小型傳感器和LED供電。雖然它與風一起工作,但它不完全是一個渦輪機。相反,這種發電機通過類似於產生靜電的機制來收集能量。
  • 「生根水」不夠用?自製1種「浸出液」,有微量元素,促進生根!
    當家裡的生根水不夠用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自制1種「浸出液」,在這種浸出液裡也含有很多花卉所喜歡的微量元素,可以促進花卉生根,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生根水」不夠用?自製1種「浸出液」,有微量元素,促進生根!
  • 人體靜電高達2萬伏特為什麼電不死人?來一起了解一下靜電這些事
    靜電說起靜電,幾乎每個人都有被它電過的經歷,還有在夜晚脫衣服時閃著藍光的噼裡啪啦...相比用電器和電線中預知的電流,靜電顯得更加隱秘,時不時就給你猝不及防的來一下。從數字上來說,220伏特的電壓感覺已經很危險了,而你知道嗎?靜電的瞬時放電電壓可高達十幾萬伏特以上!
  • 我國探月工程的玉兔號,登月900多天,內存僅256M夠用嗎?
    我國探月工程的玉兔號,登月900多天,內存僅256M,夠用嗎?作為咱們國家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登陸器,玉兔號在2013年的時候成為了各大新聞平臺的寵兒,也成為了科教系統最喜歡使用的創意元素。官方能夠採用這樣的配置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搭配、在當時完全夠用。
  • 我國探月工程的玉兔號,登月900多天,內存僅256M,夠用嗎?
    我國探月工程的玉兔號,登月900多天,內存僅256M,夠用嗎?作為咱們國家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登陸器,玉兔號在2013年的時候成為了各大新聞平臺的寵兒,也成為了科教系統最喜歡使用的創意元素。官方能夠採用這樣的配置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搭配、在當時完全夠用。而之所以不做超性能配置是有原因的。我們知道,月兔車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帶著很多精密科考儀器的大方盒子,差不多140公斤重。在它的內部有紅外成像的光譜設備,還有雷射技術的點陣器等等。同時它還背著一塊大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用於長時間工作電力的供給。
  • 為什麼電力人一定要懂無功補償?
    那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下無功補償的原理,以及無功補償的一些使用場景吧!乾貨,您可以收藏!無功功率和電壓分布的關係記住,想要維持電壓穩定,那麼要就地平衡,儘量減少無功傳輸。電力系統的無功功率平衡電力系統的運行水平,取決於無功功率的平衡。
  • 知新論點:藏在靜電背後的科學秘密
    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努力想徹底回答這個基本問題。然而直到現在,在納米尺度工作的研究人員剛剛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他們逐漸開始了解到為什麼兩個表面摩擦在一起會導致電擊。無論表面看起來多麼平滑,當你放大到足夠近的時候,你都會注意到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科學家稱這些不完美的凹凸為「粗糙」。從氣球到羊毛或頭髮等纖維,每個表面都覆蓋著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粗糙。
  • 靜電紡絲液的溶液性質分析
    靜電紡絲技術是一種簡單實用的連續製備納米纖維的方法。納米纖維具有優良的機械力學性能、極大的比表面積和長徑比,因而被廣泛應用於組織工程支架材料、催化劑、納米複合材料、光電材料等領域。✔ 適用對象:現有的聚合物溶液或熔體所製備的紡絲液靜電紡絲基本裝置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高壓電源、儲料管和收集板。
  • 時間不夠用?那是因為你沒用對方法
    當說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過了很久發現還是沒有去做,有時雖然覺得有力氣但使不出來,有時又總覺得很忙時間不夠用,生活還一團亂……就像今年5月,學校就公布9月份要進行心理諮詢會談技能比賽, 結果直到比賽快開始,我都沒做準備。那時眼看著初賽就要來臨,我更是緊張焦慮,明明內心也知道現在要做準備,好好努力,但就是總找不到方向。
  • 冬天如何防止靜電
     點擊上方"桐廬百事通"↑免費訂閱本微信平臺 · 與桐廬同步 提到靜電,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
  • LED靜電放電測試是什麼、LED靜電放電測試的重要性
    靜電無處不在,可能威脅到您的員工和操作的安全。靜電放電會引起火災和爆炸風險,而帶電部件會使操作複雜化或停產。很多時候企業並不清楚靜電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另一方面,靜電卻具有許多有益的應用,例如複印、噴墨列印、塗布和空氣汙染控制。了解靜電如何影響您的業務是邁向安全和進步的第一步。
  • 你一定不知道的靜電危害,這幾類人要特別注意!
    不信,先來看幾條新聞靜電惹禍 小夥加油瞬間變「火人」2019年,江蘇徐州一店主在給摩託車加油時,油桶和衣服莫名其妙著火,大火致使該男子全身超50%燒傷。引發火災的原因,竟是傷者當天沒有穿專業的防靜電服,化纖衣服產生的靜電遇到周圍揮發的油汽,導致了這一事故的發生。
  • 身上有靜電?這5個方法讓你釋放身體的靜電,不再有苦惱
    這5個方法讓你釋放身體的靜電,不再有苦惱靜電也是比較讓人比較苦惱的為題,不過現在有的時候,還是會有靜電出現的,但是沒有像冬天的時候這麼嚴重,現在的靜電主要體現在頭髮上,或者車門有靜電這樣的情況,這電量雖然說沒有多少,但是還是比較疼的一種,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去除靜電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