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喵姐)
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經歷?
當說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過了很久發現還是沒有去做,有時雖然覺得有力氣但使不出來,有時又總覺得很忙時間不夠用,生活還一團亂……
就像今年5月,學校就公布9月份要進行心理諮詢會談技能比賽, 結果直到比賽快開始,我都沒做準備。
那時眼看著初賽就要來臨,我更是緊張焦慮,明明內心也知道現在要做準備,好好努力,但就是總找不到方向。
甚至有時候告訴自己不能再浪費時間,強迫自己看書學習,但又看不到希望。
我好像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但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結果工作沒幹好、玩也沒玩好,也沒休息好,真是說到時間就頭疼。
但卻有這樣一個人,他作為高校副教授,要帶學生上課,還要帶他們寫論文答辯,而他也是創業者,有自己的公司團隊要管理。
作為百萬粉絲大V,他有7個微信號,完全是他自己管理,每天都還要和粉絲聊天,回答問題,運營朋友圈。
除此之外,他還能做到日更寫文,每天都會在幾十個群裡回復留言,討論問題。
他還要經常出差,即使如此,幾個甚至十幾個訓練營的答疑、直播分享、錄播視頻,開會演講等都少不了,當然作為爸爸,還要陪娃玩耍。
就連春節在武漢的他,不僅做著上述所有的工作,同時還寫出了7本書,我們問他是如何成為管理時間高手的,難道真的是天生如此嗎?
他就是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中歐商學院私享會導師,百萬暢銷書作者,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商學院創始人秋葉大叔。
如果你也想能成為秋葉大叔這樣管理時間的高手,那麼他寫的《時間管理7堂課》絕不容錯過。
書中提供的都是可以操作並落地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不僅是來自無數時間管理高手的分享,也是經過時間管理高手達人親身實踐過,能看到效果的。
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你會發現成為真正的時間管理高手,竟然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目標管理、情緒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碎片管理和外包管理。
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發現以下這3點對我的時間管理影響尤為大,我可以做到每天讀一本書,每天寫作還能有時間陪娃玩了。
1、 做好目標管理,用時間收穫真正的價值
曾經第一次考研的時候,我也很努力,每天都在認真看書,但是我好像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是想把所有買的參考書看完就好。
結果可想而知,考的不是很理想。
後來我設定了目標,我英語多少分,我哪裡弱就補習哪裡;我政治要考多少分,為了能達到這麼多分,我要準備哪些內容;專業課要想考250分,我必須要把哪些課本哪些真題重點看,要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有了清晰的目標之後,我在複習的過程中就特別努力,比如我英語,單詞不好,那麼我就把所有的考研單詞背下來,把所有真題裡的不會的單詞背下來。
因為沒有目標的時候,你複習是沒有方向的,所以最終你付出的時間卻沒有給你帶來回報,當然就會覺得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秋葉大叔說:時間其實是無法管理的,我們唯一能管的就是自己。時間管理的本質是合理的分配時間,是自己的人生更加符合自己的預期,那麼我們如何做好目標管理呢?
1.1— 找對大目標,你的時間才能被高效利用
每個人的時間每天就只有24個小時,無論你怎麼管理時間,他都不會增多。
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在這同樣的時間裡,更好的利用起來,去做自己最想要實現的目標,也就是最能給我們帶來回報的事情上。
我們來想想你的一天是這樣的嗎?
做到桌前,想著要打開電腦完成工作,結果聽到手機響,看了下微信,聊了會兒天,在這之中呢,看到別人介紹了一個好的綜藝節目,你又打開綜藝節目看了會兒。
就像我之前在寫作的時候,打開電腦,開著微信,想著要邊寫邊查找資料,結果寫了標題和開頭,想到要去找素材了,就上網搜素材,結果看到其他好玩的就看下去了。
就這樣,一上午過去了,我的文章還是停留在口頭,而自己上網搜了那麼多,看了那麼多文章,也不記得自己要找什麼素材了。
你就會發現不論我們一天坐在電腦面前多麼努力,最終也都很難完成任務。
那時間高手是如何做的呢?
秋葉大叔是工作狂不假,但他也有休閒娛樂的活動,也有陪娃的時間,但他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時間完成工作任務呢?
就好比他看了《流浪地球》,看完他就寫了篇影評,完成日更,閱讀量還超過10萬+,也擴大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影響力;
他也會跟朋友見面聊天約會,但是他們還能談成合作,交流經驗。
他們做事情是有目標的,而我們卻沒有,我們看電影,看完當時心裡爽了就結束了,不會想著從這部電影裡能收穫到什麼,我們能做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善用時間的人,首先要問自己:
「現階段的你有個大目標嗎?」
就像我,我的大目標就是打造自己在家庭和敘事治療,以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品牌,所以我在做事情的時候就要想著我的這個目標。
如果你還沒有,那麼就要想想。
1.2— 利用SMART原則設定好的目標
說到目標,我們好像沒有明確的目標,做著目前的工作按部就班;也有的可能有很多目標清單,比如想要跳傘一次,想要去西藏,又想每天讀一本書,一周看幾部電影,但這其實也不是目標。
當然也有的人就是想找份好的工作,想要掙幾十萬塊,這是目標,但卻不是好目標。
那什麼樣的目標才是好目標的,我們的好目標是要符合SMART原則的。
S,目標必須是具體的,比如今年我要在上海找一份教育類運營總監的工作,你的目標是能具體的描述出來的,看到就能知道是什麼。
M,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比如我要找到月薪2萬的運營總監的工作;
A,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運營總監的工資是可以達到2萬以上的,而我也是有能力拿到的。
R,目標與其他目標要有一定的相關性,做好工作,掙到錢,才能去做其他想做的事
T,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截止期限,比如我要在2020年12月底之前找到。
是不是通過這樣的設定,我的目標就是2020年12月底前,我要在上海找到一個月薪2萬多的教育行業的運營總監的工作。
如果我們的目標清晰具體又能實現,我們接下來在做事情的時候就能知道把時間分配到什麼地方,才能有利於我們實現目標,才能讓我們獲得最大的收益回報。
總結:其實說時間管理高手做事情,並不是和我們不一樣,而是他們做的事情,更多的是考慮這些事情是否可以支持它實現自己的大目標。
畢竟帶著大目標去做事情,我們就會更容易讓時間分配到這些事情上。
目標具有激勵作用,能督促著我們前進,一點也不假。
2、 做好情緒管理,增強我們利用時間的能力
看到情緒管理這章節時,我就想到前段時間我準備課件,過兩天天就要講課了。
那天,我早早起來坐在電腦前專心工作,本來狀態很好,可是後來因為某些事跟老公吵了一架,結果那天就白白浪費了。
最後什麼也沒有做,除了生氣。
我也學習了很多時間管理方法技巧的人,可是當遇到情緒問題,那些方法就完全失效了。
我們再看看時間管理高手呢?他們是如何做的?
秋葉大叔舉了自己的例子。
他有一天下班很晚,比平時晚了一小時,他工作一天又加班很累,而且吃完飯還要去社群進行答疑分享,分享完之後還要修改時間管理課程這本書的書稿。
本來時間就緊急,他有勞累,這時候二寶還在鬧脾氣,把碗推倒,灑了一地。
如果換成你會不會氣的對孩子吼兩句,甚至對老婆(老公)也要吼兩句,宣洩一下自己的情緒呢?
但是秋葉大叔用最快的速度把飯桌擦乾淨,又重新盛飯給二寶,後續事情也就沒有耽誤。
試想如果你發脾氣了呢?
孩子就會哭鬧,甚至夫妻兩個也會爭吵,再說我們對孩子發完脾氣還會內疚,又得花時間安慰孩子,想當然就會耽誤後面所有的工作。
其實心理學中有個「踢貓效應」也可以解釋,如果你有情緒,不能很理智的去處理事情,結果就會出現連鎖反應,讓你不能控制。
而這情緒管理也是時間管理高手和普通人的區別所在。
我們普通人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自己的情緒上,遇到問題就想著宣洩自己的情緒,把後面的工作任務已經安排好的事情忘記了,結果導致了延誤或者不能很好地處理。
而時間管理高手,他們是會更客觀的判斷自己的情緒對後續事務的影響,她知道如果一旦任自己情緒宣洩,後續的時間安排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們就會很冷靜的處理情緒問題。
那你知道有哪些非理性的情緒,會削弱我們利用時間的能力嗎?
秋葉大叔在《時間管理7堂課》裡總共講了8種非理性情緒,而這些情緒就會讓我們處於非理智之中,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1)、需要被讚賞
我之前運營自己的公眾號,開始的時候也日更,但是看到沒有閱讀量,點讚比較少,就總感覺得不到別人的認可,甚至認為自己寫的不夠好,所以我就放棄了。
其實後來也是如此,運營了今日頭條、百家號、甚至微博,得不到認可與喜歡就放棄了。
可卻忘記了「任何成功者都要經歷一段長長的孤獨旅程」。
所以我們想要做好時間管理,也要記住剛開始的時候可能看不到效果,但只要堅持就能有收效。
2)、過高的自我期許
我以前特別喜歡做計劃,而且特別詳細,就像《奇特的一生》中一樣,但是開始的時候我進行的很好,很有成就感,但是後來一旦被某些事情打亂,我就會焦慮。
要麼完美,要麼重新來,被打亂了計劃,今天就感覺不好,所以那一天的時間我就放棄了,後續的工作就會被推遲。
其實記住:計劃確實趕不上變化快,再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失敗,不斷的失敗,在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更新迭代,最終我們才能搞定目標,這才是常態。
3)、過度擔心潛在的後果
我還記得作為寫作導師第一次講課分享時,明明就剩幾天要講課了,可是我的課件還是沒準備,因為總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擔心萬一學員不喜歡怎麼辦?萬一罵我怎麼辦?
腦海中就完全處於焦慮害怕的狀態,所以可見遲遲做不出來。
那一次我還是放棄了,推脫自己時間原因,要把課程往後推。
正是因為自己擔心過度,顧慮太多,不能很好的思考,所以時間總是被浪費。
4)、不自覺地想要逃避責任
以前我就是這樣的人,在團隊中即使我是一個小小的管理者,但是我卻害怕做決定,我總期望於我的上司來決定,我直接執行就好。
我從上學到畢業後的幾年裡,我一直都是靠父母,很少去面對現實,所以當我要開始承擔家庭、養育孩子、以及工作的責任時,我就會害怕,就會出現選擇困難症,總認為自己的選擇會出問題怎麼辦?
但是現在我卻勇敢的邁出去了,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而這時候你會發現少了很多情緒,多了很多行動。
5)、習得性無助
畢業的時候,我們很多同學一起參加招聘會,但有的同學連著面試了幾次都被刷掉了,他就認為是自己不夠好,甚至認為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工作,索性就放棄了面試找工作。
有些人因為自己做的計劃總是完不成,因為拖延,他就認為自己做不好,也學不會時間管理。
6)、情感依賴
尤其對於很多女孩子,如果戀愛後,就會很容易發生情感依賴,特別依賴男朋友,還有可能委曲求全,壓抑自己的想法。
你說這樣處處要依賴男朋友,跟著男朋友行程和心情走的人,又怎麼能做好時間管理,完成自己的時間計劃呢?
7)害怕被孤立
我其實在大四就開始準備考研了,但是全宿舍就我自己一個人準備,其他5個人不是打麻將就是玩遊戲,你說我還會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看書嗎?
為了能和他們一起,我也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然考研也就放棄了。
所以不要想著討好別人,而是要想著自己的目標,安全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安全感很容易被別人所支配。
要想成為自己的時間管理高手,首先我們要學會拒絕。
8)、惰性
人一旦適應某種環境,就會一直習慣生活下去,畢竟要想改變,就得感受到痛苦。
要想改變,就讓自己走出舒適區。
其實這些非理性情緒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們任由這些情緒過度放大,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與時間規劃,更別說能讓我們高效利用時間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特點,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適應時間管理規劃。
3、 碎片化管理好,零碎時間也能完成重要工作
美國一項數據表明,能合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的人只佔總人數的3%--5%。
如果你能成為這3%--5%的一份子,那麼你的職業發展速度會比其他人快很多。
秋葉大叔說:會利用碎片化時間的人,不僅僅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而是在全面爭奪注意力的時代,有意識的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寬帶」。
我有個朋友和她研究生同學,一起進了四大。但是5年過後,我朋友年入百萬,房產幾套,而她當時的同事還在原公司,月薪也就漲到2萬多。
為什麼同樣的學校畢業,在同一家公司,做著同樣的工作,會差別這麼大呢?
原來我同事當時工作時,除了關注工作外,還會關注自身能力的提升,安排時間進修學習,此外,當自己在這個公司感到沒有發展前景後,還跳槽到其他公司,繼續學習。
而她的那些同學以為進了四大就完美了,就連該考的註冊會計還沒考下,更別說花錢花時間投資提升自己了。
可能會有人說,我要工作,每天那麼多工作哪有時間學習提升?
有的媽媽會說,我要陪娃,每天那麼多家務,我也沒有時間看書學習?
事實是嗎?
或許我們沒有一大塊的時間,但是零碎的時間一定很多,畢竟我們每天真正工作的時間不會超過8小時,而陪娃的時間也不會超過12小時,不是嗎?
那剩下的時間去哪裡了,我們該如何利用起來?這就是碎片化時間。
3-1、減少被信息幹擾次數
有沒有這樣經歷,你在認真工作寫報告,微信信息不斷提醒你,郵件也是,甚至新聞也在不斷跳出來……
然後你就打開去看微信,然後回復,再然後就開始聊天,刷刷信息,看看大家在聊什麼,不知不覺30分鐘過去了。
你看到一則新聞提醒,你很感興趣,你就去看新聞,看完新聞看評論,看完評論又去看文章,看完文章又刷了N遍公眾號,這樣不知不覺一小時就沒了。
而你的報告還是只寫了開頭,一上午的時間都沒有寫完,其實明明只要專心1小時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幹擾信息屏蔽掉,這樣我們就能專心完成工作之後,還有很多時間去做其他的。
3-2、列行動清單,製作行動清單上要做的事情
就像前面所說,本來你在寫文章,你突然看到一個新聞感興趣,看完新聞又看了評論,然後又去看了文章。
結果這些事情也不是你所需要的素材,你看是不是就把你的碎片時間浪費掉了。
所以我們可以在任務開始之前,寫下任務清單,越詳細越好,上面沒有的就不要做了。
我寫文章,要找素材,同主題的素材,找15個,金句找25個,同主題的文章要讀20篇,那麼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就做這些事,與這個主題無關的我不看。
3-3、儘量避免被他人切碎時間
你會看到很多時間管理高手他們的名稱或者介紹裡都會備註:幾點可以交流。
但我們不是,我們隨時都在關注別人。
比如你在工作,這時候有人要你幫忙,就會把你的工作打亂。
還比如你作為全職媽媽,孩子睡著了,不要著急去做家務,收拾屋子,而是孩子睡著的這段時間可以利用起來看書學習工作。
當孩子醒了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收拾做家務,這樣你的時間也會有很多可以用起來,不是嗎?
當然更別說我們上下班的路上,我們吃飯時間,我們的聊天時間,睡覺時間了,這些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
其實碎片化時間很多,一分鐘也很長,能做很多事。
之前我是全職媽媽,邊帶孩子邊寫作,那個時候我每個周還能寫出兩到四篇的文章,我是如何寫的呢?
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構思自己要寫什麼主題,什麼框架。
然後就會抽時間查查素材,翻翻書。
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就開始把這些寫出來,需要什麼素材,查找素材,把要用的素材金句案例丟羅列出來。
晚上睡覺前就會寫成一篇文章,然後再看看微信,以及學習一些課。
第二天早晨會對昨晚的文章進行修改,修改完後會發給編輯。
你看,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並不是必須要有一個大塊的時間,我們可以把文章拆解,幾個碎片化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所以那麼多的碎片化時間,我們都可以利用起來,去完成我們要完成的目標。
一個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生命對我們來說就只有一次,所以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好好的去生活。很多事情之所以遺憾,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做,而是我們本來可以做卻沒有做。
總結:
看完秋葉大叔的《時間管理7堂課》,讓我對時間管理沒有那麼焦慮了,我首先規劃好自己這三年的研究生學習目標,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根據目標去規劃自己的時間。
再者做好情緒管理,讓自己不要迷失在非理性情緒中,而不能很好的讓自己沉浸在工作學習生活中。
當然我們每天都有那麼多的碎片化時間,在我能高質量陪娃的同時,還能更好的學習自我提升。
這三個點是我感觸最深的三個點,當然還有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和外包管理,這些都能很好的幫助你提升效率,讓自己的時間得到最大的回報,讓你的生活也更輕鬆,不焦慮。
【討論:】關於時間管理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有沒有那些小技巧對你的幫助很大?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學習!
我是@知心喵姐,華師大心理學研究生,三娃寶媽,致力於家庭和敘事治療,當然還有個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