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用?教你如何用一天學出48個小時

2021-01-11 騰訊網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焦慮:時間像火箭一樣嗖嗖往前趕,好多東西還沒來得及看,一天就過去了,真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

從物理學的角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能增加每一分鐘的利用價值,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等於是增加了時間。

假如你自認還沒有達到學霸的高度,先來回憶一下你的一天是不是這樣的:

吃飯

睡覺

學習

一天的時間基本上是被這三項活動「承包」了。

再仔細想想,在這三項活動的間隙裡,其實還有很多瑣碎時間的存在,比如睡著前的那段時間、起床、洗漱、走路、等車、乘車等。這些時間很瑣碎,但加起來,也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時間資產。

時間一直都是有的,不是嗎?

關於這些瑣碎時間該怎麼利用,並不是你臨時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而是要根據時間的長短、不同的場合,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制定「零碎時間」計劃表。這樣在實施的時候才不會盲目抓瞎。

01

明確每天的零碎時間段

為了減少時間上的浪費,我們可以以一周或一個月為單位,梳理出自己的零碎時間。

一天的零碎時間段一般有通勤(上下學)、等待(等吃飯、等家長接送、排隊)、放鬆(飯後、午睡後)。

你除了要知道每個零碎事件是什麼以外,還要知道每件事花費的時間,然後利用每件事之間的交叉點來進行學習。

02

明確自己的每日任務

將每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列成一張表,並在每個任務的後面標註所需時間。

例如背英文單詞50個(20分鐘)看數學錯題10道(30分鐘)做本課必刷題(1個小時)……

03

根據「時間四象限」梳理每日任務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學生,往往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在於:事情太多。

只要想填充自己一天的24個小時,總會有無窮的事情湧入自己的To-Do-List。

即便是初三緊張的學習時間,同樣存在著分給這個科目還是那個科目,去刷題還是歸納總結這樣的問題。

所以,在有限的時間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很多緊迫的事情不一定等同於重要的事情,一定不能成為急事的奴隸。

我們可以將任務按照重要和緊急兩種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得到「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既緊迫又重要的事,馬上去做。

這些事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需要在當下優先完成。

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抽時間也要做。

這些事雖然不會在短期產生明顯的收益,但確是長期發展不可或缺的任務。例如制定學習計劃、歸納知識結構、分析錯題錯因、背單詞、課外閱讀等。

緊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這些事看似十萬火急,但對自己短期和長期的收益有限,卻常常佔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時間。例如朋友圈的一個新消息提醒、突然的一個電話,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和處理規則,比如拒絕或尋求幫助。

既不緊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這些事暫時擱置或削減必要的時間投入是最合理的決策。

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每天的任務中哪些是必要選項,將不必要的任務儘量刪減或縮短時間。

04

根據時間段的特點,安排任務

在時間利用與效率當中,也存在「二八定律」。

在效率最高的「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80%的回報。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卻只能產生20%的回報。

因此,在分清不同任務的輕重緩急後,我們還要清楚在每個零碎時間段,我們的學習效率如何。

如果按照學生的效率高低劃分,可以得到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

低效時間(如晚自習後期):用於歸納、總結、調整、計劃。

完整的低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反饋時間」,適合進行對白天所學知識方法的總結、錯題的分析與歸納、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下一階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效時間(如清晨):背誦、記憶、複習、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積累時間」,適合進行與記憶和積累相關的學習任務,例如鞏固英語單詞、背誦語文古詩詞、熟悉作文素材、背誦文綜知識點。

在此基礎上,大家要根據自己每日的時間安排和精神狀態進行靈活的調整。

例如睡前的30分鐘,時間較短:如果精神狀態較好,即進入「高效時間」,完全可以進行積累、背誦、記憶工作;如果精神狀態較差,即進入「低效時間」,可以進行課外閱讀、練字、摘抄素材、聽力等。

需要認清的是:並不是只有「高效時間」才適合學習,每天有大量的學習任務發生在一些細枝末節或是精神萎靡的時間當中。

時間像海綿裡的水,得這樣擠才會有。

06

學會利用工具才能真正隨時隨地學習

隨身攜帶卡片、筆記本、書籍,不管何時何地,都能想看就看、想聽就聽,想學就學。這樣不僅將平時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了起來,而且擠掉了無聊發呆的時間,無形中增加了學習時間。

現在就動起來吧,給自己列任務清單,將自己的碎片時間整合利用起來,相信你的學習效率將有大幅度的提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哈佛學霸的時間管理四大原則,讓你一天擁有48小時!
    由於現在的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天被好多事忙的焦頭爛額,讓人非常痛苦,人之所以如此痛苦,原因是他們沒有實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你身邊是否有這種神一般的朋友 每天都精力旺盛,有使用不完的勁,學習、生活、社交、興趣什麼都不落下.......你是否也羨慕他們的生活,哈弗大學的一位學生,總結了時間管理的四大原則, 你也一天能當48小時用!
  • 時間總是不夠用?你可以試試艾森豪法則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很多時候明明沒做多少事情一天就匆匆過去了,忙忙碌碌年復一年好像什麼目標也沒實現,我是深有感觸的,所以我一直在尋找有沒有一套時間管理法則讓我們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過每一天?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內容。
  • 時間不夠用?那是因為你沒用對方法
    (作者/喵姐)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經歷?當說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過了很久發現還是沒有去做,有時雖然覺得有力氣但使不出來,有時又總覺得很忙時間不夠用,生活還一團亂……就像今年5月,學校就公布9月份要進行心理諮詢會談技能比賽, 結果直到比賽快開始,我都沒做準備。
  • 同樣一天24小時,為什麼你的不夠用?論時間管理重要性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修正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時間不可管理,可管理的是你自己。因此,你唯一能做的是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心態,管理好自己的行動。唯有如此,你才能完成每天規劃的任務。方法僅僅只是工具,你才是那個讓你自己成功的人。
  • 如何用英語表達時間?教你9個表達時間的英語要點
    每個人在一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都會學怎麼表達時間。然而,談論時間不只是將時鐘上的數字說出來而已。能夠提問和談論時間是說任何語言的基礎。因此,不是只是簡單的說出時鐘上的數字,你也可以跟英語母語人士用一樣的說法,讓你聽起來像個本地人一樣。
  • 時間總是不夠用?保持專注,將1小時變成2個小時
    先來問一下,你覺得什麼時候時間過得最快?早上鬧鐘響了,說好只睡5分鐘的,結果一睜眼半個小時過去了;要寫個報告,覺得一小時就能完,結果光寫個開頭一小時就過去了。那什麼時候時間過得最慢呢?做平板支撐時,覺得已經一分鐘了,結果才過去10秒鐘;參加一個很無聊的會議,覺得快一個小時了吧,結果才過去10分鐘。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當你越是專注,越不在意時間時,時間反而過得很快;當你無所事事,不專注時,時間過得反而很慢。所以,想要將1小時成2個小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保持專注。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四象限法則了解一下
    越是年紀大,越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早晨醒來,收拾完畢,趕到公司,打開電腦,一篇文章寫完,竟然就該吃午飯了,吃過午飯下午開個會,加班兩小時,之後下班,竟然又該吃晚飯了,吃過晚飯,運動一下,聽聽網課,竟然就該上床睡覺了……原本還想看看電影、看看書,居然已經沒有時間了。
  • 如何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一天的工作?試試這5個小技巧
    久而久之,效率低下,陷入拖延,幾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幾天都無法完成,這樣無止盡的循環浪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應該如何科學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提高專注力,重啟高效的工作呢?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會有答案。
  • 娃學習時間總是不夠用?帕累託定律告訴你:80%時間要用在這才對
    她的言語仿佛把我們幾人帶入到了這樣一個場景:晚八點的時候,孩子剛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寫作業的時候,就被同學的一個電話打斷了,兩人沒完沒了地聊了快一個小時,聊的內容完全和學習搭不上邊,以聊遊戲居多。02 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需循序漸進時間管理這件事千頭萬緒,我們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時間觀念,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是教孩子從生活節律著手。
  • 孩子時間不夠用?是效率不行,「艾森豪法則」助孩子高效成事
    孩子沒有辦法及時的完成自己的事情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的時間不夠用,二是因為他們的效率不行。 孩子們時間總是不夠用是因為他們的效率不行 孩子們小時候自己是不能夠正確的判斷事情的重要程度,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的先後順序。
  • 你花多少時間做家務?時間管理讓你一天多2個小時~
    你們平時會花多少時間在做家務上?1小時?3小時?或完全不清楚?下班到睡前正常情況下(不加班的情況下)會有5個小時左右的自由時間(按18:00-23:00計)其實還有早上上班前2個小時的時間(按7:00第二個是合作。合作實在太棒了,如果一個人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那麼2個人不就只需要1.5小時了嗎?
  •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真的很忙嗎?職場高手另有高見
    以前有一個誤區,覺得「忙碌」就是「時間不夠用」,後來參加工作才發現,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到中年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卻不知道每天在忙什麼,日子每天過,卻只是在機械地重複著。【關於忙碌】俞敏洪掌管著年收入百億的集團,在我們想來,他應該是每天忙到腳不沾地,處理公司上下的大小事務,但事實上,他除了會處理公司事務,還有時間看書、寫作、直播、接受訪談,甚至還會出國旅行……為什麼人家與我們的時間是同樣的,卻可以做那麼多事情?俞敏洪每天工作近15個小時,他曾說: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並不忙,我只是時間不夠。
  • 《我的一天有48小時》《我的專屬夢境遊戲》:當世界只有你一人
    《我的一天有48小時》一個月前張恆發現自己一天的時間多出了24個小時,與此同時他也被捲入到一場危險的遊戲中……另類無限流,輕鬆向。不要太糾結細節,當TVB看看就好。《我的專屬夢境遊戲》虛擬夢境設備?這是什麼鬼?「用來做白日夢的?沒興趣。」「什麼,百分百虛擬實境?
  • iPhone手機教你如何省電,輕鬆設置一下,可以一天不用衝了
    iPhone手機教你如何省電,輕鬆設置一下,可以一天不用衝了轉換達人 2018-11-04 17:31:27新買的iPhone手機,用了一段時間以後,耗電越來越快,一天要衝兩三次,感覺賊不爽。玩個王者、吃雞,再刷會微信、抖音,電量蹭蹭的減少,在家的時候倒還好,可以邊充邊玩,一旦出門在外沒帶充電寶的情況下,手機都不敢怎麼玩,怕沒電了不方便使用。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的iPhone手機耗電那麼快呢?
  • 48小時不睡靈魂出竅,96小時後猝死
    但是你知道如果連續長時間不睡,人體會逐漸發生怎樣的變化嗎?後果可能是極其嚴重的。睡眠不足不僅會讓人暴躁,還可能是致命的。聯合國甚至認為剝奪睡眠是一種酷刑。剝奪睡眠的時間越長,情況就會越糟糕。睡眠不足對人的影響是不同的,但一般來說,睡眠不足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嚴重。僅48小時不睡覺就被認為是極端的睡眠剝奪。如果連續18個小時不睡,你可能會有微醺的感覺。
  • 中醫教你如何在對應時間養生:一天之中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講究時間和方法,在古代,一天被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都有自己的養生方法,下面我們不如來看看在一天當中,什麼時候養什麼生吧。子時(子夜11~凌晨1時),好好睡覺。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
  • 假如一天有25個小時,我打算……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徵集,話題是#假如一天有 24+N 個小時# ,你打算用多出來的時間做些什麼?上下滑動可查看更多有人說,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只有 24 個小時;也有人說,時間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東西,因為同樣是 24 小時,有人活出了 25 小時的精彩,還有人擁有 48 小時的充實。每個人都希望能跳出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去到所有想去的地方,有永遠用不完的時間。
  • 關於時間:可以度日如年,也可以把一天當十年用
    時間,是個奇妙的東西。你有注意到自己陰曆和陽曆生日同一天是多少歲嗎?你過了幾次這樣「陰陽和合」的生日了呢?陰曆和陽曆生日同一天是19年一輪迴, 但是,有一小部分人的生日例外。為使農曆和陽曆相差不太多,就必須把這7個月補上。人,一出生就與太陽、月亮、自然宇宙密切地聯繫著,日月更替,時光荏苒,人的命運也隨之流轉。有人會困在這種流轉中,而有人卻能超脫出來。就比如,有人77歲已經壽終正寢,而有人77歲還熱衷於競選、當總統。
  • 假如地球一天變為6個小時,我們對時間的把控又能掌握多少呢?
    而這時你發現自己的胃有點不舒服,不清楚確切原因,或許是因睡過頭太驚慌而胃痛又或許是其他,你的手機上收到了一則通知。內容:為緊急警報地球的自轉,發生了改變,一天變成六個小時。你來回看了好幾遍,不是自己眼花看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把一天強行改成28小時,你的生物鐘會這麼聽話嗎?
    也許這兩個失敗的實驗都太過激進,又或者實驗環境受到了不確定的幹擾。克萊特曼又開始規劃一個更加嚴謹更加可行的實驗。他準備了兩個新的方案,分別將一天壓縮成21個小時和延長為28小時。這樣正好能把一周的時間劃分成8天和6天,不僅幅度變小更容易適應,也不會對實驗人員的工作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