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不夠用?你可以試試艾森豪法則

2021-01-13 後浪科普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很多時候明明沒做多少事情一天就匆匆過去了,忙忙碌碌年復一年好像什麼目標也沒實現,我是深有感觸的,所以我一直在尋找有沒有一套時間管理法則讓我們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過每一天?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內容。

在開始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故事的開始是在一個動物園裡一天,動物園管理員驚訝的發現袋鼠竟然從籠子裡跑了出來,於是馬上開會討論,大家都認為應該是籠子的高度太低了,他們便將籠子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30米,第二天他們又發現袋鼠跑到外面來了,這次他們便將籠子的高度加到50米,這時隔壁的長頸鹿問籠子裡的袋鼠「你覺得他們還會不會繼續加高你的籠子呢?」袋鼠笑著答道:「很難說,如果他們還繼續忘記關門的話!」故事中的袋鼠每天可以跑到外面並不是因為籠子的高度過低,而是因為管理員們忘記了關門,一味地加高籠子的高度並沒有解決問題的真正核心,這樣的做事方式當然不會有效率,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可是當你問他忙些什麼的時候他卻說不出具體的問題,只說自己忙死了,還沒了解事情的條理和原因就開始瞎忙,時間當然永遠不夠用。

還有另一個故事,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給學生們上課時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從桌子下面拿出了一些鵝卵石把石頭全部放到了罐子裡,之後蘇格拉底問向全體同學「你們認為這個罐子是滿的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的,這時蘇格拉底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把沙子從罐口倒下去,然後又問了相同的問題。這時學生們都不作聲了,過了一會兒班上有一位學生低聲回答說可能滿了吧,不料蘇格拉底又從桌子旁邊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和沙子填滿的罐子裡,然後他又問同學們「你從我做的這個實驗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學生們搶答道「我明白,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每天的行程有多滿,如果要硬擠一下的話還是可以有很多時間做別的事情的」蘇格拉底微笑著說「你們的答案也許不錯,但我還要告訴你們另一個重要經驗,而且這個經驗比你說的可能還重要,那就是如果你不先將大鵝卵石放進罐子裡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從這個故事我們會發現做任何事情前,應該在行動前停下來思考和規劃,把問題和工作按照性質分成不同等級然後再安排事情解決的順序,這樣才能有效率的處理你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簡單有效時間管理的方法是——艾森豪分類法則,艾森豪是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他也是美國史上第二位職業軍人出身的總統,為了應付繁複的事務並且爭取有效率的處理他就發明了這個艾森豪分類法則,我們也稱為十字法或四象限法則,這個法則共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先挑選目標

就如最前面動物園的例子,先思考影響事件最重要的是什麼?以終為始從結果倒推影響事情的重要原因,理清每件事情的條理之後再開始安排。

第二步:設定每件事情優先次序

就如蘇格拉底所說得不先將大鵝卵石放進罐子裡以後就沒辦法把它們放進去了,如何優先次序處理事情呢?首先,把事情分成重要和緊急的然後再用十字法分為四象限:第一象限這裡的事情重要且緊急,我們稱為必要區,這象限的事情需要儘快處理;第二象限這裡的事情重要但不緊急我們稱為效率區,雖然事情可以暫緩但是我們必須加以重視,想要提高效率我們每天花最多心思與時間在這個象限上;第三象限這裡的事情緊急但不重要,我們稱為分心區,這象限的事情不應該佔據我們太多時間;第四象限這裡的事情不重要而且不緊急,我們稱為浪費區,既然不重要而且不需要儘快處理我們該學會拒絕,避開這個浪費時間的事情。明白了事情的優先次序就可以把時間放在對的事情上。

第三步:進行自我評估

審視每天把時間都花在哪個象限裡?我們會發現過去的時間往往都放在第一與第三象限,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二象限,這時候你要學會問自己如果持續待在第一與第三象限會帶來什麼成長?只有主動的將時間投入到第二象限效率區我們才可以預防和消除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帶來的危機和問題,把第二象限的任務放在首位也就是投資在自己的身上,你就會發現更加多的控制權,也會有更加多的時間更有效率地處理每天的事務。

結語

艾森豪原則的三個步驟就是先挑選目標清楚事情的原因,之後再設定優先次序將它分類,最後再自我評估審視自己的行為。那麼希望你從今天開始按照艾森豪原則開始規劃你的每一天,讓每一天過得更有效率。

相關焦點

  • 孩子時間不夠用?是效率不行,「艾森豪法則」助孩子高效成事
    但是孩子打完籃球之後精力就會下降,再寫作業的話完成效率就十分的低下,這樣孩子就總是沒有辦法按時完成作業。 孩子沒有辦法及時的完成自己的事情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的時間不夠用,二是因為他們的效率不行。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四象限法則了解一下
    越是年紀大,越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早晨醒來,收拾完畢,趕到公司,打開電腦,一篇文章寫完,竟然就該吃午飯了,吃過午飯下午開個會,加班兩小時,之後下班,竟然又該吃晚飯了,吃過晚飯,運動一下,聽聽網課,竟然就該上床睡覺了……原本還想看看電影、看看書,居然已經沒有時間了。
  • 娃學習時間總是不夠用?帕累託定律告訴你:80%時間要用在這才對
    學優生的時間管理能力要明顯優於學困生,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由於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困難,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安排時間和充分利用好時間。時間管理的好壞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當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一團糟,總是疲於應付各種事情,作業來不及做,覺得玩耍的時間不夠等等,這些狀況都容易導致孩子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 時間不夠用,經常要加班?這樣活用四象限法則,解決時間管理難題
    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把一項工作劃分成四個象限:重要緊急:比如即將到期的任務,客戶的投訴,公司的危機等,在你的目標計劃中,屬於必須解決,而且時間將近的任務,可以劃到這一象限;重要不緊急:比如培養員工,自我學習,培養人際關係等,在你的計劃中屬於實現目標必要途徑,但有充裕時間解決的任務;緊急不重要:比如電話,會議,突然來訪的客戶等,在計劃中不重要,但卻緊急的任務。
  • 我的世界:火把不夠用怎麼辦?掌握「左手法則」,一切將輕而易舉
    本期內容在我的世界中挖礦時,有時候會遇到火把不夠用的情況發生,這時靈活運用「左手法則」就變得很重要。顧名思義,就是將火把放在左手的位置,這樣可以在不放置火把的情況下,就能驅散周圍的黑暗。當然,雖然「左手法則」可以節省火把數量,但是有一個弊端不能忽視。沒有被光亮影響的地方肯定會刷新怪物,遇到這種事情時,史蒂夫的境況總會變得很尷尬。
  • 你不是沒時間,只是沒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七大效率法則(精闢)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做什麼事都捉襟見肘。其實,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之所以覺得時間不夠用,不是真的因為沒時間,而只是沒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一大成功之處,就在於能夠合理規劃時間、掌控時間,從而提升做事的效率。
  • 時間不夠用?那是因為你沒用對方法
    (作者/喵姐)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經歷?當說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過了很久發現還是沒有去做,有時雖然覺得有力氣但使不出來,有時又總覺得很忙時間不夠用,生活還一團亂……就像今年5月,學校就公布9月份要進行心理諮詢會談技能比賽, 結果直到比賽快開始,我都沒做準備。
  • 看完這些例子,你也許將開始運用80/20法則來改善你的時間管理
    結論四:如果我們好好利用20%的時間,將會發現,這20%是用之不竭的。花一點時間去印證80/20法則,幾分鐘也好,幾小時也行。找出在時間的分配與所得的成就(或快樂)兩者之間,是否真的有一種不平衡現象。看看你最有生產力的20%的時間,是不是創造出80%的價值;你80%的快樂,是不是來自生命中20%的時間。
  • 最強蝸牛 黑蝌蚪總是不夠用?有了這些貴重品就可以改善很多
    超級坑錢的狸先生、落魄的貴族、點亮頭像、神域探索等都是需要很多黑蝌蚪的,經常會有小夥伴跟戒戒吐槽說自己的黑蝌蚪總是不夠用,那麼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呢?蝸牛探索是遊戲內玩家們獲得各種資源的一個最重要渠道,那麼探索羅盤裡怎麼樣搭配貴重品才能讓黑蝌蚪最大化呢?思想者:置於探索羅盤時賦予效果,探索時15%概率獲得雙倍黑蝌蚪。
  •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真的很忙嗎?職場高手另有高見
    以前有一個誤區,覺得「忙碌」就是「時間不夠用」,後來參加工作才發現,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到中年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卻不知道每天在忙什麼,日子每天過,卻只是在機械地重複著。當你只能完成2件事的時候,後面還有10件事等著你去完成,於是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忙,有做不完的事,並充滿焦慮。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做副總,每天都很忙,一次去拜訪他,沒聊幾句就打進來好幾個電話,粗略算來,差不多5分鐘就有一個電話,這樣當領導哪裡還有自己的時間。在後來的交流中才發現,原來公司裡的大小事務他都抓在手裡,不懂授權,事事操心,把自己搞得很累,還難免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 插座不夠用?還不想下床開關燈?這款智能插排你可以了解下
    但另一個頭疼的事情又來了,我發現家裡的充電插座不夠用了。也是吐槽家裡的插座設計,只有一個電源可以接插座。這時可能有朋友會說,換個大的插座不就好了嗎?確實一個大插座可以解決我的不夠用的問題,但我又是個極簡主義者喜歡簡潔的風格。各種拖線插排,各種線堆在一起看著真的很糟心。
  • 關於時間管理,你需要掌握的兩個核心方法
    我每天都在「救火」,都在被事情牽著走,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做不好時間管理,很可能是你沒有抓住這兩個核心:不做什麼和要做什麼。工具和方法再多,如果沒有掌握這兩個核心,你依然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時間管理」是舵舟管理訓練營中的重要一課,也是學友反饋收穫巨大的一課,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關於時間管理的核心,學會了可以讓你的時間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 時間不夠用?教你如何用一天學出48個小時
    ,我們可以以一周或一個月為單位,梳理出自己的零碎時間。 你除了要知道每個零碎事件是什麼以外,還要知道每件事花費的時間,然後利用每件事之間的交叉點來進行學習。 例如背英文單詞50個(20分鐘)看數學錯題10道(30分鐘)做本課必刷題(1個小時)…… 03 根據「時間四象限」梳理每日任務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學生,往往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在於:事情太多。
  • 《墨菲定律》:10個愛情法則,讓你學會不在愛情裡受傷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在《墨菲定律》,一書當中那些關於愛情的一些法則,當你真正掌握了之後,便能夠更好地看清愛情的真面目了。第一、如果你喜歡上一個人的話,那麼這一個人,總是不能夠出現在你的眼前,可是那一個你非常討厭的追求者,卻總能夠在你的身邊出現。
  • 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 巴菲特時間法則:專注20%的要事,堅決不做剩下80%
    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80/20時間管理法則」:只做20%的優先級任務,就可以達成80%的成果。今天為大家介紹巴菲特時間管理的六大策略,希望可以幫助你節省更多精力,達成最為重要的目標。當比爾·蓋茨(Bill Gates)第一次見到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時,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其實想要改變孩子的磨蹭作風,家長可以通過「吃青蛙法則」來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徹底改變磨蹭的現象。王女士在當媽之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哥哥在管教兒子的時候大發雷霆,對孩子一點耐心也沒有。她時常勸哥哥教育孩子要溫柔一些,沒想到哥哥卻笑話她什麼也不懂,以後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 銷售之神:顧客總是不買你的帳?掌握3點人性法則,客戶立刻買單
    今天,我來跟你分享的是:掌握3點人性法則,讓客戶主動說「我要」。如何在每一次銷售中都能讓客戶主動說,我要,我買呢,在這裡送你3個人性法則。只要用心掌握並善於應用,就可以激發客戶成交更多的銷售行為。那第一個人性法則,就是製造競爭,製造爭搶。
  • 《凡人修仙傳》藉助掌天瓶,韓立可以創造新的法則,反殺時間道祖
    但是,韓立也有自己的底牌,那就是掌天瓶,若能善加利用,可以大大增加勝率。如何善加利用呢?首先,掌天瓶絕非僅僅蘊含「時間法則」。掌天瓶可以凝練出具有「時間法則」的晶體,證明了自身蘊含「時間法則」,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時間法則」是掌天瓶的全部,因為它能逆轉時空。掌天瓶多次把韓立的神魂送到過去,附身於已死之人的肉身之上。
  • 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如何應用於中學學習
    上初中、高中時,我身邊有很多同學經常抱怨自己的作業做不完。有時候,為了完成作業,他們甚至放棄了周末的休息時間,甚至晚上開夜車到很晚,即使是這樣,時間還是不夠用,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但我卻從來不把作業帶回家,基本上在學校裡就做完了,回家之後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複習,預習或者鑽研自己喜歡的事。這裡向大家推薦時間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四象限管理法最重要的一條內容就是,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的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重要又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 重要但緊急、不重要又不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