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微小的可穿戴式風力發電機 從扇動的塑料條中收集能量

2020-09-24 cnBeta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可穿戴式電動發電機,它可以在人們行走時從風中收集能量。研究團隊表示,它的成本低,效率高,足以為小型傳感器和LED供電。雖然它與風一起工作,但它不完全是一個渦輪機。相反,這種發電機通過類似於產生靜電的機制來收集能量。

在這種情況下,活性成分是管中的兩根塑料條。當空氣流過管子時,條狀物就會扇動並拍打在一起,捕捉並儲存能量。該團隊表示,這種納米發電機可以在3.6英裡/小時(5.8公裡/小時)的溫和風速下工作,測試顯示,它可以在人行走時附著在手臂上工作。也就是說,它在8.9至17.9英裡/小時(14.3至28.8公裡/小時)的風速下工作得最好,所以也許它更適合在自行車上使用。

該團隊表示,該設備的風能轉換效率為3.23%。這比其他從風中搜刮能量的設備要高,但與更專用的風能收集器相比,還差得很遠。舉例來說,雖然不能用蘋果來比較,但一臺普通的老式風力發電機的效率在50%左右。

因此,新的納米發電機將更適合小型設備。優化後的版本可以輸出175 V的電壓、43 μA的電流和2.5 mW的功率,這足以為小型溫度傳感器或100個LED陣列供電。

這種新設計有朝一日可以為新型可穿戴納米發電機提供信息,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其他概念包括可以從摩擦中收集能量的織物,以及其他可以同時利用陽光和運動的織物,以及可以從彎曲手指中收集能量的金屬片。最終,該團隊計劃嘗試擴大該技術的規模,以產生更多的電力,甚至可能是電網規模--儘管在這一階段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希望將該設備的規模擴大到1000瓦,因此它與傳統的風力渦輪機具有競爭力,」該研究的高級作者楊亞說。「我們可以把這些裝置放在傳統風力發電機無法到達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山上或建築物的頂部,以實現可持續能源。」

該研究發表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雜誌上。該團隊在下面的視頻中演示了該裝置。

相關焦點

  • 納米發電機收集人體能量:可為穿戴設備供電
    想像一下,你只要動一動就可以為你的手機充電,該是件多麼令人愜意的事情,科學家告訴我們,這一天已經為期不遠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低成本膜狀納米發電機,可以捕獲人體運動能量,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目前有大量有關機械能能量採集器的研究工作,其機制大多利用壓電和摩擦電效應。新開發的納米發電機又稱為生物相容性鐵電納米發電機,由矽晶片和分層的非汙染性物質組合而成。
  • 一種新型可穿戴式發電機可為現有的無線傳感器供電
    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助理教授高偉一直在開發一系列廉價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利用人體為其供電的方法為可穿戴傳感器供電。如何為隨身設備供電一直是科技業界最大的挑戰,雖然電池是一種選擇,但由於電池體積大,而且電池會耗盡電量,所以並不理想。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能量收集的應用往往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大體積的電池。 典型例子包括可穿戴技術,如健身小工具和健康監測設備,以及諸如環境或結構狀況監測應用中的無線傳感器節點。 通常情況下,從諸如太陽能、振動或溫差等環境能量源收集的能量,需要經過轉換、升壓和暫存後才能得到有效利用。 現如今,多家公司針對能量收集應用推出的電源轉換和電源管理集成電路日益增多。
  • 中科院北京納米所開發微型風力渦輪機,可以從微風中收集風能
    一直以來,能源危機是世界關注的焦點,而發展可再生、環保的新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最緊迫的挑戰之一。近年來,利用光、振動、熱、無線電波等形式的環境能源吸引了更多研究人員的注意,並且已經開發了幾種利用不同類型能源來發電的方法。相對而言,風力發電是目前可用的最具成本效益、價格最低的能源之一。
  • 可穿戴收集能量和自我修復
    熱電系統可利用溫差來發電,此前已有研究團隊將之應用於世界上最小的冰箱、燒火取電、甚至特殊的塗料。不過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則是由科羅拉多大學科學家們打造的一款「可穿戴式人體熱電收集」小裝置。除了能夠以戒指的形式從人身上收集能量,它甚至可在受損時實施自我修復。
  • 風力發電機工作原理
    於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風的功率與速度的三次方〔立方〕成正比,並與風輪掃掠面積成正比。不過實際上,風輪只能提取風的能量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2)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現代風力發電機採用空氣動力學原理,就像飛機的機翼一樣。
  • 無扇葉渦輪風力發電機問世 造價低廉還不傷鳥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亞涅斯和他發明的新型渦輪風力發電機 視頻截圖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外媒稱,風力渦輪是一種高效能的發電機,不過,有一個問題是,鳥類和蝙蝠經常死於刀刃般的渦輪扇葉。西班牙的一種新型渦輪風力發電機以創造性的方式提出了解決方案。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6月16日報導,2002年,西班牙發明人戴維·亞涅斯(David Yanez)看了一部有關美國塔科馬海峽吊橋在大風中倒塌的短片。報導稱,這直觀地體現了風吹過高豎的直杆、比如汽車天線甚至竹竿時所產生的強大振動力。這給他啟發,讓他想到發明新型的風能發電機。
  • 可伸展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從低速微風吹拂中獲取能量
    可伸展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從低速微風吹拂中獲取能量&34;一詞會自動產生大型風力發電機的圖像。只要風速超過每秒3米,一個風力渦輪機就可以產生兆瓦的功率,以產生功率,這受電磁發電機的物理特性的限制。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的最新發明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將環境動蕩轉換為高電輸出,特別是對於機械頻率較低的能源(例如風,雨滴和水波)。研究人員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報告了他們的發現(&34;),研究人員證明,輕柔的風力TENG(GW-TENG)可以有效地從中收集能量每秒0.7–6 m米的超低速風/氣流。
  • 電大「可穿戴納米發電機」研製取得新進展
    當摩擦/壓電納米發電機問世之後,如何從人體這座能源「寶庫」中採集生物機械能,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而要最大限度地採集人體的能量,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讓微納能量採集器件覆蓋人的全身。   但是,目前常用的所謂柔性納米基底材料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依然比較硬,與實際用戶體驗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能量採集的效果與器件穿戴的舒適性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很難兼顧。
  • 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導讀柔性和自供電,是目前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前沿和發展方向。最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提高柔性可穿戴設備中熱電發電機的性能和效率,採用EGaIn 液態金屬互連線連接溫差電元件,這些互連線不僅電阻很低,還具有拉伸和自我修復的特性。
  • 可穿戴的太陽能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
    導讀最近,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的教授 Kyoung Jin Choi 領導開發出一種先進的新型能量採集系統,它能夠通過簡單地與衣物、窗戶和建築物牆壁接觸而產生能量。關鍵字自供電、溫差電、可穿戴背景自供電技術,為突破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電池這一關鍵瓶頸,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創新方案。筆者曾經介紹過多個自供電相關的創新方案,特別是在《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一文中,介紹過溫差發電的方式,利用人體熱量實現自供電。
  • 為啥風力發電機,大部分都是停止不工作的?專家:不工作才正常
    為了解決能源消耗的問題,全球的很多國家都在大力開發各種可再生資源,其中風能就是目前世界上比較火的再生資源之一。不過相信很多見過風能發電的小夥伴們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啥風力發電機,大部分都是停止不工作的?專家:不工作才正常。
  • UCLA研發熱電發電機 從寒冷夜空中收集能量或可為電動汽車等供電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雖然太陽能電池板非常有效,但是其主要缺點之一是,只會在白天產生能量,因此需要存儲多餘的能量以備夜間使用。不過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工程師們研發出一種原型設備,與太陽能電池板工作原理幾乎相反,該設備可以從寒冷的夜空中收集能量,被動為LED燈供電。
  • 第97集 神奇的摩擦納米發電機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發電機一般是汽輪機、水輪機、風力發電機這樣的大型機器,它們大部分是電磁感應發電機,原理也很簡單,在中學物理課本上,就學習過磁鐵穿過線圈可以產生電流。這一知識的發現還要追溯到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提出了電磁感應原理,並便利用這一原理髮明出了電磁發電機,利用動力發電。可以說,這是把水力、風力、火力、核能變成電能最根本的技術。
  • 異步發電機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
    其中,風力發電是新能源技術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最強勁的發電方式之一[1-2]。  據中國風能協會發布的《2012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顯示,我國累計安裝風電機組53764臺,裝機容量75324.2MW。
  • 脈衝式摩擦納米發電機:無電源亦可釋放大能量
    作為一種全新的能源技術,基於摩擦起電與靜電感應效應耦合的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可以直接將環境中微小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例如可以收集空氣或水的流動、引擎的轉動,甚至是人在走路、說話、心跳、肌肉收縮等運動中由摩擦產生的能量。
  • 我國研發「脈衝式摩擦納米發電機」可將微小機械能轉為電能
    發電機是指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它由水輪機、汽輪機、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氣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發電機通常由定子、轉子、端蓋及軸承等部件構成。
  • 分享微型傳感器在風力發電機中的應用
    分享微型傳感器在風力發電機中的應用 貿澤電子 發表於 2019-08-20 14:51:39 風力發電器看起來像摩天大樓一樣高,但它們中卻包含著數十個微小、不是很昂貴的傳感器
  • 一種家用風力發電機在黃石「懷胎」
    王忠明回憶道,2003年清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原黃石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劉清嶺,閒聊中劉主任建議他可以加緊對風力發動機的研製。  王忠明在黃石市科學技術局(原黃石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計劃條件科從事項目開發與管理工作時,就了解過風能發電機的項目,對風力發電機的發明和研製產生過濃厚的興趣,並一直惦記著這一環保的能源運用項目。劉清嶺的話更是激發了他發明研製風力發電機的決心。
  • 淺談小型風力發電機
    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風力發電機組由兩大部分組成:其一是風力機,它的功能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其二是發電機,它的功能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3]。 小型風力發電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它一般由風輪、發電機、尾舵和電氣控制部分等構成。常規的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多由感應發電機或永磁同步發電機加AC/DC變換器、蓄電池、逆變器組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