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外交時,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說出"非洲黑人兄弟將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按照這種說法,新中國可以進入聯合國並且最終在國際上拓展外交,非洲黑人兄弟是功不可沒的。
甚至有些人將其理解為,如果沒有當年非洲黑人兄弟在外交會議上對新中國的扶持,那麼新中國很有可能是不能進入聯合國,並且成為常任安理事國之一的。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麼?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真的是被非洲黑人兄弟抬進去的嗎?謠言止於智者。
1、 新中國成立之初,外交局面十分複雜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經歷了長期鬥爭,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國外局面舉步維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虎視眈眈。
發展經濟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最大目標,而想要真正的推動經濟的發展,就不能避開中國對外的出口貿易問題。換言之,這就意味著外交政策和局面,影響著當時新中國的周邊貿易和經濟發展。此時,新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外交關係是否能進一步推進也就變得至關重要。
為了解決外交方面發展的迫切問題,新中國選擇採取"主動作為、積極進取"的措施,這樣的外交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被動應對外交問題的尷尬局面。但是這樣的積極外交策略和理念,並沒有扭轉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中國在聯合國仍然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各方壓力,周總理參加了當時對新中國有著重大意義的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國家參與的,由亞非國家發起的會議。
然而周總理的萬隆之行並不輕鬆,他經過多番輾轉才到達萬隆會議會場,同樣的,面對著美國在國際上的圍追堵截,新中國為了促成協議也面臨著重重的困難。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的,不是來立異的。"周總理用他的智慧和幽默化解了新中國在會議上的尷尬局面。
萬隆會議的順利舉辦,也為新中國的外交發展奠定了基礎,帶來了很大的轉機,樹立起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大國外交形象。
2、 非洲黑人兄弟提供了援助,但獨立自主才是硬道理
"非洲黑人兄弟將我們抬進聯合國",這人人皆知的一句話,肯定了當年非洲黑人兄弟對新中國順利加入聯合國所做出的貢獻。
在1950年,在蘇聯明確提出驅逐中華民國案失利之後,美國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可以進入聯合國所採取的對策是"緩議政策"。這樣的舉措,使得當時的新中國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和被動的局面之中。
每當我們想討論中國問題的時候,卻不能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來;當我們找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去解決時,委員會的態度卻是一再推脫。
在1960年後的十年間,中國的外交局面發生了改變。一方面,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惡化之後,新中國把外交的重點放到了亞非拉國家上,同時加大了中方對亞非拉國家的援助。
隨著亞非拉獨立國家的數量不斷增多,在聯合國大會上反對恢復新中國聯合國合法地位的票數也變得越來越少,新中國得到了大部分非洲國家的支持。另一方面,新中國在被西方國家掣肘的時間裡並沒有止步不前。
中國共產黨清醒而深刻地意識到,只有自己真正強大起來,中國人民才能真正的揚眉吐氣,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的站起來,新中國才能在世界範圍內得到真正的尊重。
因此,在外交上受到挫折和打擊的新中國沒有氣餒,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自強不息的努力著、奮鬥著。
我們在十年間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比如在1962年,新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擁有了重要的影響力;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同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
到1971年,新中國才正式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那麼,真的就如同歷史課本上所說的一樣,"非洲黑人兄弟真的把我們抬進聯合國"嗎?
從數據的角度分析,其實並非如此。在當時,對於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的投票,非洲各個國家的支持率對比其他大洲來講是十分可觀的。
非洲大陸中有62%的國家投了贊成票,34%的國家投了反對票,棄權約4%。然而,歐洲有84%的國家投了贊成票。這樣一來,算上棄權的票數,不反對新中國加入聯合國的歐洲國家數量大約佔了96%。
從數據對比的結果來看,並沒有凸顯出非洲國家的對於新中國加入聯合國的貢獻。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當時非洲有很多國家加入了聯合國,其中給中國投了贊成票的非洲國家也是最多的。
同時,新中國能夠順利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也主要得益於《兩阿提案》的幫助。《兩阿提案》是由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等三十二個國家共同發起的,這其中的非洲國家數目就佔了一半之多,可是卻沒有一個西歐國家支持這個提案。
而《兩阿提案》對於當時新中國進入聯合國來講,就相當於是一張"入場券",假使當年沒有這個提案的順利通過,即使新中國擁有合法名義繼承席位,但也沒有進入聯合國的辦法。
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過非洲黑人兄弟在國際上對新中國的幫助和支持,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們把這種恩情寫在青少年的課本教材上,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新青年都銘記著來自非洲黑人兄弟的援助。
可是,人們也同樣不能選擇性地忘記新中國自身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新中國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外交成就,是因為我們黨和國家始終沒有忘記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孜孜不倦的奮鬥和努力;是因為中華民族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的優秀民族品質。
因此,雖然非洲黑人兄弟對於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不能片面的認為這種貢獻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樣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否認新中國自身為了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所做出的努力。
所以類似於"沒有非洲黑人兄弟的幫助新中國就難以加入聯合國"的言論,其本身就是錯誤而且片面的。
3、 中非關係日益密切,合作共贏大勢所趨
長期以來,中國和非洲都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係。近十年來,中國對非洲援建鐵路、公路,修建學校、醫院,不遺餘力的幫助非洲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對非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非洲國家也在一直幫襯中國。
在中國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非洲眾多國家紛紛伸出援手,為地震災區慷慨捐款;在"南海仲裁案"鬧劇上演時,超過半數的非洲國家公開表態,支持中國的立場。
中非合作並不是中國對非洲的單方面援助,而是雙方的互相幫助。其中投資合作,是中非合作最主要的方式。通過投資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快非洲工業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國的產品進入非洲市場。同時,這種互幫互助也加強了中非兩國之間的友誼。
正是依賴於這種日益親密的平等合作關係,使得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了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非的貿易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之上。中非合作,並不是只能帶來眼前的利益,而是能夠給雙方國家帶來長久的、多方面的回饋。
近年來,中非合作關係不斷深化。為了幫助大部分的非洲國家能夠趕上全球化的腳步,在全球化的趨勢和潮流之中,尋求到發展的機會。
中國伸出援手,竭力幫助非洲國家能夠真正進入工業化的軌道。同時,中非之間的合作一直都是平等的,從來都沒有附帶過任何政治條件。
中國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表明我們不會拋棄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更不能讓一個非洲國家掉隊。在新時代,中國時刻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
我們深刻而清醒地認識到,努力減少國家與國家之間和一國內部的貧困,是未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們始終努力讓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能夠跟得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這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根本。
中非合作前途一片光明,二者共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非合作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