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民用地震報警器在四川問世

2020-11-23 央視網

  3月30日,中國首個民用地震報警器——德祥TM地震報警器通過四川省科技成果鑑定。該款地震報警器通過地震檢測裝置(加速度傳感器)獲取地震信號,微型計算機對信號進行分析並消除幹擾後觸發語音報警,同時,無線聯網報警進一步消除了誤報警。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報警器首先將專業地震監測技術用於民用,填補了世界民用地震報警器進行聯網報警和逼真地震演習的空白,形成了中國在該領域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領先。 中新社發 王偉 攝

  中新社成都三月三十日電(霍潺 王偉)中國首個民用地震報警器——德祥TM地震報警器今天通過四川省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報警器在世界上首先將專業地震監測技術用於民用,填補了世界民用地震報警器的進行聯網報警的空白、填補了世界上利用地震報警器進行逼真地震演習的空白,形成了中國在該領域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領先。

  該款地震報警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地震檢測裝置(加速度傳感器)獲取地震信號,微型計算機對這些信號進行分析並消除各種幹擾,然後觸發語音報警,同時,無線聯網報警進一步消除了誤報警。它適用於學校、醫院、住宅、寫字樓和工廠等場合。

  「地震預警是指在破壞性地震波橫波到來前及時發出警報聲音,讓獲得警報的人員儘快逃離建築物,這對普遍採取低層建築的學校等特別有用。」該款地震報警器的研發者王暾介紹說,地震橫縱波到來時間有先後,搶在橫波到來前預警可以避免更多悲劇,大地震來臨時,學校如果能搶到十秒時間就能多跑出去不少孩子。以汶川地震中的青川為例,這個預警時間大約為二十八到三十秒。地震局方面曾有過估算,如果能及時預警將使數千名遇難者人數下降到五百人左右。

  此外,被困人員可以通過該款報警器發出「救命」的聲音和無線SOS求救信號報警。

  據悉,目前,中國授予了八十四個地震報警器專利,但這些地震報警器只是對震動的感應,至於是什麼引起的震動無法區別,準確率和靈敏性太低。專家認為,德祥TM地震報警器利用縱波(P波)和橫波(S波)和無線聯網的報警系統能提高報警的準確率。 (完)

責編:王壹霖

相關焦點

  • 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
    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覆蓋我國領土和領海,可用於地震預測據新華社武漢1月12日電(記者譚元斌)我國近日建成了世界上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研究院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二二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攻關多年共同完成的「極低頻探地工程」近日通過國家驗收。該工程是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是在沒有國外同類項目可供參考的情況下推進的。
  • 中國首幅3D列印民用地圖問世 精確度0.075毫米
    中國首幅3D列印民用地圖問世 精確度0.075毫米 2016-06-01 14:05:26據了解,這在我國民用地圖製作領域尚屬首次,填補了我國3D列印大面積地形圖的技術空白。  記者在河北省地理空間技術創新基地看到,這張3D列印的河北省地貌圖為1:115萬地形圖,高70釐米,寬52釐米,地理要素完整,標示清晰,形象、準確地展示了河北省的地形地貌。
  • 科學小製作:地震報警器
    點擊上方藍字「社區青少年」關注我們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時造成的振動
  • 全國首個大型無人機「準生證」落戶四川什邡
    中新網德陽11月27日電 (記者 楊勇)四川省德陽市11月27日舉行通航產業園推介暨全國首個大型無人機「設計生產批准函」頒發儀式。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司長徐超群向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頒發了鴻雁(HY100)大型無人機系統「設計生產批准函」,標誌著全國首個大型無人機「準生證」落戶德陽什邡。
  • 中國首個地下雲圖網開建 預報地震能否實現?
    原標題:中國首個地下雲圖網開建 預報地震能否實現?  十年過去了,提起那場大地震,我們仍然深感痛心。幾天前,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發布消息稱,其已在四川、雲南兩省開始建設中國首個地下雲圖網。  這張雲圖網並非現實意義的網絡,而是一整套系統。
  • 新疆哈密消防研發地震TM感知報警器
    新疆哈密地區消防支隊日前與前景廣電技術公司合作,研發出新型地震TM感知報警器,並精心組織,積極部署,專門成立了新技術測試小組,對地震感知報警系統的性能進行全方位測試,確保其發揮應有的價值。
  • 我國「抗震神器」問世 能抵消80%地震能量
    我國「抗震神器」問世!能抵消80%地震能量!還有。。。今年的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相隔一天,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又發生6.6級地震。作為自然界中毀滅性最高的災害之一,人們談及地震就會為之恐慌,近來,一種可以讓建築物抵銷80%地震能量的「抗震神器」問世了,而且這種「抗震神器」還是利用火箭發動機的原理研發出來的,火箭和抗震神器,這到底是怎麼結合到一塊兒的?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王軍)今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加上中國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規劃、建設的2003個臺站,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 科學小實驗丨DIY地震報警器,認識地震儀的工作原理
    地震是一種正常的自然地質運動,但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有時它發生的很突然為了測量地震,地質學家也使用了各種儀器其中地震報警器就是常見的一種可是地震報警器到底是根據什麼工作的呢?跟著羋小兔一起探究其中的奧秘吧!
  • 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地震能不能提前預警?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地球物理信息技術科學傳播團隊 陳會忠 沈萍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截至8月9日早上9點30分,九寨溝7.0級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四川地震(圖片來自網絡)既然地震給人民帶來這麼大的財產損失,能不能提前預警呢?地震預警真的能救命嗎?地震預警是怎麼回事?
  • 【四川北川再發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微博,「四川北川,幾乎...
    【四川北川再發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微博,「四川北川,幾乎還是昨天那個位置,又地震了。」隨後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他準確預測宜賓地震,提前10秒,刷屏四川
    6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尤其是看到地震造成的慘重傷亡,就在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周,他決定回國,帶著四處籌集的300萬元,招了7個人,在四川成都開啟了自己的地震預警事業。他不只是一腔熱血,在他的人生履歷裡,還是個學霸。他擁有浙江大學工學學士、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博士及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但是工作中,同事們都叫他「王大膽」。
  •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四川哪裡又發生了幾級地震,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呢?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可四川老是發生地震這是為什麼?那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有哪些呢?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四川的地震,與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著相關性。
  • 國內首個大型無人機「準生證」花落四川什邡
    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近日向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頒發鴻雁(HY100)大型無人機系統「設計生產批准函」。這是國內大型民用無人機研發製造企業獲得的第一個包含設計和生產資質的適航證件,也標誌著全國首個大型無人機「準生證」花落天域航通科技所在的四川省德陽什邡市。
  • 科技周報|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央視春晚將採用5G、8K等技術
    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 我國近日建成了世界上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其探測半徑達數千公裡,探測深度達十公裡,形成了可覆蓋我國領土和領海的高信噪比極低頻電磁波信號源。除了設計並建成世界上首個民用極低頻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臺,該工程還在首都圈和南北地震帶南端,建成了首個可同時接收人工源和天然源極低頻電磁信號的地震監測臺網。
  • 中國花費巨資打造,跨越12個地震帶的「四川天路」現在怎樣了
    說到基礎設施技術水平,我們國家可以說是基礎建設強國,技術水平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我們國家建造了世界上最長的大橋,世界上最長的海大橋,最大的機場等,能力和水平在中國四川省建設了被稱為「四川天路」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和普通的高速公路大不相同,地形險惡,其中一部分道路也被稱為鬼道。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連續兩天,四川北川發生兩次地震,且震心接近。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而就在昨天,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1日12時04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4度,東經104.17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 2016年中國5級以上地震33起 四川僅有1次(圖)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龐瑩) 日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發布2016年全國地震活動情況報告:2016年我國發生6級以上地震5次,5級以上地震生33次,最大震級為6.7級。大家印象中多地震的雲南和四川,今年都只各發生了一次5級地震。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首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在映秀落成:嘗試像天氣預報般預報地震
    首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在映秀落成:嘗試像天氣預報般預報地震 近年來,地震預警概念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