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印度洋修建了一所大橋,卻引來莫迪的不安:後院要起火了?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劇,現如今,全球的關係也是越來越緊密了。無論走到哪個地方,我們只要有一個手機,就能知道全球各個地方所發生的大事。
一直以來,我國對周邊國家還是比較好的。從當初的援助朝鮮,到後來援助越南,援助巴鐵,中國都是不計回報的。不過,同樣是鄰國,咱們和印度之間或多或少都有點矛盾。這些暫且不說,馬爾地夫這個國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吧?它是位於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馬爾地夫不僅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還有各種旅遊項目。可以說,馬爾地夫的很大一部分經濟都是通過旅遊業發展而來的。
而在馬爾地夫的旅遊業中,有很大一部分遊客都是來自於中國。所以,中國對馬爾地夫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隨著中馬的關係不斷加深,印度也是十分不安。特別是在聽說中國在印度洋修建了一所連接馬爾地夫首都和國際機場的橋之後,莫迪更是坐不住了:難道後院要起火了?
當然,這只是印度方面的猜疑。事實上,中國為馬爾地夫修建的這座橋是為了緩解馬爾地夫首都馬累的交通壓力,也是為了改善馬爾地夫人民的生活水平。因為在此之前,馬累到國際機場只能靠程度輪船,不僅慢而且非常麻煩。特別是遇上出行的高峰期,人們可能要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這就讓馬爾地夫人民苦不堪言。
馬爾地夫政府不得不向中國求助,於是中國慷慨答應幫助他們修建橋梁。馬爾地夫之所以求助中國,而不是印度,主要是有兩個方面。
第一,中國是馬爾地夫最大的遊客來源國,兩國一直以來交情都非常好。中國不僅為馬爾地夫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旅遊客源,同時還為馬爾地夫創造了大量外匯,可以說,中國的遊客掌握著馬爾地夫的經濟命脈。如果要尋求合作,馬爾地夫首先考慮的便是中國。
第二,中國有著強大的基建能力,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基建狂魔。無論是規模浩大的三峽大壩工程,還是令世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都足以證明中國的基建是有多麼的強大。擁有如此強大的基建能力,馬爾地夫自然會優先考慮和中國合作了。
那麼,中國和馬爾地夫的合作,又關印度什麼事呢?原來,印度一直視馬爾地夫為自己的"後花園",印度出口近一半的貿易都要經過馬爾地夫的海上通道。一旦馬爾地夫和中國關係越來越好,勢必會影響到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一旦兩國有什麼矛盾,印度就有可能"後院起火"了,這也正是莫迪擔心的。
為此,印度早在該大橋修建之初,就主動向馬爾地夫提出了1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以供該國還清中國貸款。印度此舉無疑是希望馬爾地夫脫離中國的懷抱,轉而被印度控制。但是馬爾地夫也不是傻瓜,它知道誰是真正的對它們好,於是拒絕了印度方面的要求。
雖然被馬爾地夫拒絕,但是印度仍然不肯放棄馬爾地夫。當時還有人提出,印度應該像中國一樣,幫助馬爾地夫修建基礎設施,這樣馬爾地夫肯定會回到中國的懷抱的。但是,還沒等莫迪糾結,一場疫情就毀了一切。
現如今,印度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不僅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管馬爾地夫的事,就連本國的疫情,也是在全力的控制。疫情讓近一半的印度人失去工作,現如今,印度的經濟發展很慢,GDP甚至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縮水。
而在這場全人類的大災難面前,我們也希望,印度人民能夠和全世界人民站在一起,消除彼此的隔閡與成見,共同迎戰強大的病毒,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