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隱私遭洩露,三塊錢就能買他的手機號,第二個朱之文?

2021-01-15 娛樂大爆炸

轉眼間丁真已經爆火兩個月了,雖然這段時間大家對於他的討論不如剛開始熱烈,但也必須承認他並不缺乏熱度。所謂人紅是非多,在大家對丁真過度吹捧之後,任何一個小小的負面事件都會給他造成巨大的影響。

最近丁真抽菸的視頻就遭到了網友的熱議,視頻中的丁真吞雲吐霧非常熟練,不少網友認為此舉跟他營造的善良、淳樸、健康、陽光等形象嚴重不符。

丁真抽菸的視頻曝光後,公司也以「小孩子好奇」為由回應了大眾。但是顯然這樣的說法並不能讓大家接受。隨著事情發酵,就連官媒都發文點評了此事,表示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抽菸是一種「惡趣味」,批評公司的說法欲蓋彌彰。

11月13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丁真工作室也正式發文和大家道歉,工作室承認公司最初的回應有點草率並且有誤,今後會注意丁真的公共影響力,並呼籲大家關愛身體健康,不要吸菸包括同樣有害的電子菸。

丁真抽菸確實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是拋開丁真抽菸這件事本身,背後究竟是誰洩露了丁真抽菸的視頻也非常值得關注。

有網友發現,目前網上不光流傳著丁真抽菸這段視頻,很多他私下裡和別人視頻聊天的內容也都廣為流傳。這些丁真的隱私,究竟是誰洩露出來的呢?

根據丁真的粉絲「潛伏」發現,網上爆出丁真聊天視頻截圖或者錄屏內容的,大都是丁真同村的人。因為是老鄉所以他們更容易添加丁真的私人聯繫方式,經常給丁真視頻,然後再截圖發布到網上,這也成為了一些人的「財富密碼」。

如果只是截圖錄屏就算了,更有甚者將丁真的手機號碼等各種私人聯繫方式以三塊錢的低價賣給網友,除此之外之前丁真結婚的謠言也疑似是村民編纂的,可以說這種環境下丁真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丁真明明為家鄉的旅遊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怎麼到頭來身邊的人反而「黑」他最狠呢?也太見不得別人紅了吧。

丁真目前的處境也不由讓人想到了「大衣哥」朱之文。眾所周知朱之文憑藉《星光大道》成名,賺錢之後他也捐了很多錢用於村裡的基礎建設,但是村裡人不但沒有感激,反而認為他給村裡捐錢、給大家借錢都是理所應當。

更過分是,朱之文的家幾乎成了菜市場,十裡八鄉的人每天都會定時打卡,不給開門就強行踹門甚至翻牆。村民們還經常不經允許拍攝他的日常視頻,然後發布到網上賺取流量,這給朱之文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

而如今的丁真隱私洩露之嚴重,儼然已經有朱之文內味了。朱之文現在沒有經紀公司所以沒人幫他可以理解,丁真作為一個公司的正式職員並且有自己的工作室,總該出來保護一下他的隱私吧。

丁真的爆火是一個意外,但是這份意外本該是一份美好的相遇,不要讓嫉妒毀掉了這份美好啊。

相關焦點

  • 丁真:賺最少的錢,遭大衣哥的罪
    自從丁真走紅之後,有很多人留意到,他的隱私就像這次被錄屏的抽菸視頻一樣,一直被身邊的人以各種方式洩露著。 比如只需要花三塊錢就能從丁真的親戚手裡買到丁真的手機號。
  • 手機號三塊錢就能買到,村民截屏曬聊天視頻
    丁真抽菸視頻曝光後,其個人隱私話題也得以衍生討論。1月13日,有網友整理了丁真走紅後隱私受到侵害的遭遇,當中有手機號拿錢就能買、村民為了熱度曬與丁真的私人聊天視頻等等,樁樁都讓人看了直呼翻版「大衣哥」。第一件就是丁真的手機號碼在當地只要花三塊錢就能買到。
  • 丁真成第二個大衣哥?村民3塊錢賣他手機號,還有人主動曝他黑料
    此前丁真一段吸電子菸的視頻在網上曝光,視頻中丁真似乎身處某酒店內,拿著電子菸吸了一口之後,一張口又熟練地把煙全部吸回鼻子裡。對此公司回應他抽的電子菸不是煙,而且丁真吸菸也是小孩子好奇而已。對此央廣網也怒斥公司回應避重就輕,電子菸同樣含有尼古丁,而且丁真熟練的動作明顯是「老煙槍」了,與其開脫不如誠懇道歉,否則丁真很可能就是曇花一現的網紅而已。
  • 一個手機號就能查你的身份、財產?嗯,是真的
    您是否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剛購置新房,裝修公司電話就來了;剛生完寶寶,影樓、母嬰用品的電話便頻繁騷擾……網絡時代,隨著信息存儲與抓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購物、出行、消費記錄等被完整保留在網絡上,這就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導致隱私洩露。只需一個手機號就能把你的身份、財產查個遍? 這事是真的,已經有人幫你測試過了!
  • iPhone手機中4個功能,最好快點關掉,不然隱私全都洩露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普及,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智慧型手機,而手機也會把我們的相關信息記錄下來。尤其是關於我們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如果不妥善設置,就會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iPhone手機的iOS系統在隱私管理方面,還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
  • 活在放大鏡下的朱之文,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事實上,就算朱之文有意向搬出村子,那些「敢走我就挖了他的祖墳」的村民也不會同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提到過:「哪裡有巨大的財產,哪裡就有極大的不平等。因為有一個很富的人,起碼就要有500個窮人。」 站在朱之文背後的,豈止500個好吃懶做的靈魂?
  • 新聞追蹤:朱之文微博非「@奧卡姆剃刀」管理 發文出於同情
    「@朱之文」隨後轉發該微博稱「守心自暖」。8月23日,朱之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村民借款遠未達到一百萬,且其微博帳號「@朱之文」由「@奧卡姆剃刀」代管,並非他本人所發。今天下午,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朱之文」微博並非「@奧卡姆剃刀」代管。  網友「@奧卡姆剃刀」在爆料的微博中說,「朱之文一年借給村民100萬,不僅沒人還一分錢,而且人緣一點也沒維下。
  • 釘釘打卡遭破解,手機定位系高風險權限易導致隱私洩露
    「手機定位這一權限是高風險權限,對方獲取之後,很有可能導致個人隱私的洩露。」專家稱。在QQ搜索「釘釘代打卡」時出現的銷售群。該商家介紹稱,他售賣的打卡軟體分蘋果版與安卓版兩種,安卓版只需下載軟體,蘋果版則需購買一款類似U盤插頭,使用時需要把插頭插入手機充電口。在軟體運行原理方面,這名商家表示,安卓版相當於下載了一個破解版的釘釘,而蘋果版則是使用了軟體提供的虛擬位置。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網購平臺洩露信息網上購物平臺需要註冊信息,如手機號,QQ號碼等。通過這些,不法分子可以從QQ資料、空間等渠道獲得更多個人信息。「個性化服務」洩露隱私很多個性化服務都需要個人信息,以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為例,不少商家與社交網站合作,通過無線網絡確定用戶位置,從而推送商品或服務。更為可怕的是用戶被實時「監控」,這為詐騙、綁架勒索等打開了方便之門。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呢?
  • 保護隱私小技巧:學會這4個方法,儘量防止隱私洩露!
    進入21世紀,手機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們的隱私,好像變得不如以前那麼神秘了,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的隱私變得不再像隱私了呢?面對公開化的問題,使用手機時,我們應該注意這幾點,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防止隱私洩露。
  • 輸入手機號就能查到手機主人所在位置,此類軟體可信嗎?
    我們在訪問網絡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類似的操作,輸入某某信息就能進行測試等。例如通過名字測試今年的運勢(有興趣的可以測試,答案就那麼幾個,不同姓名答案幾乎一模一樣),通過手機號碼測試手機位置等,不經意間您的個人信息將會因此而洩露。不久之後,您的手機號碼就會接到各類不同的推銷電話,什麼售房、保險、借貸等!我們先來說說通過手機號碼是否能夠確定用戶位置的這個問題。
  • 下載軟體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 提醒:怎麼做不僅違法還可能...
    近幾年,網上不少軟體都打著「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而實際上,根據手機號定位從技術上來說雖然可行,但是管控非常嚴格。而且,獲取他人定位屬於違法行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購買服務後,也只會生成一條連結邀請對方手機號下載使用。實質上這就是位置共享服務,在多個社交軟體上都可以免費使用。專家表示,一般軟體都不可能實現僅憑手機號定位。
  • 315曝光的探針盒子,是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嗎?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總是會給我們很多「驚喜」,315曝光的WIFI探針盒子又揭秘了一波個人隱私洩露的事件。其實關於315晚會上對於探針盒子的敘述並不完全正確,真正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這個設備的作用只是為了定位。
  • 恢復二手手機數據洩露隱私,「蘋果恢復大師」回應
    【鈦媒體瞬眼播報】5月29日,媒體報導了關於二手手機洩露隱私的新聞,記者在通過蘋果恢復大師的軟體實測了手機數據恢復過程。隨即,蘋果恢復大師開發廠商蘇州開心盒子軟體有限公司對此作出回應。該公司表示,他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非常注重安全性的設計,要使用開心盒子軟體必須具備解鎖手機的權限。開心盒子方面表示,之所以推出這樣一款數據恢復軟體,源於公司研發團隊深知數據丟失的遺憾與痛苦,同時在經過一定市場調查後,發現有很大用戶群體存在類似情況,因此研發推廣出這款應用軟體。
  • 輸入手機號就能定位行蹤?這個黑科技是個真忽悠
    通過手機號就能查到對方實時位置?!這是真的嗎?華商報記者近日下載6款此類App實際體驗發現,所謂的只要輸入對方手機號碼就能查到位置,根本就無法實現。而幾乎每款此類App的宣傳都有誘導性,一步步套路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充值以購買會員服務,有的App即使在購買了會員服務後也無法查詢位置。1.
  • 家庭活動變現場直播 攝像頭成洩露隱私「黑洞」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靳雪林  有不少人會買一個攝像頭,安裝在家裡,通過手機實時查看或回看家裡情況。但在安全監控的同時,隨時可能成為別人偷窺的眼睛,讓家裡的活動變成現場直播。
  • 開機就會洩露信息,竟連關機都沒用?我們的手機是如何被追蹤的?
    手機除了洩露信息還能被定位雖然手機產業發展了,可是相關服務卻一直沒有到位。在今年315大會上爆料出來的「APP信息洩露」和所謂的「探針盒子」更是讓每個人捏了一把汗。可是就在大家關注信息洩露時,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的手機會被定位。
  • 快遞單易洩露信息 個別快遞員私賣快遞單0.4至1元錢
    其實填單時,簡單幾個處理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資料被洩露。   網購手機遭詐騙、假冒快遞員入室搶劫女子並割喉、福建女白領家中遇害……近期,這些由於快遞洩露個人信息而引發的惡性事件屢屢發生。   近日,新快報記者接到爆料,多家快遞公司的客戶信息遭洩露,網上出現多個專門交易快遞單號的網站,每個單號都被明碼標價,「批發價」最低四毛。
  • 馬來西亞22萬器官捐獻者個人信息遭洩露
    新華社吉隆坡1月24日電(記者劉彤 林昊)馬來西亞媒體日前報導,該國超過22萬名器官捐獻者及其親屬的個人信息遭洩露,在網上被兜售。  率先報導此次個人信息洩露事件的媒體Lowyat.net是一家技術新聞網站,該網站23日晚間報導稱,洩露的信息包含器官捐獻者的名字、個人身份證號、電話號碼以及家庭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