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有科學實驗顯示「中微子運行速度比光速快」,其實是實驗裝置出...
穿越到古代,還是不可能 去年有科學實驗顯示「中微子運行速度比光速快」,其實是實驗裝置出了故障 2012年6月9日 據新華社電 如果某種物質粒子比光速快,從理論上說,人可以回到以前。
-
超新星爆炸釋放中微子和光子,為何中微子比光速快3小時到地球?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速度比光速還快,並且他還提出了一種理論證明光速不可達到和超越,這種理論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質量;c代表光速),從這條公式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物體的速度(c)越快,質量(m)越大,那麼這個物體所需要的加速力(也就是能量E提供的動力)也就越大,當速度(c)達到光速的時候,質量(m)將會達到無窮大,整個宇宙就沒有這麼大的能量(E)可以給這個物體提供加速度了
-
同樣是超新星釋放出中微子和光子,為何中微子比光速還快3小時?
如果我們把SN1987A按照半徑10^3米來處理,那這顆脈衝星赤道在自轉時的線速度就可以達到1.2*10^8m/s,光速是3*10^8m/s,也就是說,整個線速度已經非常接近光速了。如果有人可以活在站在SN1987A的赤道上,不考慮引力作用,那感覺一定很刺激。
-
超光速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就是比光速快了幾十倍
其實,「蟲洞」和「穿越」遠遠要比「超光速」更不切合實際。 在實驗中,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超光速現象…在物理學界,超光速的研討長期被看成是「雞鳴狗盜」,經常是簡略地被否定、或者是藐視地貶斥。受到這種輿論的影響,大眾聽到「超光速」,心理上懼怕;聽到「蟲洞」和「穿越」卻覺得好奇。實在,「蟲洞」和「穿梭」遠遠要比「超光速」更不切合實際。
-
中微子之謎:它總是以光速行進嗎?
中微子探測器中微子總是以光速行進嗎?中微子具有質量,因此沒有理由它們不能以慢於光速的任何速度行駛。任何有質量的東西都可以慢於光速的任何速度傳播。為什麼我們現在只看到中微子以與光速一致的速度運行?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
中微子真的可以超過光速嗎?科學界的烏龍事件——奧佩拉實驗!
奧佩拉實驗:研究人員把大量質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轟擊靶物質,產生了高能量的中微子束;然後中微子穿過厚厚的地下巖石,被距離732公裡外的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檢測到,發現中微子速度比光速快了0.0025%;也就是在該實驗中,中微子比光子早到了60.7納秒(實驗誤差不超過10納秒),換成距離是20米。
-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並非就是光速,科學家發現了超光速的物質!
現在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有很多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突破人類速度的極限,到現在有很多交通工具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比如最開始人類研發出來了自行車,後來研發出來的汽車,再後來研發出來的飛機,到現在人類的科技不斷的提高,研究出來的交通工具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
對光速的新修正可以解釋SN1987中微子的爆發
然而,他卻意外地發現:光速的預測變化並不一致,而且這種差異產生了一些非常奇怪的後果。弗朗森計算出,把光當作一個量子物體,光子速度的變化並不取決於引力場的強度,而是取決於引力勢本身。然而,這違背了愛因斯坦的等效原理——即重力和加速度是不可區分的——因為在引力場中,重力勢是和質量一起產生的,而在自由落體參照系中,並不是這樣。
-
中微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為何質量沒有趨於無窮大?
1905年愛因斯坦給出狹義相對論後,人們才認識到物體的質量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並且當速度趨近於光速時,物體的質量會趨於無窮大。狹義相對論的質量速度關係早已得到了無數次實驗的檢驗。同步回旋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建造就與狹義相對論有著密切的關係,粒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後質量、周期等都會跟著發生變化,加速粒子用到的電場也就需要按照相對論同步發生變化。
-
比光速還快物體,每秒多跑六公裡,已被科學家實驗證實
我們都知道目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平均每秒的速度是30萬公裡左右,如果人類未來準備星際移民或者開展宇宙旅行、探索之旅,那麼首先得到光速人類才有希望進行下一步。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比光速還要快的東西呢?
-
中微子為什麼會被認為超光速?
OPERA實驗中微子超光速事件讓一束高能質子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由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能達到光速)撞向其他粒子,高能量的撞擊會粉碎粒子產生一系列「碎片」。這些「碎片」中有一些是由中微子以及會衰變為中微子的不穩定粒子組成,中微子質量非常輕,比單個電子要輕數百萬倍,但還是有質量的。
-
中微子打破光速屏障?愛因斯坦依然正確!科學家們的烏龍事件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名為「奧佩拉」的研究團隊,經過慎重考慮將一項可能重塑物理學大廈的實驗結論公之於眾---「中微子能夠以超光速運動」。該項實驗是採用加速質子與靶物質對撞,從而產生高能中微子,在穿透732公裡的巖層後,到達了位於義大利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中微子比光子還早了60.7納秒,比光速快了0.0025%。
-
宇宙中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宇宙中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其實光速也分很多種,我們可以分為真空下的光速,和在介質中的光速。宇宙中確實存在一些遠超真空光速的存在,同時也存在,同樣是在介質中,但要比光速快的情況,我們先說第一種,在說第二種。
-
一口氣搞懂中微子
它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微子。關於中微子的探究歷史,也是貫穿著整個近代科學的發展。而科學家堅信,對於中微子的研究將會讓我們更加了解宇宙的過去和未來。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目前科學家極其重視的中微子到底是咋回事。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目前已有3種超光速存在,究竟哪個更對?
誰說真空中光速最快?目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這種說法是誰說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愛因斯坦。但實際上,愛因斯坦只是在他的著作《相對論》中提到了2個關於光速的說法而已,如下:第一:一切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所能達到的速度極限不能超光速;第二:宇宙中信息的傳遞速度不能超光速,但可以等於光速。
-
什麼是中微子?有什麼用呢?
太陽中微子這些難以捉摸的粒子從何而來呢?你知道這是什麼?是的,是一顆恆星,還有一個巨大的熱核反應堆,進而產生了無數個中微子。其中,具體有多少,這是未知的,因為地球沒有全部接受來自太陽所產生的中微子。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們認為,在到達地球的路上,一些中微子會簡單地轉化成其他類型的中微子。
-
中微子超光速現象一旦證實,將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他沒有參與這一項目,然而查閱過實驗數據。比內特呂說,這項實驗中,中微子穿過各類物質,包括地殼,「這也許會減慢它們的速度,但絕不會增加它們的速度,讓它們超過光速」。第二次重複性實驗的結果表明,中微子依舊比光提前到達了62納秒。這在與第一次實驗結論完全吻合的同時,也否定了關於中微子脈衝的持續性與實驗結果有關的猜測。
-
顛覆物理學的中微子:宇宙中飛行速度幾乎達到光速
在大爆炸之後的極短時間內就產生了無數的中微子。在這一結果發表近40年後,萊因斯才因為發現中微子而獲得了199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家——當時科溫已經去世。不過,自此之後,中微子就開始一次次讓科學家的期望落空。太陽內部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核反應,產生的大量中微子不斷地穿過地球。20世紀中期,研究人員建造了搜尋這些中微子的探測器,但他們的實驗一直顯示出數量上的差異,即僅僅檢測到預測中三分之一的中微子。
-
如果光速真的被超越:時空觀或將徹底改寫(圖)
一納秒是十億分之一秒,光速約為每秒30 萬千米。一納秒內,光可以前進30 釐米,由於中微子速度和光速差不多,因此中微子在60 納秒內比光多跑了18 米,說明中微子的速度比光速快了四萬分之一倍。這個相對增速並不大,但恰好在OPERA 實驗可以探測到的範圍內。
-
科學家詳解: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到底可不可信
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到底可不可信 □本報記者/劉洪宇 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的一個名為「OPERA」的實驗裝置,今年9月22日接收到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經測算,中微子在跑過這段732公裡距離所用的時間,比光還快了60納秒(1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