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宇宙氣體雲將點燃銀河系

2020-12-03 天文在線

曾經以為的陌生人,原來是被迫離開的遊子,如今他已踏上歸途

圖解:巴基斯坦喀喇崑崙山脈康科迪營上空的銀河。右邊是斜接峰,最左邊是布洛阿特峰。由安迪·迪克斯拍攝。圖源:annedirkse.

說起我們星系,大部分人會想到夜空中的星星,浩大旋轉的旋臂,盤狀的銀河系平面,位於星系中心的核球。所有這些組成了我們平凡的家,包含4000多億與太陽相差無幾的恆星裡在地球上隨處可見的銀河,在宇宙中與之相似的有數千億個。在晴朗無月的夜裡,在地球上隨處可見的銀河,在宇宙中與之相似的有數千億個。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A.菲爾德(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然而這張圖包含的不僅是我們的銀河系,還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內容。特別的,在這個星系盤周圍,包圍著一層巨大的大質量光環。其中不僅充滿了暗物質,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普通物質。這些普通物質包括數以百計的球狀星團(幾十萬顆恆星被束縛在僅僅幾十光年的空間裡),以及-非常重要-在星系外圍高速馳騁的巨大分子氣體雲。這些星雲本身可以誕生恆星,或者與我們的星系盤碰撞引發恆星的誕生,亦或者它們也可以通過引力和其它物質相互作用,其中包括:

掉落的暗星系或者潮汐尾球狀星團其他分子雲路過的普通物質或暗物質團塊

圖片提供:B.薩克斯頓和F.克曼(國家射電天文臺/聯合大學有限公司/國家科學基金會)和A.梅林格。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Z.萊沃伊(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引力相互作用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無論什麼時候,如果有三個天體相互作用,其中兩個都會慢慢束縛在一起而第三個會受到排斥,甚至在不久後第三個很可能被彈射出去。我們就是利用這種方式藉助行星使太空飛行器到達太陽系外圍的,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是氣體雲從我們的星系彈射出去。然而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我們星系中的氣體雲恰好處於被踢出去的邊緣。

在我們星系外圍,有數百團氣體雲以幾百千米每時的速度飛馳。它們擁有的穩定軌道使它們遠離星系平面。一般來說,它們的形狀並不規則,它們的體積橫跨數千光年,它們的質量是太陽的幾百萬倍。然而有這樣一個被稱為「史密斯雲」(下圖)的星雲,它與其它一切星雲都很不一樣。它與我們的距離更加遙遠,它向我們馳來的速度令人驚訝,約310km/s,或700000英裡每小時。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它在向我們奔來,約3000萬年後,它很有可能以非常高的速度與我們的星系盤相撞。3000萬年,對人類來說,是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但對於銀河系來說,不過是彈指一瞬。(作為對比,太陽繞銀河系中心一周大約需要2億年。)如下,這就是我們發現的依據。

我們通過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重元素的豐富程度)已經軌道測量得出了它起源於一個星系的結論。哈勃數據顯示史密斯星雲富含硫元素,其程度與銀河系接近。如果它來源於星系之外,它的硫豐度應該低得多。

此外,多虧了哈勃數據,福克斯得以運用軌道動力得出以下結論:這個星雲來自我們的星系,

圖解:摘自安德魯·J.福克斯等人在2016年1月1日的《論史密斯高速雲的金屬性和起源》,《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 圖源:iopscience

不過在之前由於某種原因被拋離出去了,其速度之高接近逃逸速度(但並沒有完全達到),然後現在,受我們銀河系星系盤引力的影響,它正在落向銀河系。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A.菲爾德(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大約7000萬年前,這個星雲開始脫離銀河系,」福克斯繼續說道。約3000萬年內,這個星雲獎和銀河系碰撞,引發不可思議的恆星形成事件。這個橫跨超過11000光年的星雲,現今其擁有的大量氣體足以在我們星系形成超過兩百萬顆恆星。是什麼使得一個分子雲做到這些的?福克斯還不確定:

然而,毫無疑問,該星雲擁有如此高速的原因還不太確定。可能是暗物質光環穿過了星系盤,使其得以積聚氣體並繼續前進。

無論最後的答案會是什麼,這都是現今我們關於宇宙的一項最有趣的發現。這不僅在我們的後院裡,而且在我們不久後的宇宙未來中將變得更加有趣。

作者: Ethan Siegel Senior Contributor

FY:D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究人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螺旋狀氣體雲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9月4日宣布,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螺旋狀氣體雲,並根據形狀將其命名為「豬尾巴分子雲」。這一發現將有助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研究小組利用日本國立天文臺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的射電望遠鏡,觀測到離地球約3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心存在一氧化碳等分子氣體,並發現,氣體形成的雲呈長約90光年、寬約60光年的螺旋狀延伸。研究小組發現,在螺旋的根部,還有另兩個分子雲碰撞在一起。
  • 銀河中心黑洞巨大氣體雲:或為雙星系統合併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對一個巨大氣體雲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觀測,再一次在天文學家中激起了爭論。
  • 銀河系中央人馬座存超大黑洞 撕裂空間氣體雲
    銀河系中央人馬座存超大黑洞 撕裂空間氣體雲      銀河系中央的超級黑洞正在瘋狂的吸食一個靠近它的氣體雲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將一團巨大的氣體雲完全撕裂,觀測結果表明預計到明年這片巨大的空間氣體雲會進一步靠近黑洞
  • 銀河系超級黑洞曾噴發:照亮20萬光年外氣體雲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一直處於休眠狀態之謎讓科學家們困惑了幾十年。最新證據表明這條「睡龍」其實在某些時候處於活躍狀態——只是我們無法觀測到。天文學家聲稱超大質量黑洞在200萬年前曾噴發,這場爆炸如此強大以至於點亮了20萬光年遠的氣體雲。
  • 超級黑洞將神秘氣體雲拉成義大利麵條
    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
  • 銀河系中心發射出神秘氣體雲 科學家對此感到困惑
    據外媒報導,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我們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所在的地方是天氣預報員的夢想之地。這個區域非常不穩定,那裡充滿了氣體雲和被黑洞、人馬座A* (Sgr A*)和靠近銀河系中心的恆星所激發的高能粒子。而這就帶來了一股氣體風,它會向星系深處噴射並最終進入黑暗的太空。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大約在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爆發了巨大的能量。我們的原始祖先,已經行走在非洲平原上,他們很有可能目睹了人馬座上這幽靈般的輝光。它可能已經存在了100萬年。因此產生的爆發將熾熱的紫外線輻射錐體發射到星系的上方與下方,並由此到達太空更遠的地方。從銀河系南極噴出的輻射錐照亮了一個巨大的稱為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這道閃光照亮了部分氣流,通過剝離原子中的電子,電離了其中的氫(這足以形成1億個太陽)。圖解:一股不尋常的氣流橫跨天際,一直延伸到麥哲倫星雲,這就是麥哲倫流。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因此產生的爆發將熾熱的紫外線輻射錐體發射到星系的上方與下方,並由此到達太空更遠的地方。從銀河系南極噴出的輻射錐照亮了一個巨大的稱為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這道閃光照亮了部分氣流,通過剝離原子中的電子,電離了其中的氫(這足以形成1億個太陽)。
  • 銀河系盤面存在上下沿伸5萬光年的巨大對稱氣泡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彼特·普雷德爾首次看到宇宙最熾熱天體地圖時,立即意識到神秘氣泡是銀河系一場大災難之後形成的,一團亮黃色雲在銀河系中心盤面升起,向上延伸大約2萬多光年,同時,在銀河系中心盤面之下,還有一團顏色較暗的孿生雲,向下延伸大約2萬多光年。普雷德爾說:「該氣泡結構非常清晰,呈明顯的對稱狀,我們要做的就是進行深入分析。」
  • 20萬光年外,巨大氣體流環繞銀河系!質量是太陽的10億倍
    和二十年前相比,銀河系在我們眼中的形象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看似形狀規則的銀河系,其實還有著許多神奇的結構。我們發現了銀河系比想像中大了一倍,也發現了銀河系兩側巨大的費米氣泡,還發現了銀河系邊緣的翹曲造型。除了這三個發現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在銀河系20萬光年之外,一個巨大的氣體流環繞在銀河系的周圍,那就是著名的麥哲倫星流。
  • 哈勃拍攝到巨大的「宇宙光劍」
    如圖所示,這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宇宙雙刃光劍」,位於「獵戶B分子雲複合體」,距離地球1350光年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
  • 仙女座星系有巨大氣體光環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仙女座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這個光環是看不見的,但研究人員說,如果可見的話,其寬度將是北鬥七星寬度的3倍左右,從而將成為夜空中最大的特徵
  • 最新研究認為,銀河系可能在一個巨大的宇宙「泡沫」中
    比如,在科學家發現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加速膨脹的同時,引發了吃瓜群眾的擔心,他們認為這種似乎不受任何限制的膨脹,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宇宙空間會不會像一個巨大的氣球一樣最終破裂爆炸?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極不專業,但其實也是科學家的一個研究方向,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認為,即使宇宙處於一個無限膨脹的事實之中,但是我們目前對這種現象的理解可能不太準確,按照科學家的說法,我們的銀河系很可能位於一個巨大的宇宙泡沫中,這個事實限制了我們對宇宙膨脹速度準確性的研究。
  • 哈勃望遠鏡發現仙女座星系被巨大氣體雲包裹,範圍可覆蓋半個天空
    銀河系的直徑可達16萬光年,其中有數千億顆恆星,但是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更大,直徑超22萬光年,規模比銀河系大了一倍。近日美國科學家們又有了新發現,他們通過哈勃望遠鏡驚訝地發現仙女座星系巨大的的星系暈,從星系中心至少向外延伸了130萬光年,相當於仙女座星繫到銀河系的一半距離還多,但這還不是延伸最長的,某些方向上甚至延伸到了200萬光年外,其直徑達到了300多萬光年,相當於仙女座星系跨度的十餘倍。如果我們的眼睛能夠看到仙女座星系暈的話,那麼我們會發現它幾乎佔據了半個夜空,其直徑要比北鬥七星首尾長度的三倍還多。
  • 《天體物理學雜誌》:仙女星系氣體「光暈」與銀河系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光暈」與銀河系氣體「光暈」發生碰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了銀河系附近星系仙女星系的一個巨大的隱形區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詳細描述了仙女星系氣體「光暈」的大小和結構--並發現它已經在出現宇宙碰撞之前,與銀河系的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 宇宙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三角座星系相對於天空平面略微傾斜,所以其旋臂、氣體雲、明亮的恆星都能很好的呈現在面前。    M33位置靠近仙女座星系,在這兩個星系的觀星人,彼此都可以看見天空上有個非常壯觀的螺旋星系。 從地球看出去,這幅由27張照片拼湊出來的極清晰M33馬賽克影像,美妙地呈現出星系鬆散漩渦臂上的藍色星團和粉紅色恆星形成區。
  • 宇宙大爆炸後8.5億年的原始氣體雲,如何揭示恆星的形成時間?
    當然,蘊藏在星雲中的重要物質,並不是那些讓我們眼花繚亂的氣體雲,而是包含塵埃雲在內的其他較暗的構成部分。具有很大密度的塵埃雲,不僅是恆星形成的重要條件,也是科學家們為什麼難以通過望遠鏡觀測到其內部轉變過程的根本原因。一直以來,恆星的形成問題都是天文學中的一大難題,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卻隨著古老氣體雲的發現而更進一步。那麼,這些來自於宇宙大爆炸後8.5億年的原始氣體雲,如何揭示恆星的形成時間?
  • 研究:鄰近星系將撞上銀河系,喚醒巨大黑洞
    由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科學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銀河系的鄰近星系之一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可能會在20億年內撞上銀河系,進而喚醒銀河系中央的巨大休眠黑洞,並使其開始吞噬物質,直到尺寸增大10倍左右。
  • 研究發現,銀河旋臂也許實際上是附近氣體雲形成的龐大結構
    龐大的氣體雲,雷德克裡夫波,銀河旋臂的一部分?天文學家發現,我們在天空中看見的由許多恆星形成的區域,實際上仿佛形成了一個8800光年長的起伏的波,其中包含著相當於300萬太陽質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可以構成我們銀河系旋臂的一部分。
  • 科學家發現神秘氣體像子彈一樣從銀河系中心發射出來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它的名字為人馬座A *,它周圍的環境非常強烈。從這個區域吹出的是核星系風。它在星系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刻出兩個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向太空延伸了5萬光年。這些費米氣泡很複雜,包含著不同氣體和宇宙射線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