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國家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定向項目出爐,分別由誰牽頭?

2020-12-04 澎湃新聞

6月1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2019年擬支持4個定向委託項目,國撥經費總概算1.1億元。分別為北京大學牽頭的「自旋超導等新型關聯體系的量子態」、中科院物理所牽頭的「小量子體系」、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的「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構築與操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的「光學量子計算」。項目執行期一般為5年。一般項目下設課題數原則上不超過4個,每個項目所含單位總數不超過4家。

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2019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的總體目標是瞄準我國未來信息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圍繞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瓶頸技術,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探索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產生一批原創性的具有重要意義和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並在若干方面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預期的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為我國在未來的國際戰略競爭中搶佔核心技術的制高點打下堅實基礎。

本專項2019年擬支持4個定向委託項目,國撥經費總概算1.1億元。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突破關鍵技術進行一體化設計。鼓勵圍繞一個重大科學問題或重要應用目標,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全鏈條組織項目。鼓勵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蓋達組織項目。項目應整體申報,須覆蓋相應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

項目執行期一般為5年。一般項目下設課題數原則上不超過4個,每個項目所含單位總數不超過4家。

1.關聯電子體系

1.1自旋超導等新型關聯體系的量子態

研究內容:自旋超導等新型關聯體系的新奇量子態調控,及拓撲量子態的多場調控。

考核指標:發現一種新的自旋超導材料;利用界面工程構築二維自旋超導等新型關聯量子態;通過分子束外延、原子層堆垛、原子插層、柵極調控等實驗技術,在低維異質結構中調製出自旋超導等非常規超導態及非平庸拓撲態;揭示自旋超導等關聯體系的新奇量子相變特性,建立自旋超導的探測與調控技術;構築高品質人工拓撲結構並揭示其拓撲態的量子規律。

有關說明:由教育部作為推薦單位組織申報,由北京大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申報。

2.小量子體系

2.1新型低維量子體系的多場調控研究內容:新型低維量子體系的精準製備、新奇物性及其多場調控。

考核指標:製備超越石墨烯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如矽烯、鍺烯、鉿烯等,及新型多功能鈣鈦礦氧化物低維體系;構築高品質多自由度耦合的新型二維多元原子晶體體系和低維分子晶體材料;揭示新型低維量子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功能,建立量子態的多場調控技術;基於新奇物性,構造具有新輸運特性的原型量子器件。

有關說明:由中科院作為推薦單位組織申報,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申報。

2.2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構築與操控

研究內容: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構築、探測、編織與融合,及其非阿貝爾統計特性。

考核指標:製備具有馬約拉納零能模的高品質人造拓撲超導材料、二維新型電子材料和多體相互作用材料;建立單個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探測和操控技術,實現兩個馬約拉納零能模的融合與編織;揭示多個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新奇現象以及非阿貝爾統計特性;探索發現拓撲任意子新材料,構築拓撲量子比特。

有關說明:由教育部作為推薦單位組織申報,由上海交通大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申報。

3.量子計算與模擬

3.1光學量子計算

研究內容:發展具有高效率和高品質的量子光源和量子線路,實現在特定問題方面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模擬機。

考核指標:研製同時滿足雙光子糾纏對比度優於99%、光子對收集效率優於95%、全同性優於95%的雙光子糾纏源;研製能同時滿足全同性優於98%、單光子純度優於99%、單模光纖耦合的單光子最終系統效率優於60%的單光子源。研製耦合損耗低於8%、單路線路損耗低於2%、可支持模式數達到60以上的光學線路。在此基礎上,實現20~30個高品質單光子的相干操縱和量子糾纏,在玻色取樣等特定問題上超越商用計算機的經典計算能力。基於雷射直寫,實現模式數超過1000的三維集成光學波導。研究和推廣各種模擬量子計算算法到實際問題的映射和應用。

有關說明:由中科院作為推薦單位組織申報,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申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
    2018年9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等關聯體系的量子態」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西樓563報告廳舉行。
  • 潘建偉、薛其坤等院士助陣,攻關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難題
    今日(7月6日),高校科技進展從科技部獲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今起正式啟動線上申報。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可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填報申報信息。
  •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關聯電子材料的自旋態限域調控與...
    為總結項目執行情況,更好地完成項目研究目標,由復旦大學牽頭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關聯電子材料的自旋態限域調控與自旋電子器件應用」和「關聯體系多種量子有序態的競爭與調控」項目,於2018
  • 科技部發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4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
    4. 項目(課題)負責人限申報1個項目(課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也不得參與申報項目(課題)。
  • 安徽代表團建議批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推進
    安徽代表團介紹道,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中科大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目前,由中科大潘建偉院士擔任院長的量子創新院已經揭牌,先行探索創建國家實驗室。在資金方面,首期安排24億元專項資金進行前期配套,10億元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引導性資金已撥付到位。
  • 港科夜聞|香港科大牽頭研究量子晶片低耗電提升運算,獲國家撥2千萬港元開發
    1、香港科大牽頭研究量子晶片低耗電提升運算,獲國家撥2千萬港元開發。近年多國致力開發量子技術應用,香港科大自去年12月,牽頭展開「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下的一項專項研究,利用現存的二維物料,開發低耗電的量子計算機晶片器件,以提升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等,為本港首項獲國家科技部直接資助的量子研究項目,獲批經費1,758萬元人民幣(約2,100萬港元)。有參與研究的本港學者指這次是少有兩地科學家合作研究的量子研究項目,意義重大。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項目用地獲批
    2017年2月14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安徽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承辦的「一號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項目,日前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准
  •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
    為保障項目按照任務書的內容有序開展,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承擔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綜合極端條件下的新型關聯電子材料及量子態調控」和青年科學家項目「異核簡併氣體的雜質物理和新奇量子物態」,於2018年8月9日在北京召開項目啟動會。
  • 國家層面的量子計算布局解析,誰將搶佔下一個科技發展「制高點」
    2020 年 4 月,荷蘭部長 Ingrid van Engelshoven 和歐盟事務專員 Mariya Gabriel 共同推出了歐洲第一個公共量子計算平臺——Quantum Inspire。據悉,該平臺主要側重於教育、培訓以及應用程式的 開發,可以讓所有人都能訪問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由可伸縮「自旋量子比特」(Spin Qubits)製成的量子處理器。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國公布量子網際網路藍圖
    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在全國建立三個量子計算中心,涉及投資7500萬美元。新的量子飛躍挑戰研究所(Quantum Leap Challenge Institutes,QLCI)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同時幫助開發量子計算領域的內容,以幫助增加該領域的人才儲備,帶動該領域發展。三個量子計算中心將分別建立在不同的大學,且每個中心所攻堅的方向不盡相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召開
    2016年10月24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王恩哥院士牽頭,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湖南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量子化效應的原子級調控」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王傑首先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北京大學熱烈祝賀該項目的正式啟動,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預祝項目組取得重大研究突破。韋宇表示,北京大學將對該項目予以應有的支持和配合。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笑瀟博士代表項目管理部門出席會議,並強調了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 濟南量子願景:爭創國家實驗室分部
    按照這一規劃,未來5年內,濟南將重點打造8到10個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建設20個由正高級職稱研究員領銜的研發小組,形成100人以上規模的高水平量子科研隊伍。濟南量子發展規劃六大研究平臺1量子通信研究與測試平臺包括建設量子通信網絡技術研究室、現實條件量子通信攻防演練研究室、量子通信基礎網絡共享服務平臺和小型化衛星量子通信地面站。
  • 量子信息研究專家:抓住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機會
    2003至2008年,推進實驗室建設同時,潘建偉繼續在歐洲從事冷原子量子調控方面的學習研究,並通過從國內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後、選派學生到國際先進小組學習等方式培養研究力量。   幾年下來,潘建偉研究團隊已分布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多個世界量子研究前沿陣地。
  • 多個項目由院士牽頭,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立項情況...
    該群體依託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面向國家重大裝備和電子信息產業需求,圍繞高效模擬前端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的低功耗和高性能協同的科學難題,在高效模數轉換器、高性能模擬前端晶片、混合信號系統晶片及微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牽頭獲得了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量子信息入選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概念股或受益
    科技部2月16日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經正式啟動實施,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9個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已正式公布。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據介紹,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2016年8月16日,由中科大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這一令世界矚目的科學成果,奠定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 安徽提出爭創量子、能源與人工智慧三個國家實驗室
    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安徽省政府8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安徽將結合自身優勢、瞄準國際前沿,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慧三大領域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  安徽省是國內量子科研的重鎮,近年來先後牽頭實施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等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項目。在此基礎上,安徽省政府提出進一步夯實量子信息科研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推動量子科技領域創新突破,著力打造承載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重大創新平臺,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 我國提出的首個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標準項目已成功立項
    量子計算的概念最早由阿崗國家實驗室的P. Benioff於80年代初期提出,他提出二能階的量子系統可以用來仿真數字計算,1985年,牛津大學的D. Deutsch提出量子圖靈機的概念,量子計算才開始具備了數學的基本型式。然而上述的量子計算研究多半局限於探討計算的物理本質,還停留在相當抽象的層次,尚未進一步跨入發展算法的階段。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在全國推廣量子教育;加拿大將發射量子通信衛星
    美國首席技術官Michael Kratsios表示: 「量子信息科學是未來的一個關鍵產業,美國必須在這個產業中領導世界,現在我們將成為世界上首批向全國範圍內的 K-12學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量化教育工具和資源的國家之一。」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