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建偉院士解釋量子科技
光明訪名家【潘建偉院士解釋量子科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與經典力學相比,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粒子具有量子疊加的特性。如果把量子疊加擴展到多個粒子,就會產生「量子糾纏」現象。科學家在對量子糾纏這一詭異互動展開大量實驗研究的過程中,發展起來了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 結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產生了量子信息這一新興學科。以量子信息為代表的量子科技迅速發展,人類迎來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經過學術界多年努力,目前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雷達進入了實用化階段,也有了相關產品,其他的量子技術離產業化和商業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薛其坤送給世界的禮物,將帶來新的信息新革命
還有潘建偉的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就是根據量子物理原理提供的一種全新方式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傳輸和邏輯操作,並對光子、原子等微觀粒子進行精確操縱,以確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計算速度等方面可以突破經典信息技術的瓶頸,這項技術目前僅中國掌握。而今天我們想要講的,是清華大學薛其坤,用 5 年時間不懈探索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他獻給世界的諾獎級禮物。
-
薛其坤——給中央政治局講量子科技的院士
根據人民日報的一篇解釋性報導,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可在未來解決摩爾定律的瓶頸問題,若應用到電子器件中,有望克服目前計算機發熱耗能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為半導體工業帶來又一次的革命,甚至使巨型銀河計算機變得像iPad般便攜。它的發現或將帶來下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我國科學家為國家爭奪了這場信息革命中的戰略制高點。紛至沓來的各種獎項也說明了這一發現的重要價值。
-
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 粵港澳量子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大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南方科技大學網站上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
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粵港澳量子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大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他35歲晉升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57歲成為首個摘得國際公認的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獎菲列茲·倫敦獎的中國科學家。 2019年,薛其坤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並被楊振寧評價為「諾獎級」的科學發現。
-
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 粵港澳量子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大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南方科技大學網站上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他35歲晉升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57歲成為首個摘得國際公認的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獎菲列茲·倫敦獎的中國科學家。2019年,薛其坤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並被楊振寧評價為「諾獎級」的科學發現。今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集體學習。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量子掛墜」等騙局大行其道 科普任重道遠
潘建偉還表示,現在社會上有很多諸如「量子養生」等關於量子應用的概念,有的就是胡說八道,在推廣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確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潘建偉當日在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的科學演講中指出,量子力學帶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對於安全性也有極高的要求,對計算能力也提出了巨大需求。
-
鄭韶輝: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將加大粵港澳量子科技的投入力度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南方科技大學網站上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
薛其坤院士綜述文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磁性材料中反常霍爾效應的量子化版本,是一種不需要外磁場就可以實現的量子霍爾效應。這種量子效應不但是很多新奇拓撲量子現象實現的基礎,也是量子霍爾效應能夠走向應用的關鍵。從理論研究和實驗上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多年來凝聚態物理學家追求的目標。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現為量子效應的實際應用開闢了一條道路。
-
清華人物 薛其坤與他的量子世界
沉浸於量子世界十餘載,他既探索如何同量子世界交流,又保持同外界、學界的對話;他說,實驗室生活與其說是刻苦,不如說是忘我;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等光環籠罩著他,他更習慣學生叫他「薛老師」;他說,科學發現沒有第二,需要爭分奪秒,沒有退路……他是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者薛其坤。
-
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如何發展?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做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學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
2018年9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等關聯體系的量子態」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西樓563報告廳舉行。
-
薛其坤院士: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作者:鄭金武在9月22日2020創新之源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未來的量子技術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量子物理科學發展,觸發了第一次量子技術革命。
-
科普來了|薛其坤院士「量子科技課」講了什麼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講解。 量子力學造就了第三次科學革命 量子力學是關於微觀物質世界運動規律的理論體系,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而且在化學等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
潘建偉院士:我們的"量子優越性"比谷歌快100萬倍
據安徽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量子力學通過百餘年的發展,為解決信息科技的重大問題做好了準備。量子計算機能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難題,展現量子優越性。比如,量子計算的計算能力隨著可操縱的量子比特數呈指數增長。
-
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發展量子科技如何把握大...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講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這次特殊的講解,到底講了哪些內容?量子科技的發展中,如何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
潘建偉院士等創辦,量子通信第一股來了?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其中,科大控股為最大股東,持股18%(發行前);潘建偉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持股11.01%(發行前)。
-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與材料物理學
1月8日,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薛其坤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現了這一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薛其坤教授表示,材料生長動力學奠定了他們的研究基礎。本期特邀薛其坤院士介紹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發現實驗的過程以及背後的材料物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