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主播用聲音記錄視障兒童的不凡人生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在音頻平臺荔枝有一群特殊群體,他們雖身有殘疾卻在聲音世界裡找到了生命的光。2020荔枝年度盛典活動中年度勵志之聲的獲得者「用耳朵看世界」就是這樣用聲音追夢主播,他們將受邀出席2021年1月23日舉行的2020荔枝年度聲典線下頒獎晚會並表演精彩節目,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2018年冬天,恩琳和釗哥從佛山出發,一路北上,想去見見北京的雪。恩琳和釗哥都是視障人士,這是他們第一次出遠門,對於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來說,看雪可是件大事。

這趟行程很順利,到達的第一天,北京就下雪了。他們和小夥伴們在雪地裡玩的開心極了。儘管臉被凍得通紅,嘴裡哆嗦著「好冷啊」,手裡還是緊緊地捧著雪,感受它一點點融化。還一邊豎起耳朵,聽雪落下的聲音,靜靜地在腦海中勾勒出雪花的形狀。

這一趟北京之旅,他們摸過長城的磚塊,走過北京胡同四合院,在故宮裡合唱…

《推拿》作者畢飛宇這樣形容盲人的世界:「目光明亮的人們由此可以去想像世界的另一重面相:一切都看不到,沒有注視沒有目光的交流,只能靠聲音靠手和身體去感受、認識和表達。」

恩琳和釗哥,是佛山市啟聰學校的學生,同時也是荔枝「用耳朵看世界」的主播,從17年初在荔枝上傳音頻至今,播客已走過了快4個年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主播都是患有視障的同學。

做電臺就是夢想一個個被點亮的過程

「起初創辦這個電臺,也是釗哥提議的。」電臺負責人李浩發對我們說,他來自佛山市禪城區關愛青少年成長協會,電臺從創立、到後期的運營、包括音頻的剪輯和上傳,都是協會在負責。

釗哥從小就喜歡聽電臺,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電臺DJ,家裡的收音機是他最愛的寶貝,他甚至連零件都爛熟於心,拆了的收音機都能原封不動得裝回來。

電臺的第一個音頻就是由釗哥錄製的,他還擔任臺長,經常指導小夥伴們錄節目。電臺成立之初,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了解音頻,協會帶著他們參觀佛山電視臺。釗哥見到了他的偶像——佛山電視臺的一位資深DJ,跟著他一起錄製半小時節目,沒有臺本,全靠自由發揮,憑著多年看節目的經驗,他沒有掉鏈子。「原來夢想達成是這樣的感覺。」三年後的今天他回憶起來,依然很激動。

釗哥(右)

而電臺對於恩琳來說,則是開啟了另一種可能。一開始她對電臺完全不感冒,因為釗哥的緣故,開始接觸電臺,意外的發掘到了自己的聲音才華。

恩琳(中)

她喜歡朗誦詩歌,電臺為她設置了一個專欄,不僅朗誦名家詩篇,還有很多來自恩琳的原創。《你是太陽我是雨》的靈感,就來自於恩琳一位從小就很優秀的舍友,她把舍友比作太陽,自己比作雨,沒有妄自菲薄,更多的是為自己加油打氣,17歲的恩琳,想的比很多成年人都要通透。

命運註定我是雨,我會好好的珍惜。

我要灑在春天的土地上,讓種子發芽;

我要飄在夏天的樹林裡,讓樹葉茂盛;

我要飄進秋天的夢鄉,讓奇妙變成現實;

我要飄去北方的家園,裝扮著世界的角落。

做主播遇到的挫折,可能是甜蜜的負擔

盲人做主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對於還在讀書的他們。首先,他們沒有文稿,基本都是憑著自己的記憶朗讀。需要主播花很多心思把文本背誦下來,才能流暢的錄下來;

其次,很多文本是沒有盲文的,同學們找到了資料後,需要找老師翻譯成盲文,而盲文又是沒有聲調的,需要找老師一遍遍調,或者利用手機的讀音軟體,跟著念。所以,我們花十幾分鐘錄製的音頻,對於他們來說,可能需要用上一整天甚至更久。

盲文書

電臺建立初期,釗哥和恩琳、以及另一位臺長家建,都是在一遍遍重錄中走過來的。為了更好地體味人物的情感,他們還各自總結了一套方法。釗哥喜歡讀歷史類的書,他會找相關的音頻來聽,記住裡面的動作和細節。再去找類似的電影來看(聽),「聲臨其境」的感受具體的人物形象。他以前私下有錄製過《明朝那些事》的音頻,發在家長群和粉絲群中,好多人都追著他更新,「他講的繪聲繪色的,不比那些說書人差!」恩琳則平時會聽一些校園情感、人生波折的有聲小說,「這樣我就體驗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人生,也能讓我在朗誦上情感更加飽滿。」

佛山市啟聰學校

說起錄製中遇到的挫折,他們總是輕描淡寫。可能比起他們在人生中遇到的挫折,這些都不算什麼。甚至被他們當成:甜蜜的負擔。

聲音這一小切口,開拓出他們更多的人生可能

電臺成立近4年,一共產出了120首音頻。小主播們也從最開始膽怯稚嫩的聲音,蛻變成了沉穩、專業的播音腔。他們用這種獨特而又溫情的方式,記錄著自己的成長軌跡。反覆錄製的疲憊,往往都會在音頻上架後煙消雲散,他們會為音頻多了幾十個播放量歡欣雀躍,看到粉絲有粉絲留言互動,能開心一整天。遇到播放量不太理想的音頻,他們也會拉著電臺負責人李浩發一起,復盤、分析。

恩琳(左)

除了聲音才華,恩琳的音樂才華也被挖掘出來。據李浩發說,很多鋼琴曲她聽幾遍,就能大致彈出來。在做了電臺後,有鋼琴老師主動找到恩琳,為她免費授課。恩琳還考進了合唱團,和其他正常小朋友一起排練、演出,唱過外文、拉丁文、日文、英文。如今,她也成了她筆下《你是太陽我是雨》的太陽。

釗哥除了是電臺臺長,還是唱粵曲的好手。他學習粵曲已經4年了,這學期開始接觸粵琴。身在佛山,他對粵語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做電臺、學粵曲始於興趣,現在釗哥有了更長遠的想法,就是把粵語文化一直傳承下去。不久前,他作為電影《瞽師》的主角之一,參與了拍攝,該電影就是記錄視障少年傳承粵曲文化,預定明年6月上映。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學校樂隊的成員,恩琳彈小阮,釗哥負責唱曲。「生活變得更充實了,整個人都開心了起來」。恩琳笑著說。

聲音給他們封閉的內心開了一扇窗,此後陽光便不斷地投射進來。令李浩發印象深刻的不止恩琳和釗哥,還有一對視障雙胞胎,之前一有合照就把頭埋得很低很低,接觸了電臺、參加了關愛協會其他活動之後,內心被打開了,拍照每次都抬著頭,笑的特別燦爛。

視障夥伴體驗織布

他們值得很多朵小紅花,同樣也值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恩琳和釗哥正值初三,是啟聰學校的最高年級,對於未來,他們沒有迷茫,各自都有了堅定的方向。釗哥一直覺得,視障人士不應只有盲人按摩一條出路。畢業後,他依然會繼續做電臺、唱粵曲。多開幾個欄目,做一個說書人、唱曲人,儘管知道會走的比較辛苦,但他還是想試試看。

而恩琳則會繼續讀書,努力考上廣州啟聰學校,參加盲人高考,最後成為一名老師。「成為老師」一直是恩琳的執念,「一直以來,我們都接受著社會各界的幫助,我想通過教書育人的方式,培養更多的人才,為社會做出一點點貢獻,來回饋那些幫助我們的人。」她說這句話時,午後的陽光打在她稚氣未脫的臉上,我感覺她整個人都在發光。

熱映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說:人活著都會經歷失去,面對失去,最好的反擊就是認真的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恩琳和釗哥做到了,儘管世界漆黑一片,他們卻用一分的熱,發出了十倍的光。他們值得很多朵小紅花,同樣也值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啟聰學校學生在荔枝當主播,他們值得很多朵小紅花
    在音頻平臺荔枝有一群特殊群體,他們雖身有殘疾卻在聲音世界裡找到了生命的光。2020荔枝年度盛典活動中年度勵志之聲的獲得者"用耳朵看世界"就是這樣用聲音追夢主播,他們將受邀出席2021年1月23日舉行的2020荔枝年度聲典線下頒獎晚會並表演精彩節目,以下是他們的故事:2018年冬天,恩琳和釗哥從佛山出發,一路北上,想去見見北京的雪。
  • UGC音頻社區荔枝2月22日舉辦年度聲典,演繹聲音公益與榮耀
    即使疫情隔遠了距離,但隔不斷愛與聲音。國內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在2月19日官方宣布,2月22日,荔枝年度聲典公演之夜將首次啟用「雲頒獎」計劃,活動採用在線直播公演的形式,嘉獎去年的年度優秀聲音主播,而獲獎主播也會齊聚直播間,通過聲音與聽眾「小耳朵」連麥互動,共同用聲音傳遞愛與故事。據悉,本次活動還將邀請人氣女明星李藝彤上線出席,並擔任活動的公益聲援官。
  • 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做主播迎來生活新希望
    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 產品分析:聲音經濟下的「耳蝸」爭霸,荔枝怎樣才能C位出道?
    人生百態,孤獨常在。越長大越發現,在孤獨的世界裡,陪伴則是生命剛需。而聲音的陪伴也許是人生之中,最最長情的告白。而在聲音偏好中,磁性和輕柔的聲音最受歡迎。源於女性用戶對於磁性男神蘇蘇的聲音,天然無法抵禦;而男性用戶對於輕柔女神的靡靡之音,更是欲罷不能,喜愛有加。據荔枝透露,在荔枝有專門的播客學院用來培訓主播,有專業的團隊進行形象包裝,因此在邀請主播、培養主播的時候,可以對有這兩項聲音特色的主播有所側重。
  • 內容消費崛起 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 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 荔枝發布2019年度聲音趣味報告 哪裡是音色之都?
    聲音最有溫度的媒介,既能寄託情感思想,也能承載喜怒哀樂,聲音是最具感染力的媒介,既能能引起情緒,也能勾起想像。荔枝作為最懂國人聲音屬性的聲音互動app,有令人驚嘆的聲音黑科技,通過智能的大數據交叉匹配,揭秘你所不知道的聲音趣事,你真的聽懂聲音了嗎?
  •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音頻平臺評測:想成為主播應該怎麼選?
    聽書、聽電臺、聽直播已成為大眾現象,做音頻主播的人越來越多。當主播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音頻平臺,以及酷我、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都有不少音頻主播。如何選擇一個長期耕耘的音頻平臺?平臺流量、內容版權、扶持力度等需要結合起來看。
  • 口罩擋不住的聲音,背後是正在爆發的「耳朵經濟」
    這場「雲盛典」主要有三大類內容,一個是荔枝平臺上的頂尖主播以及人氣女明星李藝彤、《陳情令》藍景儀原配音,邊江工作室成員劉思岑等聲音藝人空降表演節目,第二個是年度荔枝主播的頒獎典禮,背著吉他的蝙蝠女俠、大凱、戰恆等68位主播上線,代表所有獲獎主播受頒獎項;第三個是貫穿在全場節目的公益活動。直播平臺都有年度盛典,為什麼要做聲典?我在《直播平臺為何紛紛砸錢做盛典?
  • 「陪伴、溫暖、多元」成年度聲音關鍵詞 喜馬拉雅2020年度百大主播...
    為鼓勵在各個領域辛勤耕耘的創作者,喜馬拉雅同步發布三個垂類細分榜單:2020年度最具商業價值主播TOP10、2020年度直播紅人TOP10、2020年度優質內容合作方TOP20。與此同時,喜馬拉雅年終特別策劃上線。以「陪你聽·見更大的世界」為主題,2020年度收聽報告、年度巔峰榜、百大主播榜依次揭曉,共同記錄這一年聲音世界的關鍵詞與難忘瞬間。
  • 喜馬拉雅2020年度百大主播出爐:陪伴、溫暖、多元是年度聲音關鍵詞
    以「陪你聽·見更大的世界」為主題,2020年度收聽報告、年度巔峰榜、百大主播榜依次揭曉,共同記錄這一年聲音世界的關鍵詞與難忘瞬間。  年年月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被稱為「人肉故事機」的有聲的紫襟,在2020年繼續為聽眾帶來《天命賒刀人》、《天之下》廣播劇等爆款專輯,收割19億收聽量。而他也是百大主播中,粉絲數最高的主播,並且在2020年新增粉絲數496萬。
  • 荔枝創始人賴奕龍:挖掘在線音頻的多元場景,搶佔用戶時間
    同時,精品內容與主播資源被「野蠻爭奪」。在線音頻與直播行業一樣,優質主播是平臺最核心的資源。賴奕龍告訴記者,荔枝很早就已經意識到,大量的主播是優質內容的源頭活水。「要想在當下的音頻行業搶奪更多的流量,最關鍵的是優質的原創內容和產品體驗」。2019年夏天,荔枝連續推出「播客扶持季」和「回聲計劃」兩項內容扶持計劃,投入億元級的現金和流量資源,試圖吸引更多創作者加入播客行業。
  • 荔枝聲音節這一天,廣州是全國最好聽的城市
    在人氣超旺的「預測聲卜館」內,荔枝亮出了它的黑科技聲鑑卡,主播可以現場進行音色屬性和魅力指數的鑑定,「蘿莉音」、「御姐音」、「青受音」、「正太音」、「觀世音」……總有一款適合你。「跟你說剛才那個小哥哥的聲音好好聽,我們互換了卡片」,一群女生正在熱烈討論。
  • 專訪荔枝創始人賴奕龍:依靠直播打賞2020年可以實現全面盈利
    荔枝成立於2013年,主打「用聲音記錄和分享生活」,由此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內容創作者。截至2019年11月30日,平臺已積累了超過1.7億條原創音頻內容;2019年10-11月期間,荔枝月均活躍用戶數超5100萬,約590萬月均活躍內容創作者,是中國最大的UGC音頻社區。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荔枝播客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20年底,荔枝播客App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荔枝App攜手百度地圖開啟「有聲秋遊地圖」 升級POI應用體驗
    隨著全國集體入冬,秋天暫告一段落,音頻平臺荔枝(原荔枝FM)攜手百度地圖推出的"有聲秋遊地圖",項目也於11月20日圓滿結束。10月22日起,荔枝攜手百度地圖上線"有聲秋遊地圖",荔枝邀請站內知名主播DJ茉莉、沐風電臺、兒童睡前精選故事、微小寶睡前童話故事、NJ夏沫、夏彥辰、林林曉生、萌姐_醉後等人錄製百度地圖POI語音講解,講解內容覆蓋"秋味"、"賞楓"、"地標"、"登高"等出遊場景的推薦必去地,圍繞地點歷史背景、人文特色、熱門打卡攻略等維度產出語音內容,為秋日出遊人群提升文化體驗。
  • 荔枝用這個方式致敬最酷的音樂人
    有人熱衷暢想未來,有人敢於突破傳統,有人用創造實現想像,有人用聲音表達最鮮活的思想。2013年,相信聲音力量的荔枝開始做一件純粹的事情——每年選出一組/位優秀的傳奇音樂人,並專門為之設計致敬TEE,向偉大的聲音表達敬意。代表革新精神的傳奇音樂人和樂隊們,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 荔枝FM:一個文藝電臺的逆襲
    荔枝FM是很安靜的,聽友之間不能互動,沒有評論功能,只能和播主私信往來,它甚至不主動推送,因為會「打擾用戶」。它的使用情景更多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所以荔枝FM現在的副標題是「睡前暖心電臺」。 賴奕龍用自己在文藝方面的高逼格,在產品體驗的第一道門檻上,輕鬆地抓住了用戶的好感和好奇心。
  • 用聲音追逐光明 90後盲人女孩率團錄有聲書創業
    我們在被娓娓道來的故事、溫暖的聲音所打動時有沒有想過:這個聲音的背後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上海長寧26歲女孩馬寅青小時候因早產吸氧過量致雙目失明。2019年,她應聘受阻後開了家公司製作有聲書創業,之後兩年時間,帶領團隊錄製了300多本有聲書,她的團隊中有不少視障人士。
  • 用耳朵去「閱讀」(解碼線上風潮)
    有聲書主播通過發揮聲音的想像力,讓聽眾充分感受到書籍自身價值之外的演播藝術價值。這悅心更悅耳的「閱讀」體驗從何而來?哪些有聲書最受歡迎?記者近日採訪了部分業內人士。從文字到聲音 形式出新出彩一本有聲書從無到有需要經歷版權引進、音頻生產、策劃運營、渠道分發等多個環節,才能最終被用戶收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