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2020-12-04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隨著今年在線新經濟的崛起,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在悄悄改變,在網上購物、聽書、雲逛博物館成為主流和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日常。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內容消費網際網路平臺,在這一年再次迎來高速發展期。

12月3日是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也是國際殘疾人日。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在喜馬拉雅上,殘疾人主播或演播有聲書,或分享知識,或做起了直播……他們不僅自力更生,有的甚至還創辦機構、公司,幫助更多殘疾人用聲音獲得收入,在這個不用露臉、不以貌取人的平臺上找到公平與公正。

如今,在喜馬拉雅上,殘疾人主播已超過8000名,其中,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元,專輯播放量最大的超過8億,他們為自己找到了生命裡的光,還讓無數聽友在聲音的世界裡找到慰藉。

聲音的世界,讓殘疾人揚長避短、更公平地獲得收入

對於大多數盲人來說,推拿、算命是較為常見的謀生手段,喜馬拉雅的崛起給了視障人士多了一個新的職業選擇——音頻主播。

1994年出生的上海姑娘馬寅青,因早產放暖箱吸氧過量導致失明。從未見過光明的她一步步完成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業,並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習盲人推拿。因不想像大多數視障群體一樣從事推拿工作,馬寅青藉助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有聲書演播,在喜馬拉雅上開設帳號「逐光之聲」做起了主播,同時自主創業,創辦了一家有聲書演播公司。目前,馬寅青的公司有20多名員工,員工有四分之三是視障人士,2020年全年收入預計近百萬。

不同於視頻,音頻平臺可以讓內容創作者的面貌、長相等外在因素隱身於網絡世界,特別對於殘疾人主播而言,避免了受眾或平臺規則制定者以貌取人的情況的發生。音頻內容創作能夠讓殘疾人揚長避短,在更公平的環境下獲得應有的收入與成長。

(圖說:上海90後姑娘馬寅青上喜馬拉雅開設主播帳號「逐光之聲」)

「接觸到了喜馬拉雅之後,覺得愛好是可以落地的,因為它能夠有切實的收入。」馬寅青表示,由於視障人士出門不方便,從事有聲書演播行業能夠讓他們揚長避短。

「摩心」也是喜馬拉雅平臺上的殘疾人主播,他只有初中學歷,生於東北農村,雙手先天粘連性缺失,雙手只有四指。

由於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嗓音,「摩心」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婚禮司儀,然而,當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戶在得知他手有殘疾時,都會要求婚慶公司換人。對於「摩心」而言,喜馬拉雅「只聽聲音,不看臉」的選拔機制令他十分感慨,「我在喜馬拉雅找到了我追求許久的公平。」在喜馬拉雅,他從一個試音一年失敗的門外漢,到逐漸成長為「大慶有聲書第一人」。五年時間,演播21部有聲作品,4部作品播放量過百萬,目前他是喜馬拉雅全職主播。

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在家錄有聲書就能養活自己

作為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內容品類的豐富程度,在行業內擁有明顯優勢。截至2020年10月,喜馬拉雅平臺的內容消費品類,從原先的328類增至393類。從人文、法律、奇幻、戲曲、評書、時尚,到數碼、英語、情感、電影、養生、汽車,再到歷史、科學、財經、天文、體育、旅行……不同興趣、不同年齡段的用戶,都能在喜馬拉雅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與此同時,喜馬拉雅近年來持續策劃、製作、引進高質量IP,如《三體》廣播劇、紫金陳「推理之王」三部曲、《歌劇魅影》音樂有聲劇、東野圭吾系列有聲書、《一堂好課》等,展現出平臺成熟的內容生態與專業的製作水準。

這些因素讓殘疾人士獲得平臺賦能的機率大大增加,也更利於聲音條件符合標準的殘疾人主播,在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演播內容,從而獲得改變人生的機會。

生於1994年的泉州小夥「演播石火」,小學時視力忽然下降至全盲,九次手術仍未復明。他堅持考上大學濱州醫學院學習針灸盒推拿。畢業從事一段時間推拿工作後,他嘗試起了有聲書演播。目前,「演播石火」在喜馬拉雅演播玄幻、兒童故事、歷史類題材有聲書,時薪達120元。

「CV塵埃」1986年出生於天津郊區,患先天性血友病,身體多處關節活動受限。2017年開始,對網配圈已有涉獵的「CV塵埃」開始在喜馬拉雅當主播,全職從事有聲書演播工作。現在,他在喜馬拉雅演播的《大漢第一太后呂雉》《門派養成日誌》《移動藏經閣》等有聲小說作品累計播放量近180萬,每個月有一萬多收入,自己也成長為網配圈最有辨識度的主播之一。因為血友病,「CV塵埃」平均三天要給自己注射點滴,在喜馬拉雅錄製有聲書的收入,已成為他維持生命的唯一經濟來源。

主播賦能體系促進多元變現,殘疾人主播年入百萬

國內移動音頻市場經歷了高速發展,再加上AI、車聯網、智能硬體的加速滲透與5G網絡的普及,「耳朵經濟」已成為網際網路行業新的風口。2020年1月至10月,喜馬拉雅內容消費總額同比去年增長90%,60後付費人數同比增長154%,00後付費人數同比增長94%,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截至10月,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流量破3.29億。

音頻行業的蓬勃發展惠及了廣大內容創業者,也惠及了殘疾人群體。依託於喜馬拉雅主播賦能體系,殘疾人主播可以用有聲書、知識付費、直播、廣告等多種方式變現。

(圖說:喜馬拉雅主播「窮開心廣播」不僅有大量粉絲還成立了自己的團隊)

1987年出生的吳光是一位盲人,原本是一位推拿按摩師,2012年參加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並贏得300名夢想觀察員滿票通過,創造了該節目紀錄。2014年,吳光上喜馬拉雅當主播,開設主播帳號「窮開心廣播」,把自己研究了16年的《紅樓夢》做成了評書對聽眾進行演播,這個後來名為《書說天下之紅樓夢標準版》的評書作品,至今播放量已破2200萬。

《書說天下之紅樓夢標準版》的播出讓吳光的才華得以展現,也讓他被更多人看到。2019年12月,喜馬拉雅的合作夥伴找到吳光,他們看中了吳光的語言才能和對《紅樓夢》的了解,希望將《書說天下之紅樓夢標準版》做成付費書,吳光欣然接受,合作也十分順利。《書說天下之紅樓夢標準版》的成功合作讓吳光又籤下了《三國演義》的評書。這也讓他有了更加穩定的收入。現在,吳光已經選擇放棄推拿,專心製作評書節目,走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音頻主播職業道路。

音頻直播則是變現效率更高的方式。喜馬拉雅主播「歸期_SoMo」曾是一名情感陪護師、獨立策劃人,多年前因為突發眼疾導致右眼失明,左眼只有30%視野範圍。多年的獨立策劃經歷,讓他對社會形式、技術生態都有著深刻而敏銳的認識,對網際網路行業的了解、聽書的老用戶身份都讓他在走進這一行業時比別人有了「近水樓臺」的優勢。今年,「歸期_SoMo」轉型成為喜馬拉雅全職主播,直播連線為聽友解憂,代表節目《歸期暖聲電臺》收聽量超百萬,年收入近百萬元。近日他還在喜馬拉雅「百大主播計劃」選拔比賽第一季中奪得第四名,成功籤約,後續將獲得更多扶持。

持續賦能,助力殘疾人找到生命裡的光

在耳朵經濟和內容消費蓬勃發展趨勢下,殘疾人主播們重新找到生命裡的光。東莞主播「熊子辰」本是媒體人,因股骨頭壞死行走困難,轉型做有聲書主播,目前作品播放量超8億,成喜馬拉雅人氣最高的殘疾人主播。他說:「做主播成為了我新的精神支柱,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會變得充實和快樂。」

不少殘疾人主播甚至還對社會反向賦能。

濟南主播「臥龍殘雪」曾推動盲人無障礙上網引張海迪關注,如今做有聲書主播呼籲殘疾人就業多元化,他說,「有機會我就要發聲」。

(圖說:盲人創業者王彥龍帶著「黑樂電臺」入駐喜馬拉雅)

盲人創業者王彥龍帶著「黑樂電臺」入駐了喜馬拉雅,他所創辦的黑樂社企專門培訓視障群體從事有聲書演播和雲客服工作。「你坐在麥克風前,不因你看不見而低人一等,也不會因你是任何成功人士,而比一個盲人有先天優勢。」王彥龍說。目前,他已培訓超200多名視障者從事有聲書演播、培訓超200多名視障者從事阿里雲客服,實現再就業,解決500多人就業,「我希望把這個光和熱傳下去。幫助一個坐在家裡等待救助的人,等於拯救了一個家庭。」

對於馬寅青來說,未來很值得期待。「除了錄有聲書,『逐光之聲』也會嘗試做原創有聲書、播客。我希望把公司做大,吸收更多視障人士就業。」

作為主播群體中的一份子,這些殘疾人主播們也是123狂歡節這一內容消費盛事的幕後參與者。喜馬拉雅大數據顯示,殘疾人主播已超過8000名,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元,專輯播放量最大的超過8億,分布人數最多的是親子兒童、有聲書和情感生活頻道。在性別比例上,殘疾人主播男性佔比65%,女性佔比35%;年齡分布上,80後最多,佔比34.6%,其次是Z世代,佔比19.7%,也不乏60後和10後;在地區分布上,殘疾人主播分布最多的Top10地區依次是江蘇、山東、廣東、浙江、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河南、黑龍江。

喜馬拉雅的使命是「用聲音分享人類智慧,用聲音服務美好生活」,從去年開始,喜馬拉雅積極為殘疾人開展主播培訓,截至目前,共開展殘疾人主播培訓近40次,培訓殘疾人1100多人,籤約100多人。同時,喜馬拉雅針對殘疾人用戶推出免費文化大禮包,目前已經有超三萬名殘疾人領取。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喜馬拉雅將繼續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保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持續發聲,為助力殘疾人就業創業貢獻更大力量。喜馬拉雅將升級殘疾人主播賦能政策:定向提供優質IP,提高殘疾人主播收入;加大培訓力度和頻次,籤約更多殘疾人主播,使殘疾人主播收入更穩定。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內容消費崛起 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原標題: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隨著今年在線新經濟的崛起,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在悄悄改變,在網上購物、聽書、雲逛博物館成為主流和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日常
  • 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做主播迎來生活新希望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3日電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 孵化100個百萬粉絲主播,喜馬拉雅在做「直播縱深」
    3個月前,喜馬拉雅公布了「百大主播計劃」,3個月後,年入百萬的頭部主播越來越多。賦能主播、將直播做縱深發展;又能多元拓展直播內容,用錄播的形式把作品留存下來。錄播漲粉、直播變現,錄直一體化已成為了喜馬拉雅的優勢所在。在碎片化的時間爭奪戰裡,音頻直播無疑是一個獨特的角色。
  • 喜馬拉雅FM八歲了!助力6億用戶、千萬主播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半年大報告》顯示,疫情促進"耳朵經濟"興起,喜馬拉雅大力開發有聲小說、廣播劇、知識付費課程等內容產品,為用戶提供了新的娛樂、學習方式。網絡音頻由於豐富的內容和對於碎片場景的搶佔,使用時長大幅增加。向陽攀登的主播 用聲音鑄就夢想"耳朵經濟"崛起以來,音頻主播這一全新職業進入了人們視線。
  • 揭秘「聲音的力量」,我在喜馬拉雅做主播
    2014年4月1日,掉掉與喜馬拉雅籤約,以員工身份開始了音頻主播生涯。如今,其脫口秀節目《非常不著調》成了爆款,擁有粉絲近70萬,掉掉也成為喜馬拉雅平臺上明星主播的代表之一。小布從喜馬拉雅了解到,喜馬拉雅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長32%。截至目前,該平臺上抗疫相關內容總播放量已超過8億,超過1000萬位主播入駐。
  • 喜馬拉雅2020年終成績單:在線新經濟崛起,「聽」改變用戶生活方式
    央廣網上海1月8日消息(記者周洪)不平凡的2020年過去了。這一年,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在悄悄改變,喜馬拉雅等網際網路平臺迅速成為用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消費場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在這一年再次迎來高速發展期。  2020年,在賽道中領跑的喜馬拉雅一刻未曾停下腳步。
  • 喜馬拉雅八周年致敬所有「攀登者」 打造音頻生態圈擁抱在線新經濟
    向陽攀登的主播 用聲音鑄就夢想「耳朵經濟」崛起以來,音頻主播這一全新職業進入了人們視線。八年的時間裡,喜馬拉雅平臺上的主播人數已超過1000萬, 除了餘秋雨、吳曉波、郭德綱、馬東、王一博等名人、明星之外,更多的則是懷揣夢想的普通人,他們曾經是企業職員、產品經理、車床工人、退伍軍人、家庭主婦,甚至殘疾人。聲谷,喜馬拉雅人氣主播。他在喜馬拉雅上傳大自然聲音專輯,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治癒著上千萬人的心靈。
  • 喜馬拉雅針對音頻內容創業者 啟動億元扶持計劃
    9月1日下午消息,在今日新榜大會上,喜馬拉雅副總裁周曉晗正式公布「萬人十億新聲計劃」,公司在未來一年將投入三個十億,從資金、流量及創業孵化三個層面全面扶植音頻內容創業者,幫助創作者變現。周曉晗表示:「針對中腰部音頻內容創業者的現實需求,我們推出了這個扶植計劃,目標是孵化出1萬個收入破萬元的創作者,其中收入破百萬的不低於100人。」
  • 好書好課好福利,2020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成內容消費年度盛宴
    123狂歡節是喜馬拉雅於2016年率先發起的國內首個內容消費領域的狂歡節。一年一度的123狂歡節是用戶以優惠價格集中購買一家人精神食糧的好契機,今年不僅呈現品類更多元、用戶更多元的特點,更成為優質好內容新品首發的舞臺。  海量好內容參戰123狂歡節,品類更多元  2020年在線新經濟崛起,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內容消費網際網路平臺再次迎來快速發展。
  • 423聽書節是一枚「深水炸彈」喜馬拉雅試圖撩起「耳朵經濟」
    先是微博熱搜上一個小夥兒自稱稱陶淵明後人做主播月入百萬!開始楊姐還是以為是哪家直播平臺的小鮮肉,結果發現竟然是有聲書主播,只露聲不露臉。這位「有聲的紫襟」,坐擁380多萬粉絲,每天有上百萬人人聽他講懸疑、偵探推理小說——是喜馬拉雅上成長起來的有聲書王牌主播:他的61個免費節目、17個付費節目每個月會有三千萬小時的聽眾收聽時長,累計播放量超過25億!
  •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音頻平臺評測:想成為主播應該怎麼選?
    聽書、聽電臺、聽直播已成為大眾現象,做音頻主播的人越來越多。當主播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音頻平臺,以及酷我、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都有不少音頻主播。如何選擇一個長期耕耘的音頻平臺?平臺流量、內容版權、扶持力度等需要結合起來看。
  • 2019人氣最高的10位音頻主播:6億人從700萬人中把他們選出
    半島記者  王悅近日,喜馬拉雅2019「年度人氣主播榜」正式揭曉,人氣音頻主播有聲的紫襟當仁不讓摘得桂冠。同時揭曉的還有「年度實力主播榜」、「年度新銳主播榜」、「年度直播紅人榜」、「年度商業價值榜」和「年度短視頻先鋒榜」,共六大年度榜單。
  • 做一名認真的Reader!秦牛正威上喜馬拉雅做主播
    ,她將在節目裡做一個名副其實的Reader,朗讀經典文學作品,向更多人傳遞閱讀樂趣。她穿著一身連衣裙,披著一襲及肩的波浪長發,為節目《Reader是怎樣念成的》掃樓造勢,走近各個工位,為員工們貼心送上玫瑰和糖,青澀甜美得就像剛入職的實習生。
  • 喜馬拉雅2020年度百大主播出爐:陪伴、溫暖、多元是年度聲音關鍵詞
    聲聲入心,傳遞愛與溫暖  溫暖,是2020年無數聲音背後的關鍵詞。充滿不安與焦慮的一年,聲音的溫暖陪伴撫慰了人們孤獨和脆弱的心靈。  在2020年初春,疫情肆虐之下,超30位播客主播推出疫情特輯,用聲音記錄疫情時期的愛與溫暖,這是中文播客第一次在公眾事件中集體發聲。
  • 「陪伴、溫暖、多元」成年度聲音關鍵詞 喜馬拉雅2020年度百大主播...
    百大主播中,寶寶巴士、昌輝叔叔、晚安媽媽、獅子老爸等親子兒童主播,是陪伴孩子們最多時光的主播。尤其是在疫情宅家期間,聽兒童故事和音頻課程,不僅讓孩子們獲得了陪伴和知識,更保護了視力。在寶寶巴士評論區裡,常有孩子們留下的「表情包式」評論。聲聲入心,疫情中傳遞愛與溫暖溫暖,是2020年無數聲音背後的關鍵詞。
  • 強行要主播上交廣告主資料,喜馬拉雅和主播搶飯碗?
    今年1月16日,喜馬拉雅正式宣布平臺主播數量已突破1000萬,並且,2019年通過實施「萬人十億計劃」,喜馬拉雅主播從平臺共獲得16.34億現金分成。據了解,除了發給平臺主播的16.34億現金分成以外,喜馬拉雅在音頻生態上下遊產業也進行了資本賦能,目前已經累計投資超過5億元,其中包括樊登讀書會、葉檀財經等多家頭部內容機構。平臺上穩定年收入達百萬級別的主播有近200位。
  • 原創主播的福利來了!喜馬拉雅公布「主播回報月」扶持計劃首批名單
    與此同時,持續上傳作品超過10期的原創主播,系統將自動給予持續14天、7倍速曝光的流量支持。對在活動中湧現出的優秀主播,喜馬拉雅還將遴選出若干名獨家籤約,最高籤約金100萬。為好內容點讚!百萬粉絲主播與萌新主播同上榜首批入選的主播當中,既有粉絲量近百萬的頭部主播,也有剛入駐平臺不久的萌新主播。
  • 喜馬拉雅2020年度巔峰榜出爐 看榜了解人們內容消費新潮流
    原標題:喜馬拉雅2020年度巔峰榜出爐,看榜了解人們內容消費新潮流   摘要:近日,喜馬拉雅正式發布2020年度巔峰榜單。
  • 喜馬拉雅FM產品體驗分析報告(上)
    根據易觀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喜馬拉雅APP的活躍人數達到將近6千萬,在整個移動音頻市場上領跑;其活躍人數約是排名第二的蜻蜓FM的兩倍。從活躍度表現(見下圖),我們就不難看出整個市場格局儼然呈現喜馬拉雅一家獨大,其餘陪跑的態勢。喜馬拉雅的引領在於其不斷深耕內容資源,同時擴展更多消費場景,通過建立全音頻生態系統,來強化品牌價值。
  • 喜馬拉雅直播「百大主播計劃」第二季收官,10位「寶藏主播」出爐
    央廣網上海12月11日消息(記者周洪)日前,喜馬拉雅直播「百大主播計劃」第二季完賽,又有10位人氣主播脫穎而出。「百大主播計劃」由喜馬拉雅直播於2020年9月發起,為期一年,將通過尋找100種獨特的聲音,造血100名潛力主播,組成「百大主播」強大陣營,進一步賦能平臺主播出圈與商業變現,打造優質多元的內容生態。第一季10強主播在喜馬拉雅「直播+錄播」一體化策略的扶持下,用戶收聽數據較扶持前已翻倍。第二季比賽以「以聲繪世界」為主題,持續面向全網徵集優質好聲音,尋找人氣與實力並存的聲音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