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科技
「向所有向陽攀登的你們致敬。幸福的人,總是致力於成為更好的自己。」
8月1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音頻平臺喜馬拉雅迎來八周年紀念日。當天,喜馬拉雅以《攀登》為題,發布由知名演員王耀慶配音的品牌短片,向一路陪伴成長的用戶和主播致敬。
喜馬拉雅作為「耳朵經濟」的引領者,八年來以「用聲音分享人類智慧」作為企業使命,努力為平臺上6億用戶的美好生活服務,也為1000萬主播實現了創業夢想。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
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它的成長曆程,是每一個用戶和主播不斷進化、自我成長的故事,也是中國網際網路極速發展的縮影。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喜馬拉雅將繼續提供好聲音、好內容,通過內容與技術為用戶提供陪伴和支持;另一方面,喜馬拉雅將為主播提供創新的產品和商業服務模式,一起構築起音頻「聲」態圈,推動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讓每一個人登上自己人生的喜馬拉雅。
攀登向陽的用戶:聽,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河南周口,聲音嘈雜的紡織車間裡,紡織工人言言帶上耳機,進入另一個世界,耳機裡的有聲書陪她打發枯燥時光。
和言言一樣的喜馬拉雅用戶散落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中有年輕學子,也有耄耋老人;有廚師、司機、公務員,也有工程師、紡織工或是全職媽媽。他們在車間,在工地,在地鐵,在自習室,打開喜馬拉雅,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八年來,瑣碎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耳朵是他們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鑰匙。在百態人生裡,聲音以陪伴者的身份,見證了每一個用戶成長的過程。
喜馬拉雅也通過打造大量優質內容,回應了用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喜馬拉雅的6億用戶而言,音頻已遠不止是「調味劑」,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陪伴與生活日常。
今年疫情發生之後,越來越多人在喜馬拉雅平臺上分享知識、興趣愛好以及尋找情感陪伴。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半年大報告》顯示,疫情促進「耳朵經濟」興起,喜馬拉雅大力開發有聲小說、廣播劇、知識付費課程等內容產品,為用戶提供了新的娛樂、學習方式。網絡音頻由於豐富的內容和對於碎片場景的搶佔,使用時長大幅增加。
向陽攀登的主播 用聲音鑄就夢想
「耳朵經濟」崛起以來,音頻主播這一全新職業進入了人們視線。八年的時間裡,喜馬拉雅平臺上的主播人數已超過1000萬, 除了餘秋雨、吳曉波、郭德綱、馬東、王一博等名人、明星之外,更多的則是懷揣夢想的普通人,他們曾經是企業職員、產品經理、車床工人、退伍軍人、家庭主婦,甚至殘疾人。
聲谷,喜馬拉雅人氣主播。他在喜馬拉雅上傳大自然聲音專輯,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治癒著上千萬人的心靈。甚至有不少人願意花錢來聽他精心錄製的鳥鳴聲、流水聲、雷雨聲。藉助內容付費的浪潮,聲谷的年收入可以達到百萬以上。
主播小默,先後在餐廳做過服務員,在富士康做過倉庫管理員,現在,她的節目《默默道來》在喜馬拉雅上已有過10億的播放量。這個巨大的數字,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並不是她追求的最終目的,小默希望她的故事陪伴了孤獨的人,哪怕人們聽到的她聲音可以安靜下來。
近年來,喜馬拉雅在知識付費、有聲書、直播、廣告等各個維度同時發力,為主播實現夢想助力。無論是專業人士、機構還是普通用戶,都能通過創造內容,藉助由平臺打造的生態獲得成長和商業化賦能。
喜馬拉雅正通過多種機制保障內容創業者能夠在平臺上充分獲益。2019年全年,主播從平臺分得16.34億的收入。去年10月,「有聲的紫襟」和「牛大寶」兩位喜馬拉雅主播登上了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這也是音頻主播首次登上該榜單。
喜馬拉雅語音直播上線三年,月收入過十萬的語音直播主播已達千名,收入最高的語音直播主播年入超千萬。與此同時,隨著直播生態的形成,不少音頻直播公會在其中產生,已有音頻直播公會月流水超千萬。
為了更好地助力普通人抓住音頻行業的風口,喜馬拉雅還成立了喜馬拉雅大學,整合多方優質資源, 面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培養新職場的時代精英。目前,喜馬拉雅大學開設有主播學院、紅人學院與新職業學院,通過線上與線下多種方式授課。2002年正式辦學以來,已有25萬餘名學員畢業,成為「網際網路新職人」。
向陽攀登的音頻生態圈 助力在線新經濟發展
以聲音為核心,喜馬拉雅連結上下遊企業,通過一個平臺化的機制,通過流量、大數據、投資建立了一個音頻生態圈。
喜馬拉雅已經從狹義的知識付費,擴展為包括有聲書、廣播劇、音頻節目在內的更豐富的內容生態。喜馬拉雅的內容品類從最初的16個擴張到328個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內容創業者最大的機會所在。
拋開過去先有紙質出版物後有音視頻介質的傳統模式,喜馬拉雅和各出版機構、媒體合作,將紙質內容與有聲產品徹底打通,開創視聽一體、相互賦能的融媒體出版新業態。在這一模式下,馬東的《好好說話》、蔡康永的《蔡康永的情商課》、《汴京之圍》等融媒體出版物先在音頻平臺上試水,在獲得用戶反饋和認可後,再出版成為紙質內容。今年423聽書節期間,喜馬拉雅發布「有聲圖書館」計劃,與26家出版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出版機構可以通過該計劃獲得更多流量、開闢新的收入渠道,加速孕育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做足出版業的「新增量」。
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出版行業,甚至還有廣播劇、親子兒童、喜劇相聲行業等等,有聲書、音頻直播等等這樣的基礎設施正在構築起一個巨大的內容新生態,讓人與內容的連接越發簡單易得。
近年來,喜馬拉雅一直致力於智能生態的建設,加大對汽車、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硬體終端的布局。喜馬拉雅希望通過布局智能硬體為聲音從手機拓展更多便利性的場景,成為連接上下遊的「中樞系統」。
數據顯示,喜馬拉雅與阿里、小米、百度、騰訊、華為、美的等頭部企業達成合作,93%以上的智能音箱都接入了喜馬拉雅的內容。喜馬拉雅的智能設備已覆蓋家電、手機、教育等多個行業、10餘個消費品類,合作品牌近50家;與保時捷、捷豹路虎、寶馬、奧迪、特斯拉等超過95%的汽車企業進行深入合作,TOP30的汽車品牌均已接入喜馬拉雅。
八周年之際,喜馬拉雅智能硬體新品——小雅AI圖書館也同步亮相,該產品專注於服務聽書場景的智能硬體,不但囊括喜馬上億好內容,同時還支持音樂、天氣、鬧鐘、視頻通話、智能家居等其他生活服務。
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的行業價值在於,開創了一種以內容平臺為核心去串聯硬體產品的新模式。在5G時代,音頻會獲得更加豐富的內容消費場景。用戶在車內收聽的節目,下車後可以直接連貫到智能耳機中,回到家中,同步智能音箱,進入廚房,甚至可以同步到燃氣灶和微波爐上。所有的內容消費場景彼此連貫,這些硬體產品不在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全場景的智能生態。
而在城市公共文化領域,喜馬拉雅已推出了線下「有聲圖書館」、「朗讀亭」、「城市有聲故事」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人們可隨時隨地參與到聆聽、朗讀、消費等與聲音有關的活動中。
在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有人問餘建軍,為何會將產品命名為喜馬拉雅?他解釋說:世界上最長的河——亞馬遜,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傳說中最大的寶藏——阿里巴巴,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和生活服務平臺;那麼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會發展成為什麼?
八年後,喜馬拉雅交出了第一份答卷: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音頻分享平臺,最大的內容付費平臺,也成為了億萬用戶最好的陪伴者,千萬主播最有力的支持者。而且,這份答卷仍在不斷完善。
疫情之後的「新基建」時代,內容與技術的結合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抓手和新動能。餘建軍表示,未來,喜馬拉雅將從內容端、平臺端、分發端構築音頻「聲」態圈,擁抱在線經濟,煥發「聲」命力,讓聲音和文化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隨取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