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針對音頻內容創業者 啟動億元扶持計劃

2021-01-21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9月1日下午消息,在今日新榜大會上,喜馬拉雅副總裁周曉晗正式公布「萬人十億新聲計劃」,公司在未來一年將投入三個十億,從資金、流量及創業孵化三個層面全面扶植音頻內容創業者,幫助創作者變現。

周曉晗表示:「針對中腰部音頻內容創業者的現實需求,我們推出了這個扶植計劃,目標是孵化出1萬個收入破萬元的創作者,其中收入破百萬的不低於100人。」

按此計劃,喜馬拉雅FM將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音頻IP孵化平臺,上萬名音頻內容創業者將從中受益。

網際網路音頻行業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以及頭部IP的示範效應,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懷揣創業夢想的普通內容創作者投身其中。他們與郭德綱、馬東等大咖相比,更需要平臺專業化的運營及資金和流量的扶植。

除了扶植資金和流量補貼外,未來一年,喜馬拉雅還將通過直播、知識付費、有聲書、精品節目等成熟的產品模式,為主播們提供孵化工具和成長路徑,實現一切變現通道,比如,成為喜馬有聲書的優質朗讀者,就能獲得分帳資金補貼;成為籤約主播,就可以得到可觀的籤約費。而知識付費,只要你有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平臺願意砸錢和流量來扶植。

雖然用戶對優質內容買單的意願越來越強,但市場的「長尾」仍亟待各個類別的優質內容填充,而這正是音頻內容創業者的巨大機會。

除了知識付費外,有聲書的想像空間也不可估量。

在全球有聲書市場上佔半壁江山的美國有聲書,3年來一直保持近20%的增長,根據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的統計數據,2017年美國有聲書的銷售收入增長19%至25億美元。

在向別人描述喜馬拉雅FM是什麼的時候,喜馬拉雅CEO餘建軍經常用「聲音的淘寶」來形容,他希望在這個平臺上,用戶要聽得爽,主播要賺到錢。APP、網站只是表象,連接上遊的內容創業者和下遊的用戶、激發內容創業者的創造力、讓用戶不費力地獲取這些內容才是本質。

餘建軍介紹,平臺上有一位主播叫君落羽,商業主持人出身,2018年入駐喜馬拉雅平臺從事有聲小說演播工作,其所有作品均為正版收費作品,作品總付費金額超百萬人民幣,他也是喜馬拉雅平臺有聲書創業者成功的典型代表。

「君落羽」在喜馬拉雅FM上的ID是「有聲書丶君落羽」,除了大家認識的有聲書主播以外,圍繞演播行業,他在2019年5月創建了洛塵後期工作室,進行產業後期的製作,同年12月又創建雷動有聲主播團隊,進行主播的培訓和打造業務。通過喜馬拉雅平臺,構建起有聲演播的內容輸出和服務產業鏈,可以說「君落羽」已經成為喜馬拉雅平臺最成功的有聲書主播兼創業者之一。

除此之外,在平臺上,還有汽車4S店的銷售轉投做主播,年賺百萬;也有講笑話的姑娘,每期節目的點擊量都達到500萬以上,節目雖是免費,但廣告費卻也賺得盆滿缽滿。

「我們要為文化人、知識人做精神文化產品的淘寶天貓。」餘建軍表示,在喜馬拉雅FM,內容創業者只要負責內容,平臺會負責內容之外的數據分析、推廣營銷、商業化等服務,並會提供眾創空間和基金扶持。

據介紹,喜馬拉雅FM擁有4.5億激活用戶,500萬名主播,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已經到了128分鐘。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音頻平臺評測:想成為主播應該怎麼選?
    聽書、聽電臺、聽直播已成為大眾現象,做音頻主播的人越來越多。當主播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音頻平臺,以及酷我、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都有不少音頻主播。如何選擇一個長期耕耘的音頻平臺?平臺流量、內容版權、扶持力度等需要結合起來看。
  • 喜馬拉雅,為何領跑在線音頻市場?
    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中國在線音頻市場2018-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44%,遠高於美國在線音頻市場增速,2023年預計達到698.1億元。2019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當天內容消費總額定格在8.2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20喜馬拉雅用戶總規模已突破6億。喜馬拉雅的業務模式採用PUGC內容生態,側重於「UGC」(用戶生產內容),用全品類內容吸引用戶,為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 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不同於視頻,音頻平臺可以讓內容創作者的面貌、長相等外在因素隱身於網絡世界,特別對於殘疾人主播而言,避免了受眾或平臺規則制定者以貌取人的情況的發生。音頻內容創作能夠讓殘疾人揚長避短,在更公平的環境下獲得應有的收入與成長。
  • 內容消費崛起 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不同於視頻,音頻平臺可以讓內容創作者的面貌、長相等外在因素隱身於網絡世界,特別對於殘疾人主播而言,避免了受眾或平臺規則制定者以貌取人的情況的發生。音頻內容創作能夠讓殘疾人揚長避短,在更公平的環境下獲得應有的收入與成長。   「接觸到了喜馬拉雅之後,覺得愛好是可以落地的,因為它能夠有切實的收入。」
  • 喜馬拉雅八周年致敬所有「攀登者」 打造音頻生態圈擁抱在線新經濟
    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
  • 荔枝創始人賴奕龍:挖掘在線音頻的多元場景,搶佔用戶時間
    歷經數年發展,在線音頻目前已經形成荔枝、喜馬拉雅和蜻蜓FM「三強爭霸」的行業格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是一部流量搶奪史。時至今日,在C端市場,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經耗盡,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在線音頻領域也直面這一現實,各種平臺正在使盡招數搶奪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日前,荔枝App創始人兼CEO賴奕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 「耳朵經濟」其實還有巨大的待挖掘前景。
  • 每年近3億人為內容買單 蜻蜓FM、喜馬拉雅FM接連推付費音頻
    每年近3億人為內容買單 蜻蜓FM、喜馬拉雅FM接連推付費音頻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3 20:57:50
  • 喜馬拉雅公布「主播回報月」扶持計劃首批名單
    2月15日,喜馬拉雅公布「謝謝你的愛·主播回報月」扶持計劃首批優秀創作者名單,了了丶以琳爸ELIM、蒙頭讀書、諾言612、快雪漫談、聽文哲趣說營養、蘇鵬有態度、張羊、一葉小江南、滕老總講故事、李峙、葉藍、麥子和葡萄、高天晨、水墨鋼琴師、大宇茶館、秦朔朋友圈、大白羊工作室、心內科牛醫生、夏春瑤、
  • 網絡音頻內容低俗化突出 荔枝、蜻蜓部分內容仍待清理
    運營模式各有不足 內容管控考驗平臺治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月,網信辦曾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市場存在傳播淫穢色情內容等亂象啟動「專項整治工作」,分別對出現問題的荔枝、企鵝FM等26款音視頻類app應用和運營公司採取了約談、關停平臺服務等處罰。可時隔不到一年,這一問題似乎有「死灰復燃」跡象。
  • 喜馬拉雅FM產品體驗分析報告(上)
    這一平臺幫助大量草根主播和自媒體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集挖掘、培養和商業化於一體的孵化服務,極大地激發了大眾創造內容的熱情,有利地帶動了音頻主播的入駐和成長,也為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帶來了保障。此外,2018年1月,喜馬拉雅FM宣布未來一年將投入三個十億,從資金、流量和創業孵化三個層面,全面扶持音頻內容創業者。
  •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啟動
    近日,抖音舉辦抖音看見音樂計劃線上發布會「看不見音樂會」,啟動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也推出了長期的「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再一次提高對原創音樂及音樂人的扶持力度。抖音音樂負責人曹楨表示,抖音音樂將致力於構建專業、開放、真實的短視頻音樂社區,幫助更多優秀音樂和音樂人被看見。
  • 孵化100個百萬粉絲主播,喜馬拉雅在做「直播縱深」
    音頻直播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3個月前,喜馬拉雅公布了「百大主播計劃」,3個月後,年入百萬的頭部主播越來越多。賦能主播、將直播做縱深發展;又能多元拓展直播內容,用錄播的形式把作品留存下來。錄播漲粉、直播變現,錄直一體化已成為了喜馬拉雅的優勢所在。
  • 喜馬拉雅宣布用戶數超過6億 參股公司迎最強風口(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日前,喜馬拉雅宣布其用戶數超過6億,活躍用戶的人均日收聽時間超170分鐘。2018年喜馬拉雅推出「萬人十億新聲計劃」,近日首次對外公布此計劃的成績單。通過「萬人十億新聲計劃」,2019年1月至10月,主播們從平臺獲得11.5億元的現金扶持。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首波戰報:內容消費達1.65億元
    【億邦動力訊】12月1日消息,喜馬拉雅今日公布了「123狂歡節」第一波戰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午10:00,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1.65億元。此外,戰報指出,全站暢銷榜前三的課程都和股市有關。
  • 「耳邊的戰爭」:騰訊、字節們鳴槍,喜馬拉雅們備戰
    以喜馬拉雅平臺上的有聲小說為例,若0.2元一集計算,加上平臺可贈予一定比例的免費集數,用戶付費20元或可購買到一本100集以上的有聲短篇小說。 在剛剛過去的「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中,平臺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再創紀錄。
  • "耳邊的戰爭":騰訊、字節們鳴槍 喜馬拉雅們備戰
    以喜馬拉雅平臺上的有聲小說為例,若0.2元一集計算,加上平臺可贈予一定比例的免費集數,用戶付費20元或可購買到一本100集以上的有聲短篇小說。在剛剛過去的「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中,平臺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再創紀錄。
  • 股市華興社投資學院:療愈音頻崛起
    在谷承文看來,這種用產品化的內容來處理問題的方式很值得看好。  「音頻曾經成為一種十分有潛力、且被低估的內容交互方式。」一站式身心安康處理計劃品牌潮汐CEO郎啟旭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在他看來,音頻不只是一種交互方式,還能夠給用戶情感上的陪伴。而且,隨著無線耳機提高,車內空間等更純潔的場景呈現後,音頻可想像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 喜馬拉雅牽手小米,音頻市場競爭或將步入新階段
    如今被視作智能家居系統中的關鍵樞紐,智能音箱除了可以提供各種聲控能力外,其所具備的基本音頻播放能力同樣也為音頻內容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隨著智能音箱產品在市場上的逐步崛起,這一內容分發渠道也成功引發了諸多音頻平臺的興趣。日前,喜馬拉雅方面宣布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
  • 喜馬拉雅的2020:音頻生態經濟體成熟,延展更多可能性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50多家博物館將文化大餐搬上喜馬拉雅,「雲逛博物館」系列收聽量突破400萬;423聽書節期間,喜馬拉雅發起「有聲圖書館計劃」,為300多家傳統出版社與機構創造新機遇,喜馬拉雅平臺上的內容品類從328類增長至393類,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開始陪伴你我成長。
  • 廣播簡史:喜馬拉雅、豆瓣時間能否破除音頻用戶付費迷咒?-虎嗅網
    為了更好地吸引聽眾,提升自己的廣告價值,電臺運營者第一次開始正視聽眾的需求,一大批針對不同用戶、地域、時間維度的音頻產品被開發出來,交通廣播、音樂廣播等形式也迅速出現。大約2000年前後,一個一線城市的單一廣播頻率創收額可以輕鬆的達到2~3億元,並且可以達到近50%的淨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