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音頻泛知識付費用戶年輕高學歷 喜馬拉雅用戶付費滲透率增強...

2021-01-21 網易新聞

近日,易觀發布了《2020年音頻泛知識付費市場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泛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超230億,用戶規模突破5.4億。今年,在政策、技術等多方支持下,2020年泛知識付費市場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年輕、高學歷用戶是音頻泛知識付費主要群體,60後、00後用戶付費滲透率逐也在逐步加強,用戶泛知識付費習慣養成。內容消費市場呈下沉趨勢,四、五線城市用戶需求增強。通過泛知識付費內容獲取信息、學習、娛樂,已成為一種潮流生活新趨勢。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各類泛知識付費平臺通過優化自身業務、擴充內容品類、深耕精品內容等方式,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用戶規模持續上升 喜馬拉雅穩居第一梯隊

報告指出,2020年音頻泛知識付費行業用戶規模呈現上升趨勢,行業整體發展向好。2020年音頻泛知識付費平臺對用戶的服務更加細緻、完善。通過專屬客服、會員試用等方式,讓用戶在線上也能享受到互動式、個性化的體驗。內容方面,泛知識付費行業正在積極延伸內容品類,增加付費精品專輯,滿足用戶需求。

以喜馬拉雅平臺為例,2020年喜馬拉雅內容品類變得更多元,新增內容涵蓋眾多新興領域。包括二次元、遊戲、萌系等娛樂內容,以及演講、科學史等個人提升內容。同時,喜馬拉雅還推出了關愛女性的成長、戀愛、美容養生等相關內容。自2016年起,每年12月3日喜馬拉雅都會舉辦知識狂歡節,給用戶和行業帶來眾多內容新玩法,推動在線新經濟發展。在2020年喜瑪拉雅123狂歡節期間,平臺二次元內容消費同比增長476%。同時,喜馬拉雅與優質內容方合作,增加熱門品類中的精品專輯數量,2020年數十類領域專輯數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作為第一家開創音頻泛知識付費模式的平臺,喜馬拉雅首創PUGC生態模式,深耕出基於音頻內容的經濟生態圈。

在豐富品類的基礎上,平臺聚焦以內容找到細分群體,實現精準營銷、內容出圈。在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上,製作團隊剖析女性用戶心理,制定有趣有料的內容選題,同時邀請伊能靜、楊天真等發揮明星效應,和大家一起討論關於女性的社會話題。值得注意的是,超級情感節除了獲得廣大女性用戶的好評外,還吸引了59%的男性聽眾,發揮了重要社會價值。

泛知識付費習慣養成 喜馬拉雅60後、00後用戶付費滲透率加強

報告數據顯示,年輕、高學歷用戶是音頻泛知識付費主要群體,女性音頻泛知識付費用戶高於男性。付費用戶超九成用戶學曆本科以上,超六成用戶有長期購買泛知識付費內容的習慣,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用戶資金實力不容小覷。付費用戶樂於求知,超過34.48%付費用戶更看重主播專業能力。

隨著內容品類、音頻場景的不斷豐富,喜馬拉雅60後、00後用戶付費滲透率已逐步加強。報告顯示,2020年喜馬拉雅平臺60後付費人數同步增長154%,00後付費人數同步增長94%,用戶群體與內容細分形成良性循環,賦能平臺精準營銷、精準獲客,進而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

報告還指出,播客正在成為新興驅動力,中國播客消費市場正在進一步擴大。據PodFestChina調研數據顯示,近九成收聽播客用戶支持節目商業化,願意付費購買,中國播客內容聚焦時下熱點,播客市場的聽眾在不斷增加,過去三年中,有56.7%用戶成為播客愛好者。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線上消費場景成為人們精神世界的剛需。無論是學生、白領、中產還是老人,都能夠享受到音頻場景帶來的樂趣和價值。報告顯示,有聲書成為用戶最喜歡收聽的類別之一,幫助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經典。除有聲書外,音頻平臺還不斷拓展文娛類內容,包括相聲評書、脫口秀、綜藝等眾多娛樂內容。如喜馬拉雅與郭德綱合作的《郭論》系列IP,平臺播放量已超2億,讓用戶在出行、居家、運動等場景中,都能夠休閒放鬆。

隨著城鎮經濟進一步發展,四五線城市將成為新用戶池,內容下沉將成為音頻泛知識付費行業新機遇。未來,泛知識付費行業精耕下沉市場,豐富對應新內容,不斷獲取新用戶,形成健康可持續的音頻生態。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百度視頻涉足知識付費:和喜馬拉雅合作 推出「聽吧」
    比如,八姐發現,這幾天,百度視頻也開始涉足知識付費了。目前,百度視頻上線了音頻知識付費產品「聽吧」,與影視劇、短視頻、直播等內容並列,基於算法和用戶主動訂閱等功能實現音頻內容的個性化推薦。而這一產品是和喜馬拉雅FM戰略合作的。簡單來說,喜馬拉雅FM的大量免費音頻節目內容已發布在百度視頻的「聽吧」產品,近期還將上線知識付費內容。
  • 廣播簡史:喜馬拉雅、豆瓣時間能否破除音頻用戶付費迷咒?-虎嗅網
    C端用戶的付費收聽是傳統廣播的軟肋,也是音頻應用突圍的抓手內容變現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個人用戶付費,作為音頻內容的主要生產者,國外已有成熟的用戶付費模式,可惜中國廣播業無法複製。恰恰由於以上三個原因,國內音頻App反而在車聯網市場大有可為,基於無線網際網路的個人用戶付費前景廣闊。 喜馬拉雅、荔枝FM、豆瓣FM等大量的UGC內容生產者、編輯者,可以提供海量的內容滿足不同圈層的窄眾收聽需求,這一點是傳統廣播電臺所不能比擬的。
  • 3283萬用戶付費聽書!喜馬拉雅第二屆「4.23聽書節」完美收官
    喜馬拉雅第二屆「4.23聽書節」近日落下帷幕。在短短6天內,超過3283萬用戶在喜馬拉雅音頻平臺上選擇付費聽書,掀起「全民聽書」的熱潮。   據悉,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是由喜馬拉雅發起的國內首個聽書節日。喜馬拉雅作為國內最大的在線音頻平臺,在「世界圖書日」期間發起「聽書節」,就是為了倡導通過「聽」——這個閱讀圖書方式讓全民親近圖書,親近知識。
  • 知識付費的未來:下沉市場,從「平面化」向「垂直化」縱深
    知識付費產業不斷發展,嘗鮮用戶逐漸減少,用戶對知識的獲取目的已經由追求「了解」 轉向追求「掌握」 ,對於與知識生產者的溝通和與共同學習者的交流需求提升。 此外,尋求深度解決方案的用戶對於「一對一」和「直面」 交流方式的需求也增強。
  • 喜馬拉雅FM發布上半年有聲書用戶收聽數據
    日前,喜馬拉雅FM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度有聲書用戶的收聽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喜馬拉雅FM用戶平均收聽了18本有聲書,累計收聽的總時長超過30.8億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有聲書的收聽者呈現年輕化特點,且付費意願高。
  • 不陪跑知識付費的蜻蜓FM,品牌新升級後怎麼飛?
    「知識付費興起後,外界對音頻業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知識付費也有其局限性。」蜻蜓FM副總裁王韻坦言,知識付費的興起確實讓略顯沉寂的音頻行業煥發生機,但對於強調伴隨性的移動音頻來說,知識付費節目中高密集性的內容和信息,又難以持續和長久留存用戶。「音頻更多的意圖是讓人放鬆。」
  • 得到、知乎和喜馬拉雅搶佔知識付費風口,行業還有哪些機會?
    比如06年對標維基百科的百度百科,用戶自發針對特定議題生成UGC內容,為靜態的搜索結果。又比如11年社區問答起家的知乎,用戶針對特定問題的跟帖,平臺透過算法保證答案質量,生成動態的搜索結果。甚至是13年出現的音頻電臺產品,如喜馬拉雅、荔枝FM,皆為免費內容。
  • 每年近3億人為內容買單 蜻蜓FM、喜馬拉雅FM接連推付費音頻
    通常認為,移動音頻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廣告、付費音頻和虛擬禮物,其中,付費音頻是目前各家發展的重點。6月12日,高曉松聯合出品的付費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正式登陸蜻蜓FM。就在前幾天(6月6日),喜馬拉雅FM打造的內容消費行業首個會員日的成績單也頗為靚麗:截至6月8日24點,召集342萬會員,期間會員共產生知識消費6114萬元。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目前,問答社區和知識付費的主要用戶是處於一二線城市,有一定學歷背景和收入水平的年輕人群。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得到、在行一點和千聊的定位是知識付費,喜馬拉雅和知乎的定位是知識付費+免費內容。前者的免費內容是音頻,後者的免費內容是問答社區。相比於付費內容,免費內容的成本更低,更能吸引用戶在業餘/碎片化時間中進入。同是知識付費+免費內容,喜馬拉雅的活躍用戶數遠大於知乎,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1. 聽比看更方便。
  • 產品分析報告 | 任重而道遠的喜馬拉雅FM
    2017年移動音頻市場賽道細分加速,對內容、場景、營銷方式進行全新探索,提升用戶粘性和忠誠度。2.2 產品現狀喜馬拉雅FM是國內領先的音頻平臺,在FM領域已穩居前列。在得到推出音頻+文字的知識付費產品並獲得巨大成功後,喜馬拉雅聯合馬東奇葩說迅速推出《好好說話》,正式進軍知識付費。
  • 喜馬拉雅,為何領跑在線音頻市場?
    更多在線音頻用戶願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直播打賞等變現模式開始興起並被廣泛接受。音頻成為知識內容的傳播載體,音頻憑藉場景適用性廣、信息傳播效率高等優勢,而且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時間碎片化,音頻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 月活不及喜馬拉雅一半 蜻蜓FM聯手硬體商突圍
    「目前音頻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在40%左右,這與視頻、圖文行業近乎100%的滲透率仍有很大差距。」近日,蜻蜓內容副總裁陳強在某論壇廣播專場上表示。 據陳強透露,為提升市場滲透率,蜻蜓正全力打造全場景音頻生態。
  • 喜馬拉雅FM產品體驗分析報告(上)
    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移動音頻市場年度綜合分析顯示:高速發展期以資本大量湧入開始上升到產品內容深度布局和差異化策略戰。目前,整個音頻市場已經處在應用成熟期,商業模式趨於成熟,營收方式更加多元化。1.1.2 知識付費助力行業發展移動音頻進入高速發展時,知識付費開始興起。
  • 喜馬拉雅李海波:為時間維度內的有效價值付費|藍鯨商學院企業家特...
    為教育而付費,而不是為知識付費然後李海波提到了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講金融的這個案例,通過喜馬拉雅這個平臺讓講師和學生都從中獲益。這件事的本質上就是效率和公平的兼顧,而兩者的兼顧要建立一套簡單的法則。簡單概括為九個字:哪裡來、哪裡去、憑什麼。
  • 「知識付費」概念普及 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在大眾以往的印象中,絕大部分講座是以免費和公益形式舉辦的,但隨著「知識付費」概念的普及,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機遇:線上付費講座被指「販賣焦慮」  「知識付費」概念自2016年起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得到、知乎、喜馬拉雅、蜻蜓FM等線上平臺陸續推出多款付費產品,內容品類遍布各個領域。
  • 產品分析:喜馬拉雅FM——來自世界之巔的聲音
    第二梯隊以荔枝,蜻蜓FM企鵝FM為代表,用戶滲透率為33.5%。由此可見,喜馬拉雅可謂是一家獨大,移動音頻行業的最強王者。從2016年6月,喜馬拉雅上線「付費精品」專區,聯合馬東推出《好好說話》,首日銷售額突破500萬大關,堪稱標誌性事件,自此喜馬拉雅正式進軍知識付費領域。
  • 產品分析:喜馬拉雅——耳朵經濟的領跑者
    ,市場滲透率基本完成,用戶增長的速度逐漸變緩。喜馬拉雅成立於2012年8月,同年11月網站上線。次年,喜馬拉雅iOS和安卓客戶端上線。2016年,藉助知識付費的東風,喜馬拉雅開啟了國內首個內容消費節「123知識狂歡節」。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音頻領域如喜馬拉雅平臺上的音頻課程、影音領域愛奇藝平臺上的版權電影、電視劇、原創劇等均以作品為單位向用戶收費。作品型付費由於其「多消費多支付」的特點,「常客」型消費者往往可通過平臺推出的會員型付費減少整體支出。作品型付費內採用階梯型價格適應差異化供需關係。
  • 克勞銳:2018喜馬拉雅有聲書用戶行為洞察報告(附下載)
    一、數據概覽:用「聲音」撬開閱讀新世界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雙重刺激下,中國有聲書市場表現驚人,其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3.7億元增加2018年的45.4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會超過78億元,龐大的市場需求助推了喜馬拉雅FM等綜合音頻平臺的迅猛發展。
  • 喜馬拉雅FM八歲了!助力6億用戶、千萬主播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