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與蛇的寓言引發思考
這個故事在全世界流行:農夫在嚴冬的田野裡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對蛇產生了憐憫之心,將蛇放進懷裡使其溫暖,而當蛇甦醒之後卻咬死了善良的農夫。
農夫與蛇的寓言教育我們:不要憐憫那些遭遇困境的壞人和無賴,否則你將反受其害,甚至會丟掉性命。同時,故事還向大家傳遞了這樣一個觀點,蛇在寒冬裡被冰凍之後並不會死,條件合適時它還會甦醒。
也許你還聽到另一個傳說:金魚在冬天被冰封之後,它同樣也能復活。甚至有人將一條凍硬的小金魚從超低溫液氮中取出放進溫水裡,過一會魚兒就又能自由自在地遊動了。
如果這還不能說服你,那麼前幾年在「油管」上爆火的一段視頻定能讓你心服口服。一個人將凝著白霜的魚從冰櫃中取出,放進一個盛著溫水的盆子裡,盆裡還有另一條健康的魚,過了一會兒,被冰凍的魚也復活了!
是不是很驚奇!有人會告訴你,這些是冷血動物,凍一個冬天不會死,到了春天溫度合適它就能復活的。果真如此嗎?
超低溫生存的秘訣
有些動物確實能捱過寒冷的冬天,但不包括前面說的蛇和魚。學過生物的朋友應該都還能記得,組成動物身體的基本單元是細胞,細胞的最外邊是細胞膜,裡邊包裹著細胞核和細胞質。細胞質是以水為主要成分的液體,它負責與外界交換氧氣和營養物質,維持細胞的生存。如果環境溫度達到冰點以下,細胞裡的水也會結冰,冰晶刺破細胞膜,細胞就廢掉了。絕大多數的動物不能暴露在冰點以下,除非它的細胞裡有些特別的東西,可以防止結冰。
北極地區有一種毛毛蟲,它有一個「絕招」可以捱過嚴冬,並且在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冰凍的狀態。北極毛蟲的血液裡含有糖類,糖的作用類似於防凍劑,可以在低於零度的環境下保護細胞。
生活在北美洲森林裡的木蛙也能耐嚴寒。木蛙體內有一種成核蛋白,當感到凜冬將至,它的肝臟會產生葡萄糖填充細胞。木蛙會在土壤洞穴或厚厚的枯葉底下度過嚴冬,它體內的尿素和細胞組織中濃濃的葡萄糖漿充當著防凍劑,即便被凍得梆硬,木蛙體內的冰量也不至於損傷細胞。
蛇和金魚不具備這種能力
在冬天來臨前,蛇會進入洞穴冬眠,它的心跳和呼吸頻率會下降,以滿足身體最低限度的代謝需求。蛇的身體不能長時間處於冰點以下,它不具備木蛙那種產生大量葡萄糖的能力,一旦被凍透,蛇就不可能再醒來。
我們有時候能在春天發現池塘裡的小金魚居然還活著,原因是它像蛇那樣在冰面以下處於類似於蛇的冬眠狀態,事實上金魚的身體並沒有被凍住。
凍魚實驗是假的嗎?
我們已經知道無論是魚還是蛇,它們的細胞都不能在冰凍的條件下保持完好,如果被完全凍結,等待它們的將是死亡,為什麼我們將金魚投入液氮它還能復活呢?
唯一的解釋是:你沒有看到實驗的完整過程。這些魚被冷凍的時間很短,它們只是外表被凍住了而已。
當我們將小魚投入液氮或充滿乾冰的冰箱中,只需十幾秒鐘,它的表面就被凍結了起來。但魚的大腦、體內神經和循環系統還是完好的,當它們重新回到溫水中後,只要表面的冰凍解除,它就能恢復活力。如果在冰箱裡呆上幾個小時,或在液氮中浸泡幾分鐘,神經系統遭到破壞,魚就不能再復活。
在實驗室裡冷凍和解凍細胞組織需要專門的防凍措施,以保護細胞組織在低溫下不被破壞,但這種防護措施在自然界的絕大多數生物的體內都不存在。因此無論是蛇、金魚還是我們人類,都不在能被凍死之後復活。
魚死不能復生,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強冷空氣面前,咱們還是該服軟時就服軟,多穿幾件衣服禦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