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3月5日訊,大智慧通訊社從中航工業獲悉,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航宇董事長馬永勝透露,由中航工業航宇其研製的柔翼無人機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即將在機場、港口進行首輪消霧試驗。
柔翼無人機是以衝壓翼傘為機翼提供升力的低速無人機。它就是一具加裝了自動控制系統,可以自主起飛、巡航和精確著陸,無人駕駛的動力翼傘,可以攜帶約佔起飛重量40%的有效載荷進行飛行作業。
柔翼無人機作為消霧平臺具有相當鮮明的特點:一是有效載荷大,二是安全可靠,三是飛行時間長,四是操作易便,五是成本低廉,初略估算,柔翼無人機的採購成本和維護成本是同量級固定翼無人機或無人直升機的1/3~1/5,使用成本是其1/10,平時也不需要進行複雜的維護保養工作。
對比我國現有消霧作業採用的飛機,在低播撒高度和低能見度狀況時,柔翼無人機作為消霧平臺不僅不受傳統作業飛機的飛行安全限制,而且具備有效載荷量大、飛行平穩、飛行時間長、安全可靠、起飛降落方便和操作簡便等優勢,可彌補目前有人駕駛飛機、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機直升機所不能達到的任務範圍。
中航工業航宇研製的柔翼無人機是我國第一種翼傘無人機,在項目研製過程中,科研人員充分借鑑了航宇獨有的軍用產品的成熟技術,利用公司的專業設計手段和加工設備完成了原型機的設計和生產。2012年底該無人機在中航工業航宇試驗場實現首飛;2013年4月針對消霧作業需求進行了起飛、降落、直線飛行、盤旋、爬升和超低空飛行等多個科目近100飛行小時的飛行試驗考核,全面驗證了無人機系統、發射回收系統、地面站系統及任務設備的性能及可靠性。2013年8月,攜帶消霧劑和消霧設備成功完成了空中播撒試驗,2013年9月攜帶消霧劑和消霧設備在某港口完成了海面導航飛行,2013年12月進行了飛行演示,今年元月已啟動了中型(起飛載荷240KG)和大型(起飛載荷600KG)型號的研發工作,本月國家氣象局將組織氣象專家、航空專家召開柔翼無人機在人工影響天氣中的應用專題論證會,並於機場或港口進行首輪消霧試驗。
柔翼無人機研發的項目專家表示,該類型無人機除用於消霧作業外,還可以用於電力巡線、農業播撒、搶險救災、航拍航測等領域。隨著柔翼無人機平臺項目的系列研發及商業應用的加速,勢必在諸多國民經濟建設及民生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發稿:馮青/曹敏慧 審校:朱瓊華/周煊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官方微信互動DZH_news 上海站電話:+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電話:+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查看更多個股新聞,請登陸大智慧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