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一隻在成都養大的狼如何能正當地放回若爾蓋?人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月狼;地點:若爾蓋禁牧核心保護區;時間:嚴冬狼群集結時(因此才可能容納一隻行為怪異的獨狼)。
首先在冬天的若爾蓋住上幾個月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對於野生狼群的了解和觀察也非常難得(主角的首先身份是「野生動物畫家」)把人類馴養的狼放歸狼群,就像把孤獨症的孩子融入社會一樣艱難,構成了整部紀錄片的衝突核心。
儘管拍攝者處於恢復狼原始本性和不肯放棄主人身份的矛盾中,但舐犢情深仍令人感動,片尾還將主題升華到生態保護的層面。儘管畫質粗糙,素材不夠充足,可切實又幽默的細節仍舊亮眼。正是這種業餘的拍攝才更體現出珍貴,就像女孩與狼的事跡一樣絕無僅有。在被冰冷特效大片包攬的當下,一部不講究任何技巧和特效的小片,滿滿的全是真情實感。創造了人狼奇緣,在現代都市社會,已經是稀缺而珍貴了。
所有的生物生活同一個地球,生命沒有貴賤。沒有BBC的高解析度精美畫面、純正口音旁白,但是一切都很真實。真實的可以是美麗也可以是醜惡,但只要有真實感,就不會脫離大眾,就會觸動人心。這電影並不完美,但對於淚點低的人非常受用,純粹、感性的藝術家!
拍出了童話般的故事,陪狼長大,狼看《動物世界》捕魚,教狼捕食,人狼共舞,人與狼交換藏食,狼牽馬都很有意思,也令人感動。很童話,很真實,很殘酷,畫面配音很好,大草原雪山的乾淨。「620張狼頭皮做成一件狼皮袍」,現實很殘酷。
人類在越來越強大的同時,也在不斷地丟掉對自然的敬畏。野生動物最可怕的敵人是人類,沒有之一。格林抓兔子給食物匱乏的主人吃,格林吃食被換依舊不改埋藏地點。牽馬給受傷的主人騎,如此人性讓人有些懷疑實際,阻止主人下冰雹外出,走不堅的冰層,與主人一同高歌都令人動容。然而它畢竟是狼,畢竟還是要歸於它的部落。
一個人類與一條狼的相遇相處,一個女人對狼寶寶的寵與愛,這是很真誠的片子。幼狼的不遜,青少年狼的聰敏,被狗同化的親暱,逐漸回歸狼群的猶疑。看前半段,一個文藝女青年帶了一隻狼養在城市的小區裡,中途還把狼弄丟了,你養狼考慮過鄰裡社區的居民安全嗎?到後面把狼送回草原狼群一波三折,有感情有故事,看點頗多,對狼有全面認識,比生命更重要的是自由。
有一句特別好的臺詞:跟你走進荒野,才知道每一口食物都來之不易,陪你餓過了,才懂得珍惜。我看見你捕獵時的虔誠,不是我要殺,而是我想活。說的很對,雖然畫質不好,用了多處補拍,刻意煽情啥的,但是講真很多地方確實說到點子上。比如在保護區偷獵、放牧這些行為,比如為了牟利連狗都不放過,比如牧民漫天要價的噁心嘴臉,讓我覺得人類真的很可悲。
感受到格林聰慧異常,不像是異於人類的群居動物時,也明白可能只有真正與之朝夕相處,才會有這種深刻的感情羈絆。然而,作者告訴我的不僅僅是認識狼群,而是尊重生物。狗不怕人沒事,狼不怕人死定了。這句話說得太對了,被這部片子感動到。
希望野外的精靈們,自由生活不再被偷獵困擾,動物園請多多重視豐榮吧。圈養動物太容易刻板了,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被溫柔以待。故事並不複雜,卻涵蓋了多重主題,畫面雖不清晰,卻有極強的紀實質感。這部DV畫面配上後期音軌的私人影像的電影,拓寬了我對「拍電影」的認知。拍電影,一個把畫面,聲音,表達的欲望捏合到一起的過程。因為寶貴和珍惜的素材,卻組成了波瀾起伏的故事脈絡,有時現實比故事還精彩!
通過狼的故事看盡了人間的善惡美醜。影片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但導演的目的達到了。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僅是減少地球物種的滅絕,也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很欽佩女主的勇敢,這是母愛的力量,因為她把格林真正當作了自己的「兒子」,讓他可以重返狼群,重獲自由。書籍《重返狼群》在2012年就已經出版,閱讀書籍,更能理解女主讓格林能夠重回自然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