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狼女」李微漪 我只是記錄者格林才是作家
2012年,一部《重返狼群》引起廣泛關注,該書作者李微漪與小狼格林的真實經歷打動了無數讀者,「狼女」也成了她的代名詞。本以為將格林送回草原後,故事便告一段落,但2013年1月一個深夜來自網友的一條消息,讓李微漪當夜重返草原,開始了尋「子」之旅,於是有了這個故事3年後的續集。近日,李微漪新作《重返狼群2》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再續與格林的感人故事。在李微漪看來,她只是一個文字的記錄者,「格林才是真正的作家」。
重返草原 一條消息讓她「救子」心切
2010年4月,若爾蓋草原一頭母狼因吞食盜獵者的誘餌毒發身亡。一隻倖存狼崽,在出生5天後被前往草原寫生的80後女畫家李微漪發現,帶回成都餵養,並起名為「格林」。經過慎重考慮後,李微漪覺得狼還是得重返草原,於是9個月後,她將「草原遺孤」格林送歸狼群。
李微漪將自己與格林相遇相偎的真實故事落在紙上,感動了無數的讀者,《重返狼群》的影視版權被中影集團以天價購得。本以為故事已經圓滿了,然而,兩年後的一個深夜,李微漪收到網友的一條消息,「說格林在草原被抓,正要被賣掉」。將格林視為自己孩子的李微漪「救子」心切,當夜重返草原。李微漪說,「走時只帶了相機、乾糧什麼的,連夜趕到若爾蓋草原」。
過程波折 歷時一年重新找到格林
歷經重重艱險,當李微漪找到網友所說的「格林」時,激動地迎了上去,但她發現「自己是抱著一匹陌生的狼」。驚險脫身後,李微漪仍通過當地政府扭轉了這匹狼待宰的命運。
李微漪坦言,「如果沒有這件事情,我還不會去草原;就算去,也可能要等到我的心情更加平復一些後才會去」。與格林分開那麼長時間,李微漪實在是太想它了,「我怕我見到格林時會過於激動,承受不了」。
茫茫大草原,尋狼並非易事。經歷了一年的尋找,終於找到格林。此時,「格林已是狼群中的王者,它攜妻帶子與我相見」。說起相見時的感受,李微漪有些沮喪,「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格林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它好像知道我們回來了,卻一直不來見我們;或者說,格林也來看過我們,但它只是與我們保持著一種『相見不相親』的感覺」。那種狀態是,「當我們走向它時,它往後退,我們停下來時,它也停下來遠遠地看著你」。不過,後來她理解了格林的感受:「換位想一想,假如我們跟格林好得不得了,有一天,我們的孩子被狼傷到了,那我們面對格林時,會是什麼心情呢?」
幕後故事
《狼圖騰》作者姜戎充當「軍師」
李微漪的經歷受到了《狼圖騰》作者姜戎的關注,姜戎稱「李微漪是中國當代唯一『狼女』」。李微漪也親切地稱姜戎為「老狼」。
李微漪透露,在第二次去若爾蓋草原尋找格林的一年中,「老狼」在後方充當起了軍師,憑著自己愛狼、養狼、研究狼的經驗,為李微漪出謀劃策。有一次,在草原受災,李微漪眼見自己救起的小狼喪命而崩潰,決定離開草原小屋、去狼山尋狼時,「姜戎老師曾勸我留下來等格林上門來找『狼媽』」。但沮喪的李微漪沒有聽勸,「一意孤行的我和亦風(李微漪的朋友)搬回了狼山,後來據牧民們描述,就在我們搬走不久的兩三天後,就有一隻大狼在我們曾經住過的那個房子那兒,很著急地前後張望」。
對於姜戎稱其為「中國第一狼女」的稱號,李微漪說:「其實我每次看到這個都會覺得難過,我和亦風本應是分配製度自然生死存亡、保護動物的龐大群體中的小小一員,卻『不幸』成了『第一』,這意味著孤單,我們希望儘快融入群體,讓『第一』『唯一』成為『之一』。」
作家張抗抗曾言,「李微漪與狼的故事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不可複製性」。而李微漪自己則直接把這個故事的「創造者」視為格林,她認為格林才是真正的作家,「它只是藉助我這麼一個媒介吧,來告訴人們它這一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