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研究人員逆轉小鼠大腦關鍵區域的神經元衰老

2020-10-25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新媒體專電 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22日報導,由西班牙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使用細胞重新編程技術,逆轉了小鼠大腦一個關鍵區域(海馬區)的神經元衰老。

這項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一隻10個月大的小鼠體內的四種被稱為「山中因子」的蛋白質的表達,使得幾種衰老指標保持在6個月大的小鼠的水平上,並能使小鼠具有更好的記憶力。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這種活體中樞神經系統的重新編程,可能在將來成為延緩大腦衰老和減慢神經退行性疾病進展的有效策略。

「山中因子」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發現。「山中因子」能逆轉小鼠組織器官的衰老。

這項研究由CSIC下屬塞韋羅-奧喬亞分子生物學中心研究員赫蘇斯·阿維拉和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曼努埃爾·塞拉諾共同領導。研究人員讓「山中因子」在小鼠大腦區域中呈現過度表達,並觀察到它們有利於結構和功能的恢復,例如在與記憶力相關的海馬區內。

阿維拉解釋說:「哺乳動物的發育,無論是小鼠還是人類,都是從單個細胞開始的,經過多次分裂和分化過程,才產生了機體。」

他補充說:「一直以來的教條是:這種發育過程是單向的,從多能幹細胞向分化後的各種細胞發展,直到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發現,有四個因子(或蛋白質)的表達,可以將組織的分化細胞恢復為幹細胞。 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山中因子』。」

相關焦點

  • 西班牙研究人員利用細胞重新編程逆轉小鼠大腦關鍵區域的神經元衰老
    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22日報導,由西班牙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使用細胞重新編程技術,逆轉了小鼠大腦一個關鍵區域(海馬區)的神經元衰老。這項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一隻10個月大的小鼠體內的四種被稱為「山中因子」的蛋白質的表達,使得幾種衰老指標保持在6個月大的小鼠的水平上,並能使小鼠具有更好的記憶力。
  • 只需幾天,就能逆轉大腦損傷,讓衰老大腦恢復年輕狀態
    ISRIB可以重置老年小鼠大腦中的ISR在研究中,研究人員訓練老齡小鼠從迷宮中逃出,而這個任務通常對年長的動物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在為期三天的訓練過程中,每天接受少量ISRIB劑量的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一樣能夠順利完成任務,並且比沒有接受藥物的同齡動物要好得多。緊接著,研究人員測試了這種認知恢復能持續多久以及它是否也能恢復小鼠其他認知技能。
  • 科學家通過興奮神經元逆轉雄性小鼠的抑鬱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種逆轉雄性小鼠抑鬱症症狀的方法。探索SIRT1基因對於他們的工作,研究人員解決了前額葉皮層,這是一個關鍵的大腦區域,負責從生命意志到 複雜的認知行為,個性表達和社會行為等各方面。他們發現在興奮性神經元中 製造一種叫做SIRT1的基因在雄性小鼠中引起抑鬱。
  • Nature:免疫細胞能「入侵」衰老大腦 阻止新神經元生長
    但是在該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被稱為殺傷性T細胞的免疫細胞能滲透到老年小鼠(28-29月齡)新生神經元的「生產」基地——側腦室腦下區(SVZ)。「根據教科書上的知識,免疫細胞不容易進入健康的大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該研究的高級作者、遺傳學教授Anne Brunet說,「但我們已經證明,它們不僅能進入健康老化的大腦,甚至還能到達大腦中產生新神經元的部分。」
  • Science:科學家給衰老小鼠換血,大腦變年輕了
    這項新研究還發現,在小鼠運動後,肝臟分泌的一種名為 GPLD1 的蛋白質進入血液,從而介導了這一「換血變年輕」的神奇效應。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在身體活躍的老年小鼠血漿中,GPLD1 也會增加。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會帶來新的療法(換血?),為那些由於身體限制而無法鍛鍊的人,提供只有鍛鍊才能帶來的神經保護作用。
  • 眼睛神經元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
    據英國《自然》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該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同時為青光眼等年齡相關性神經元疾病的治療指出了新的潛在靶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是眼內的一種神經元,它們能將伸長的部分(稱為軸突)從眼睛連接到大腦。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永久性」腦損傷和衰老跡象……
    該研究顯示,這種名為ISRIB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創傷性腦損傷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此外,它還能逆轉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預防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還能增強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在這項新研究中,用藥後的衰老小鼠的認知能力迅速恢復,同時,大腦和免疫細胞也會恢復了活力。
  • Cell刊發新研究:逆轉衰老真的實現了
    我們也許可以通過逆轉因衰老而改變的基因活性來減緩衰老進程,甚至逆轉衰老。,成功誘導分化後的成熟細胞成為胚胎類似細胞,實現了體外逆轉小鼠和人類細胞的衰老狀態。此外,研究人員還證實這一方法可以延長早衰小鼠的壽命,促進中年小鼠的損傷修復。目前,學界的一種觀點是衰老是一個表觀遺傳狀態變化的過程,這些變化可以使基因表達更加活躍或受到抑制。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工作無疑給這一觀點增添了新的證據。在細胞的生命周期中,基因活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改變基因活性的因素有:吸菸、汙染或者其他環境因素。
  • 腦科學日報:大腦獨特的「垃圾清理」模式;90天逆轉衰老?
    McKnight課題組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了TDP43 LCD是否能通過某種特定的分子機制發生相分離。東京醫科和牙科大學(TMDU)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參與細胞廢物處理的蛋白質Wipi3,對神經元健康至關重要。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通過在小鼠細胞系中刪除Wipi3並誘導選擇性自噬,研究人員證實Wipi3對選擇性自噬必不可少。
  • 近乎逆轉衰老,讓老齡動物恢復年輕水平
    文中,研究人員稱,結果更新了人們對衰老的觀念:「ISRIB的極快效應首次表明,由年齡引發的一部分認知功能喪失,可能是因為一種可逆的生理「阻礙」,而非持續退化引起的。」「這些數據表明,老年人的大腦並沒有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永久喪失必要認知能力,這些認知資源仍然存在,但受到細胞壓力惡性循環的阻礙。」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
    該研究顯示,這種名為ISRIB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創傷性腦損傷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此外,它還能逆轉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預防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還能增強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在這項新研究中,用藥後的衰老小鼠的認知能力迅速恢復,同時,大腦和免疫細胞也會恢復了活力。
  • eLife:重啟衰老大腦!科學家發現可逆轉衰老導致認知衰退的小分子,經治療小鼠大腦重回年輕態 | 科學大發現
    近期發表於eLife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他們發現以整合應激反應作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年老動物中改善記憶能力,並令大腦神經元的多種生理特徵重回年輕態!此前的研究發現,利用小分子藥物抑制ISR,可以逆轉顱腦外傷導致的認知和行為缺陷。那麼用同樣的藥物,是否也能夠治療衰老帶來的認知缺陷呢?研究者們通過八臂水迷宮測試了小鼠們的空間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這種迷宮測試方法已經被用於測試齧齒動物的海馬依賴性空間記憶和評估年齡相關的認知缺陷。
  • 逆轉衰老「時鐘」!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恢復了老鼠的視力,成為最新的一項重磅衰老研究突破。他們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視網膜上老化的眼睛細胞時鐘「逆轉」,從而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功能恢復。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恢復了...
    在這項新研究中,用藥後的衰老小鼠的認知能力迅速恢復,同時,大腦和免疫細胞也會恢復了活力。  Rosi說:「我們已經看到了ISRIB如何在患有創傷性腦損傷的動物中恢復認知能力,接下來我們要研究這種藥物能否逆轉衰老症狀。這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但也合乎邏輯。」
  • 戰勝衰老!哈佛科學家成功逆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功能
    更讓人擔心的是,很多研究發現,山中因子的這種超能力,會誘發畸胎瘤,甚至是在幾天內導致實驗動物死亡。如此看來,要想研究逆轉衰老的問題,就有必要改變一下山中因子。初步分析發現,OSK表達5天之後,就讓mRNA譜變得年輕化了,最關鍵的是,細胞的原始身份還在,也沒有表現出促癌的跡象。為了進一步檢驗OSK的安全性,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表達系統,在小鼠體內連續誘導OSK表達10-18個月,仍沒有觀察到腫瘤發生率的增加,或對整體健康的負面影響。
  • 年紀越大越難產生新神經元,原因竟是免疫細胞入侵大腦-虎嗅網
    與此同時,認知功能隨著衰老逐漸衰退。促進大腦補充新的神經元,或許是對抗大腦衰老的一個重要方法。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今日上線的一項研究,通過單細胞序列分析,找到了新神經元產生能力隨衰老而下降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 大腦可塑性比想像的強:用光刺激神經元,讓小鼠大腦產生了幻覺
    研究人員只需刺激其部分神經元,小鼠就好像感知到了某些不存在的東西,這意味著,大腦的可塑性可能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強。 在小鼠觀察到圖像並將信息傳輸進大腦時,只有極少數的細胞參與了這一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我們不會時刻產生視幻覺呢?」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卡爾·德瑟羅斯提出了這一問題。
  • 近期人類大腦神經元研究重磅成果之梳理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球人群肥胖和肥胖相關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研究來分析哪類神經細胞會控制機體過量攝入高熱量及高能量的食物,基於這一目的,研究人員給予小鼠餵食高脂肪飲食隨後對其密切監測,研究者Alexander Jais表示,僅僅3天的高脂肪飲食就足以在小鼠大腦特殊區域檢測到痛敏肽神經元細胞的活性。
  • 僅需幾劑,能使老年小鼠記憶力飆升
    ,老年小鼠快速恢復到年輕小鼠的認知能力,同時其大腦和免疫細胞恢復活力,表明其大腦功能得到了改善。重啟細胞蛋白生產或是治療衰老疾病的關鍵沃爾特數十年來對細胞應激反應的研究獲得了眾多科學獎項。為了解ISRIB如何改善腦功能,研究人員在給年長小鼠單劑量藥物一天後,研究了其海馬體細胞的活動和解剖結構,海馬體是在學習和記憶中起關鍵作用的大腦區域。
  • 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能在一夕之間逆轉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
    DOI: 10.1126/science.aaq0939新研究是基於先前的一項小鼠實驗,當時研究人員發現長期的ISR活化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持續的認知和行為缺陷有關,使用ISRIB治療幾乎能夠在一夕之間恢復小鼠正常的大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