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封城,當地華人留學生講述:城市重新空蕩蕩...

2020-11-24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見習記者 劉俏言

10月28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街景。新華社發

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單日新增病例和住院人數屢創新高,防疫措施再度升級。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5時11分(北京時間27日22時11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57704例,達到43341451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624例,達到1157509例。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10月26日表示,10月19日至25日全球約46%的新冠確診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來自歐洲地區,歐洲無疑正處於疫情「震中」。他呼籲歐洲各國採取更為全面的抗疫措施,通過提前行動、及早預防等方法,與疫情蔓延「搶時間」。

早在本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對於全球尤其是北半球國家來說,目前新冠疫情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未來幾個月將非常「艱難」。為應對新冠疫情反彈,多國已決定採取諸如封城等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

為此,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採訪了在英國、法國等地的華人和留學生,講述疫情二次來襲時他們的生活現狀。

三級管控執行不嚴,核酸檢測跟不上

蘭蘭在英華人 私立學校的語言教師

由於新冠疫情反彈嚴重,10月下旬,英國開始實施最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

「現在,街道和公共運輸上又變得空蕩蕩了。」身在英國倫敦的蘭蘭(化名)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目前,英國按照疫情程度高低,將全國城市分為三級管控,「第一級城市內,允許正常社交;第二級城市內,不同家庭的人員只能在戶外見面,且規模要少於6人,商店、餐館等都暫停營業;第三級城市內,政府則建議大家不要出門。」

蘭蘭說,英國政府更多的是提出建議,或者納入法制管理,比如,一旦違反某條規定,罰款6000英鎊,同時社區內也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

倫敦地鐵上空蕩蕩的。

目前,倫敦處於第二級疫情管控名單。身為一所私立學校的語言教師,蘭蘭發現當地學校缺乏統一的管控標準,「很多學校照常開放,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也有些學校鼓勵學生在家上網課。有的學校要求老師和學生戴口罩,可也有一些學校不要求。」

相對而言,蘭蘭覺得自己所在的私立學校管控相對規範。「9月開始,學校的自助食堂改成了配餐制,同時,將學生按照年齡段分成六組,為每組劃分各自的活動區域,將不同組別的學生完全隔離開。」蘭蘭說,在教室內,老師和學生也有各自的活動區域,「上課時,老師只能在教室前方兩到三米的區間內活動,每個學生之間保持有一米半的間距。」

事實上,9月份,蘭蘭和身邊不少人已經預感到英國的疫情可能反彈。「在7到9月,疫情得到一定控制。為了恢復經濟,政府鼓勵大家去餐館吃飯,所有餐單都有五折優惠,人們的活動頻率大大增加。」蘭蘭說,當時自己也和家人去附近餐廳吃了一頓飯,「人很多,桌子全坐滿了,而且兩桌間的距離很近。」

出于謹慎考慮,此後,蘭蘭再沒和家人外出吃飯。在她看來,這項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人們之間的交叉感染。

「在英國,核酸檢測也有點跟不上。只有身體出現症狀,才能申請進行免費的核酸檢測。」蘭蘭說,10月下旬,自己有點感冒、發燒,因為教師身份而享有核酸檢測的優先權,可她足足等了五天才得到檢測結果,「如果我不主動將自己隔離,萬一確診,五天時間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蘭蘭為家人自製的口罩。

3歲的兒子還要照常去幼兒園,這讓蘭蘭有些擔心。儘管家中還存有從國內買回的口罩,她還是特意為家人自製了幾個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好在,英國人對待口罩的態度已經徹底變了。」蘭蘭回憶說,今年初,疫情剛爆發時,佩戴口罩的華人往往會受到異樣目光,「當時,英國人非常抗拒口罩,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到後期,他們才意識到口罩的防禦作用,開始買口罩,戴口罩。」

因管控鬆懈疫情二度來襲,情理之中

盧建伯、張旭蓓 法國留學生

10月28日,一對夫婦在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擁吻。新華社發

盧建伯剛剛到法國一個月,就遇到了第二次封城。

他心情有點崩潰,發了條朋友圈,吐槽道「城封了,我也瘋了。」

原本,他一直待在家裡上網課。11月2日,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通知他們要從線上課轉為線下課。為了能做些事先的準備,他提前一個月來到了法國格勒諾布爾城,住進了學生公寓。

來的一路上幾乎沒遇到什麼障礙,飛機落地之後也沒有被隔離,盧建伯幾乎不太能感受到法國對疫情的管控。雖然街上的人大多都戴著口罩,但是餐廳裡往往沒有人戴,且並未實行隔座等相關措施。

如果需要出去買物資,需要有一個通行證明文件,但是出入到公眾場合時,並不會有專人查看,只是在路上偶遇有警察詢問時出示即可。

通行證明文件

目前,疫情對他的影響沒有特別大。沒有必要的理由,他一般不會出門,「只是不大有機會出門玩了。」盧建伯說道。

但是,對於長住在法國的華人留學生來說,疫情的二度來襲,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張旭蓓在法國已經呆了五年,在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修讀計算機碩士。從疫情剛剛開始到現在,他始終滯留在法國,見證了感染的人數從無到有的全部過程。

張旭蓓租住在學校附近,和法國的房東住在一起。他感嘆自己是「高危感染人群」。他每天騎自行車去上課,但同學中不乏有人坐輕軌或者公交車來上學的。他之前在新聞裡看到,學校有一個學院的人因為感染停課了。兩天後,果然就收到了校長的郵件,提醒他們如果有症狀需要預約核酸測試,如果已經確認感染,需要和學校進行報備。

校長的郵件

「原定的打算是同學們分批輪流去上課,但是估計封城之後,可能又要回到3月份疫情最嚴重時,在家裡上課的狀態了。」張旭蓓感慨,疫情這一年,他對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比如後知後覺的封城,要求全體戴口罩,媒體對新冠肺炎的歪曲報導等,感到難以理解。

「8月份正好是法國人的年假,那個時候的感染人數在往下走,所以法國人就又開始鬆懈了起來,該度假度假,該放鬆放鬆。結果疫情又捲土重來了。」張旭蓓說道。

疫情剛起來時他也會焦躁不安,託家裡人幫忙寄口罩等等。是現在,他更希望把自己的生活節奏經營好,不被疫情打亂——「我得知道,我來法國到底是幹什麼來的。」

沒法工作,趁機學習一門新的碩士專業

潘小姐 英國華人 中文學校教師

10月28日,一名戴口罩的女子站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新華社發

潘小姐在英國的一所中文學校裡任教。她從國內本科畢業後就出國讀研究生,之前在蘇格蘭讀的碩士,後一直在英國生活。

潘小姐說,在英國,留學生宿舍是個重災區,因為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都回來了。外國學生很難約束自己,整天開趴,所以特別容易相互傳染。他們隔離也是自己在宿舍隔離,全憑自覺。不過迄今為止,還沒聽說有中國學生感染。

潘小姐平時在中文學校裡教書,另外還有一份銷售工作。之前政府給發80%的工資,後來復工了就沒有了。但她還是有點擔心,所以跟老闆請假沒去上班。

但這波疫情對她來說,算是給了一個新的機會。潘小姐趁著這個時間,又給自己申請了鄰近城市埃克塞特一所大學的法律碩士學位。

她住在倫敦附近,因為是在上網課,不用去學校,可以省掉很多住宿費用。「我覺得上網課比面對面上課要好。因為對我們國際學生來說,有時候上課還是會聽不懂,網課可以不斷回放。英國的雨季也來了,比起頂風冒雨去上課,在家呆著多好。」潘小姐說。

不過潘小姐最大的感受還是有點孤單。「因為我們不能出去聚會了,也不能認識一些新的朋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歐洲疫情反撲!義大利近百名華僑留學生感染,德法多城實施宵禁
    報導稱,疫情反撲讓布拉格和利物浦關閉酒吧和俱樂部,阿姆斯特丹開始強制要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在俄羅斯,周三報告的每日新增病例數創下新紀錄,不過普京總統宣布,政府已批准了第二款新冠疫苗。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二說:「我關注到,歐洲幾乎所有地區的感染數字都在重新上升,這令人十分擔憂。我們不能放棄過去幾個月通過防控措施取得的成績。」
  • 歐洲華僑華人的心理戰疫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隨著疫情在全球暴發,不少海外華人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態轉變「中國打上半場,海外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中國疫情日趨平穩後,海外疫情暴發,多國開始實施嚴格的隔離封鎖措施,航線被切斷,媒體被疫情消息佔領,民眾的日常生活由此改變。
  • 五地海外華人、中國留學生親述「封城...
    全球疫情蔓延,打亂了海外華人、中國留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他們的處境亦成為國內關注的焦點。 有的家庭上演了兩地「封城記」,父母在武漢,子女在倫敦;有人折返中美兩國,1天3次微信群內報平安;有人把機票反覆買了又退,海外讀大學的願景似乎被「無限期延長」…… 《國際金融報》記者對話5位在全球不同地區工作或留學的華人,聽他們講述真實的海外抗疫故事。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初,中國留學生欒奕在新媒體平臺發表了萬字長文《我為什麼離開美國》,講述自己在美國讀研兩年、工作四載後決定回國發展的心路歷程。文章在留學生群體中產生一定迴響。僅從其個人微信公號展示的留言中也可一窺端倪,有人表達共鳴,有人深入探討,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更多疑問。新華社記者與欒奕以及近來與她作出相同選擇的10名中國留學生聊了聊。
  • 超120名華人留學生滯留美國機場,被美聯航拒絕登機
    這個時候,選擇第三國家中轉回國成了不少留學生的救命稻草。但是,在小飛機健康碼以及其他的各項資料都準備齊全的情況下,怎麼也沒有想到,會遇上因為航空公司機組安排失誤而無法飛行的事情。@韋祖道一就是被滯留的人員之一,他發文表示,當時,大量的華人和留學生在登機門前等候說法。
  • 紐西蘭華人如何更好融入當地?貢獻當地收穫好評
    政策寬容 華人漸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民海外。碧海藍天、水清沙白、風景優美的紐西蘭成為華人移民的熱點國家。  紐西蘭是典型的移民國家,2015年,歐洲移民後裔佔紐西蘭總人口74%。這種移民國家屬性使得當地人對移民的態度更加積極。  「當地人對外來民族是非常熱情包容的。
  • 美國哪些城市最受華人移民歡迎
    美國移民中,華人佔了不小的比重。那麼,美國哪些城市最受華人移民歡迎呢?快和小編一起來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受華人移民歡迎的美國城市及各自的特色!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靠山又臨海,這裡也是全世界高等院校密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許多知名研究機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所在地,高質量的教育是吸引各地的移民和留學生的重要原因。
  • 超120名華人留學生滯留美國機場,被美聯航拒絕登機
    這個時候,選擇第三國家中轉回國成了不少留學生的救命稻草。但是,在小飛機健康碼以及其他的各項資料都準備齊全的情況下,怎麼也沒有想到,會遇上因為航空公司機組安排失誤而無法飛行的事情。@韋祖道一就是被滯留的人員之一,他發文表示,當時,大量的華人和留學生在登機門前等候說法。
  • 英國再封城 華人與留學生講述面臨的衝擊與困境
    中國僑網11月9日電 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導,適逢大學秋季開學,英國二次疫情來勢洶洶。英國自10月起實施3級疫情警報系統,而後新的封城措施將全面取代3級疫情警報系統,直到12月2日「禁足令」結束為止。封城期間內所有酒吧、健身房及非必要商店都必須關閉。記者深入採訪在英華僑華人與留學生在二次封城下所面臨的衝擊與困境。
  • 20多人死傷!歐洲大地震,城市毀滅,12國被波及!當地華人嚇哭了!2021年,願平安!
    波及範圍極廣,歐洲12個國家震感強烈!Petrinja市長認為,這場巨震把這座城市「全毀了」當地的核電站被緊急關閉...匈牙利當地華人:牆壁在左右晃,從根部晃那種。10月底,歐洲愛琴海突發7級地震,海水倒灌進城。。希臘和土耳其兩個國家損失慘重,
  • 英國華人最多的城市排名:倫敦第一,誰是第二名?
    不少國家都有大量華人面孔,就是人口只有6000多萬的英國,也有60多萬華人;其中包含22萬中國留學生,僅留學英國的中國小學生就有1.5萬人。那麼,這些華人喜歡在英國哪座城市生活呢?據初步統計,這幾十萬華僑華人,大多聚居在倫敦、利物浦、伯明罕、格拉斯哥、愛丁堡、曼徹斯特、卡迪夫等大中城市。
  • 飯圈、帝吧、留學生集體為祖國打call!這是最熱血的應援!
    無獨有偶,歌手張藝興、演員吳謹言等在多位藝人也因在海外社交平臺發表力挺香港警察的言論,被網友惡意攻擊。當日,各家粉圈決定暫時放下恩怨一致對外,成為中國最大的「自來水」群體。我們要用愛國、文明、理性和求真之精神,讓世界看到一個重新崛起的文明古國,讓世界看到這一隻熱愛和平卻又不懼恐嚇的雄獅!」
  • 西班牙移民科普——西班牙哪些城市居住投資「兩相宜」?
    近些年,除了美加澳外,不少人選擇移民到歐洲。在歐洲眾多移民國家中,旅遊王國——西班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早在2017年,中國移民群體就已成為在西班牙第三大移民群體,人數共計就超過了20萬,如今總人數逼近30萬。
  • 加拿大留學生實拍!首個加航復飛班機順利抵達上海
    隨著加拿大疫情逐漸平穩,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小夥伴可以順利回國,這也就意味著留學生可以儘快抵加進行學習,留學生和移民計劃的人群要抓住機會喲。早前,很多加拿大華人、留學生都對加航是否能夠順利復飛表示擔憂,因為自己的機票訂單截圖上寫著:往返溫哥華和上海航班的機票銷售,需要經過政府的批准。
  • 美國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 「混的最好」十大城市在哪
    這裡華人佔總人口比例大,約有40萬人左右,華人的地位也比較高,受到的限制比較小。華人社區多,使用中文機會多,找個中餐館吃飯十分方便,即使遇到了陳述不清的事情,也可以找當地華人幫忙。而且那裡經濟發達,是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就業機會是少不了的。
  • 疫情下,留學生回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
    越來越多像王筱婷一樣的留學生,不得不面對比以往更激烈的就業競爭。他們不僅要面臨海歸數量激增,還要面臨崗位大幅縮招的雙重夾擊。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1秋招早鳥報告》顯示,受國際疫情影響,2020年秋招中,2020屆與2021屆參加校招的留學生同比增長了94.3%,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高達65%。各大行業的頭部公司都迎來更為極端的報錄比。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生嚴重車禍 5名華僑華人及中國留學生受傷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6日電據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月5日凌晨,美國賓夕法尼亞Mount Pleasant附近發生嚴重車禍,造成人員傷亡。當地時間1月5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Mount Pleasant附近車禍傷亡事故發生後,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緊急聯繫事故處理相關各方,派出工作組趕赴事發地附近地區現場核實了解情況,向可能涉及的中國公民提供協助。經與當地警方、醫院等多部門核實,事故中迄未有中國公民死亡的報告。受傷人員中,核實到5名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
  • 亞塞拜然中國留學生:我們在巴庫挺好的
    中青報·中青網近日在巴庫採訪了多名在亞塞拜然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從他們的講述中,了解到他們面對困難時的理智和能力,感受到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光與熱。「我為祖國感到驕傲」高栓偉是就讀於亞塞拜然建築與工程大學的研究生,目前是他在阿留學的第三年。如果不延期的話,他將於今年6月畢業回國。
  • 加拿大留學生實拍!首個加航復飛班機順利抵達上海
    早前,很多加拿大華人、留學生都對加航是否能夠順利復飛表示擔憂,因為自己的機票訂單截圖上寫著:往返溫哥華和上海航班的機票銷售,需要經過政府的批准。這樣一來,加拿大華人回國又多了條可行路線,並且大家可以放心購票了!據報導,首個復航的加航AC25航班在延誤超過1個半小時後,於當地時間8月7日午後從溫哥華國際機場起飛,預計上海當地時間8月8日下午抵達上海。
  • 美國限制我國留學生籤證,排外調查華人教授,昏招之路還要走多久
    限制部分理工科留學生赴美留學,真的是一招很昏的招數,完全是殺敵1000自損998的效果,不光我們反對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噁心招數,就連鷹醬自己內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華人或者亞裔一直都是鷹醬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限制了這部分留學生赴美留學,就能等於掐斷了將來的後備力量的補充,促進作用被無視,也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鷹醬自身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