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一組科學家首次對6座拉丁美洲城市超5000萬居民預期壽命差異與其社會經濟地位的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表明,巴拿馬城富人的預期壽命要比窮人長15年。
據報導,當前,拉丁美洲是不平等現象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此前,在由不平等引發的預期壽命差異方面,一直沒有過深入研究。
在來自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流行病學家烏薩瑪·比拉勒(Usama Bilal)的領導下,一組科學家決定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將拉丁美洲地區的6座大城市置於「顯微鏡」下,分別是布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第四大城市貝洛奧裡藏特(Belo Horizonte)、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以及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
《柳葉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的結果,其中顯示,在巴拿馬城,無論男女,由於財富分配不均產生的預期壽命差距均為15年。
來自聖地牙哥貧困地區的女性,平均預期壽命比富人社區女性少18年,對於男性居民而言,這一差距為9年。這種差距在另外4座拉美大城市的表現如下:墨西哥城男性11年,女性9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貝洛奧裡藏特男性4年,女性6年;聖何塞男性4年,女性3年。
西班牙《國家報》引用烏薩瑪·比拉勒的話說:「該研究首次針對幾座拉丁美洲城市勾勒出預期壽命的極端不平等現象,是向減少,或從根本上消除這種現象的目標邁出的第一步。」
作為上述研究的合作者,來自拉丁美洲都市健康計劃的安娜·迭斯洛(Ana Diez Rou)表示,地方政府制定減少社會差距、改善貧困地區生活條件的都市政策至關重要。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