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孩子的完美禮物—我們愛科學

2020-12-06 雜誌鋪

和《我們愛科學》的相遇可是說是一次偶遇,年少時的我有次路過書亭發現這本書的封面居然是我最痴迷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系列,衝著封面把書買了回家。結果當我仔細閱讀之後,那種讓小孩也能輕鬆看明白內容的講述方式,簡直是打開了我的新世界大門,從此《我們愛科學》便陪伴我至今。

內容豐富易懂,讓小讀者與科學零距離

《我們愛科學》在封面上就很用心,每一期都是貼近小讀者閱讀興趣、突出當期雜誌主題的百變封面。雖然是科學科普類雜誌,但文章都淺顯易懂,就連我最喜歡看外星生物、航天和偵探這類題材,《我們愛科學》也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我在小學階段都能看得津津有味。還記得書中的扉頁是教我們用肉眼看3D圖片,第一頁是一張高清大圖,讓讀者猜測這是哪個風景名勝,小時候還經常拿著書去考爸爸媽媽,想想也是年幼天真,小小一個測驗就能讓我高興大半天。

《我們愛科學》的內容也十分精彩,包括很多方面:天文地理、人文動物、生物科技以及懸疑的探案(每期只更新一半,謎底每次都要等下期),看完上期,整個人都是在數著日子盼著《我們愛科學》的到來,當時那種心急如焚卻不得不耐心等候的心情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開發讀者智力、培養讀者科學探究能力

《我們愛科學》區別於同類刊物的一大特點就是善於捕捉熱點話題,時效性特別強。每當有重要新聞發生時,雜誌編輯便將少年兒童不熟悉的科學知識與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聞熱點相結合,深入挖掘新聞背後的科學知識,從而既滿足了我們小讀者的需求,也達到了有效傳播科學的目的。

《我們愛科學》獨特的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每次都能給我帶來一種親臨現場的體驗感,除了能在書中感受到具有現場感的全新閱讀體驗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科學》在陪伴我這10多年的時間裡,教會了我用科學全面的視角去解讀事物。讓我在愉快閱讀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還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現在,讓我回憶自己兒時的閱讀經驗,第一印入腦海的便是《我們愛科學》,周圍很多朋友也都說自己是「看著這本雜誌長大的。」現任雜誌主編毛紅強女士曾這樣說過:「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通過雜誌了解有意思的科學世界,科學是個殿堂,用雜誌把孩子們引到殿堂的門口。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輕輕鬆鬆求知,快快樂樂學習,不光是講科學知識,還要培養科學精神。」

我覺得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每次得到一本新書,我們都會期待,期待裡面將會有全新的世界,精彩的故事和真實得似乎觸手可及的人物。《我們愛科學》雖然是一本「老」刊,但它卻不斷利用創新理念打造著自己的品牌,緊隨時代腳步,及時將新興技術引入刊物中,豐富刊物的外延性內容,為小讀者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知識大賞。對14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屬於他們的完美禮物。

相關焦點

  • 玩轉聖誕節《完美國際2》禮物搜羅全攻略!
    《完美國際2》早已準備好了聖誕驚喜,奇樂冒險王國裡的聖誕活動揭開帷幕,種類繁多的聖誕禮物等你領取,還有2019全新聖誕時裝限時上架,和我們一起玩轉聖誕節吧!奇緣城堡裡,在不久前剛剛入駐糖果村的「聖誕老人」,早已忙得焦頭爛額,他急需得力的小助手幫他一起分擔聖誕節的工作,把快樂傳遞給完美大陸更多的人。聖誕老人告知,在糖果屋聖誕樹周圍,幾隻小雪人覬覦辛苦準備的聖誕節禮物,拜託你用鞭炮驅趕他們。
  • 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鳴專欄】爸爸防止女兒早戀接管其社交帳號意外走紅,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創作者|一鳴曾經有個視頻刷屏網絡。對父母而言,會玩是對抗教育焦慮的最好武器,而對孩子而言,會玩的父母則更是自己一生的禮物。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一面鏡子,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當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把愛的天平傾斜到弟弟後,姐姐的心態必然會發生變化。★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的確,在二胎家庭中,讓愛做到平均很難。家長會不自覺地認為,大娃有年齡更大,有責任照顧弟弟或妹妹。這很容易讓大娃產生,父母沒有公平對待自己而產生失落等情緒。
  • 孩子問「聖誕禮物是誰送的」,媽媽的回答暖心極了
    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丘奇進一步向維吉尼亞闡述人的精神世界的存在:「沒有聖誕老人,減輕我們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賴、詩、愛情故事,也許全都沒有了。我們人類能體味得到的的喜悅,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體能感覺到的東西了。
  • 兄弟姐妹是父母送給我們最美的禮物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我們最愛的人,最不求回報,無私給予的人。父母給了們生命,給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一切。把自己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擁有都留給了我們。當生命的延續無法再進行時,父母通過另一種方式把自己對我們的愛和希望留下來來,這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擁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 華晨宇《與火星孩子的對話》,以旋律為光,感知被愛,你聽
    我想知道什麼是最好的禮物?大概是愛吧。華晨宇新歌《與火星的孩子對話》先導片於2019年10月21日就已經正式上線,《與火星孩子的對話》發布於2019年10月28日。歌曲的先導片以清新治癒的畫風,記錄了華晨宇與歌迷一同創作歌曲的場景。
  • 用愛與科學解讀孩子的性
    「要科學地開展兒童性健康教育,在尊重中國民俗與文化的基礎上開展,在性健康教育中融入美育。」「性健康教育不能只講生理知識,一定要有人文關懷,要有精神領域的更高的追求。」「要警惕性健康教育窄化為性知識教育、性技術教育,要在愛情教育裡告訴孩子性的聖潔、美好和目的。」「停留在生物利己主義的性教育不能把孩子帶到神聖、美好的境界,父母和教師有責任引導孩子過一種有愛、懂得愛、能夠去愛的人生。」
  • 對孩子說媽媽愛你時,孩子會有不同反應,你家孩子屬於哪種類型?
    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孩子的父母來說,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其實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要做的。所以在平時孩子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類似,我愛你,孩子;孩子,媽媽最愛你了等等這樣的話。但是對於父母的這種關懷,孩子們卻表現的不一樣。
  • 有機食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為人父母,總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但天下萬物盡有,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呢?很多人會說,給他最好的房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成長環境,答案千百萬種、各不相同。所有物質的一切,都不如讓他健健康康。物質的追求可能永無止境,但健康的身體卻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來獲得!
  • 陪伴是最好禮物 《未來機器城》送孩子們溫暖旅程
    陪伴是最好禮物 《未來機器城》送孩子們溫暖旅程  溫馨海報深藏細節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未來機器城》今日發的新海報畫風異常歡樂溫暖,電影中的一人、一機器人、一狗置身於滿是禮物盒的房間中,姿態放鬆而愉快,甚至連窗外的雲彩和車子都構成了一副溫暖的笑臉。
  • 最新款3D列印筆,低溫無線充電,孩子自己畫玩具,兒童禮物新選擇
    3D列印筆有一種天然的立體優勢,我們都覺得二維的畫面不夠生動,想讓它變成三維的物體,它能幫你做到。在孩子的使用過程中,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專注力提升,空間立體想像力增強。這種早期的創作體驗,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非常有幫助。低溫3D列印筆是採用PCL環保材料,將低熔點的PCL材料從筆後端插入,在筆內進行熱融,變成可塑成型的一條一條線,通過筆頭熱熔出來的線再重新塑形。
  • 《我們愛科學》
    taonews.html 《我們愛科學
  •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中新網5月11日電 孩子的成長是給媽媽最特別的節日禮物。  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們去關愛和保護;每一份微小的力量,都能成就一段不同的生命之旅。對於孩子而言,每一次公益活動的參與都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的成長契機,這些小的成長能鑄就孩子更好的未來。而對於那些被守護的小動物而言,一次小小的發聲也許就能讓它們免於殺害,從而擁有自己的精彩生命之旅。
  • 《七號房的禮物》臺詞賞析,世間最好的禮物來自於愛!
    《七號房的禮物》臺詞賞析,世間最好的禮物來自於愛!《七號房的禮物》這部2012年賺足觀眾眼淚的韓國電影,採用了倒敘的手法講述。從電影一開始,藝勝站在法庭上為父親伸冤,時光荏苒,鏡頭轉到了父女相依為命的日子裡。
  • 《小王子》: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擁有初心卻不懂得愛
    今天在家看《心動的信號》第八期,恰好是潘政如生日,大家為她準備了生日禮物。陳奕辰給珍珠準備的禮物是一個小王子的音樂盒,它擺在草叢中,唱著歌,小王子手裡拿著玫瑰,這個禮物一下就擊中了政如的心。《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1942年寫成的著名文學短篇小說,僅有2萬5千個漢字。
  • 愛因斯坦雨夜裡的一句話:給我們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
    愛因斯坦是在敦促我們推倒科學的圍牆,把它排斥和恐嚇我們中的許多人,把科學的見解從它的神職人員的技術行話翻譯成我們所有人共有的口語,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些見解銘記於心,並通過與它們所揭示的奇蹟的個人接觸而改變。當卡爾·薩根和我開始與天文學家史蒂夫·索特一起撰寫最初的《宇宙》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句愛因斯坦的名言。
  • 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_愛科學
    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愛科學,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是一家堅持自主創新的科技型公司,專注於研發和探索新一代顯微鏡,掌握了數十項核心技術,擁有5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 夏天的時候拍死個蚊子,看看蚊子腿啊,蚊子嘴啊,蚊子翅膀啊,非常清楚。據說醫學院裡流傳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 少兒科普雜誌《我們愛科學》 永遠年輕的"老"科普
    原標題:《我們愛科學》:永遠年輕的「老」科普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少兒科普雜誌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老呢?事實上,流逝的只是時間,衰老的只是某些個體,對於《我們愛科學》來說,它辦刊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而風格卻永遠屬於當代的8歲~15歲的青少年。
  •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_愛科學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愛科學,愛科學創新堅信擁有實力才會擁有未來,我們的文化是探索,創新。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 願我們的心中永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小星球
    在經受了二戰的洗禮後,作者以一個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寫出了自己對婚姻的反思。小王子的宇宙之旅住在B-612小星球的小王子,是這個小星球唯一的居民。陪伴他的是一朵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傷害了小王子對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