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愛科學》的相遇可是說是一次偶遇,年少時的我有次路過書亭發現這本書的封面居然是我最痴迷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系列,衝著封面把書買了回家。結果當我仔細閱讀之後,那種讓小孩也能輕鬆看明白內容的講述方式,簡直是打開了我的新世界大門,從此《我們愛科學》便陪伴我至今。
內容豐富易懂,讓小讀者與科學零距離
《我們愛科學》在封面上就很用心,每一期都是貼近小讀者閱讀興趣、突出當期雜誌主題的百變封面。雖然是科學科普類雜誌,但文章都淺顯易懂,就連我最喜歡看外星生物、航天和偵探這類題材,《我們愛科學》也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我在小學階段都能看得津津有味。還記得書中的扉頁是教我們用肉眼看3D圖片,第一頁是一張高清大圖,讓讀者猜測這是哪個風景名勝,小時候還經常拿著書去考爸爸媽媽,想想也是年幼天真,小小一個測驗就能讓我高興大半天。
《我們愛科學》的內容也十分精彩,包括很多方面:天文地理、人文動物、生物科技以及懸疑的探案(每期只更新一半,謎底每次都要等下期),看完上期,整個人都是在數著日子盼著《我們愛科學》的到來,當時那種心急如焚卻不得不耐心等候的心情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開發讀者智力、培養讀者科學探究能力
《我們愛科學》區別於同類刊物的一大特點就是善於捕捉熱點話題,時效性特別強。每當有重要新聞發生時,雜誌編輯便將少年兒童不熟悉的科學知識與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聞熱點相結合,深入挖掘新聞背後的科學知識,從而既滿足了我們小讀者的需求,也達到了有效傳播科學的目的。
《我們愛科學》獨特的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每次都能給我帶來一種親臨現場的體驗感,除了能在書中感受到具有現場感的全新閱讀體驗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科學》在陪伴我這10多年的時間裡,教會了我用科學全面的視角去解讀事物。讓我在愉快閱讀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還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現在,讓我回憶自己兒時的閱讀經驗,第一印入腦海的便是《我們愛科學》,周圍很多朋友也都說自己是「看著這本雜誌長大的。」現任雜誌主編毛紅強女士曾這樣說過:「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通過雜誌了解有意思的科學世界,科學是個殿堂,用雜誌把孩子們引到殿堂的門口。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輕輕鬆鬆求知,快快樂樂學習,不光是講科學知識,還要培養科學精神。」
我覺得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每次得到一本新書,我們都會期待,期待裡面將會有全新的世界,精彩的故事和真實得似乎觸手可及的人物。《我們愛科學》雖然是一本「老」刊,但它卻不斷利用創新理念打造著自己的品牌,緊隨時代腳步,及時將新興技術引入刊物中,豐富刊物的外延性內容,為小讀者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知識大賞。對14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屬於他們的完美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