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科學解讀孩子的性

2020-11-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近日於長沙舉辦的首屆兒童性健康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圍繞「兒童性健康教育的美學」這一主題各抒己見——「性與兒童的生命成長密切相關,性健康教育是關乎一生的全人教育。」「要科學地開展兒童性健康教育,在尊重中國民俗與文化的基礎上開展,在性健康教育中融入美育。」「性健康教育不能只講生理知識,一定要有人文關懷,要有精神領域的更高的追求。」「要警惕性健康教育窄化為性知識教育、性技術教育,要在愛情教育裡告訴孩子性的聖潔、美好和目的。」「停留在生物利己主義的性教育不能把孩子帶到神聖、美好的境界,父母和教師有責任引導孩子過一種有愛、懂得愛、能夠去愛的人生。」

研討會的主辦者之一是深圳市善解童貞教育諮詢管理有限公司。「善解童貞」的創辦者是從兒科醫生走向兒童性健康教育領域,並在研究和實踐中堅持了16年的胡萍。「念念不忘,終有迴響,希望這個籌備了16年的研討會成為中國性健康教育的一個裡程碑。」她深有感觸地說:「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我們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從基礎開始做起,全部案例、研究、數據都來源於本土。希望為家長和學校提供本土化、系統化、規模化、品牌化的兒童性健康教育課程。」

「聽了這堂課我不自卑了!」

「聽了這堂課我不自卑了!」當大屏幕上出現貴州畢節的一個留守兒童稚嫩的字跡時,會場一片安靜。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一筠,年近八旬,精神矍鑠,退休17年仍堅持做青春期教育。她建議淡化中小學心理諮詢室的單一功能,改成青春健康家園,用青春期教育來整合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預防愛滋病教育。

「性發展不好的個體,不能積極應對自身所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成年後易患精神與心理疾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單志豔用大量數據證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性發展影響很大,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尤其要善加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

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佔郡認為,要站在家庭生態的高度上開展兒童性健康教育。「真正對孩子產生有效影響的教育,不在於父母的嘮叨,而是父母每天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表現。父母呈現給孩子的是真善美,就對孩子產生真善美的浸染,孩子就會自動抵制假惡醜。孩子的擇偶標準首先受到父母的影響。養育男孩的家庭,媽媽非常重要。養育女孩的家庭,爸爸更重要。」

王佔郡還特別強調家庭中男女成員的平衡和補位對兒童性別認同和發展的重要性。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渴望從強健、粗獷、大氣而又溫和、仁愛的父親那裡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缺乏男性教育,男孩往往多愁善感,陽剛不足,陰柔有加,嚴重的還會性別角色混亂;女孩缺少父教,則可能懦弱、膽小、怕事,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日後在戀愛和婚姻方面可能會遇到困擾,後果相當嚴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冉乃彥認為,性健康教育要符合中國文化含蓄、內斂的特點,要有一定的隱秘性,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要有「對人性深切的尊重」。冉乃彥提到中國的童謠「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著喊著要媳婦……點燈說話,熄燈作伴」,突出的是夫妻之間的陪伴,所以「生理方面的內容不應該是性健康教育的主體內容,性健康教育一定要融入素質教育,要引導孩子走向高尚和美」。

「支教帶著性教育」

「鄉村的孩子更需要性健康教育,需要有人願意送去全面、綜合的愛的教育,促進他們的親子關係,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廣東省綠芽鄉村婦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蔡文芳介紹了他們從2009年開始在農村做性健康教育的感受。

「我們目前提出的口號是『支教帶著性教育』,給支教團隊配備動畫片《丁丁豆豆成長記》等課程資料,到村子裡放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蔡文芳說,今年5月到現在,已經有近20萬孩子看過了。「看一次動畫片,也許就挽救了一個孩子,也許就讓孩子生命中多了很多亮光。」

據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員胡霞介紹,日本的性教育並不出現在孩子的課程表中,而是整合在學校的所有教育活動中,有一個自上而下的指導體系。按照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要求,學校性教育的三個目標是對自己的性別有明確的自我認識,基於男女平等的精神建立良好的男女人際關係,作為家庭或者社會成員具有能夠妥善判斷和處理性問題的能力。

為此,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實施性教育的四點注意事項:按照孩子的發育階段開展;得到全校的共同理解;加強家庭、社區的合作,得到家長和當地自治組織、青少年教育團體和醫療保健部門的理解;集體教學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根據這個指導框架,各地編制幼兒園版、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養護學校版的性教育手冊,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每年在各地輪流開全國大會。

李躍兒芭學園小學校長劉江豔對胡萍的苛刻要求印象深刻。「胡萍老師要求所有講師不論是講課還是平時跟孩子交流,都要用美的語言,要隨時流露出人文關懷。包括服裝也有苛刻的要求,不可以穿很暴露、很透的衣服,夏天絕對不可以露出腋毛。」

劉江豔介紹說,作為「善解童貞」的三所試點學校之一,李躍兒芭學園小學在不同年級開展了不同深度的性健康教育課程。一年級開設的是「保護身體的隱私」,三年級是「男孩女孩不一樣」「我從哪裡來」,五年級是「男孩女孩不一樣2」「我從哪裡來2」「防範性侵害」「悅納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劉江豔說,上完課之後,孩子們感覺特別驕傲,特別自豪,說「原來我是這樣來的,我是這樣優秀,我一定要珍惜我的生命,我一定要感恩父母」。當孩子們把一張張賀卡送到父母手中,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時,每一位父母眼中都有淚光。

劉江豔認為,「善解童貞」課程帶給所有學生、老師和家長的,是生命的高貴、生命的傳承、生命的珍貴。課程貼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的認知,課程的主線是愛,引領孩子思考生命的意義,幫助孩子建構價值觀,讓每個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並且讓這種愛在人與人之間流淌和傳遞。

「可以很美很好玩」

「畢卡索為什麼不斷換情人,達利為什麼一生只愛一個女人,德爾沃筆下的女人為什麼總是冷冰冰的。」北京大學性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陶林通過三位著名畫家的經典作品和人生故事,引導聽眾通過藝術作品分析藝術家的人生來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

「受侵害的孩子通常會因為被威脅或者覺得很羞恥,對侵害事件保持沉默。有時候他們無法用語言來清楚地表達侵害事件的背景,藝術活動則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替代治療方式。」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講師洪達分享了用藝術治療幫助遭受過性侵的青少年的經驗。讓孩子通過鉛筆、水彩、陶土等材料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的作品可能會有性和暴力的內容,讓人不安、震驚甚至震撼,而治療師不能流露出情緒,否則孩子就不願意繼續交流了。」

洪達認為父母和老師要善於從孩子的日常繪畫中看出「危險信號」,比如經常畫一些與生殖器相關的圖畫,過於強調或迴避;人物沒有手或手指,只有頭部或頭部表現非常複雜;人物被密封起來,大大的牙齒、大大的鼻子或者張得大大的嘴,都是遭受過性侵的孩子繪畫中常見的內容。

「審美要同時調動感官、情感和智力,優秀的兒童性教育繪本是符合孩子心理發展特點的,保護孩子的美感、心智和感受力,而不是赤裸裸地展現生理知識。」奶與蜜教育出版公司創始人葉赫那拉·薆孛以《媽媽生了個蛋》《小小戀人》《呀,屁股》《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毛長在了奇怪的地方》等兒童性教育繪本為例,建議父母可以藉助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藝術方式,用美滋養童心,培養兒童以美和健康的方式交流並理解有關性話題的能力。

「防性侵教育如果變成了恐怖教育,後果不堪設想。」鳳凰網公益頻道主編孫雪梅是公益組織「女童保護」的發起人。她說在邊遠落後的地區開展防性侵教育尤其困難,有的校長甚至擔心她們把孩子教壞了。但一旦開始推行,很快就發現需求蜂擁而至。孩子們一開始很害羞,用紅領巾遮著臉,後來基本上全程舉著手參與互動,特別積極。

據孫雪梅介紹,最近「女童保護」正在發起「向全國百萬家庭發放防性侵手冊」活動,還研發了一種好玩的教具「勇敢的娃娃」,當用手碰到她身體不同部位時,娃娃會發出不同的警告聲,力求讓孩子快樂地學會自我保護。「性教育可以很美很好玩。」她說。(本報記者 楊詠梅)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07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屬於孩子的完美禮物—我們愛科學
    內容豐富易懂,讓小讀者與科學零距離《我們愛科學》在封面上就很用心,每一期都是貼近小讀者閱讀興趣、突出當期雜誌主題的百變封面。雖然是科學科普類雜誌,但文章都淺顯易懂,就連我最喜歡看外星生物、航天和偵探這類題材,《我們愛科學》也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我在小學階段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_愛科學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愛科學,愛科學創新堅信擁有實力才會擁有未來,我們的文化是探索,創新。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 劉慈欣為孩子寫科幻科學小說:有專業科學知識解讀
    2015-12-21 11:04來源:信息時報  原標題:劉慈欣為孩子寫科幻科學小說  null  「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是科幻作家劉慈欣和理論物理學家李淼首次聯手為廣大少年兒童創作
  • 性,愛,機器人
    我們雖然有著不同的性別設定,不同的性格設定,但都擁有同樣的功能——「性」和「愛」。你能想像16世紀時,你的祖先們又和舊衣服做的娃娃愛在一起了嗎?那些法國和西班牙的水手,用船艙內舊的布料和皮革,縫製出自用的手淫娃娃,憑著這種簡陋的人形玩偶,在長途航行中解決生理需求。而到了20世紀,工業革命與性解放接踵而至,技術發展越來越快,性越來越開放自由,我雖然不斷升級,卻仍然沒有突破禁錮。
  • 黃玉峰校長:拒絕「內卷」,用詩性教育喚醒孩子...
    為了分數,學校被捆綁,家長被捆綁,孩子被捆綁,內卷的危害很大。」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說,追求詩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師生找到終生幸福。 近日,第五屆「君子養成大會」在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舉行,會議主題為「詩性生活與君子養成」,滬上教育名家一起撥開「焦慮」的迷霧,重新喚回孩子的詩性世界。
  •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用科學解讀不那麼科學的事
    書名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用科學解讀不那麼科學的事  作者  [英]馬庫斯·喬恩(Marcus Chown)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12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由50個古怪又奇妙的科學事實組成的科普書。
  • 我是科學松鼠會的莊小哥,關於愛與性的話題,問我吧!
    我是科學松鼠會的莊小哥
  • 陪孩子平穩度過性敏感期,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我們不主張父母主動給他灌輸性方面的知識。要想平穩度過性敏感期的絕招是:平靜地面對你突然遭遇的尷尬時刻,自然科學地回答孩子的性問題,妥善對待那些奇奇怪怪的表現。因此,現在你就該開始做功課了。
  • 心理學之為何性與愛有關
    最新心理學研究發現,成人的愛情關係是由兩個古老的連鎖系統建立而成的:將孩子跟母親聯結在一起的依戀系統,以及將母親及孩子聯結在一起的施愛系統。這些系統與哺乳動物一樣悠久,甚至更古老,因為鳥類也有這些系統。不過,我們還是要另行解釋為什麼性跟愛有關聯。
  • 性科普 | 透視愛的進行式-用科學來解釋男歡女愛
    法國紀錄片《透視愛的進行式 Body In Love》以紀錄片結合科技實驗、模擬戀愛情境,解析當人遇上愛情時,荷爾蒙及身體構造組織產生的變化
  • 性與愛的秘密!
    5.用言語嘲笑人們,大敗壞處;衡量人們聚集他人和收集美好事物的能力;利用權力來摺疊和招募人員並不遙遠;使人們道德化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廣為人知。? 6.愛是在夜空中漂浮的民謠,孤獨和無助的人可以獲得心靈的安慰。? 7.一天過去了,命運減少了。如果水上的魚少了,那麼斯裡蘭卡的喜悅是什麼。? 8.看到內心的性,看到性成佛。言語被打破,心靈和線條被摧毀。?
  • 「學科學 用科學 愛科學」眉山市圖書館舉辦科技活動周主題講座
    本次活動邀請市發明協會會員、蘇祠中學物理老師李志明及市科協「優秀輔導員」、青神縣學道街小學老師餘銳鋒來到東坡小學,以「學科學 用科學 愛科學」餘老師以「開啟創新思維 放飛科學夢想」為題,向同學們介紹了科幻畫的繪製以及如何參加科幻畫比賽等知識,並以身邊的「小發明家」為例,向大家講授了小學生如何進行小發明、小創造,他生動活潑的語言引來孩子們的陣陣笑聲。
  • 哈佛大學:孩子會做家務長大後更優秀,父母愛孩子就要捨得用孩子
    文丨飯飯媽 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想要幸福,那麼最需要的就是兩個因素,一個就是愛,而另一個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家務勞動。 研究人員通過長時間的追蹤統計,發現那些幸福的成功人士,通常小時候就有做家務的習慣。
  • 孩子大聲朗讀的十大好處
    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繫在一起。孩子大聲朗誦的十大好處一、有利於開發右腦。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二、能改變孩子的性格。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 用繪本為孩子講出生時候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和珍視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問過你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孩子還無法懂得科學的孕育知識,就通過下面這本既神奇又溫暖的繪本,和寶寶講一講他出生的故事吧。找媽媽的旅程因為神對我說:「你可以出生了。」所以,我開啟了找媽媽的旅程。
  • 社會是多元的,差異是永存的---同性戀的性與愛(圖)
    我覺得另外大概也有在生存競爭裡頭,比如說同樣兩個人競爭一個崗位,如果我發現你是個同性戀,好象就要用這個來貶低你,然後正好周圍大多數人也都是異性戀,覺得這個人是有毛病的,我覺得在生存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也可能有人用這個東西來壓制這種少數群體。
  • 如何正確給孩子灌輸性知識 兒童性啟蒙有四道門
    有的孩子會拿起家中的保險套以為是氣球,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去杜絕他,認為這個不該是小孩子問的問題,或者顧左右而言他,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困惑,並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變為心理的陰影,為今後的成長設置障礙。第二、平時多閱讀性普及知識的書籍家長有必要涉獵性科學知識的普及,不僅僅提高自己對性的了解,在面對孩子的提問時也可以從一個是適合的角度進行解答。
  • 用科學術語怎麼說「我愛你」?
    用科學術語怎麼說「我愛你」?)上面這首詩由史蒂夫·薩沙(Steve Sartha)和克裡斯·英(Chris Ing)創作,用天文學中的意象表達了濃濃的愛意。5. 用方程式表白「你是sin平方,我是cos平方,讓我們合二為一吧!」「我對你的愛導(與)數(日)為(俱)正(增)。」「你讓我進入了激發態。」
  • 學科學 愛科學 講科學 用科學—新聞—科學網
  • 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_愛科學
    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愛科學,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是一家堅持自主創新的科技型公司,專注於研發和探索新一代顯微鏡,掌握了數十項核心技術,擁有5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兒童顯微鏡觀察精子, 夏天的時候拍死個蚊子,看看蚊子腿啊,蚊子嘴啊,蚊子翅膀啊,非常清楚。據說醫學院裡流傳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