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維空間
根據量子旋進理論,我們展開想像一下,假如我們坐著飛船在宇宙飛行,隨著飛船速度越來越快,我們之前三維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會越來越小,而我們前方會有某些東西在逐漸變大,飛船達到光速後,之前的三維世界消失了,而在我們前方出現了一個新的三維世界。
換一個角度,之前站在地面觀察我們飛船的人會看到飛船越來越小,最後消失了,在他們眼裡,我們進入了量子世界,我把它叫普朗克世界:一個最小黑洞半徑的量子世界。當然,與此同時,在我們眼裡,站在地面上的人也進入了他們的量子世界。
這就是根據量子旋進理論得到的四維空間,一個由無數個量子世界和一個三維世界組成的四維空間。
這裡順便也講一下相對論得到的四維空間,大家作個比較。
根據相對論的尺縮鍾慢效應:空間會在運動方向壓縮。
我們來想像一下,假如我們開著飛船在宇宙飛行,隨著飛船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會看到什麼?根據相對論我們看到前方的物體被「壓扁」,飛船達到光速,前方的物體被壓成了一張沒有厚度的「膜」,即之前所在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質全部變成了二維。
而與飛船同樣速度飛行的物體還是三維的。
假如飛船換一個方向飛行,相同的事會再一次發生,飛船會進入另一個三維世界,而其它方向的世界則又成了「膜世界」,所以根據相對論會得到一個由無數個二維膜和一個三維空間組成的四維空間。即只有你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其它空間全部成了膜空間。
這是根據相對論得到的四維空間。
在相對論中達到光速,空間只在一個維度壓縮,而另外兩個維度不變,而相對論是以光速各向同速為基礎的。
而量子旋進理論得到的是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半徑越小,是各向同性的。
相對論認為時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量子旋進理論裡,只有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空間和時間是分立的,且對所有物質均權。所有三維世界都同在一個宇宙,共用一個時間。
根據量子旋進理論,兩兄弟中哥哥坐著飛船圍著地球近光速飛行,弟弟丫在地面上,他們只會看到互相變小,一量飛船減速慢了下來,兩兄弟只會看到互相變大,飛船停下來後,兩個兄弟變回原來的大小,哥哥下來後和弟弟一樣老,哥哥不會變年青。時間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人回去殺自己的外婆,也不可能看到從未來回來的人。
根據量子旋進理論,質量是物質固有屬性,與物質的速度和溫度無關。物質的總能量也不會改變,動能增加,內能就會減少,反之亦然。物質如果全部轉換成能量,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得到的總能量都是一樣的。
丁肇中發現電子速度越快半徑越小,相對論解釋不了,量子旋進理論可以。
核反應需要把中子減速以增加中子撞擊原子核概率,相對論解釋不了,量子旋進理論可以。
加入相對論,計算氫原子光譜誤差變大,而量子旋進理論能修正理論值與實驗測量之間1/40000的誤差,做到理論與實驗零誤差。
為何說空間是四維的?一維包含無數個零維,二維包含無數個一維,三維包含無數個二維,四維包含無數個三維,我們的宇宙裡有無數個量子世界,進入每個量子世界都是一個三維世界,所以說宇宙是四維空間。
相對論進入不了量子世界,量子旋進理論可以,兩個理論孰是孰非自有公論,關於相對論與量子旋進理論就聊到這裡。
二,暗物質和暗能量
根據量子旋進理論推導出的四維空間概念,在我們認為的真空裡其實包含了其它的量子空間,雖然它們沒有體積,我們看不見它們,但他們的質量是存在的,這是否是我們尋找的暗物質?
根據統一作用力公式,我們得到力是一份一份量子化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力存在大小極限和範圍極限,當兩個物質質量一定時,它們的作用力範圍就存在極限,超過極限範圍,引力就消失了,而傳統觀念認為引力可以作用到無窮遠。很明顯,統一作用力公式否定了「無窮量」的存在,引力不可能無窮大也不可能無窮遠。
宇宙中的物質十分稀疏,超過極限距離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引力,物質之間並沒有引力作用,自然不會聚攏,而是擴散。
可見物質的擴散並不一定需要暗能量的參於,所以宇宙並不一定需要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