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鳥一口一條魚?北極海鸚不答應,最高捕魚記錄為一口60條魚!

2021-03-01 六維自然

  在鳥類中,水鳥海鳥等鳥類都是以魚類為主食,但幾乎所有鳥類都是一口一條魚,畢竟口就只有一張,難於同時捕捉到兩條魚,但就有一種海鳥偏偏不答應一口一條魚,它是要一口多條甚至一打魚等才滿足,這種海鳥就是——北極海鸚

  北極海鸚分布在北極地區,外形和企鵝有些相似,但企鵝的飛翔能力已退化,變為善於遊泳等,而北極海鸚還具有飛翔能力,在陸地上,以直立姿態站立,也能在海表面遊水,北極海鸚和企鵝是不同的,北極海鸚是海雀科的一種海鳥。

  北極海鸚的外形給人非常逗趣的視覺,但北極海鸚不是靠賣萌為生,而是具有很強的捕魚能力,而且和其它海鳥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它海鳥一般是捕捉到魚就上岸,而北極海鸚很貪心,幾乎每次都要滿嘴叼著多條小魚才肯上岸。

  為什麼其它海鳥就是一口一條魚,而北極海鸚能一次捕捉多條魚?這是因為北極海鸚的嘴型非常獨特,北極海鸚的嘴巴是呈三角形,同時嘴巴上有深溝和尖刺,這些尖刺可以捉住魚,讓魚沒有辦法北極海鸚的嘴中逃脫,所以北極海鸚能一口啄住多條魚,據有關記錄,曾有一隻北極海鸚最高捕魚記錄為一口60條魚,讓人驚嘆它的捕魚能力。

  北極海鸚能捕捉多條魚,一方面是它獨特的嘴型,二就是它捕捉的魚類一般都是小魚小蝦等,例如鯡屬及柳葉魚這些小型魚類。它們之所以不吞食這些小魚,是因為它們餵養幼鳥,並不能反芻吞下的小魚,所以只好將小魚含在喙中,帶回去餵養雛鳥。

  北極海鸚一口叼著那麼多魚,自然是不安全的,會被一些賊鷗半路搶劫,搶走這些食物。同時由於人類過渡活動,讓它們不能適應迅速改變的生態環境,加上遭受獸類的襲擊,曾廣泛分布於北歐地區,現已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鳥類之一,被列入易危物種!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喜歡大自然奧秘者!

相關焦點

  • 我是北極海鸚,海上飛的那種,不是企鵝!
    大家好,我是糖記冰鋪的冰淇淋經理,我叫糖三彩,我是北極海鸚(Fratercula arctica)。我的家族都生活在北極圈附近。我很懂冰,擅長做冰淇淋。我不!是!企!鵝!為了以正視聽,跟南極的那群不會飛的傢伙區分開,今天特地拿出族群裡的夥伴們的照片,給大家看看,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美豔!
  • 自然日報——北極海鸚
    小主播在海裡畫了16條魚,一定是怕北極海鸚不夠吃,想的真周到哇!希望小朋友們喜歡我們的節目,記住這種小動物!以下知識來自百度百科:北極海鸚(學名:Fratercula artica)是海雀科的一種海鳥,體長26-38釐米,體重約490克。冠為黑色,臉頰灰色,腹部白色。喙大,為紅黑色,腿為橙色,與其羽毛成為鮮明對比。冬天在海上蛻毛,失去一些鮮豔的臉部特徵。成年雄性和雌性的外觀很相似,除了雄性個頭略大。幼鳥有類似羽毛,臉頰為灰色。
  • 卡通萌鳥——北極海鸚(2)
    北極海鸚為一夫一妻制,雙方共同繁育後代,夫婦見面時常以鳥喙輕柔地相互敲擊,以表達愛意。每年4—8月,雌鳥產下一枚白色卵,由父母輪流孵化。6—8周後,雛鳥破殼而出,父母輪流出海捕魚育雛。直到秋冬季,幼鳥羽毛豐滿,可以自由飛翔,獨立在海上生活為止,父母才會離開孩子,育幼期長達3個月。
  • 海洋之窗丨海鳥跟魚相愛
    海鳥曾和魚相愛,箇中恩怨糾葛——說不完道不儘是大自然神秘的食物鏈,造就了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雖說也是鳥,但因常與海浪颶風為伴,它的一俯一衝,或飛或劃,堪稱鳥界標杆。
  • 國內吃不起的6條頂級魚:它吃一口就要一千元!而它比黃金都貴!
    國內吃不起的6條頂級魚:它吃一口就要一千元!而它比黃金都貴!說起美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鮮美的野生魚蝦、蟹貝、早已成為普通人家飯桌上的家常菜,不過隨著大量的捕撈,野生的魚蝦逐漸減少有一些瀕臨絕境。這價格也越來越貴了,今天介紹的6種野生魚,不僅稀罕還價格昂貴,這第一條魚,可以說是吃一口就要一千元,還有一種魚售價比黃金都貴!長江刀魚,是洄遊魚的一種,肉質細嫩,肥而不膩,非常鮮美。野生刀魚二三兩的已經是極品難遇了。一般人想吃野生的,已經吃不起了。野生長江刀魚最高價曾賣到1.6萬元一公斤,吃一口就是上千元。
  • 查幹湖再現「天價頭魚」,一口拍出300萬,網友:這是「黃金魚」
    「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在看到這兩段話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呢?是的,沒錯,這是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裡的開頭文案。
  • 廣西一公園驚現怪魚「招財貓」,斤把重錦鯉一口一條
    近日,在柳州市河東公園的中央水池裡,一條怪模怪樣的兇猛大魚,被工作人員成功捕獲。經過上網查證,怪魚的身份得以確認——那是一條紅尾鯰魚,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記者聞訊趕到河東公園時,工作人員特地找來捲尺,對落網的怪魚進行測量,發現其體長約0.6米,頭部寬0.2米,重量估計有4公斤。記者看到,怪魚身體又寬又扁,嘴邊長著幾條鬍鬚,桔紅色的尾鰭顯得十分搶眼,工作人員正是根據怪魚的這一特點,查出了它的真實身份。「斤把重的錦鯉,它差不多是一口一條。」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在人類的食譜上,魚也是人們在餐桌常見一道菜,但人們無法對清道夫魚下筷,因為清道夫魚會吞食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有其它不衛生的食物,只要能吃的,清道夫魚都會吃,所以清道夫魚很不衛生,再加上清道夫魚的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吃,非常腥,所以清道夫魚是人都不敢吃。
  • 嘴巴最大的鳥類,一口能吞下一斤多的魚,張嘴的時候好呆萌!
    嘴巴最大的鳥類,一口能吞下一斤多的魚,張嘴的時候好呆萌!對於一些我們沒見過的鳥類,我們了解的途徑基本上就是在電視上面的紀錄片,今天說的這種鳥類在很多漫畫和動畫片裡面都有見過,這種就是鵜鶘,一種嘴巴特別大的捕魚鳥類,嘴巴和自己的身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大小差不多和我們見過的鵝差不多,不過它的那張大嘴就是它最為明顯的特徵了,在水裡面捕魚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張嘴連魚帶水都被吞進最裡面,吃魚帶喝湯,美滋滋。
  • 人們口中的「地獄蟲」,能一口把魚咬成兩半,卻是南方的一道美食
    蜈蚣這樣的蟲子,身體細長腿又多爬得又快,隱藏在黑暗中渾身也黑乎乎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來咬人一口。這是大家對蜈蚣這一類蟲子的印象,但是陸地上的蟲子再大不過手掌長,海洋中的這種蟲子整體看起來活像現實版的蜈蚣精,不但長得像,體長一般都有1米多,已知的見過的最長能長到3米。
  • 貓咪想要吃魚,沒想到卻被魚倒咬一口!嚇得貓咪趕緊溜了
    文/某凡貓咪想要吃魚,沒想到卻被魚倒咬一口!嚇得貓咪趕緊溜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愛好和興趣,每個人也都有著各自喜歡吃的食物。對於人類是這樣的,對於動物,這個道理也是同樣的適用。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狗喜歡吃骨頭,而貓則喜歡吃魚。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河豚魚為「長江三鮮」之首。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一條魚的一生
    魚商見過的死魚太多了,魚場裡幾千條魚,他覺得一年死個一二百條「都不算事」。但嘟嘟死了,他接受不了,嘟嘟是冠軍魚,是公司的招牌和靈魂,是過去幾年最好的品牌象徵。趕到比賽現場,遠航見了嘟嘟最後一面:它被裝在一個塑膠袋裡,肚皮上翻,兩條漂亮的前鰭漂在水面上。遠航在手機裡保存了現場工作人員為嘟嘟拍下的最後的照片:它被平放在白色的塑料板上,通體鮮紅,眼睛還很有神。
  • 知否 | 一口吞掉一條鯊魚?這種深海魚除了宅還很兇猛
    提到隆頭魚,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深海中的這些奇特居民。不過,雖然它們體型比大多數人還要大一點,但是一口吞掉一條鯊魚似乎有點誇張了吧。當然,同樣是捕食鯊魚,它們捕食的對象和虎鯨捕食的對象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後面咱們再繼續探討。其實隆頭魚也是意外走紅的,它們捕食鯊魚的行為是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發現的。
  • 分布範圍最廣的鷗科鳥類——紅嘴巨鷗,絕對算是海鳥中混得最好的了
    話說昨天我們科普北極海鸚的時候,也說了這是一種分布範圍很廣的鳥類,從北歐到北美都有它們滑稽的表情包身影。然而如果跟紅嘴巨鷗相比的話,北極海鸚的分布範圍就算是比較狹窄了,兩者的地盤對比就好比是蜀漢的地盤對比曹魏的地盤,差之甚遠。紅嘴巨鷗的分布範圍究竟有多廣?
  • 深海,9900米海中探測器離奇爆炸,3米長的大白鯊被一口吞食
    九死一生存活下來的水手們會說,如果你哪一天在北海捕到了特別多的魚,請立刻離開那裡,因為你是在克拉肯的頭上捕魚,那是它的早餐,趁它還沒有發怒前趕緊跑。近代科學啟蒙以後,科學家都認為這個傳說屬於純文學創作,海洋裡不可能有那麼大的烏賊。但後來一個偶然的契機,科學家們意識到克拉肯那麼大的烏賊真的有可能存在,而且在深海中還非常的多,偶然的契機源於龍涎香。
  • 淡水中的「黃金」魚,一口就要500塊,名字讓人難以忘懷
    不過在我們國家所有的淡水魚當中,有一種魚因為身價過高而被人們稱呼為「黃金」魚,據說咬一口下去,500塊錢人民幣就沒了,那麼究竟是什麼魚能夠賣到如此之貴?01馬來西亞十大淡水魚之首其實這種魚就是「忘不了魚」,忘不了魚是馬來西亞的一個特有淡水魚種,一般在東南亞多國生存,比如像印尼等地也可尋獲其蹤跡。
  • 知否|一口吞掉一條鯊魚?這種深海魚除了宅還很兇猛
    因為它們能一口吞下一條鯊魚!別逗了,吃鯊魚的那不就是虎鯨嗎?不,不,不,它不是虎鯨,它的名字叫隆頭魚!不過,雖然它們體型比大多數人還要大一點,但是一口吞掉一條鯊魚似乎有點誇張了吧。當然,同樣是捕食鯊魚,它們捕食的對象和虎鯨捕食的對象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後面咱們再繼續探討。其實隆頭魚也是意外走紅的,它們捕食鯊魚的行為是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發現的。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 一條魚如何度過一生
    魚商見過的死魚太多了,魚場裡幾千條魚,他覺得一年死個一二百條「都不算事」。但嘟嘟死了,他接受不了,嘟嘟是冠軍魚,是公司的招牌和靈魂,是過去幾年最好的品牌象徵。趕到比賽現場,遠航見了嘟嘟最後一面:它被裝在一個塑膠袋裡,肚皮上翻,兩條漂亮的前鰭漂在水面上。遠航在手機裡保存了現場工作人員為嘟嘟拍下的最後的照片:它被平放在白色的塑料板上,通體鮮紅,眼睛還很有神。
  • 藕塘釣起四腳怪魚,小魚和蝦一口吞,竟是大名鼎鼎的肺魚
    最近,有釣魚愛好者在自己藕塘裡,釣起一條黑乎乎的四腳怪魚,釣友稱,剛釣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條黑魚。當地黑魚很多,不管是河裡還是水庫都有黑魚的影子,在當地黑魚很受歡迎。放在魚護裡晚上帶回家才發現,雖然外形很像黑魚,但這魚仿佛長著四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