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特別困難,有的時候不管你怎麼說,怎麼做都很難合乎對方的心意。
還別說,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一抓一大把。
梓琪和李慧兩個人是從小玩兒到大的閨蜜,但是兩個人的相處卻是坎坎坷坷,兩個人的性格也都比較要強。
記得有一次梓琪找小慧和自己一起出去玩兒,但被對方一個「太忙了」的理由給拒絕了,聽到這個理由梓琪特別生氣。
因為前一秒還看到小慧發朋友圈「悠哉悠哉,沐浴在陽光下的快樂,難以形容」,後一秒就說自己忙,問忙什麼,卻沒有合適的理由。
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鬧得非常尷尬,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
彼此冷靜的思考之後,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或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刺蝟效應」吧。
心理學上對刺蝟效應是這樣定義的:
「刺蝟在天冷的時候會彼此依靠在一塊,但是兩者之間又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夠避免互相受到傷害。」
簡單的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需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這樣能夠讓雙方的行為舉止彼此都可接受的心理距離,如果是親密無間的關係,難以避免兩敗俱傷的結局。
比如說朋友之間關係保持得太近,當對方需要你的時候,不管你是因為被一些重要的事情耽擱了,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讓你拒絕了對方。
她的心裡可能就會對你產生芥蒂,甚至說你們之後的相處可能就不會那麼友好。
反之,距離太遠的話,兩個人就很難相處融洽,而刺蝟效應正是證明了兩個人之間不管是友情方面,還是愛情方面最重要的是心理關係。
02
刺蝟效應的核心內涵是:距離產生美。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直都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才有利於兩個人的關係往好的方面發展,而這種黃金距離恰好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兩隻刺蝟離得太近的話,就有可能會傷害到對方或者是自己,但是如果離得太遠,可能就會被凍傷。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亦是如此,兩個人的關係太近,都有可能會受到傷害,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必要提防「刺蝟效應」。
當然,提防刺蝟效應並非是要你完全的離開對方,不跟對方有接觸,也不真心相待。
所謂的地方就是在提醒我們兩個人相處是需要保持恰當的距離的。
朋友之間如此,情侶之間亦是如此,異地戀也好,在同一所城市也罷,戀愛的時候,兩個人需要保持距離。
如果走得太近,時間久了彼此了解的多了,可能耐心就沒有那麼足了,會感覺生活越來越疲憊了。
相反,如果距離太遠,時間久了兩個人之間可能會產生陌生感,雙方都很難從這段感情裡感受到溫暖,而感情可能就會被時間和空間衝淡,從而被愛情拋棄。
由此可見,感情世界裡的相處,刺蝟效應也是有必要提防的。
03
刺蝟效應就好比兩顆石頭一同投入水中,太近的話,水波就會相互幹擾;
種子種得太密,對它的生根發芽成長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而我們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呢?
一個原來讓你非常敬佩或者是喜歡的人,當你與他親密接觸之後,他的缺點就會暴露在你面前。
而你對他的看法也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你們兩個的感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次研究,關於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有四種距離對應著不同的關係。
其中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和刺蝟效應相契合,因為這幾種距離也是需要分寸感的。
有些事情沒有關注必要的事情,最好不要參與,同時還要能夠容納得了彼此的缺點,尊重個性差異。
總而言之,在與人相處的時候,需要提防刺蝟效應,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親密相處都能夠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所以,與人交往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保持關係,最好是恰到好處。
那些在人際交往中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關係,或者是戀情出現問題和危機的朋友們,或許該冷靜下來想一想你與人的相處方式是否妥當,是否關注到了刺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