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兩個人過得好不好,「鏡面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2020-12-05 說愛

在感情中很多人很難定義自我的幸福感,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終歸是矛盾和諧並存,平淡浪漫共享,幸福的不一定不爭吵,爭吵的不一定不幸福。

而兩個人過得好不好相信很多人都並不是討論的物質生活上,很大層面上是一種心理的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源於彼此的共情能力,也就是互相體諒和理解的能力。

心理學中提出了"鏡面效應",而衡量兩個人過得好不好,其實就是通過雙方的鏡面展示,在鏡面中看到自己的狀態也了解對方的態度。

鏡面效應折射情感狀態

01)、何為鏡面效應?

在心理學中這樣定義:在自我意識心理學中,人們會潛移默化地把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自我審視,並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這一效應來源於庫利的「鏡中我」理論。

而鏡面效應更為廣義的解釋就是彼此之間對對方態度的"反射",也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你對我的態度決定了我對你的態度。

在港劇《讀心專家》中對鏡面效應其實也有了新的解釋,就是只有親密的愛人之間才會產生相互模仿的行為。

其實無論是基於哪一種層面上的解釋,鏡面效應都反應了兩人在相處當中的狀態。

不僅僅是對於對方,更在於能夠更為清楚地審視自己,已經明確的感覺情感的狀態。

02)、要自問在一段感情中兩個人的相處如何,其實就通過以上鏡面效應的三種理解就可以做出判斷。

與人相處的確就像存在一面鏡子,尤其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人,自我的態度往往也決定著感情的走向。

那些平日裡看似無關痛癢的喜怒哀樂,其實主宰的是一種宏觀層面上的感情局勢。

也就是說鏡面效應不僅能夠讓我們感知幸福感,更加能夠通過對鏡面效應的運用,對自我感情起到一個積極的蝴蝶效應。

鏡面人生的意義

01)、"人生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

其實人的交際感情中的相處亦是如此,鏡面人生所折射出的不是對方的態度,而是自我的態度。

我們愈是對關係要求越高,越是要做的越好,而鏡面效應的意義其實不是對自我要求的滿足,而是自我對自我需要的認知。

因此一段和諧的舒適的情侶關係,其實不是不斷的索取,從對方那裡得到需要的一切,而是不斷的改變和完善自己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02)、兩個人之間過得好不好,其實也是看如何處理鏡面之中的關係,如何塑造自我,以及如何完善他人。

就好比我們需要對方,渴望溫暖,尋求完全的接納與認可,事實上說明我們正缺失的是對自我的自信,而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取暖,而是學會自己生活。

對他人而言,我們也是對方的鏡子,我們所折射出的感情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對方對自我的認知。

鏡面人生的意義大抵就是只有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看到更好的相處狀態,遇見更好的世界。

鏡像中的相處之道

鏡面效應存在一種模仿狀態,因為兩個相處久了並且產生感情的人會潛移默化被影響,就好比我們接納一個環境後就會被環境所幹預。

所以對彼此之間的感情我們可以通過"模仿狀態"判斷,對方是否對我的行為產生模仿,以及我是否也被對方所影響。

一段好的感情其實是在相互影響中成長的,在鏡像之中我們透過對方看自己,也在不斷因為自己而改變對方。

感情是相對的,要想維護好一段感情學會輸出和輸入,輸出幸福快樂的自我狀態,才能為對方輸入積極樂觀的持續進步。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在鏡面感情中肯定對方,從自我的行動語言中認可對方,會激發他的奮進感,在創造良好的相處關係中奮發圖強。

兩個人過得好不好,鏡面效應會告訴你,從對方的評價,狀態以及對這段感情的感受上來說其實就決定了我們對自我的認可感,感情中對自我認可感越高,越容易讓自己幸福,也更容易讓對方快樂。

其實通俗來講,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培養來源於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很容易產生投射反應,即你理解我,我理解你,你愛護我我愛護你的共同狀態。

因而想成為靈魂伴侶,學著透過鏡面效應增加幸福感,增添認可度,從而達到更舒適更溫暖的情感狀態。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其實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讓你明白真正的靈魂伴侶是如何感知如何相處的。什麼是同頻共振效應?同頻共振這個概念最先出現在物理學中,指的是物體達到相同頻率就會產生共振現象。而心理學家又賦予了同頻共振效應新的概念,往往指兩個人在思想、意識、言行、精神,觀念等方面的共鳴和協同狀態。
  • 感情質量的好壞,「鏡面效應」暴露了真相
    一段感情當中,我們很難去定義質量的好壞,兩個人對幸福感的體驗不同,終究是矛盾與幸福並存的,好的感情不一定沒有爭吵,壞的感情也不一定處處都是危機,幸福也不能和爭吵劃等號。兩個人過得幸福,無論是物質層面上,還是精神層面上,一定出處都透露著愉快和諧,彼此都擁有共情以及互相包容的能力。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責任分散效應,你推脫的是機會和幸福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持續更新,讓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5篇——責任分散效應。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媒體報導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受害者被一大群路人圍成一圈「看熱鬧」。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好好去愛彼此,然而,在愛情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劇情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的是,戀愛中,其實會有這幾種戀愛心理學效應,只有弄清楚這幾種戀愛心理學,兩個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順利。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第一:戀愛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故事,最後兩個人的結局很不好,因為兩個人家族的不同,導致兩個人命運的不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父母越是幹預,未婚的青年男女就會越相愛,因為人本身就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越是得不到的
  • 感情中,女人對這五大心理學效應掌握得好,愛情才能抓得牢
    所以,當愛情來臨時,切不可錯失良機,要好好利用這幾個有關愛情的心理學效應。好的形象不僅能讓你氣質出眾,富有魅力,還非常有利於建立與他之間的良好關係。因此,交往中的女人應該靈活應用「第一印象效應」,以提升自身吸引力。
  • 心理學: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涉及人的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談及心理學時,往往都會覺得不可琢磨,難以窺探,但實際上心理學並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 兩個人相處,要提防「刺蝟效應」
    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鬧得非常尷尬,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彼此冷靜的思考之後,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或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刺蝟效應」吧。心理學上對刺蝟效應是這樣定義的:「刺蝟在天冷的時候會彼此依靠在一塊,但是兩者之間又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夠避免互相受到傷害。」簡單的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需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 「共生效應」來告訴你答案
    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改變思考夫妻相處的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巴納姆效應|心理學告訴你,別再相信「星座說」
    你是否也被鋪天蓋地的「星座說」轟炸過,是否也感到困惑,要信星座嗎?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告訴你答案:不要相信「星座說」。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巴納姆效應的定義也就呼之欲出了: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的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 心理學:人類無法抗拒的四大心理效應,快來看看吧!
    導語:心理學:人類無法抗拒的七大心理效應,快來看看吧!從一個人的行為上就可以體現出他內心到底是什麼想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判斷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問題了。在人和人之間存在一個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比如說你想要幹什麼什麼事情,那麼另一個人也會跟著你幹什麼事情。這是為什麼呢?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原理:冷熱水效應,通往幸福的陽關大道
    另外,我想說我今年英語四級沒考過,補考得交錢,可是我生活費沒了(溫水)。爸媽輕舒了一口氣,比起前面說的倒黴事,沒考過還算啥事,隨即把生活費轉了過去,並附帶了一句話:女兒,你長大了,爸媽以後再也不逼你了。我們只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劉晴不懂得冷熱水效應,而直接告訴爸媽四級沒過,嚴厲的他們肯定會狠狠批評一番,以後還會管她管得更嚴,這是很不利劉晴成長的。
  • 從這3個心理學效應開始!
    結果她以為你在心虛,還在不依不饒地要你給個解釋,兩個人的戰爭一觸即發。站在你的視角看,在這段關係裡你肯定受了很多委屈很痛苦,畢竟對方那麼無理取鬧。但其實在她心裡,她的感受和你差不多。她下班之後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等你回來,等得菜都涼了你才冷著一張臉進門,沒有解釋,沒有看見她的付出,迎頭就是一波無視,換誰誰也會難受。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潛意識會把這個問題隱藏,但是並沒有忘記。直到洗澡坐進澡盆,身體託起,從而發現了浮力原理。不管是他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工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思維停滯的狀態。問題無法解決,這時我們可以做其他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或許過段時間,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
  • 感情中,想讓兩個人相處更加融洽,就要掌握「鏡中我效應」
    文|夢倩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鏡中我效應」,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講述不一樣的心理學。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4篇——刺蝟效應。有車的朋友,也會在新買的轎車上貼上一層保護膜,讓外界和車體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用來隔熱和防紫外線。同樣,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距離。和誰走得過近了,接觸的時間過久了,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和連累。
  • 教育心理學的效應
    2.社會刻板效應:把一群人的特徵加以總結,然後把這個特徵強加到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人身上,忽略個別差異。例子:南方人都細膩,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細膩。3.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當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當你看到某人有某種特徵時,就看不到其他特徵。例子:情人眼裡出西施,愛屋及烏,一好百好,一壞百壞。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書中提到的五大心理學定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掌握這五大定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1、 首因效應:良好的第一印象贏未來首因效應,又稱作「第一印象效應」,指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對對方的印象會對兩個人之後的交往產生影響。
  • 15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據說全部記住可不簡單……
    幾乎每個備考教師招聘的小夥伴都躲不開心理學,知識點多且雜是大家對心理學的一致評價,但是心理學又是一個有意思的學科,有很多有趣的知識點,比如心理學常考的15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記住就能得分,但是全部記住可不簡單,你知道幾個?
  • 進化心理學:40歲往後女人,過得好不好,全藏在你的長相裡
    蘇軾答道,今天我和佛印一起坐禪,坐了一會後,我突發奇想問佛印,你看我坐在這像什麼?佛印回答,我看你在這坐禪,像一尊佛。蘇軾很開心,兩人繼續坐禪,然後佛印問沉浸在自豪狀態的蘇軾,那你看我呢?蘇軾想了一會,他對佛印的回答驚呆了蘇小妹。蘇軾大喜的對佛印說「我看你像屎」,然後自己大笑不止。他和蘇小妹說完之後,還能看到臉上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