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曾有過一些高度發達的文明,雖然時至今日這些文明都不復存在,但卻留下了很多令人驚嘆的遺蹟。如果你好奇心爆棚或者是個神秘愛好者,那麼請關注本報的專欄,和我們一同走近這些充滿謎團的遠古遺蹟,感受遠古文明的輝煌和神秘。
秘魯南部的納斯卡平原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每年降雨不到一英寸,生存條件極端艱苦,但是如果你乘飛機從這片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就會驚異地發現,在這片貧瘠之地上鑲刻著一幅幅奇異的巨大的圖畫,這些就是「納斯卡線條」。最近,考古學家在秘魯又發現了50多個新的納斯卡線條,其中一些比之前發現的最著名的納斯卡線條歷史還久遠數百年。
像眾神的刺繡一樣。在這片約500平方公裡土地上的線條和圖案堪稱精美的藝術創作,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址。但是,至今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古納斯卡人會創造出這些圖案和線條。而且,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況下,這些巨大的線條以及圖案又是怎樣設計製造出來的。
神秘線條到底畫了點啥
納斯卡線條是一種神秘的地畫,主要由線條、幾何圖形和多種圖案構成。這些鋪陳在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的線條有粗有細,粗的有幾十米寬,基本上就是一塊小操場,細的卻只有40多釐米寬,但一個人在上面走綽綽有餘。大多數線條的深度在10釐米到15釐米左右,好似地面上的淺溝槽。而且這些圖案幾乎都是一筆畫成的,一個人沿著線條走一遍就可以走完整個圖案而無需重複任何一段路徑。
1927年,一位秘魯考古學家在納斯卡周圍山麓遠足時第一次發現了這些線條,但他從地面很難看出圖案。1939年,一個名叫保羅·科索克的科學家兼水利系統專家駕著小型飛機飛過納斯卡小城上空,驚喜地發現了大地上的這些圖案。從此以後,人們陸續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納斯卡地畫。
這些地畫包括螺旋線、箭頭、鋸齒形和波浪線等線條;三角形、矩形和梯形等幾何圖形;蜂鳥、鯨魚、猴子、蜘蛛、神鷹等獸形圖案,以及樹木和花朵等植物圖案;還有一些無法辨認的圖形。國家地理紀錄片《納斯卡線條》認為,這種線條的總量大約有幾千個,但由於數量眾多,有些線條交織在一起,錯綜複雜,並且不斷有新的線條或圖案被發現,使得時至今日人們仍然不知道它的總數到底有多少。
歷代考古學家從該區域附近的納斯卡人墓地挖掘出了很多陪葬品,主要是陶罐和紡織品,他們發現,地畫上的很多動植物圖案都能在陶罐上找到,測定古物的碳14含量,可以估計它的大概年齡。由於陶罐和納斯卡線條大致處在同一時期,他們測量陶罐的年齡,可以推測出納斯卡地畫形成的大致時間。學者們認為,這些宏偉地畫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線條集中於當地約50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
大費周章的巨畫有什麼用
手
蜘蛛
蜂鳥
然而,古代的納斯卡人為什麼要在大地上畫出這些線條和圖案呢?納斯卡線條被發現後的近百年間,南美洲考古學家一直試圖解開這個謎團,也由此誕生了水源說、地標說、天文日曆說、祭祀說等千奇百怪的假說和猜想。
水源說:有人發現某些納斯卡線條指向水源,於是認為巨大圖形和數公裡長的線條是缺水的納斯卡人用來記錄地下水源位置的標記,是古納斯卡人繪製的供水系統圖。但這種解釋是否合理,只能用當地的供水系統來證明,然而迄今沒有在當地找到人工暗渠存在的證據。
天文日曆說:發現納斯卡線條的保羅·科索克,以及後來一輩子研究和保護納斯卡線條的德國女數學家瑪麗亞·雷奇均認為納斯卡線條所描繪的一幅幅圖案就是「天文日曆」。「古納斯卡人畫下這些圖是為了讓上天的諸神能夠看到,從天上指引人們的耕種,也讓諸神們知道大地都已被烤乾了。」據瑪麗亞·雷奇的研究,猴子圖案在古納斯卡是大熊星座的象徵,這個星座代表雨水。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叫《沙漠中的秘密》,書中給出了很多地畫的精確方位,試圖證明這些圖案中都能找到一條線指向某個重要的天體。然而,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科索克和雷奇的理論是錯誤的。事實上,在地上隨便畫一條直線,都有30%的可能性和某個天文事件相對應。另外,地畫中也許有幾個動物圖案與星座對上了號,但整片荒原裡有300多個動植物圖案,絕大部分都和星座沒有任何關係,因此雷奇的研究思路犯了「先下結論後取證」的錯誤。
降落地標說:一個瑞士作家馮·達尼肯出版了一本名為《眾神之車》的暢銷書,他認為,納斯卡沙漠是外星人乘坐宇宙飛船的降落場,地畫就是降落時的標記物。地畫中有一個著名的人像,丹尼斯還稱之為「太空人」。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一種天馬行空的解釋,因為乘坐飛機向下看,會發現納斯卡的沙漠中布滿了千奇百怪的圖案和線條,如果外星人拿它們當作地標的話,非轉暈了不可。
祭祀說:有學者提出,古納斯卡人崇拜山脈和水源,這些地畫涉及崇拜與水的供應有關的神靈。在古納斯卡人看來,線條代表了神聖的通道,通向可供奉眾神的地方,動物和物體的符號旨在援助神靈供水,這些畫是獻給眾神的。此類型的崇拜在整個地區的印加前文化中也被觀察到。
國內一篇名為《納斯卡史前巨畫探析》的論文也認為,既然地面上看不出巨畫而只有在天上才能觀賞,那麼巨畫就是給「天上人」看的,唯恐天上人看不清楚,才做得如此巨大。巨畫中,動物圖案是納斯卡人各部落的圖騰,圖案線條是祭祀時人們站位的標記,從而由人體構成本部族的圖騰,讓天神在天上能夠看到族人的虔誠,形成一種「望空祭祀」的儀式。
沒有「上帝視角」古人怎麼做到的
鯨魚
有說像太空人的,小編真心看不出來……
這些納斯卡線條動不動就幾百米長,站在地面上看,就是普通的或筆直或弧形的溝渠,只有坐上飛機以「上帝視角」才能一覽全貌,如果沒有人在空中指揮,這些線條和圖案就不可能產生。而2000年前,沒有飛行器,也沒有先進測量工具,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況下,古代納斯卡人是怎樣在荒原上設計和製造出這些巨大而對稱的圖案的呢?作為一個數學家,瑪麗亞·雷奇發現,很多納斯卡線條爬坡穿谷、綿延很長距離卻能保持筆直,她猜測古納斯卡人很可能是在木樁間拉線作為畫線的標準,只要3個木樁在目測範圍內保持一條直線,那麼整條線路就能保持筆直。而且納斯卡的荒原土地上層鋪滿了大大小小的深色石塊,而土地更深一層則是顏色較淺的泥土,如果把深色石塊搬走就會形成線條。而後來的考古調查發現,在一些線路的盡頭有地面木樁,這也支持了這一猜測。
捲尾猴
狗
此外,一位美術專業出身的遊戲UI設計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些符號可能是先以合理的大小繪製圖形,再使用網格系統將圖形分成若干部分,然後在地面上將網格按比例放大,再逐個繪製每個單獨網格中的圖形,最後將每個網格中的圖形匯聚到一起就形成了巨大的納斯卡線條。
不過,目前關於納斯卡線條的一切幾乎都還是假說,真相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此之前,人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去破壞它,保護好這些人類祖先留下的謎一樣的寶貴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