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卡線條地圖
2008年歲末,我特意萬裡迢迢地從中國跑來秘魯旅行,那是因為內心深處一直覺得自己和這個古老的印加文明有一個莫名的約定。如果不來看看,心裡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覺。那次的古斯科古城和馬丘比丘之旅讓我實現了多年的夢想,在被這神奇的古印第安文明震撼之餘,更多體會的是一種至高的崇敬和頂禮膜拜的虔誠。停留在雲霧繚繞的馬丘比丘,除了古蹟那一覽無餘的壯觀,山谷的靜謐和陰雨濛濛的籠罩讓我覺得仿佛穿過那一座座只剩殘骸屹立的石門石窗就可以追溯千年回歸到過去,跨過去就能進入另一種文明統治的世界。山在召喚,雲在召喚,神在召喚,靈魂希望回歸。一個中國人居然能被如此吸引,甚至是半入魔般地親身進入這畫卷讓我不得不驚訝自己是否是被輪迴到今世的古印第安少女。
2008年於馬丘比丘
山霧繚繞的馬丘比丘
那次旅行之後,再也沒有來秘魯的計劃,不過心中小小的遺憾是未能親眼目睹納斯卡地畫。時過境遷,八年後因為臨時的決定我被安排來到了利馬公幹。既然是公幹,就無法放肆地旅行,但內心的小算盤已經打好:那就是必須要利用周末時間去看看納斯卡地畫。旅行的策劃不是像我想像的那麼順利,首先是旅行社漫天要價再麼就是時間表的變化。不管怎樣,萬般曲折磨難地我算是到了納斯卡並又回到了利馬,足足折騰了近三十個小時其實就為了上天的那三十五分鐘!一切總算實現了,現在我是又一個親眼見證過這古老大地上神秘印記的遊客!如果說在天上的那短暫而又漫長的半小時裡我似乎感覺不是很真實並且未能充分享受這一奇蹟的見證(前一半的時間我在暈機,無法打起精神按照飛行員的指示去集中精力看地畫,所以前半程我的狀態基本是痛苦和煎熬,因為我什麼圖案也看不到只得對自己感到懊惱),但是事後回味卻覺得這是一個一生經歷的有意義的三十五分鐘。當我從忽然發現自己看到了那個大飛鳥圖案開始,便領會了發現這些圖案的宗旨。它們是特別簡樸而象形的線條,淺淺地刻在這廣闊的大地上。雖是丘陵地帶但地面非常平整,仿佛是為了畫畫而事先人工平整過,接著不知道用什麼我們無法了解的技術古印第安人或者是他們的朋友外星人在這片荒漠的沙土地上刻下了這些圖案。這些簡單而巨大的線條描繪的是最樸素的東西:動物,樹, 三角圖形,星星,太陽鍾,人類和太空人。每個圖形的直線延伸幾乎都正指向南極。而這些圖形和古埃及圖案文字,金字塔,三星堆,中南美洲史前印第安人的圖畫和雕刻的線條表現是一致的。人物動物的狀態還有那巨大的形態和規模和復活節島的石人,英國的巨石柱,以及那猴子尾巴盤出的一層層的圓圈與麥田圈等等這些與外星人相關的神秘的標誌都仿佛同出一轍!如此平坦遼闊的丘陵地上,如果沒有飛行器的幫助是無法完成對這些完整圖形的觀看的。鳥瞰大地,一望無際,盡頭是山巒而山巒的另一端又是綿延的大地。今天的人們用我們能夠達到的智慧在這南美洲大地上筆直地開闢了由北至南的泛美公路。公路穿過並切斷了一些圖案,在飛機上可以特別清晰地看到。這就是古今兩個文明的碰撞和交匯,現代文明不小心破壞了遠古文明的印記,不知道如果他們看到會不會對我們破壞了他們的作品感到無比的憤怒或惋惜。也許不一定,因為今天的我們還是如此渺小低能的生物,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泛美公路本身就像是我們見到的螞蟻窩或者鼴鼠洞,如果沒有對高級智能生物產生過大的影響,那麼也許反而是一種對低級弱小生物的生存需求的默許或是一種賞玩。綿延的公路不過是在南美大地的另一道當今人類刻出的直線罷了,和古文明的地畫相比,沒有更多的藝術性和紀念性。公路對於人類雖有巨大的實際用途,但估計在外星人眼裡看來不過是一種兒童塗鴉最簡單的圖案,或是一種玩具:因為這道平線上面可以有隨時移動的小玩具,那就是公路上往來奔馳的車輛。在天上,或者在更遙遠的太空,一定有許多眼睛在欣賞著地球以及神秘文明曾經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和作品。我們在猜測,而他們在觀看,這永遠也解不開的謎只能等到未來的一天有人來告訴我們。地球這個年輕的生命家園,不過是恆久宇宙的一個小生態園罷了,估計那些乘坐飛船旅遊的外太空生命很難輕易地回到這裡。就像我們,在旅遊去過的地方寫下了「到此一遊」或著買了紀念品之後也許一輩子都不再回來舊地重遊了,因為世界那麼大,要看的地方那麼多,我們的好奇心載著我們永遠又去探尋新的未曾到過的地方遊覽。除非這是一個讓你難以忘懷流連忘返的地方,或者有什麼令你牽掛你會想著舊地重遊。如此推測,宇宙中一定有許多更神奇更美麗的地方,外星人們的旅行計劃不知有幾人能將地球列入到他們的旅行目的地或者是再次造訪的故地呢?
最多可以搭載六人的小飛機
準備起飛
這個姿勢是否像個副駕駛?
一條條巨長水平垂直的線條刻在山谷平地
荒蕪的地貌
十字架和箭頭符號
光禿的地畫山丘遠處交界的是山谷平原種滿了莊稼
箭頭型的線條
被公路一分為二的圖案
大鳥
與女飛行員和她的副駕駛合影
聲明:作者非學術研究人員,針對本遊記未盡的註解和描述,如果對納斯卡線條的更多內容感興趣請百度或谷歌查找更精準詳盡資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