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說】俄空天大力士"能源"號超重型運載火箭

2020-12-06 中國網

資料圖:「能源」號超重型運載火箭。

中國網新聞9月22日訊 日前,俄羅斯國家航天事務集團正式確認,為進一步提升俄羅斯探索太空實力,俄將開發一款類似蘇聯時期「能源」號的超重型運載火箭。此次俄新型運載火箭重出江湖,將利用「暴風雪」號太空梭所採用的火箭技術,預計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將達到160噸,可進一步提升俄羅斯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月球考察等航天任務做好準備。

蘇聯時期建造的「能源」號運載火箭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是曾經的「空天大力士」。

以重型運載火箭為代表的航空航天運載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根據《2025年前俄聯邦航天發展規劃》,目前俄羅斯正進一步加大航天領域資金和技術投入,加緊恢復和提升航空航天實力。本期【兵器說】帶您詳細了解「能源」號超級重型運載火箭的發展歷程。看一看,它對俄羅斯航天復甦具有怎樣的影響。

曾經輝煌,空天力士展神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蘇聯時期建造的「能源」號,基本型發射質量達到2400噸,近地軌道有效載荷高達150噸,與美國「土星V」型運載火箭在空天發射領域「並駕齊驅」,堪稱「空天大力士」。「能源」號是蘇聯在超重型N1火箭下馬後,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研製的超重型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向空間發射大型有效載荷、多次使用的軌道飛行器、大型空間站基本艙、大型太陽能裝置和地球同步軌道重型軍民兩用衛星等任務。

1987年,「能源」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1988年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軌道。在此基礎上設計的「能源-M」運載火箭可作為「質子」運載火箭的替代品,可將35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質子」火箭的1.5倍。然而,「能源」號火箭生不逢時,在僅僅進行過兩次發射後,就因為蘇聯解體而被遺棄,目前世界上已經沒有這一量級的超重型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是把各種太空飛行器送入空間預定軌道的運載工具。其中,重型運載火箭因涉及技術複雜、研製難度高等問題,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能源」號運載火箭採用積木式系統設計,火箭採用標準的液體火箭助推器,可在芯級周圍捆綁2個、4個、6個或8個助推器,並增加不同的上面級,進一步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

在此基礎上研製的俄羅斯新型運載火箭運力驚人,預計將超過載荷40噸的「安加拉」型運載火箭和25噸級「質子」型運載火箭,達到100噸級至150噸級。俄新型超重型運載火箭將借鑑蘇聯時期「暴風雪」號太空梭火箭技術,首批運載能力將達到120噸,之後將進一步增強推力達到近地軌道160噸運載能力,成為俄羅斯未來空天運輸「明日之星」。此外,俄羅斯將利用「能源」號運載火箭中轉移出來的相關技術,進一步改進「格魯什科」公司RD-171型火箭發動機,從而使其能夠驅動新型超重型運載火箭。

相關焦點

  • 俄能源公司報專利:不用超重型運載也能登月
    「安加拉」A5火箭首飛畫面《俄羅斯衛星網》7月25日報導】作為俄羅斯現行載人航天計劃的主力軍,俄航天工業巨頭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已申報了一項專利,號稱無需採用耗資巨大的新型超重型運載火箭就能送太空人登月。俄聯邦知識產權局發表的專利說明稱,採用這一辦法,俄無需採用超重型火箭和氣動制動就能實現一座近地軌道站和一座月面基地站之間的人員往返運輸。為送太空人登月和返航,該專利系統需採用一枚聯盟2-1a型火箭和3枚經過升級的「安加拉」A5V型火箭。
  • 人類工程的奇蹟第七期:全球9大超重型運載火箭
    超重型運載火箭(SHLLV)是指一種具備50噸或以上近地軌道載荷能力的運載火箭。超重型運載火箭是目前運載火箭中最大、最重、技術水準要求最高的運載火箭,目前能成功製造超重型運載火箭的國家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3個超級大國。
  • 俄羅斯計劃2029年發射「頓河」超重型運載火箭 用於運輸月球基地模塊
    (觀察者網訊)俄羅斯火箭與航天工業的一名消息人士14日表示,俄羅斯計劃2029年用「頓河」運載火箭向月球運送起飛著陸系統,以便制定月球登陸方案。按計劃,"頓河"超重型火箭將比計劃於2028年首次發射的"葉尼塞"超重型火箭載荷量更大。
  • 美國將發射超重型運載火箭,與土星五號非常相近
    太空發射系統(SLS)-土星五號的繼任者,液體燃料發動機如野獸五十多年前,美國先後6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靠的就是土星五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美國在1967年到1973年這個期間共計發射土星五號13枚,其中有9枚土星五號負責將載有美國太空人的阿波羅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
  • 前有土星五號的棄用,我國長徵9號運載火箭的未來在哪?
    這個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關鍵到整個中國航天發展的大問題,因為對於我國未來航天發展來說,長徵9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未來航天發展的走向和國際地位。可以說我國要想實施接下來的載人登月、甚至載人登火星任務首要的就是要有長徵9號這樣一款超重型運載火箭為前提。但是看過美國土星五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只是用於阿波羅計劃後就被太空梭所取代的事實下,很多人擔心耗費上千億研發預算、至少二三十年航天人心血的長徵9號未來會不會也走土星五號的步伐呢?
  • 俄將修復全球唯一海上浮動發射臺
    但目前用於發射的運載火箭尚未準備就緒,俄羅斯正在「聯盟5號」的基礎上進行開發。鮑裡索夫指出,應建立一家專業運營公司來運營該發射臺,而由哪家企業來建立這家運營公司,尚有待落實。鮑裡索夫認為,俄航天集團、俄原子能公司和S7集團均有機會,同時,各大基金或銀行也可能加入聯合體,這主要是考慮到項目需要資金。
  • 俄航天局局長談俄中聯合探月的可能性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標誌(圖片來源:roscosmos.ru)他指出,自己已聯繫了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雙方已經達成了一些共識,俄中極有可能在月球探索和月球科學基地建設方面進行合作羅戈津(圖片來源:versiya.info)此外,羅戈津還說,
  • 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羅戈津強調:「我將親自領導它,以把控探月準備的所有細節、所有要素。我認為這極其重要。老實說,這對我國載人航天而言也是新的任務和前景。」報導稱,俄航天最近的計劃包括連續向月球派遣兩個登陸器和一個軌道飛行器。其中,「月球-25」應當從東方航天發射場向地球天然衛星出發,2021年就將登月。
  • 俄媒披露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羅戈津強調:「我將親自領導它,以把控探月準備的所有細節、所有要素。我認為這極其重要。老實說,這對我國載人航天而言也是新的任務和前景。」報導稱,俄航天最近的計劃包括連續向月球派遣兩個登陸器和一個軌道飛行器。其中,「月球-25」應當從東方航天發射場向地球天然衛星出發,2021年就將登月。
  • 中俄航天準備展開強強聯合,俄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
    中國人可能也準備好搭乘我們的飛船,美國人也會繼續乘坐『聯盟號』飛船。這是正常的、在載人航天領域一直都應該有的合作。」俄羅斯正積極與中國討論在探索月球方面的合作。另據報導,中國正參與俄羅斯超重型火箭的研發。】
  • 俄航天局長:馬斯克核平火星計劃背後,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羅戈津說。俄航天局局長指出,核平火星的計劃是非人道的,俄羅斯將會全力制止美國人這麼幹。羅戈津在節目中還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購買俄載人航天服務,讓自己的太空人搭載俄「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太空站,這對於一個超級大國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恥辱」。他指出,美國作為一個超強大國,其太空項目預算10倍於俄羅斯航天局,但連續9年來卻一直被迫「搭載俄羅斯的載人飛船」。
  • 各國運載火箭最大推力,美國3408噸,俄羅斯3500噸,中國是多少?
    目前,中國已經開展新一輪航天事業,組建屬於自己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和實施載人登月工程,不過要組建空間站和實施登月工程就必須要發展大推力運載火箭,只有這樣才能按計劃發射我們自己的空間站!說到大推力運載火箭,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美國的「土星5號」以及前蘇聯的「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這兩個運載火箭代表了此前全世界運載火箭技術的最高峰!
  • 超重型火箭是大國夢,我國正穩步前進,推進航天事業
    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有載人登月和登火(登陸火星)的夢想,即便是在50年前就已經登陸月球的美國,如今依然夢想著重回月球表面,並為此建立了一種比當初"阿波羅登月計劃"所應用的土星5號重型運載火箭更強勁的"空間發射系統"。
  • 俄1枚運載火箭偏離軌道在大氣層中爆炸(圖)
    俄羅斯一「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報紙報》援引俄通社-塔斯社5月16日消息,俄羅斯一攜帶「快車-AM4R」衛星的「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據俄聯邦航天局發言人稱,該「質子-M」號運載火箭攜帶「快車- AM4R」衛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在升至距地面161米處時偏離軌道,其第三級發動機出現故障,最終導致「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該發言人稱:「火箭的一些小碎片可能會墜落到地球上,具體墜落區域還未能確定。」
  • 50年無對手的土星5號,即將被超越!中國的運載火箭到底怎麼樣
    太空發射系統簡稱SLS火箭,升空過程產生的推力比土星5號還要多15%,是既可載人也可載物的超重型運載火箭(載人版本的火箭高98米,貨艙版本的火箭高120米),也是唯一1個可以一次性將獵戶座太空飛船、太空人、補給品運送到月球的火箭。如果一切順利,SLS火箭能載運超過27噸的貨物到月球。而在SLS火箭核心助推器完整推出前,得走過整體整合測試的8項試驗步驟。
  • 盤點世界各國主力運載火箭
    「東方號」火箭基礎上研製的多用途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於1963年,至今仍在服役,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發射次數最多的多用途運載火箭。 第10名 長徵7號運載火箭 長徵7號是在長徵2號F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
  • 離火星又進一步,SpaceX將啟動星際飛船超重型助推器的研製
    而現在,這家航空航天公司正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海灘開發下一代運載火箭。星艦的設計在過去的兩年裡改變了好幾次;之前,「超重型火箭助推器」的設計特點是31個猛禽引擎,馬斯克本周說,「我們可能在助推器不需要使用31個引擎,因為我們試圖簡化配置……可能只有28個引擎。當然,它仍然有很多引擎。」
  • 媒體評世界最強運載火箭排名:長徵五號位列史上第五(2)
    圖為美媒報導的世界各國運載火箭尺寸、服役年份、運力、發射/失敗次數示意圖。(拖拽圖片或右鍵「在新標籤頁中打開」可查看大圖)排在土星五號之後的是蘇聯「能源「號(Energia)火箭,它是被設計來發射蘇聯的「暴風雪」號(Buran)太空梭、空間站與重型衛星的,高度為60米,直徑8米,可將88噸物資送入近地軌道。
  • 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88噸,中國是多少呢?
    作為世界前三的中美俄,自然也不會落後在這一領域,畢竟這是證明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大體現。而要想把衛星或是太空船送到太空中,便需要火箭進行推動,那麼,作為世界前三的強國,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又是多少呢?根據數據顯示,美國的土星5號是運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運力高達140噸。